上书房内, 梁九功看着坐在书桌前的康熙,心中叹息一声。
若是普通人家,这些个阿哥个个出类拔萃,万岁爷这个做父亲的, 不知道该多骄傲。
可惜生在皇家, 个个出众便是错啊!康熙从下朝后, 就一直这样坐在书房中, 午膳和晚膳都没吃, 梁九功还是没忍住上前劝说:万岁爷,时辰不早了。
嗯……康熙揉揉钝痛的太阳穴, 半晌才起身,却感觉一阵眩晕,要不是梁九功即使扶住人, 恐怕他就要摔下去了。
万岁爷,您定是饿的, 要不奴才给您叫点吃的?这一天就早上上早朝前吃了点, 万岁爷又不是年轻儿郎那么扛造, 可不得饿晕啊!去吧。
康熙挥挥手,让梁九功扶着他坐下。
等梁九功出去吩咐时, 书房内又陷入寂静。
康熙看着手上的书,上面的字一个都看不进去。
不知道这会儿老十三在宗人府如何了……白日里他质问老十三是谁让他做这些的,那孩子还嘴硬说没有。
太子纵有过错, 他做弟弟的怎能暗地里做推手!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兄友弟恭, 却没想到一向忠义的十三,竟然在拉太子下马的事中也有推波助澜!十三是他宠着长大的, 虽然生母早逝, 但这孩子性子却很好, 那一身的本事让他仿佛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
十三忠厚,重情重义却也年轻气盛,如果不是有人挑唆,他绝不会做这些事情!可恨的是,无论他怎么问,十三都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主意。
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人心险恶,若有一日再被别人利用,怕会闯出更大的祸事!所以他下旨让胤祥去了宗人府,人总要吃些苦头才能看清事实。
也只有在宗人府,才能隔绝胤祥和别人的接触。
希望胤祥能在圈禁的这段时间好好反省,也希望这个孩子能稳重成熟起来,更希望他能明白自己这个阿玛的良苦用心……十三阿哥府,正央院。
嘉和靠在兆佳氏肩旁,两人一同坐在床榻边,床内是呼呼大睡的弘昌。
额娘,阿玛会没事的,对吗?嘉和说的小声,怕吵醒弘昌,但她心里很担心也很害怕。
她不知道什么是宗人府,但她能看到府上下人们听到圣旨时惊恐的神情。
兆佳氏想着心里的打算,轻声说道:当然,你阿玛不会有事的。
嘉和。
嘉和听到兆佳氏唤她名字,朝兆佳氏看去,额娘的声音中带了一丝郑重,她有种不详的预感……果然,兆佳氏接着问了她一句:如果额娘离开一段时间,你有信心管好府上的事务,和府外的生意吗?额娘,你要离开?你要去哪里?嘉和着急地抓住兆佳氏手问道,声音忘了控制音量,差点把弘昌吵醒。
兆佳氏没打算隐瞒嘉和,在这个时代,七岁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额娘打算去宗人府陪你阿玛,你阿玛一个人被留在那里太孤单了,额娘打算带着弟弟去陪陪他。
?兆佳氏说到这里看向嘉和,所以,如果额娘不在了,你能帮额娘管好这些吗?闵容嬷嬷和文月、文晴姑姑,额娘都会留给你。
她已经想好了,这十年她要陪着胤祥一起,安排好府上一切,她明早就会进宫求旨,本来胤祥就是被单独圈禁的,她要是带着丫鬟,康熙一定不会准的。
额娘,嘉和不能和你一起去吗?嘉和也想陪阿玛!嘉和两眼泪汪汪地看向兆佳氏。
兆佳氏看着脸上肉嘟嘟的嘉和,摇摇头,道:不行,额娘走了,你就是府上的主子,你要是也走了,那等额娘和阿玛回来,咱们这府还在吗?嘉和,额娘想请你守住这些阿玛和额娘的东西,等我们回来,可以吗?宗人府条件艰苦,更别说这一关就是十年,如果嘉和跟去,那会错过相看二郎的好机会的。
嘉和想说不可以,但她看着兆佳氏的眼睛却说不出来,最后终于含泪答应。
你别怕,额娘虽然不在,但闵容嬷嬷还有外面那些掌柜都在的,该教的额娘都教给你了,剩下的就是实践,要是有拿不准的,可以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这对于嘉和是个难题,同样也是成长的机会,四嫂那边她已经说好了,会让她时常来看看嘉和,各个掌柜那边她也敲了警钟。
翌日,兆佳氏吃了早膳就抱着弘昌进宫。
乾清宫,康熙正在看折子,梁九功就进来禀报说十三福晋求见。
这时候来是为了什么,康熙清楚,不见,出去和她说朕不想听求情的话。
十三已经入了宗人府,再多求情都不可能改变。
万岁爷梁九功为难地说着,十三福晋抱着弘昌小阿哥在外面跪着呢,她说她不是来求情的。
康熙一听,好啊!还敢拿他皇孙来威胁他?!不是来求情那是来干什么的!让她进来,朕倒要听听她来干什么!要是一会儿还是为了给胤祥求情,他,哼!她少不了一顿骂!不一会儿,兆佳氏进来,儿媳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福寿安康。
行了,行了,你抱着孩子就别跪了。
人还没跪下去,上头康熙就发话了,也别卖关子了,坐下说吧,什么事。
他远远看着小弘昌好像又长肉了啊……兆佳氏就没再跪,在旁边坐下,随后说道:儿媳想着弘昌也有好些日子没见皇爷爷了,所以带着他来看看您。
随后起身往康熙走去,皇阿玛,您看弘昌是不是又长大了些。
见康熙意动,她干脆将弘昌往康熙怀里一塞。
弘昌被亲娘塞出去,也不哭,反倒是看着康熙咯咯地笑。
小家伙现在八个月,长了四颗米花牙,也开始学着开口说话,只是还不能很好的发音,不注意就口水横流。
康熙被塞这么一大胖孙子,想说兆佳氏吧,就被弘昌的笑声感染,算了算了,看在他乖孙的面儿上,就不和兆佳氏计较了。
弘昌的确是长了些,还长了牙呢!康熙骄傲的语气让兆佳氏稍微心安了些。
皇阿玛,儿媳还想和您求个恩典。
说着,兆佳氏就跪了下去。
康熙看着并没有出声阻止,反而将目光看向怀中咿咿呀呀的弘昌,随意地问了句:你想求什么?儿媳想求皇阿玛开恩,让儿媳带着弘昌一起去宗人府陪十三爷!你说什么?!康熙瞬间看向兆佳氏,眉头一皱,呵道,荒唐!宗人府是随便去的地方吗!你还想带着朕的乖、弘昌去,不行!兆佳氏也知道康熙不可能一开始就答应,也没多失望,跪着继续说:皇阿玛,那可是十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十三爷自幼锦衣玉食,如何能受得了宗人府里的环境?见康熙不为所动,兆佳氏继续:爷素来最崇拜的就是皇阿玛,儿媳还怀着弘昌时,他便经常对着儿媳的肚子说,希望这个孩子能如皇阿玛般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如今,他被自己最崇拜的人打入宗人府,爷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要是就让他一个人待着,他那么倔,还不知道会郁闷成什么样,积郁易成疾,儿媳实在担心啊!这番话说的康熙不由地看了眼怀中的小弘昌,又想起胤祥小时候崇拜的目光,心的确是软了几分,但这个口子不能轻易开!病了自然有太医,哪里需要你担心,行了,你回去吧!将孩子给梁九功,康熙起身,准备离开。
兆佳氏接过弘昌,有些着急地喊道:难道皇阿玛以为,入了宗人府的人,还能看太医吗?这质问的话有些大逆不道,自古以来谁敢质问君王,兆佳氏今天也是豁出去了,见康熙转过身,脸都是黑的,她连忙敢在康熙开口前说道:皇阿玛,儿媳查了卷宗,自清□□时期,凡是进了宗人府的,没有一个不是病死的,皇阿玛,弘昌还这么小,儿媳不能让他没有父亲!求求您,让我带着他去宗人府吧!兆佳氏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边说还边磕头,抱着孩子哭得可怜。
怀中的弘昌感受到母亲的伤心,也跟着哇哇大哭,这幅场景看着实在是可怜。
康熙头痛地看着这对母子,刚刚兆佳氏那番话不是没有道理,作为一个父亲,康熙不得不承认他犹豫了。
不过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他朝兆佳氏冷冷地说道:不用求了,朕不会答应的。
要是开了这口子,那以后是不是谁都能来求一求?康熙很快离开了乾清宫,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康熙一走,兆佳氏就没再磕头,而是就抱着弘昌跪在乾清宫,任梁九功怎么劝也没用,她不说话,也不走,就那么抱着孩子跪着。
哎哟!十三福晋您这是何苦呢?万岁爷说了会有太医照看,那自然是有的,十三阿哥这是去自省改过的,您就别任性了!梁九功苦口婆心地劝着,却不见兆佳氏有丝毫反应,这样子可不行啊!别说十三福晋了,就是小阿哥还这么小,一直在外面要是吹了风生了病,万岁爷怪罪下来,还是他们这些奴才的罪过。
于是,梁九功左思右想,便招来他的小徒弟,悄声道:去宗人府看看十三阿哥现在怎么样,快去!这一头头倔驴,还得看他老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