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9 章

2025-04-03 04:41:36

林太医来回琢磨着, 实在是下不定决心,一脸纠结万分的样子。

郑四却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一副表情, 有些茫然。

她虽然确实对林太医很有好感, 因为他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真的很像祖父,祖父尚在时也是这般和蔼。

但是她倒没有想过拜师这回事,只把这回为太医令打下手的事, 当成一个干不长久的活计罢了,毕竟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 这病坊里的病人应该也不会住很久,瘟疫总会消失, 这些医师太医们也会离开的。

而且如今医师的传承便是父传子, 师传徒,往往不外传。

女医除了一些民间出身, 专为女眷小儿治病的, 便是为宫廷效力的女性医官,为宫中贵人治病, 这两类而已。

无论民间还是宫廷女医, 基本都是只精于儿科妇科,基本不与外男接触。

学习途径也十分狭窄,或是天资聪颖,自学成才;或是家中本就是医学世家, 被长辈教导熏陶之下习得医术;或是嫁得医术传家之人, 如此习得。

但是这些条件太过苛刻, 如今女医依旧十分稀少,更多的还是被称之为三姑六婆的药婆和稳婆, 为人疗病、卖药以及接生, 凭借经验为妇人治病。

但这样的人虽然实际经验丰富, 但是一字不识,不谙医方药剂,往往不被人承认是医师。

因此郑四这些日子里虽然对治病救人产生了兴趣,但是却是从没想过要成为女医的,她只想着等青州平定下来之后,他们得找个安稳的活计干干。

也不知能不能学点杀猪的本事来,她暗自想着。

自己力气还成,而且很会估量重量,什么草药抓一把就知道大致分量了,这样的能力若是杀猪的话,应该很适合分肉吧。

她小时候最羡慕的便是另一条街上卖肉的刘屠户夫妇了,二人都是杀猪的一把好手,他们家的孩子也是几条街上最令人羡慕的了,白白胖胖的,即使只是能隔三岔五吃些边角料,也已经十分幸福了。

林太医最后还是开口,打算问问郑四的打算,若是有人愿意收你为徒,教你学医,你可愿意?郑四愣了愣,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但是她并没有想多久,便很快给出了回复,若是肯收徒,我自然是十分情愿的。

你可真想好了?林太医追问道。

若是你真跟了我学医,我倒是不怕别人说我老不羞,反正我也年逾半百,家中儿孙也与我不甚亲近,不管他们了。

只是你年纪还小,难免会招来许多风言风语,什么难听的话都可能有,还会影响你未来的婚嫁,你,你还是要考虑周详才是。

林太医十分诚恳地说着,好像是要劝退郑四一样。

我想好了。

郑四眼神十分坚定,虽然之前从未想过这一出,但是被对方点明之后,她意识到自己还能有这个选择,而且这也确实是她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郑四一下子就打定了主意。

难听的话继母在家时我也听过,乞讨时我也被骂过,言语而已,对我来说不会是刀霜风剑,只是云烟而已,任他们说便是。

婚嫁之事我从前并没有想过,但是如今与您说不愿嫁人,恐怕也很难信服,毕竟世事难料。

只是若我真成亲了,选择的必然不会是在意这些事的人。

郑四诚恳地看着林太医,她知道这是她一生之中难得的机会了,错过这次,或许便会让她后悔莫及。

她一向是个很看得清,又十分果决的人。

若非如此,当初得知父亲要将自己卖了的时候,她可能就是不敢相信或者是到父亲面前哭诉质疑了,怎么可能那么镇静地将父亲卖她得来的钱顺走,还顺利逃跑了。

林太医看着她的模样,一阵沉默后,才开口说道,好,那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小徒了,待会儿带你去见见你师兄,日后挑个好日子再正式拜师,告祭祖师爷。

他们这一脉其实最为随性,收徒也很随心,单敦儿就是他从某家农户那里收来的徒弟,农户家里娃娃太多,单敦儿又是老二,虽然憨了点,但对他来说也不要紧。

祖师爷往下其实也就四代而已,他也听闻祖师爷曾教过自己孙女医术,想必祖师爷也不会介意这件事的吧,实在不行,就当作她是自己的认的干孙女,应该就可以了吧。

想到这出,林太医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对啊,若是认个干亲的话,那不就名正言顺得多了?他赶忙拦住正准备叩首见礼的郑四,哎,别着急,我想到了,若是你我认个干亲,或许能更合礼些,你可愿意?郑四听得这话,呆在原地,然后默默淌出泪来。

她遇上的几个老人,都待她这般好,无论是自己的亲祖父,还是把自己捡回去的郑老头,抑或是眼前这位不仅愿意收徒,还想认自己作干孙女的老太医。

她确实是不幸的,母亲早逝,父亲心狠,但她又是幸运的,总是能在困境中遇见拯救自己的人。

郑四觉得自己仿佛在林太医的身上看见了祖父与郑老头的样子,她含着泪拜倒在地,我自然是愿意的,见过干祖父。

林太医笑眯眯地将她从地上扶起来,好,如此甚好,等回了京城,带你认认地方。

他作为太医令,虽然在宫中也有居所,但是宫外自然也是置办了宅邸的,只是往日冷清得很,他也不太乐意去住,如今倒是正好。

一旁的姜虞看了全程下来,在心里不仅感叹,这林太医不愧是太医令,医官之首,不仅这个年纪了还在钻研医术,品德也是没话说,思想还能如此开明,简直都不是她刻板印象里的古人了。

她轻笑出声,那便恭喜林医觅得佳徒,还得了个干孙女。

林太医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想得太出神差点把国师忘在一旁了。

无妨,哪日你们办了正式的拜师宴,也可来府上告知一声。

这话便是说,姜虞到时候就算不会出席,也至少会送上一份贺礼了,如此有国师的认定,就算是旁人有质疑,恐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三道四了。

林太医大喜过望,拉着郑四一同给她行了礼,姜虞摆摆手,像来时一样飘忽地离去了。

送走国师之后,林太医起身,满意地看着郑四。

他的子孙缘薄,儿孙与他关系寻常,本以为这辈子就得几个徒弟安心养老就是,没想到临了居然还能得个乖巧聪慧的孙女,真是不错。

我想了想,你日后拜师,总不能叫个诨名一样的名字,你可想好另取个别的名字?郑四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些事,但是毕竟认了师父,是该有个正经名字了。

她想了想,便叫郑乔如何?乔是我本姓。

她被老头收养之后,本来就打算抛弃前事,不再随父亲名姓,只当自己重活一回了。

只是如今师父问起,她想起已逝的祖父,还是想留个念想。

好,这名字不错,也好听。

林太医立马开口赞同道,其实他并不擅长取名,单敦儿其实小名便叫做墩子,他不知取个什么才好,便沿用了这字音,只改成了敦祇恭厚的敦字。

若是真让他来,恐怕也取不出什么好听的名字,如今她自己取的名字倒是很不错。

商量好名字之后,林太医便放了郑乔回去了,他知道对方家里还有几个小孩,在等她回去,左右现在也晌午了,该吃饭了。

……姜虞这边,她已经上了马车,行在了回府的路上了。

她暗自想着,按照如今的情况来看,或许要不了多久,青州这场瘟疫就能平息了,只是还剩下通州,那是最初发病的起源,也不知现下情况如何了。

原本按照常理来说,应当是先去最为严重的通州才是,但是青州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正是京城关口之处,距离极近。

一旦此处瘟疫控制不住,那么可以想见,四散的流民汇聚到京城附近,必然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即使重重封锁,将流民全部拒之城外,但是死在城外的人越多,这瘟疫的危险性就越发得高,到时恐怕很难控制得住。

虽然青州解决瘟疫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不知通州是否有时间,能等到他们前去了。

马车行在街上,姜虞看着已经有零星客人进出的酒馆饭馆,原本沉着的心也稍微好了些。

路遇一处巷子里时,突然听得里面传来尖利的骂声,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原本他们一行人是不会管这事,径自回府便是,若是有了争执吵闹,自有本地衙门官吏负责处理,自然是不关他们的事的。

正当他们准备驶离此处时,突然听到一声叫骂,什么劳什子国师,若她真有灵,为何不早些来,为何等到人死了才来。

说完,这人又趴在地上哭嚎起来,天爷哟,为何不把我这条老命带走,留下我一人有什么意思啊。

那哭泣的声音越发凄厉起来,与她对骂的人似乎也歇了气,没有再说话了。

马车旁听见这番话的护卫却脸色凝重,有人甚至忍不住拔出刀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