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9 章

2025-04-03 04:41:36

这么大的事, 姜虞自然也有所耳闻,不过她对这件事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 毕竟与她无关, 反正是旁人要操心的,权当听戏了。

而且这件事情发现的挺早,左右也没有造成什么更大的状况来, 不过是皇室纷争而已,她看的电视剧里也演过七八百回了, 无甚稀奇。

不过似乎宣文帝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也不至于吐血昏迷那么严重, 但是这些时日心中郁结, 难以开解。

对方甚至有些颓唐地将许多朝政都交给了太子,自己不愿再管那么多, 仿佛一个想提前退休养老的中年人一样。

或许亲儿子对自己暗地里心生不满, 还想推翻他的统治这件事情,让宣文帝实在是难以置信, 这番打击下来, 他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自信,便想着索性不如将大部分事务都交给太子算了。

这倒让姜虞觉得有些稀奇,毕竟历史上自己提前退位,想让位太子的皇帝可真没见过几个, 坐在那个皇位上独揽大权, 生杀予夺的感觉, 能让任何人都为之沉迷,不愿轻易放手。

甚至历史上也不缺年轻时雄心壮志, 到年老时却忌惮自己的儿子, 疑心疑鬼, 而虎毒食子的皇帝。

他这番行事让姜虞也不由得高看他两眼,虽然这个皇帝做的一般,但也不是没有能令人称道的地方嘛,起码人挺听劝,而且不迷恋权势。

此事过后,京中也渐渐平息下来,人们很快便忘却了那个曾经嚣张跋扈的二皇子,言谈间也从不提及他,似乎从未有过这个人一般。

孙皇后的离去也悄然无声,没有丝毫动静,孙家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像一群鹌鹑一样缩着不敢冒头。

毕竟他们家中也被抓走了一部分与二皇子关系亲近的子侄,最后还是看在孙家祖上的份上,只处置了一小部分人。

其余人则是胆战心惊,不敢出现在宣文帝面前,生怕对方又想起了他们。

……这一日,姜虞正在园子里欣赏着风景,自从知道她比较中意青州那座府邸里的花园之后,就有许多人投其所好,向她献上了许多奇珍异草。

这些花花草草一下子将整个园子都填得满满的,看起来十分震撼,简直可以称是植物园了。

她信步走在园子里,看着一株株鲜花开得正艳,有一些甚至是一花三色、四色的奇异品种,确实让她大开眼界。

不过她走到一个正在整理花草的花匠旁边,看见他身旁一些花花草草的时候,原本只是随意一瞥,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那花匠有些惶恐地朝她行了礼,姜虞倒并不在意,随意摆了摆手,然后仔细看了看其中一株植物。

这株植物开了些白色的花,乍看上去并不稀奇,不过却让姜虞感到有些眼熟,她心里有了些猜测,因此她便开口向系统询问道,这个,是不是……经系统扫描确认,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草棉。

得到系统的确认之后,她心中实在诧异万分,这居然真的是她所想的那种植物,棉花。

所以为什么,棉花,会在我的花园里。

她实在是大感不解,在她的印象里,棉花就应该种在地里,为什么会出现在一群花花草草里面?这也太奇怪了。

她以前曾经去过某个同学家中,那个同学家里有许多农田,其中正好种了棉花,她当时还指着那些花,疑惑的问对方这是什么植物?在被对方告知是棉花的时候,她还有些诧异。

因为她只从书里面了解过这种植物,其实是没有真的见过的,而且从名字上看,很容易让人误解棉花就是它的花。

没想到棉花是会正常开花的,而且这种花颜色不一样,刚刚开始是乳白色,后来随着时间和光照的变化,就会慢慢变成浅黄色,红褐色。

并且花掉落之后结出来的果实是棉桃,其中棉籽上表皮的毛纤维才是棉花。

那一趟确实让她长了不少见识,因此她才能认出眼前这种植物。

应该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未认识到棉花的作用,只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

棉花和观赏性植物,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实在是让姜虞觉得有些神奇。

原来这个朝代还没有开始棉花种植,她心中暗自想着。

如此说来,好像确实是这样。

这个时代的平民所穿的衣服一般都是麻或者葛制成的布料,那些贵族穿的则是更高级别的丝绸或是由动物皮毛制成的裘皮。

而且棉花都是后期从其他国家大洲那里引进来的,并非本地土生土长的作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花园里?这东西,是哪儿来的?她指着眼前的植物开口问道。

下人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国师要单单点出这种植物来,但他还是恭敬的开口回道。

正是前些日子,一名赵姓商人献上来的。

查查那人是从何处来的,再带他来府上一趟。

侍从拱手应下,没过多久,他们就把对方查了个底朝天,还顺利找到了暂住在客栈,还未离去的赵廷。

这人是个游商,干着些倒买倒卖的生意,便将此处价格低廉的产品收购去,卖到别的稀缺价高的地方。

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这人喜欢四处游历,什么犄角旮旯,穷山苦水的地方。

都曾踏足过,倒不像是其他商人,只固定在几个繁华的地方来回倒腾。

因此这么些年下来,他手里也没什么余钱,赚来的都在路途上花掉了,看上去不太像个商人,反倒像个旅行家。

因此正当这人在客栈苦恼着,接下来该做些什么营生赚钱,去往何处的时候,他的房间便被一群侍卫突然闯了进来。

那些家伙看上去一个个训练有素,好似官兵的样子,这一下子让他慌了神,脑中开始极力思索着,自己这些年来是否得罪过什么人,冲撞过哪位贵人。

客栈里的其他跑腿小二和住户们都探头探脑的,虽然心中有些害怕,但他们还是按捺不住看热闹的心,觉得这阵仗大得好似要抓逃犯一般。

我家大人请您过府一叙。

领头的侍卫抱拳说道,神色正经,看上去也没有失了仪态。

毕竟国师对这人并没有什么恶感,他直觉这人反倒是撞了好运,得了国师青眼。

听到对方的话之后,赵廷这才勉强将自己提起来的心放下来,还好,还好,不是来抓他的就好。

他有些想问问对方究竟是哪位大人要见他,但是看他们这副冰冷悍勇的模样,最终还是不敢开口,把自己的话吞了回去。

算了算了,反正见了面他自然就知道了。

待侍卫领着他一路到了摘星楼前,他才一脸恍然,明白了过来,神色间还有些不敢置信。

难道,居然真的是那位国师要见他吗?虽然他曾在几日前献上过一份薄礼,但他却不敢妄想自己这样低微的身份,能见到那位神秘的国师一面。

毕竟那位可是连圣上和太子都得礼遇有加,不敢怠慢的对象,如何会屈身见他一个小人物呢?而且这些时日来,他也给许多贵人送过礼,那些拜帖无一回应,这当然也在他意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最不抱期望的人给了他回应,这是他梦中都不曾想过的事。

因此进了府中之后,他紧张兮兮地开始整理自己的仪容,尽量使自己能以最好的面貌面见国师,不敢冒犯对方。

他站在大厅中,前方还有一座屏风,阻隔了他的视线,很快他便见到了国师的身影出现在了屏风后方。

赵廷恭敬地朝对方行了一礼,即使那只是一道身影,他也不敢抬头肆意窥探国师容貌。

此物是你献上的?姜虞开口,指着大厅里的那株植物问道。

在知道是国师要见自己之后,赵廷便努力回想着自己送上的礼,他猜测自己能得到国师召见,必定是因为自己献上的东西。

他在听闻国师喜欢那些花草之后,便想起了自己西昌国带来的白叠子草,虽然也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是胜在稀奇,京中少见,因此他才想着献上此物。

没想到居然真是因为这件东西,才引起了国师的注意。

他已在腹中打好了草稿,便直接开口道,正是小人献上。

此物乃是小人行商途经西昌国时发现的一种花草,当地唤之白叠子。

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西昌国人多取织以为布。

听得对方的话,姜虞一时有些困惑。

她原本以为这种植物是被人误打误撞找到的,或许是从什么边境地区,或者是从什么外国商人手里收来的,没想到居然会是边境小国种植的。

而且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植物的作用,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编织成布料了。

为什么在孟朝还是一种稀少的,甚至是作为观赏类的植物,并没有得到普及,甚至也没有多少人认识到它的作用。

此物只在西昌国?赵廷点了点头,点到一半又犹豫了,小人生平去过的地方里面,确实只在西昌国见过此物。

话不能全部讲死,毕竟或许还有他未曾涉足过的地方,还种植着这些东西呢。

姜虞却笑了,这人倒是严谨。

不过据下人查到的消息来看,这个商人这十来年间,几乎走遍了十几处州县,还去过许多边境小国,足迹可以说是遍布四海了,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能说出只在西昌见过此物,那想必也差不了多少了。

继续询问下去之后,她便能肯定,这些确实是棉花,当然产量并不算很高,但是那边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将这种短纤维的原料纺成线织成布了,而且这种软白的白叠布还颇受边境诸部欢迎。

姜虞想着,看来太子的任务又要增加一项了,毕竟棉花这种东西,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早一日普及,便能早一日惠及众人。

她方才可还听人提起过,除了寻常麻布衣裳,有些时日遇上天灾兵祸,桑麻不够,百姓们甚至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作出了纸衣来。

当然,这种衣裳不是真用轻薄的纸张做成的,而是用楮树的树皮,经过浸泡捶打之后再制成的。

虽然并不如寻常衣物保暖,但是起码也能遮蔽身体,挡风挡雨,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因此,在了解完具体情况之后,姜虞便唤人,带着这株棉花和这个赵廷,一同面见太子去了。

她只让人带了句话,此物可御寒生暖,衣被天下后世,为功过于蚕桑。

作者有话说:①棉花很早就分三条途径,南北两路传入了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是一直停留在边疆地区,未能广泛传入中原。

在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苏莱曼东游记》里面,也曾提及过,唐宣宗时期在北京地区见到的棉花还只是一种观赏植物。

一般认为是宋末元初开始,棉花才广泛种植,普及到各地,并且元朝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木棉提举司(这个木棉跟现在的木棉不一样,指的就是棉花)明朝时期,朱元璋也大力推广棉花种植,甚至强制规定,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

②《梁书》记载: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多草木,草实章如茧草,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国人多取织以为布。

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