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2025-04-03 04:30:30

徐忆泽看着辛成。

辛成不敢看徐忆泽的脸, 只能低着头,手上不停地捏着奶茶杯子,塑料杯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好一会儿, 辛成才停止捏杯子, 抬头小心问:换不了学校了?你说呢?这事不能怪我啊, 谁知道钟老师会把H大和A大都考了, 还都录上了,辛成叫着,对,要怪就怪那个一中的老师嘛, 是他跟我说钟老师是去了H大的!徐忆泽起身, 站到落地玻璃窗前。

他如今住在了H大提供的高级引进人才公寓,眼前是H大的西南入口,再望远处看去, 便是A大的校园。

两所学校距离并不算远, 几条街而已, 在偌大的城市里,已经算是近在咫尺了。

她在那里, 他在这里,是否也算是近在咫尺呢?辛成走到徐忆泽身旁,老徐, 你看我都专程来北市给你道歉了, 你就别……那你将功补过吧, 徐忆泽打断辛成, 实验室的工程在收尾, 我已经熬了好几周了, 今天你负责去帮我盯着。

辛成试图挣扎:我又不懂你们物理实验室的……今天工程方会来结算, 校方也会有财务负责人到实验室的。

你学商科的,帮着校方一起核对单子总没问题吧?徐忆泽穿好外套,今天天气不错,我去A大走走。

辛成:……你说清楚你是单纯地去A大走走吗?!……A大开学时间比H大要晚了一周,今天正值A大的新生入校,整个校园里张灯结彩热闹不已。

徐忆泽走在校园里,一瞬间恍然有了种穿越时间的感觉。

多年前,如果家里没出事,他必然会选择A大或H大中的一所。

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也会像这些一年级新生一样,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知的美好明天的期许。

有一个硕士模样的女生见徐忆泽,兴奋地冲上来,你是博士新生吗?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研究生会,我们正招新呢!随即,好几个社团的人都围上了徐忆泽,一群孩子叽里咕噜介绍个不停。

徐忆泽拿着一沓宣传单,哭笑不得,却也不好解释自己的身份,只得摆手道:好的好的,谢谢大家,我会认真考虑的。

好不容易冲出重围,徐忆泽还没来得及长吁一口气,一个看起来怯生生的年轻男孩也凑了上来,递给徐忆泽一张宣传单,我刚听他们说你是博士学长对吗?我是地理学社的,我们招新,你有兴趣吗?徐忆泽迅速抓住了关键词。

他接过宣传单,认真问:你们社团是由地理学院主管的吗?男生点点头。

徐忆泽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二维码,能麻烦你加我一个联系方式吗,我对地理也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多与你交流学习。

哦,好……男生还有点摸不着头脑,僵硬地拿出手机,加了徐忆泽的微信,我叫唐亮,是地理学院本科二年级的……你好,我是……徐忆泽怔了下。

该怎么介绍自己的身份。

幸而这时候有人在叫唐亮,小男生便顾不上这个身份不明的博士学长,跑开了。

……钟琋从北市国际机场落地,刚走出国际达到出口,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

她被人双臂圈在怀里,差不多都要窒息了,那人才将她松开,指头在她脑门儿上弹了一下,哼道:终于肯回北市了。

我就是来读个书。

来了就不准走了,李倩霖搂着她的肩,你得老老实实留在我身边。

李倩霖高考时超常发挥了一下,考入A大的心理学系。

钟琋在北市上大学那几年,常常在A大蹭吃蹭喝,就全赖这位曾经的情敌。

李倩霖大学毕业后,在北市与人合资开了一个心理咨询公司,如今也算是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新时代独立女性。

此时李倩霖一双黑色细高跟,修身职业套装,微曲的长发垂到腰间,红唇白齿,举手投足间成熟韵味凸显,与从前中学时代的模样已经相去甚远了。

时间之中,每个人都会变。

就像徐忆泽那么沉默寡言的一个人,都褪去了曾经青涩的模样。

钟琋在李倩霖的陪伴下,到A大办理报到手续。

李倩霖在A大待了几年,无比熟稔,带着钟琋七弯八绕地就到了地理学院。

钟琋在院办排队办理入学和住宿手续,李倩霖则独自在校园里闲逛,恰好见到一群人中围着一个似是相识的故人。

但因为距离远而人员杂乱,她怀疑是自己眼花了,再走近时,那人已经不见了。

李倩霖默默地回到地理学院的楼外等钟琋。

钟琋下楼见到李倩霖,你怎么这表情?李倩霖拉住钟琋:小琋琋,徐忆泽回国了对吧?为什么这样问?钟琋不想扯这个话题。

你俩……我俩没什么的,钟琋轻声道,而且他应当是结婚了,我亲耳听到他说有爱人了,也见过他手上的戒指。

李倩霖忽而吸了一口凉气,不知道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好朋友这些年一直不恋爱也不结婚,她虽然不过问,但也明白钟琋大约是没有放下徐忆泽。

她曾经虽然给徐忆泽写了很多年的情书,但说实话,她对这位天才科学家也不算有多了解,尤其是他出国之后,那么多年过去了,他成了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她生活范畴之外的事情。

再说,三十岁的成功男人,结婚也正常。

算了,还是不告诉钟琋她刚似乎见到徐忆泽了吧。

如果那真是徐忆泽,此时他应当还在A大校园里,为了避免可能的遇见,李倩霖直接带着钟琋去市中心吃喝玩乐。

……偌大的玻璃窗外已是黑透了的夜,街面上流动着光影,一座城市的绚烂多姿才刚刚写下序章。

钟琋想起,很多年前,钟琋也曾与李倩霖像这样,在北市的繁华中默默地相对而坐。

那时,大学已经快过完一个学期了,钟琋才辗转从一中的老师同学口中得知徐忆泽出国的消息。

而在此之前,她从未听他说过有出国计划。

她曾满心欢喜地想着徐忆泽一定会来北市,放弃了她高考志愿的最优选择,却没想这座人潮汹涌的城市里并没有他。

甚至,他不告而别,离得那么那么远,连一点讯息都没有留下。

后悔,懊恼,还有一点恨。

直到刘伯打电话给她,她才一点一滴地把事情串联起来。

在命运的强压之下,原来爱恨都微不足道。

她开始理解徐忆泽的选择,甚至只是单纯地想问问他在美国过得怎样。

但她没有他的任何联系方式,他的一切在时光中沉入深海,而她只能任凭每一个白日黑夜,在雪白浪花拍岸之时,才惊觉时过境迁。

研究生毕业后,她固执地选择回到了一中任教,想与曾经的他更接近一些。

她把他的名字写在公告栏里,把他深埋在心底。

……晚上钟琋去李倩霖家里挤了一宿,两个女孩躲在被窝里说了一整晚的悄悄话,快天亮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第二天,李倩霖开车送钟琋回A大。

A大的博士生宿舍是单人间,配了独立的卫浴和空调,硬件条件在国内高校中相当不错了。

钟琋将宿舍收拾好后,去办公室见了博导向周。

向周已经年近退休了,头发雪白,笑容慈爱。

不出意外的话,钟琋将是他的关门弟子。

博士生导师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偏爱开门弟子,二是极度偏爱关门弟子。

一见到钟琋,老人家还颇有些激动地从沙发上起来,连忙问她在国外学术会议的见闻,又再狠狠地表扬了一下她即将发表的那篇文章。

钟琋一向严谨,将在外学到的东西及自己的收获都记在笔记本上,恭敬地呈给向周看。

向周戴上老花镜,眯起双眼,将笔记从头到尾认真过了一遍,露出赞许的表情。

这个关门弟子没收错啊,果然是读书做学术的料,单凭着认真这一点,就可以击败众多粗枝大叶脑袋不灵光的博士生了。

钟琋与向周探讨了一下午的学术问题,进一步规划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到了晚饭时间,在读的师兄师姐们组了饭局,欢迎钟琋入门。

饭局就安排在了A大和H大交接处的小吃街上。

由于两所大学都才开学,整条小吃街上除了老生外,更多的是对这座城市和未来生活还充满了好奇的新面孔。

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大师姐奎洁等一干近十号人在饭店的包厢里候着,看到向周和钟琋进门,连忙起身,就差鼓掌相迎。

钟琋没想到这阵仗还有点大,窘得有些面红。

奎洁就在A大地理学院的任职,是向周的得力助手,结婚多年,老大都快上初中,老二也正在肚子里等待明年四月降生。

坐在钟琋旁边的师兄陈昊从本科时就一直跟着向周做科研,与钟琋同年,也是个万年母胎solo,目前正等上博四,等着明年毕业。

其余的师兄师姐们年龄或大或小,整体气氛十分和谐。

这自然有赖于向周本人就是十分和蔼可亲热爱学生的。

一顿饭下来,钟琋和师门诸人也比较熟悉了,等向周提早退席后,大家渐渐就把话题扯到了钟琋的终身大事上。

奎洁虽然有孕不能喝酒,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开心起来就跟喝多了似的:我跟你说啊小师妹,这女博士呢,得找个和自己能有思想共鸣的人,层次不能太低对吧,好歹得有共同语言对吧?钟琋表示深以为然。

所以啊,我们陈昊哥哥,你觉得怎么样?一个师兄笑着插话。

陈昊忙拒绝:别别别,你们第一天就吓小师妹干嘛,我们都是以学术为主的对不对,学术就是我们的灵魂伴侣!他朝钟琋敬了一杯,小师妹,别听他们乱讲,你陈昊哥哥我的人生,有情有义有担当,不恋不爱不结婚。

一群人开始嘘:从来没听你说过你是不婚主义嘛!我一直都是啊!陈昊急得脸红。

钟琋尴尬得脚趾抠地,跟陈昊碰杯之后,表示要去上卫生间。

关上包厢的门,她还听到里面有人在拿陈昊和她打趣。

在卫生间门口洗手时,一个看起来大概在读研的男生来询问她是哪所学校的,能否交换一下联系方式。

钟琋微笑着拒绝,抬起戴着戒指的手,在男生眼前晃了晃。

不会吧,你几岁了?怎么就结婚了?男生不可置信。

三十多了。

钟琋把年纪往大了说。

她身材瘦削,长相也偏小,再加上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年轻人,整个心态也更显年轻,看起来也不过是二十四五的年龄。

男生一脸遗憾地说着抱歉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