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扑到了严斐身上, 感受到对方身上真实的触感之后,她才真的确定眼前真的是自己的哥哥, 不是自己的臆想。
被抱在怀里的她声音都有些呜咽, 哥哥,你终于找到我啦。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她仿佛依旧是那副天真烂漫的模样, 即便知道自己被人拐走,找不到亲人之后, 也没有手足无措。
还能想起用自己手上的东西和郑三交易,求他帮忙寻找自己的亲人。
但是她心里不是不害怕的。
只是在她被那些人贩子拐走, 使劲哭喊却没有得来任何回应的时候, 她就知道,自己的眼泪只对那些心善的人, 爱自己的人才有用。
因此后来她被郑老头捡回去之后, 也没有任性哭喊,反倒是努力和其他人学习着怎么生活下去。
那时她离开了亲人, 身边再没有人会包容她的任性天真, 她也一夜之间仿佛成长了许多。
只是现在乍然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她的委屈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这些时日里的害怕惶恐仿佛洪水一般有了倾泻的去处,她忍不住哭出声来。
严斐眼眶也有些红, 看上去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完全没了往日温和端方的样子, 还不顾仪态蹲下身抱住了她。
茵茵与他是一母同胞,他们二人也素来亲近, 情谊自然是极深的。
谁能料到家中突遭横祸, 父亲重伤被抬回府里, 府中都上下乱糟糟的,竟有歹人趁此机会将妹妹掳走,而母亲受了打击之后也重病在床。
原本和睦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母亲也成日里以泪洗脸,他一下子就失去了两个亲人。
他也只能一边处理家中事务,安慰母亲,一边派人去寻她的踪迹。
虽然他依旧没有停下寻找妹妹的想法,但是他心底里其实隐隐有不妙之感。
如今这样的时节,那些被拐走的孩子通常来说都很难找回来,毕竟这些人贩子精通各道,而且往往踪迹难寻,这世间这么大,他很难找到一个小女孩的踪影。
以往他也曾听父亲提起过,十几年前某位侍郎家中的幼子,便是出门游玩时因为下人照管不利,被拐走了,后来即使那位侍郎与夫人两家花了大力气去找,也没能追回来。
而且当时他没能第一时间找到那些人贩子,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足够这些家伙跑得很远了,这样的话就更难找到妹妹的踪影了。
即使如此,他心中还是抱着期望,希望能借叔父的手,去找一找妹妹。
却没料到,妹妹竟然与自己一样都在回京的队伍里,这实在是让他又惊又喜,有些回不过神来。
真是上苍怜悯,让他不至于接连承受失去亲人的打击。
他也很明白,如果自己的妹妹真的找不回来了,那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母亲,或许便会由于忧思过重,也会早早地离他而去。
如今还好,妹妹终于找回来了,两个人抱了一会儿,严斐才松开她,兄妹二人开始交流起来。
茵茵,你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
说着,他又想起了还待在通州的母亲,原本送父亲回京,母亲也当一同随行的。
只是她身体虚弱,跟不上队伍,他便让母亲暂时休养几日,待身体好转之后再回京。
如今这个好消息可得快点告诉她,因此他立马便吩咐了自己身边随侍的一个下人,让他牵着一匹马回程,前去禀告母亲。
茵茵也小声地问道,母亲生病了吗?不是,只是母亲身子弱,会比我们晚些时日回京,到时你便能见着了。
他开口安抚着。
听得他的话,茵茵有些担忧的神色也舒展开了,她开始说着自己这些时日的遭遇。
虽然话语有些颠三倒四,但是严斐还是听明白了,茵茵最开始被人带到青州时,他们原本只是想在此处歇脚的,却不料那两人不知为何,与旁人起了争执。
茵茵在车厢后头,早因为一路颠簸提前醒了过来,便趁那俩人不注意之时跳车跑了。
只是她年纪小,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无处可去,这才被出来闲逛消食的郑老头捡到了。
听到这里,严斐不由得对那个素不相识的老爷子心生感激之情,若不是他,自己的妹妹或许就算逃脱了人贩子的毒手,也不知流落到哪去了。
因此在知道这位老爷子因为那场瘟疫已经仙逝后,他也感到很遗憾,然后十分认真地对茵茵说,那到时我们家中也为他供奉一个牌位,等入了京,我带你去灵安寺为那位老先生供一盏长明灯。
茵茵使劲点了点头,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并不久,但她也知道郑老头确实是个大好人,不然也不会收留这么多孩子了。
之后严斐又整了整衣冠,十分郑重地朝郑三和郑乔他们行了一礼。
多谢几位这些时日照顾茵茵,实在是费心了,如此大恩大德在下铭感于心。
说完之后他又令人取了马车上的一个盒子来,里面装了三百两银子,然后递给了对方。
这些钱对他来说并不多,甚至还有点少。
但是他考虑到这些人年纪都还小,身边没什么长辈,手中如果有了一大笔银子,实在是容易招人红眼。
因此他才给了这些多但又不够多的银子,如此,他们若是想买一间屋子或是一间小铺子,都是绰绰有余。
之后若是他们想做些生意或是寻些活计,他自然也是会帮忙牵线搭桥的。
毕竟他们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自己的人脉对于他们的帮助或许比那些银子要有用得多。
郑三郑乔却是被他这副样子惊住了,一时间还有些手足无措。
能看到茵茵与亲人相认,他们自然是高兴的,只是突然受了这位公子的大礼,他们实在是有些不敢当。
不,这也太多了。
郑三并没有拒绝他的谢礼,就是有些不大好意思。
毕竟跟茵茵熟悉了之后,他其实也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小妹看待了。
而且他还收了对方的金线,要帮她找到亲人的。
如今反倒是她哥哥自己和他们撞上了,其实也不算是他们的功劳。
而且这些日子里,虽然茵茵和他们一起吃住,其实也耗不了多少银子。
严斐却是十分认真地又将盒子推到了他们面前,你们救下了茵茵,那便是她的救命恩人,这些银子实在算不得多。
而且你们去到京城,开销总是要比青州大得多,这些银子也能一解燃眉之急。
一般推拒后,郑三最后还是收下了这笔银子。
其实最初他和郑老头想的便是帮她找到亲人,然后得上一笔赏钱,只是如今相处得久了,这样的念头也少了,他如今是真心想帮茵茵找到亲人。
只是见严斐如此诚恳,一旁的茵茵又眼睛亮亮的,也催促着他快些收下,他才不好意思地接下了这个盒子。
见原本能说会道,脸皮极厚的三哥露出这副模样,郑乔和几个小孩在一旁都忍不住出声笑着,然后遭了郑三一个白眼。
众人周围的气氛一下子轻快多了,严斐也露出一丝笑意。
之后的路途中,茵茵虽然随着哥哥回了他的马车,还是会在休息的时候去到郑三那边,和那几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不知在聊些什么。
严斐也同他们亲近了许多,也会在闲暇时向他们讲讲京中风土人情,让他们多几分了解,届时进了京城,也好快些安住下来。
回京的路上没再碰上别的什么事,一路都顺利的很,因此他们很快便到了京城。
离京城还有一两里地的时候,他们就远远见到了,早已在城门恭候多时的众官员们。
站在他们百官前方的,则是宣文帝和太子,他们这些人早就从下面呈上来的奏章中,得知了青州和通州这些时日里来发生的事情了。
最初他们知道那药水的存在之后,笃信国师的那些人自然觉得理所应当,毕竟自己可是亲眼见识过那位展现神迹的样子,国师再拿出什么样的东西,他们都不会那么震惊了。
只是后来听闻火葬之事,国师一举度化数百人,呈上报告的人花费了许多笔墨来详细描述当日发生的场景,以及自己心生的震撼之情。
虽然仅仅只是信中言语,但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无不心驰神往,更对国师信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自己也能亲眼见上一次那样神异的景象。
之后又得知,那位太医令仅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汤药方子,他们更是欣喜,觉得这正是上天显灵,国师庇佑,才能有如此神速的进展,及时救下两州如此多的百姓。
往日若是爆发如此严重的瘟疫,往往都要死伤大半,才能慢慢平息下来。
如今却只花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就解决了此事,并且还救下了十之六七的民众,如此丰功伟业,前所未闻,简直可堪载史。
经此之后,众人对国师愈加敬重,心中钦佩之情更胜以往。
而皇帝也已经得知了通州知州私下里干的那些事情,不仅偷运粮食,还私铸刀剑,犯了如此大的忌讳,简直是胆大得都不要命了。
他知道之后自然是十分愤怒又难堪的,毕竟段立康是他还算看中的苗子,才会被他调到通州做知州。
这人平日里也本分的很,哪知道居然有这样的胆量,敢做出这种事来。
气过之后,宣文帝立马便下了旨,令刑部通缉并且派人搜寻段礼康,务必要将他捉拿归案。
眼前的队伍慢慢驶着,终于来到了城门口,然后便见得城门处皇帝及众大臣俯身行礼,异口同声地开口。
恭迎国师。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