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师长的办公室开完会, 霍一忠带着姚政委回了家,忆苦思甜今天还在他们家里吃饭。
江心从镇上回去,把牛肉饼都热了, 留了一个在锅里给霍一忠, 其他的都给四个孩子分着吃了, 她在厨房用热水洗碗, 听到开门声,在里头喊:霍一忠,来厨房,我给你留了好吃的!霍一忠进了厨房,姚政委则不好再跟进去, 而是去了他们厅堂。
姚政委来到他们家, 见忆苦思甜和两个弟弟妹妹在练大字,手痒也跟着写了一首苏东坡的《定风波》。
江心见人进来,就踮起脚尖,亲了亲他, 想撒撒娇:你今天怎么不来村口接我?霍一忠回头看,姚政委只给他留了个背影, 快速亲她几口,低声说:开会开晚了,下回我再去接你。
姚政委也来了, 在厅堂, 多下一碗面。
江心就把带回来的大香肠切了半根出来, 又下了两碗实实在在的面,让霍一忠端出去, 和姚政委打招呼。
忆苦思甜兄弟在霍家打扰这么久, 姚聪很不好意思, 两个小伙子吃的肯定多,说明天再送些粮票过来。
霍一忠江心都说不用,家里人多,热闹热闹,挺好的。
姚聪吃过面,让忆苦思甜谢过霍叔叔和江婶婶,就带着他们回家了,第二天让警卫员小曹送了一叠油粮票和省城的特产过来,往后两家人走得更密切了。
晚上霍一忠和江心依偎着在灯下看书的时候,有些不能专心,频频想起老首长和夫人的事情,他们三个说好,老首长的事只能自己人知道,绝不能对他人泄露半分,就是同床共枕的妻子也不能说出去。
江心感觉到霍一忠今天的心不在焉,把手上那本书合上,问他怎么了?不能说老首长,但还能说点其他人的,比如鲁师长和何嫂子。
霍一忠把那本军事书籍放在桌上,把人搂过来,烤着火,身上和手脚都是暖乎乎的。
我明年春,可能要出差一趟。
霍一忠一直谨记尽量避免出长差的承诺,但事关老首长,他就要排除前头万难,毕竟没有老首长夫妻,就没有今日的他。
去哪儿,要去多久?具体时间定了吗?其实出差是难免的,其他嫂子家里的爱人,也偶尔会不见一段时间,不知道去哪儿了,过阵子又回来的,有的甚至会带点伤回家,江心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他的丈夫是军人,难免会遇上,比刚开始来家属村时要镇定多了。
因为刚到家属村,她只有他,如果他撇下她出去了,长久不回来,受伤了,或者有更坏的情况,她带着两个还没养熟的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
出差时间和时长,视情况而定。
暂定往南走。
霍一忠不能透露任何信息,只告诉她有这么一件事。
那危险吗?江心最担心的莫过于此。
我不能确定。
霍一忠摇头,前头确实未知,但是我可以保证,我肯定会回家。
那江心就放心了,不过她缠上去:那能发电报报平安吗?你不方便发文字,每隔两天就发数字,我看到你的电报就知道你是安全的。
可以。
数字没有问题,霍一忠在她手上写下123,1是你,23是两个孩子。
又亲亲她柔软的掌心。
江心缩在他怀里,听他的心跳,还未分别,就开始悬着一颗心了。
我原来不跟你讲鲁师哥和何嫂子的事情,是还没想好。
霍一忠把她抱着,调整了一个更舒适的位置,今晚和你讲一讲。
哦?何知云吗?怎么突然要说他们两个?江心不去西边,何知云也不来东边,两人遇不上,天天忙着大情小事,几乎要忘了这个人。
在外还是还是要叫嫂子,不能直呼其名。
霍一忠刮她鼻子,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
江心撇撇嘴:那就要看她表现了。
鲁师哥,据我所知,有两张结婚证。
霍一忠选了个奇怪的开头。
江心没给他面子:我和你不也有两张结婚证吗?离异再婚,鳏夫再娶,寡妇再嫁,就有两张,不稀奇。
霍一忠却没和她抬杠,而是说:我们有离婚证,鲁师哥没有,他同时拥有两张结婚证。
江心的兴致来了,上司的桃色新闻谁不爱听,现在信息不发达,同一个镇的重婚概率都有,别说是相隔两地的夫妻,可能性会更大。
那何知云拿的是第一张证,还是第二张证?江心关心这个。
霍一忠看她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有些无奈:可不能说出去了,是第二张。
江心的兴趣就被吊得更高了,跃跃欲试,一双小手捆住他的大手:霍营长,你被抓住了,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缴枪不杀!霍一忠一下就睁开了江心的手,又亲亲她,怎么这么调皮?鲁师哥是奉天出去的兵,老家就在附近,跟着一个大人物打了许多胜仗,功成身退,被安排回了家乡。
霍一忠把鲁师长的生平介绍了一下,何嫂子是他暂驻首都当旅长时,娶的妻子。
说起来,是何嫂子先追求鲁师哥的。
霍一忠调查过这些事,非常了解这些细节。
江心见他迟迟不说下一句,自己接了上去:我猜鲁师长在老家还有妻子,但又没忍住被小了自己十几岁,年轻貌美何知云追求的诱惑,于是就把自己当成了扁担,挑着两头家,才有两张结婚证的,是吗?霍一忠吓了一跳,心心怎么都猜到了!?江心看他表情,也知道自己是猜了个七八成,这些事她卖房子的时候,遇到过不少,一开始还会震惊,和同事感叹世风日下,谁占便宜谁吃亏,哪个没良心哪个有手段,见得多了,就选择性屏蔽了,她只是一个中介,对她来说,没有手尾地完成房产交易就行了。
鲁师哥驻京时,三十出头,已经是个有不错军衔的军官。
听姚政委说,年轻时的鲁师哥气质和外表相当出色,尤其是穿上军装,走在路上总有人回头看他,老...大领导还让他代表他们旅接受过报社记者的采访,就是想告诉民众,我们的军队有如此正面优秀英勇的军人。
霍一忠看过那张照片,说一句人中龙凤也不为过。
江心想着现在的鲁师长的模样,发现毫无印象,是个面目模糊的中年人,她只见过人两回,但鲁师长身上那阵烟臭味,让她退避三舍,完全顾不上看他的脸,下回她得看看这人是否对得上霍一忠的盛赞。
然后呢?江心追问。
何嫂子在当时是个时髦的进步学生,和同学们到驻军处,给他们表演过,远远见了鲁师哥一回就上了心。
霍一忠整理着脑子里的资料,过了几天,鲁师哥和几个人出门去吃饭,在一条小巷子里,救下被小流氓拦路的两个女学生,其中有一个就是何嫂子。
何嫂子家里是有点来头的人,也许是为了和军部搭上关系,也许是为了感谢鲁师哥对何嫂子的解围,他们父母还特意登门谢过鲁师哥。
霍一忠的语气很缓慢,生怕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比如老首长知道何知云祖父辈和父母都是杏坛名门,不说桃李遍天下,但也教出不少精英,人脉广阔。
人与人之间看着不相不识,可实际上在看不着的地方,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丝连着丝 ,可以连成一张大网,当时他们正要拉拢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正当没有突破口的时候,这个机会就来了,于是上头就若有若无鼓励年轻的鲁旅长和何知云家多接触。
何知云当时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对一切都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憧憬心,看了报纸上那个保家卫国的军人就在眼前,浓眉大眼,身材板正,年轻有为,成熟稳重,底下还有许多兵等他调动,说是怦然心动也不为过,频频上门,一开始只是说给恩人鲁有根补文化课,过了四五个月,竟回家说自己已有身孕,是鲁旅长的骨肉。
何家上下震怒,纷纷找到鲁有根,鲁有根也承认,是他和知云二人情投意合、情不自禁,他愿意负责任,何家还有顾虑,但顶不住何知云的坚持和眼泪攻势,就同意两人迅速打了结婚证,十个月后生下第一子鲁信图。
期间,鲁有根回了趟东北老家,和自己的老娘说,自己在首都娶一妻,生下一子,想什么时候把人带回来,给爹娘磕个头,再开宗祠,把鲁信图写入族谱。
那晚,鲁有根被自己的寡母赶了出去:你出息了,我管不你!你在外面想娶几房就娶几房!但我只认阿贤一个儿媳妇!你生几个都行,但是绝不能用我们老鲁家的信字辈,回去就把那孩子的名给改了!我活着一天,你在外头生的,就绝不能入族谱!鲁有根的寡母是清末一个落魄举人的女儿,家财被族兄散尽,可规矩二字还刻在她脑子里,最讲究的就是忠孝礼义信。
她嫁给鲁有根的父亲老鲁头才十七岁,老鲁头当时手上还有几块田地,也纳了两个妾,老鲁头抽大烟,命不长,死得早,剩下她二十多岁的青春寡母带着几个孩子过活,异常艰难,若不是鲁有根投军有了出息,她手里的两亩地都要被族人侵占去了,而那两个妾没有改嫁,没有遣散,至今还生活在她屋檐下,她吃够了几个女人争一个丈夫的苦,因此鲁有根娶亲的时候,就和他说,对妻子要忠贞有情义。
结果呢?她亲自教养的儿子,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鲁有根在东北老家娶的亲,正是他的寡母相看过的魏淑贤,用的是她老一辈的眼光,娶妻当娶贤,阿贤嫂子进门后,确实是人如其名,相夫教子,孝顺婆母,邻里和睦,甚至对家公留下的两个妾室也是客气有加,是当地有名的大贤人。
鲁有根当上旅长时,阿贤嫂子已经生下两子,一个是八岁的鲁健信,一个是一岁多的鲁汇信。
鲁汇信还在阿贤嫂子肚子里的时候,他在首都和何知云就弄出了首尾,生下了孩子,两个孩子年纪不过相差几个月。
阿贤嫂子倒是大气:你外头那个若是想带孩子认祖归宗也可以,平日里你看两个姨母是如何对娘恭敬有加的,那你就把她带回来,按姨母的习惯做,孩子排在建信和汇信后头,上族谱信字辈。
你出去打天下,她就和我一起在老家侍奉娘亲,生儿育女。
姨母是他们家对公公留下的两个妾室的称呼。
鲁有根爱抽烟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他是个留恋故土的人,自小受寡母的恩惠和教养,无论走出去多远,骨子里认的就是祖宗血脉,他的孩子就该上鲁家族谱,可娘说了不见何知云和后头的孩子,就真不见,他把人带回来过,他娘连门都没出,还在屋里说道:我只认建信和汇信两个孙子。
还是阿贤嫂子出来安排了何知云和鲁信图的住处。
何知云以为自己和鲁有根是自由恋爱,有真爱基础的,谁知人家老家的宗族理法比他们承认的律法要根深蒂固多了,她和鲁信图的到来,让整个鲁氏家族的人都对她指指点点,更有老一辈的出来说,实在不行,就写个文书给何家,证明这是鲁有根把她纳进来了,往后就跟在魏淑贤后头,称小何氏。
何知云还未从这阵令她觉得侮辱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令她更觉心碎的来了,鲁有根回到老家的第一晚,就歇在了魏淑贤处。
何知云带着孩子回家认宗的事情不了了之,孩子连给祖母磕头的机会都没有,母子二人又只好坐火车回了娘家。
三个月后,何知云在首都查出怀上第二个孩子,再过六个月,就收到老家阿贤嫂子的电报,说她三个月前号脉,把出了滑脉。
鲁有根让何知云回首都后,又回了一趟老家,说是弄祖宗迁坟的事,阿贤嫂子的第三个孩子,就是那一次留下的。
于是一年后,鲁有根再新增一子一女。
何知云生下第二子,取名鲁鸣图,他不敢忤逆寡母的心,再取信字辈,就让孩子的外公取了个名字。
阿贤嫂子则生下他们这一辈的唯一一个女儿,鲁春信,只比鲁鸣图小了三个月。
江心听到这里,真是到抽一口冷气,鲁师长,那个一身冷肃的鲁师长,看不出来啊!霍一忠,你要是敢弄两个老婆出来,伤了我的心,我可就跟你鱼死网破了!江心忍不住用最坏的想法猜测最坏的结果,哪能知道正儿八经的鲁师长竟然还有这么一段风流过去,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胡说!我就一个老婆,江心同志,我们是有国家承认的结婚证的!霍一忠捏她的圆脸,我就一百五十块钱工资,都给我的心心首长掌握了。
江心吁出一口气,催他往下讲。
往后是六九年底,大领导开会时,发现到处都不对劲,就用很短的时间快刀斩乱麻,把鲁师哥平级调回了东北老家,一年后,姚政委和忆苦思甜也来了。
那时老首长遣散身边的左膀右臂,让霍一忠上了位,正是他完全跟在老首长身边的时候,他亲眼见证了中间的许多事情。
若是把鲁有根调去其他地方,何知云大概不会跟着,但这是回东北老家,一想到那个只比她二儿子鲁鸣图小几个月的小女孩鲁春信,她就恨得咬牙切齿,恨鲁有根到处留种,恨鲁有根的寡母和魏淑贤,更恨自己。
她坚持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熟悉的首都和自己的家人,跟着鲁有根来了毫无根基,一片空白的东北。
当时的师部和家属村可不像现在人声鼎沸的,这里到处都是平地,长满了杂草,都是最早一批人双手双脚建设出来的营地和村子,平地起高楼的过程,其中艰辛难以细说,就连何知云一个高官家庭出来的娇小姐,在那时也得下地拔草干活。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鲁信图,就是在那时候出事的。
鲁信图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听说小小年纪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很受鲁师长喜爱,出事那天是冬季,下了大雪,他才七八岁,和其他的大小孩子到处跑抓迷藏,鲁师长和何知云忙着处理建设营地的事,就没顾得上他。
那一整天,谁也不知道鲁信图掉到冰窟窿里去了,还是他们三岁的小儿子鲁鸣图睡醒后,一直在闹着要找哥哥玩,大家才开始找鲁信图在哪儿的,最后是天黑的时候,警卫员往河边那头找才找到,把人捞上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全身僵硬,无力回天了。
何知云就是从那时候起,身体一直不好,原本她在师部后勤是有职位的,鲁信图夭折后,她也退了出来,过了一阵子,把鲁鸣图送回了自己娘家,托她父母和兄姐照看,偶尔才让鲁鸣图来一趟这儿,但住几天就把人送走,自己却始终坚持留了下来。
鲁信图出事后,鲁有根的寡母老娘终于同意,把这个孙子的名字写上族谱,可人已经没了,族老翻出族谱,在鲁有根三个字后头写了个名字,注明:七岁殁。
而与此同时,鲁有根的长子鲁健信长大了,他自小目睹母亲魏淑贤的艰辛,从早到晚从未停止过,不是家族的事就是家里的事,还要时不时给在外头的父亲寄去家乡的吃食,因为鲁有根的那个胃,就爱吃老家的东西,吃不惯外头的食物。
他看见父亲从来不着家,回家还带着个外面的女人和孩子,十七岁,血气方刚的少年改了姓,改成魏建信,买了一张单程火车票,只身到南方投军去了,军营里,从来没有人知道他还有个当师长的爹。
直到他二十多岁,多次立功,年纪轻轻就升到了连长级别,消息传回来,鲁师长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
魏建信决心在南方成家,经人介绍,娶了个岭南姑娘,已经生下一女一子,他多次写信回家,若母亲魏淑贤愿意,就离开那里,放下东北的一切,到温暖的南方去,当个慈爱的祖母。
可魏淑贤只是和他说,你祖母年事已高,依赖我长久,你父亲近日常回家,总得顾着他,且你还有弟妹年纪尚幼,我不能走。
鲁有根尝试和改了姓的建信联系,魏建信从未回过信和电报,也不告诉鲁有根他两个孩子的信息,他从未言明和他断绝关系,但用自己的方式拒绝他一切的帮助,告诉他:你终身对不住我们母子四人。
这几年,鲁师长年纪越大,对故土的留恋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这一世人的前程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可从军的建信不认他,汇信被祖母教导得一心读书,鸣图和春信年纪尚小,均不能接他的班,因此鲁师长也时常倍感寂寞,觉得自己一身战功,却后继无人。
他的老家距离家属村不远,坐火车一天一夜就能到,老母年纪已大,听力也成问题,老妻阿贤仍旧贤惠,他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都要回去一趟,从不带上何知云,何知云也不愿意去,她憎恨那个老寡妇,她曾心心念念能光明正大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鲁有根旁边,把孩子写在他们族谱上。
可就连她的儿子去了,那老寡妇也说,要进门,就得给阿贤斟茶倒水,终身做个姨母。
何知云不喜欢鲁家人,鲁家人也不见得有多喜欢她,鲁汇信和鲁春信就从不来家属村探望鲁师长,他若是回家,大家还能坐下来吃一顿饭,若是在外头,也无人会主动联系他。
话说到这里,霍一忠和江心都十分沉默,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中间种种,究竟是哪一只翻云覆雨手在推动一切,是命运,抑或是自己的选择?姚政委的妻子,是大领导家族里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她和何嫂子是同学,读同一所学校长大,她看不上何嫂子,是因为知道鲁师哥不是何嫂子唯一上过心的人。
霍一忠干脆把这些都说了。
在鲁师哥之前,何嫂子就对好几个军官都用过类似的‘美人计’,当时战争刚结束,军人地位高,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当个高官太太。
可真正的高官家族看不上她的家庭,她的突破口就是新提拔的军官,鲁师哥当时最符合她的想象,于是千回百转,就成了这样。
这句话,其实是老首长夫人说的,霍一忠借用了。
姚政委的妻子清高,总觉得何嫂子有些堕了读书人的清名,因此二人并不太往来。
江心缓缓吐出一口气,对这些往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十分复杂的观感,抬眼看着霍一忠这块大黑炭,单纯有单纯的好处,有一点过去也不要紧,至少她能判断,这一刻他是否真心。
你是不是还在观察鲁师长夫妇和姚政委?江心突然问,心里突突,害怕又紧张。
可是霍一忠没有回答,沉默中,却又回答了一切。
作者有话说:今天玩嗨了,更晚了,对不住啦宝子们!放假真的太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