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太子的话之后, 宣文帝像是才从方才的幻想中回过神来一样。
他们自然是相信国师所言,这些稻种确实能有那么高的产量的, 但是迫于现实, 他们手上那些稻种实在是不够,现在也只能先培育,等到来年才能将足够的种子分发到各州县去。
想到这里, 他原本火热的心一下子降下了不少温。
说的也是,确实不能急于求成, 还是得好好商量一番才是。
因此,他很快便命人将宰相和户部尚书几人都唤了来, 一同商议此事。
商议过程中, 众人倒是一致同意了先不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还是得等种下一季收成之后, 那时再说也不迟。
要说他们确实是相信姜虞的, 毕竟这么些日子里来,他们见到的那些神仙手段, 若不是真的仙人, 哪能做得出来呢?只是此事实在是事关重大,不敢有一丝疏忽,他们也不敢冒一分险。
若是事情传了出去,人人都信了此事, 结果到最后反倒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才真是让天下人都看了个笑话, 实在是有损皇家威严,还是应当慎重才是。
而最终定好了章程之后, 户部尚书倒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 放轻了声音, 悄声开口道,微臣记得,国师的名讳似乎便是姜姓?他压低了声音,好像自己的话会被谁听到一样,毕竟神仙名讳一般来说都是不会直呼的,寻常人都是称呼尊号的。
宣文帝仔细回想了一番,然后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其实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了,只记得国师是地母娘娘座下的仙子,其它的倒不太清楚。
户部尚书捋了捋自己的长胡子,他一向以博学多闻著称,年轻时曾阅遍了典籍,做侍讲官的时候还一心惦记着想借阅宫中珍藏的书籍,实在是个书痴。
若臣所料不差,或许这位的神职便有司农一职。
上古之时的那位神农氏便是姜姓,长于姜水,亦是姜姓氏族的首领。
况且,农耕谷神后稷,其母便是邰氏女,同样也是姜姓。
或许,国师与他们二人,也颇有渊源。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样的神话传说在此时其实还没能自成体系,并不像后世那样为众人所熟知。
户部尚书还是在某处不知从哪处杂书里面见到过这样的说法,虽然对当时的他来说这只是闲书,并不重要。
但是他从小是个过目不忘的神童,因此如今听闻之后,他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那本书。
而眼前三人听闻之后也是极为讶异,即使是遍览群书的宰相,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如此说来,或许正是如此。
宣文帝一边暗自琢磨着,一边开口认同道。
毕竟他对于国师的神职其实心中也有猜测,只是一直不得其解,如今这样想来,或许也说得通了。
国师应当至少司掌农神之职,那么当初城中万花盛开,花神朝见的传闻,也可以解释了。
毕竟除五谷之外,花果树木应当也是由她掌管,自然是要前来拜见的。
而前些日子百姓所说的药神娘娘之说,他其实也有所揣测,但最后还是否定了。
或许国师真的不是掌管医药疾病之职的,只是手里有仙丹灵药而已,不然的话,岂不是一招手就能将人身上的病邪除去?如今这么一看,也许真如尚书所说,其实是位司农元君才对。
那看来,朕之前想的那个尊号还是不太合适了,还是得再想个更好更贴切的来才是。
宣文帝陷入了沉思,其他人倒是仿佛一脸得知了天机,恍然大悟的样子。
震惊过后,众人终于回过神来,继续商议起事务来,在敲定好一切之后,才起身告退了。
不久之后,旨意就下发了下去,负责的农官便收到了皇帝亲派人送来的粮种,还吩咐此物至关重要,务必要小心照料,不得出半分差池。
搞得几位农官一脸战战兢兢,如临大敌的模样,非要将人拉着留下来,让他们好好说说,这粮种与现今这种有哪里不同,培育方式可要更改,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他们也不敢随意便糟蹋了这些一看就很珍贵,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派了两支禁卫送来的东西。
而除了已经选定好的几处培育地点以外,宣文帝还特意调了一小部分稻种,就种在宫中开辟出的一处农田里,好到时亲自下田播种一番。
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的好听话而已,平常时候自然是有专人负责照料的,皇帝只需在农耕时,亲自下田扶犁,便可以称一句帝亲率耕了。
……而京城秦府里,这些时日里忙得团团转,又是整理账册上去,又是查账理账,还有之前堆积的一堆事务,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好好休息,眼底都有些发黑的秦安,今日终于有时间歇息会儿了,然后他便看见整肃衣冠,穿着一身蓝袍官服的哥哥,从自己的窗前走过。
他的神色显得有些困惑,兄长,你这是?原本还面色严肃的秦定终于听到弟弟的问话,一下了变得笑嘻嘻起来。
嘿嘿,我也上值去了。
还好,不枉他一大早就起来穿了这么一身路过,二郎果然起的很早,确实如他所想看见了自己。
你,做了什么官?秦安有些好奇,他这个哥哥一向不喜欢入朝为官,成日里只喜欢捣鼓自己那些花花草草,索性家中也不缺一个做事的人,母亲也由着他,只求他不要到处惹事就好。
大哥也确实是个还算正经的纨绔子弟,很听母亲的话,不嫖不赌,也不会出门仗势欺人,只喜欢到处撒钱,买些稀奇的物件儿,或者是一些奇花异草。
因而他名声还算可以,人缘也不差,许多人倒是知道他是个和善又喜欢撒钱的主。
怎么今日穿了这么一身官服,难道真是突然转了性子,不打算混日子,想做事去了?不会是因为之前在城门口送别的时候,你说也想进户部寻个官职,就可以随我一道出发,所以你才……秦安揉了揉脑袋,突然记起了这件事。
眼前的秦定神色有些游移,不过很快又看向弟弟,哪有的事,是我自己突然想上进些,主动做事了,不成吗?你看看,我穿得是不是很有气势?他开始转移起话题来,不过秦安却没有再计较,而是仔细看了看对方,才点点头。
虽然只是小官的蓝袍官服,但是兄长相貌俊秀,身材匀称,若是正经起来,倒是把这件衣服衬得更加出色了。
见弟弟肯定之后,秦定又笑了起来,这一笑一下子就把方才装出来的那种士子气质都破坏了。
哈哈,我也觉得。
不过这回还真不是他自己想去的,当时在城门口他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回来就当没这回事了。
哪知道自己身边的下人告诉了母亲,秦母一听说秦定当时还想着偷偷溜走和二郎一同去的事,一下子就气急了。
她想着,还是自己平日里太放纵他了,由着他做事,让他连事情都掂量不清楚。
于是便想了办法,真让他进了户部,让他做些事,好好磨练磨练一番再说。
可是户部那些算来算去的活计他是真的不会,最后上司还是把秦定调去了农署那边,让他种种地养养花就好。
反正他平日里侍料花草不是也挺擅长的,此举岂不是正好合了他的心意,也好发挥发挥他的长处。
而被那些账目典籍好好折磨了一番的秦定,原本已经打算举手投降,回家好好跟母亲讨饶了,再这样呆下去,她可就只剩下一个儿子了。
因此在听得自己可以离开去往别处之后,秦定立马便答应了下来。
而且调到农署之后,也确实清闲了不少,做的都是他颇为感兴趣的活,因此他也不吵着要回去了。
如今待了一段时间,他也从中得了不少乐趣,还认识了一位挺厉害的农官,不仅种田犁地一把好手,还会编写农书,就连闲暇之余养养花,也能养得十分茂盛,叶肥花浓,看上去漂亮极了。
都让他看得十分眼馋,忍不住向对方讨教是否有什么秘诀了。
今日是农署的大人把我唤了去,说是有事要做,哎,今日原本是休沐的日子呀。
虽然他话语里是在抱怨着,但是从他的神色里不难看出几分得意,毕竟他调到农署这么一段时日,也挺讨那位大人喜欢的,如今有重要的事把自己唤去,可不就是看重自己的表现嘛。
因此,秦定脸上看上去还乐滋滋的,毕竟以往可没有人这么需要他,他还挺开心的。
不过秦安倒是一副过来人的模样,有些怜悯地看着他。
好天真啊,兄长。
现在他能笑得那么开心,等以后上官把东西都交给他,说是看重他,累得他团团转,连歇息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想必兄长就不会这么想了。
不过眼下他倒也没有出声浇灭了对方的热情,反倒是拍了拍兄长的肩膀,好好鼓励了他一番,把秦定哄得乐悠悠地去上值了。
作者有话说:姜姓其实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啦。
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姚、嬴、妘、妫、妊(最后一个有说是妊有说是姞的,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