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佳氏一直跪着, 弘昌饿了她也没动,看弘昌哭得小脸通红,兆佳氏已经快撑不住了,本以为康熙会先熬不住心软的, 没想到这位千古一帝是真心狠啊!就在兆佳氏决定放弃这招苦肉计, 再想其他办法时, 就见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地回来, 在梁九功耳边说着什么。
很快, 她就见梁九功瞪大眼睛,朝那小太监问了一句:你说什么!看样子好像是有什么事发生。
兆佳氏收回注意, 准备起身离开,就见梁九功朝她快速走来,道:十三福晋, 小阿哥这一天都没喝奶,这哭得多厉害啊, 您先起来让小阿哥吃饱, 您跟奴才去见见皇上吧。
公公?兆佳氏不明白为什么梁九功突然会帮自己, 就听梁九功催促道。
快点儿吧,十三阿哥可没时间等啊!说完便朝着偏殿而去, 康熙就坐在里面。
梁九功话没说清楚就急着走了,兆佳氏心里有了几分猜想,便艰难起身, 将孩子交给殿外一直等着的闵容嬷嬷和奶娘, 自己去了偏殿。
才走到偏殿门口,便听里面康熙充满怒火的声音:他是没了嘴还是没了脑子?生病了都不说!是想气死朕是不是!兆佳氏不明觉厉, 紧接着就听梁九功的声音响起:万岁爷啊!您不是常说十三阿哥脾气最像您嘛, 他哪是想气您呐, 怕是心里愧疚想着惩罚自己,谁知道竟然发起高烧了,这会儿都人事不知了,还怎么说话啊!胤祥发烧了!兆佳氏迅速抓住了梁九功话中重点,再顾不得其他,冲进去就跪在康熙面前:皇阿玛!皇阿玛,求您让儿媳去宗人府吧!高烧能烧死人的!皇阿玛,儿媳准备了很多伤药,其中就有退烧的,求求您,让儿媳去宗人府吧,哪怕就是看看十三爷也好啊!康熙正心烦,听了兆佳氏的话还没来得及训斥,就见一个小太监在门口处探头探脑的,遂把火力对向他:鬼鬼祟祟的干什么!滚进来!那小太监兆佳氏记得,正是刚刚在正殿和梁九功说话的那个,这会儿小太监进来跪在兆佳氏旁边,哆哆嗦嗦地说着:皇上息怒,是殿外弘昌阿哥的奶娘来报,说、说小阿哥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吃奶,一个劲儿的哭……这一个个的都不省心!康熙怒而起身,却是对着兆佳氏说道,还跪着干什么,赶紧去哄哄弘昌啊!一会儿跟着朕去宗人府!随后康熙便让梁九功宣太医先行去了宗人府,等兆佳氏将弘昌哄着喝了奶睡着了,才一起去了宗人府。
路上兆佳氏才从那名小太监口中得知,胤祥被关宗人府后就一直跪在一间黑屋内,那间黑屋年久失修,房顶有个漏洞无人发现,下了雨也没人知道胤祥在里面淋了雨,等到三天后已经昏迷的胤祥才被发现。
宗人府中的全是罪人,是没有资格看太医的,生病了都靠扛,扛不过去就只有死,要不是梁九功让人去查看,恐怕胤祥不是被烧傻就是被烧死过去。
兆佳氏听着这些,心急如焚!她千防万防防住了别人,却没防住胤祥这头倔驴自己作践自己!很快,一行人到了宗人府,待兆佳氏跟着康熙走进那间潮湿阴冷的房间时,她终于没忍住眼中的泪。
那是怎样一副景象呢,屋子里除了一张床,一个老旧的柜子,一个破桌子,连个凳子都没有,床上的被子更是散发着一股霉味,整个屋子里都是这股味道。
而胤祥一脸通红,嘴唇却苍白如雪,就躺在那里气息微弱,头上、手上、胸膛上全是扎的针。
周围围了几个太医,见康熙来了连忙行礼汇报情况。
皇上,十三阿哥烧得太久,臣等已经喂其服下了退烧药,也施了针灸,但毫无效果,恐怕……兆佳氏没管那群太医,从后面脚步踉跄地跑到胤祥床边便开始诊脉,随后直接从怀中拿出一个瓷瓶,倒了颗药便给胤祥服下。
这一幕让一名太医看到,他连忙过去抓住兆佳氏手腕将瓷瓶夺过来,十三福晋给十三阿哥吃了什么!这要是乱喂药出了问题,受罪的可是他们啊!见康熙也看了过来,兆佳氏连忙解释道:这是退烧药,可以快速退烧,太医尽可查证。
皇阿玛,儿媳需要给爷进行物理降温,需要白酒和棉布,能不能……兆佳氏祈求地看向康熙。
对于这个儿媳,康熙多少心里有数,让她去太医院学习还是自己亲自下的旨意,准!太医们忙着检验瓷瓶中的药,见康熙都准了,自然不敢多话,还是赶紧把药的成分验出来,要是有什么问题也好让十三福晋担着,反正他们能做的都做了。
白酒和棉布很快就送了过来,兆佳氏不多话,将那床散发着霉味的被子扔在地上,沾湿棉布开始在胤祥的颈部、腋窝、大腿等多处进行擦拭,帮助打开毛孔散热。
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兆佳氏心里一直在给自己打着气,手上动作一刻不停,期间还让太医给胤祥喂了好几次水,以免人脱水了。
康熙在一旁看着,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十三的身体有多好他是知道的,他还从没见过十三病成这个样子。
他将太医喊到一边,仔细地询问,不过就是淋个雨,怎么就成这样了?皇上,十三阿哥应该是心里郁结,加上外界刺激,才会这样,这治病最难治的就是心病了,喝什么药都是无济于事的,更别说十三阿哥还淋了雨,这房中环境也太差了……人没去都是好的了,当然,这句话太医是不敢说的。
说话的功夫,其他几名太医将药物检查完了,的确是退烧的药,而且药效比他们开的方子强上许多,便禀明康熙后不再说话。
康熙皱眉听着,他没想到宗人府的房子竟然已经破旧至此!再看屋里的东西,更是觉得一阵窒息,别说皇子了,就是换个普通百姓来住,怕也是住不惯的。
兆佳氏一直忙着,康熙也坐在一旁守着一直到深夜。
太医们更不敢离开了,皇上都在这儿守着,他们哪里敢回去。
退烧了!爷的烧终于退了!兆佳氏红着眼高兴地让太医上前,快,快来看看!一时间众太医均上前查看起来,好半晌才道胤祥的确已经退烧,现在只要人醒过来就没事了。
兆佳氏趁热打铁,康熙到现在都还没走就能看出他是心疼胤祥的,是以她立马朝康熙跪下,道:皇阿玛,求您让儿媳留下来照顾十三爷吧!儿子惨兮兮地躺在那儿,康熙到底没抵挡住,答应了兆佳氏,但弘昌是不行的,刚想说将弘昌接进宫让德妃先养着,便听兆佳氏说道:皇阿玛,弘昌儿媳也得带上,孩子成长中若没有亲生父母陪伴,那心里一定会出问题的。
这是爷的第一个儿子,想必爷醒来看见弘昌,也会好得快一些。
亲生两个字,兆佳氏咬得很重,也不知道康熙联想到了什么,最终还是答应让弘昌留在兆佳氏身边。
当晚胤祥并没有醒来,兆佳氏就一直守着,弘昌让闵容嬷嬷先带回府了,毕竟嘉和还在府上,她迟迟不归,小丫头怕是要担心的,先让闵容嬷嬷回去报个平安,待胤祥苏醒,她再回去收拾东西。
胤祥是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才醒的,醒的时候嗓子都说不出话,肿了。
他看着兆佳氏忙前忙后地给他喂药、擦身子,眼眶有些氤氲,他何德何能这辈子能娶到她!喝了粥好好睡一觉,睡醒了喉咙就会好很多了。
喂胤祥喝了一小碗白粥后,兆佳氏陪着说了会儿话,都是她在说,说的一些府里的琐事,还有弘昌和嘉和的趣事。
胤祥说不了话,就安静地听着,他心中的那股郁气被兆佳氏温柔的声音渐渐抚平,在药力的双重作用下,缓缓入睡。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弘昌就睡在他身旁,床上的被子枕头全被换了,窗户和门都是开着的,阳光照进来,将满屋的阴霾和霉味统统赶走了。
门口的左边放的是衣柜,柜子很旧,半扇柜门都是吊着的,关都关不上。
兆佳氏刚刚把屋里能换的东西都换了,打扫完,就剩这个衣柜了,衣柜已经被她擦干净了,但这破旧不是她会修的,也没有可以换的,一时倒是有些犯难。
算了,先这样吧,至少还能放衣服,这样想着,兆佳氏干脆就把衣物依次放进去。
身后,胤祥看着,屋子里焕然一新,不但多了两个凳子,桌子上更是盖了一张素色的布,放了一瓶花,衣柜的旁边还多了一个梳妆台,虽然老旧,但被兆佳氏收拾的很好,上面整齐的放着许多瓶瓶罐罐和一把梳子,却没有铜镜。
整间屋子像是活过来一般有了些生气,但胤祥并不觉得高兴,反而眉头深锁挣扎着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