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2025-04-03 04:41:26

早上七点钟, 生物钟准时唤醒了躺在床上的张宁宁。

木质的板床上铺着先前买的乳胶床垫,床单是蓝粉色的,上面铺满了郁金香, 枕头也是乳胶枕,这种在空间里还有十来套。

晚上张宁宁睡得相当好,怀里是热乎乎的小火炉一样的阿拉斯加,一夜无梦到天亮。

地下城的温度比起地上要低一些, 床上已经准备了薄薄的被子。

睁开眼睛,躺在床上待了一会,外面静悄悄的, 家里还没有人起床。

摸了摸毛茸茸的豆豆, 张宁宁准备起来了。

今天她准备把家里布置一下,没有阳光的地下城待久了会影响人的心情, 加上没有窗户, 这都是问题, 房间里要布置出一个假窗户, 再种一些盆栽, 环境好了人的心情才会好。

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地下城在建造之初就和常规的不太一样。

房子本身的墙面并不是普遍的白色,而是仿若新芽一样的嫩绿色, 地板下面铺设了地暖, 能看出来废了相当大的功夫和心神。

把豆豆送进空间和剩下的三只一起,准备好食物饿了就吃,张宁宁开始准备做早餐。

进入厨房的时候专门看了一眼昨天母亲提过的排气管道, 果然和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

空间里其实有面包工坊, 只需要把收获的小麦等材料送进去加工就能生产出相当美味的面包, 但是大部分时候张宁宁并不会完全依靠它, 自己动手也是一种乐趣,产出的物品则被卖给了系统换取可以用来解锁更多功能的金币。

看了看现有的食材,昨天早上吃的玉米煎饼,今天准备换换口味,算算时间父母也快起来了,这个点开始煮米酒刚刚好。

米酒甜滋滋的,是不爱喝酒的张宁宁唯一喜欢的酒类。

从冰箱里拿出一桶米酒,在煮之前拿勺子挖了一勺吃掉,冰凉凉的,甜味直入心底。

在周慧茹眼皮底下的时候不好吃太多,偶尔偷偷加餐是她最大的乐趣。

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米酒,正常做法是煮开打鸡蛋或者加入小汤圆吃,但是张宁宁觉得直接吃也很美味。

挖了三勺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放下,接一锅水放上烧热,等水烧开沸腾之后把米酒加进去,打了一个散鸡蛋进去,又打了三个荷包蛋,他们一家三个人一人吃一个。

光喝米酒不顶饿,张宁宁又把还没卖掉的面包拿出来切成片状,和芝士片火腿肠西红柿牛油果一起处理叠在一起,然后放进烤箱预热十五分钟。

等米酒烧开,鸡蛋成熟,烤箱里的自治三明治也就好了。

从房间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然后是轻轻的交谈声,不一会门果然开了,是爸妈起来了。

好香啊,宁宁煮了米酒吗?周慧茹闻着厨房传来的香气道。

已经好了,洗漱完就可以过来直接吃了。

拿出碗和勺子盛了三碗,锅里还剩了一小部分,不够吃的话再添。

三份三明治拿了出来,很好辨认,父母的加了一些辣味调料,张宁宁的是甜口,放在餐盘上一起端到桌子上。

昨天我问过了,登记宠物带着之前办理的证书和疫苗证明带上去3区中心办公室登记就行,然后现在如果是没有房子的人要提前住进来也只需要缴纳租金就可以了。

张海生相当靠谱。

那我下午过去登记。

张宁宁想了想,上午她还准备在家做点事情。

要不吃完饭就去吧,万一有什么意外时间来不及。

周慧茹觉得下午有点匆忙。

说的也是,张宁宁点点头,那我待会就去吧。

那舅舅他们也可以过来了,免得等到时候被水淹了路不好走,东西也不好带。

周慧茹之前和家里人说过了,但是当时他们都没准备走,没头没脑的谁会离开家租房子到外面住呢,何况还是地下城。

出于刻板印象,他们都觉得地下城会是一个潮湿阴暗的地方,虽然在之前的高温当中所有人都不想要近距离接触太阳,但是人到底是趋光的生物。

我再劝劝,平时拍点照片给他们看看这里的环境。

周慧茹忧心忡忡的。

但是看国家准备的这么好,来得晚了应该也还好。

这也是为什么她并不强求,她相信在高温当中带着所有人度过难关的政府。

但是早点来还是好些,再劝劝吧。

张海生是倾向于他们能早点过来的,也能相互照应,来得晚了说不定就要到三十层以后,那就太远了,也太深入地底了。

目前看着是挺好的,但是对于住在地下到底还是会有不放心的地方。

我待会再打个电话回去。

事实上,周顺华已经动了搬走的心思,并且是劝着其他人一起。

但是进展并不顺利。

目前为止的天气都还算好,褪去了炎热正是怡人的时候,不少老人的子女也准备回去工作了,少部分留了下来陪伴家人。

虽然有不断的新闻,告示明明白白的说了暂且不要种植粮食作物,种一些收获期短的就好,休息一下土壤,但还是有人选择种小麦。

天气预报也写了连绵阴雨天气,并且海平面也在不断上涨,仍然有人觉得那些离自己都太远了。

周顺华兄弟几个碰头商量了一下,决定他们先走,周顺华自己留下来继续做工作,他们先过去,也是个带头作用。

就算没事,去体验一下地下城的生活也没什么,住在地底下可是从前从没想到过的事情。

一旦下了决定动作相当迅速了。

周顺安带着弟弟和家里的小辈收拾家里的东西,老三家因为做生意有大货车在,可以帮忙运过去,要租房子的登记手续交给大儿子办,其他人专心考虑带什么物品。

吃喝住行,样样都需要斟酌。

周顺华一家的离开是周家村的大新闻,谁都没想到他们真的就这么去了。

这些天几乎是所有人都在找周顺华打听消息。

他也没直白的说,只说是可以体验一下,加上上头也说了可能会有洪涝,可以去地下城居住避难,虽然还不一定来,但早做准备总是好的。

家里准备的再好,能有官方的准备安全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一年天气实在是古怪,高温直接破了记录,国内还好,国外是真的死了不少人,加上前段时间的撤侨,很多人都觉得不太对劲。

隐隐约约感觉这些还没结束。

不断上涨的海平面印证了这个猜测。

再一看他们都走了,回去想了想,和家里人一起讨论联系,最终大部分人都决定先离开。

家里小辈出去工作的也都叫了回来,钱是赚不完的,但是安全才是第一。

虽然有希望1号的种植,但是收成到底是不太好,家家户户家里的粮食储备并不算多,能供应一家人的需求已经是极限了,现在手里的吃的并不多,到了地下城购物不一定方便,虽然物流流通后都储备了不少物资,但是囤粮食总是不嫌多的。

就这样一边登记一边搬家,同时还进行购物,大部分周家村的居民都已经搬离,有些固执的老人是被劝着说体验体验没见过的地下城才愿意走的,还有一些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这种也无法强求。

就这样,周顺华和同事留了下来,他的其他家庭成员则是已经到了地下城,因为登记的早,楼层不算很低,在七层。

距离四层已经有了不少距离。

可以想见有多少人早早就决定了搬过来。

他们很庆幸自己搬的早,不然和周慧茹一家可能离得更远。

*张宁宁给自家狗子登记之后也没闲着,在附近逛了逛熟悉了一下路线,包括逃生通道也都走了一圈,然后才回到家准备布置家里。

她现在的种植技术仍然是中级,这段时间卡在这里迟迟不能突破,她也不着急,作为目前的种植需求已经够用了。

把木质架子上一排排摆上盆栽,里面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调配土壤和营养液,最下面摆放了一个长长的泡沫箱子,用来埋生姜,上面的架子上选择了种植厨房常用的调味品,葱蒜香菜韭菜等等,还有西红柿黄瓜草莓,娃娃菜也种了一些,生菜同样准备了一盆,按照收获时间的不同播种了一轮,只等收获了。

架子上方安装的是光照灯,给植物生长补充阳光,旁边的架子上放了个一个小水壶也一些常用的除病害的药剂。

就算是中级种植技术也不能杜绝植物的病害,只能预防以及在发现之后迅速治疗。

拿出从家里拆下来的风景画,父母的卧室放了两幅,张宁宁自己的卧室也是两幅,上面对边框做了处理,缠绕上去逼真的藤蔓,顿时整个房间就看起来不一样了。

光是这些还不够,又在自己房间里放了一盆芦荟,在父母那里摆了富贵竹,按上光照灯就差不多了。

看见绿色的植物总是能让人心情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