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月,便又开学了,阮卿这个旬假可谓是过得惊心动魄,先是差点被毁清白,后又突然圣旨赐婚。
如今,她又成了长安城的名人,当然,主要是因睿王府准世子妃的名声而家喻户晓的。
昔日学院那些嘲笑她攀龙附凤想做妾的贵女们。
如今皆如鹌鹑一样沉默起来。
倒是西苑的同窗们对她格外热情,或许是因为同为平民学子中出了这么个人物,便引以为豪。
尤其是庄晴,简直扬眉吐气,往日那些针对她们的,如今没少被她针对回去。
曾经她也以为阮卿顶多只能进睿王府做妾,甚至觉得阮卿与李世子根本就没戏,没想到,才一个旬假回来,好姐妹就摇身一变,成了长安城人人羡慕的准世子妃。
对于阮卿的这段经历,她颇为好奇,拉着阮卿细细问了好几遍,哎呀,想到睿王府未来的世子妃竟然站在我身边,我怎的有种做梦的感觉?阿阮,再让我看看你,你是阮卿呐?还是世子妃呐?阮卿被她逗得好笑,不管我是谁,我依旧是你的好友阮卿。
了不得,我觉得像突然中了彩头似的,竟捡了个世子妃当姐妹。
看来,我注定要命运不凡呐。
这么说来,我日后找的夫君更不敢欺负我了。
那可不?你日后的夫君只能任你欺负。
嗯嗯,即是这样,那我就挑个即能吃又长得俊的。
你这要求太难了,不过倒是可以往厨子中选一选,或许机会大些。
嘿,我都有个世子妃姐妹了,还选什么厨子,日后我要站在高楼上,抛个绣球,专门砸那些长得俊的儿郎,哈哈哈......正当俩人笑闹时,杨映蓉来了,她也围着阮卿转了两圈,看稀奇似的看她,啧啧......当了世子妃就是不一样,我越发觉得阿阮你变得更好看了,怪不得李湛被你迷得团团转。
阮卿如今脸皮也厚了,任她们打趣,回嘴道:当然,我再努力努力,没准还能超过你呢。
杨映蓉小嘴一噘,哼,超我那就别想了,我的美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就是了,怪不得陈庞被你迷得团团转,听说为美人还翻了一回墙头呢。
说起这事,阮卿就觉得好笑,还是李湛告诉她的。
杨映蓉上月刚好及笄,却不知哪里透出的风声,说杨太尉要为爱女择婿。
于是,长安城的媒婆们纷纷上门说亲。
这事把陈庞给弄急了,因着这些日子杨映蓉的母亲拘着她在家,陈庞已经许久没有见她,也不知她这会儿是什么情况,深怕她哪天突然冷不丁的相看了别人。
陈庞愁了好些天后,终于得兄弟们鼓励,准备对杨映蓉大胆表白一番,可奈何如今不好约她出门见面。
于是,只得夜里翻墙去见她。
陈庞趴在墙头学那夜孤鸟叫了半宿也没见杨映蓉出来,倒是迎来了一群护院,最后把他当贼给绑了,在柴房关了一宿。
深秋的夜晚更深露重,陈庞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第二日便发热起来。
杨映蓉得知消息时,已是陈家上门来寻人的时候了,彼时陈庞在客房睡得迷迷糊糊,口中还碎碎念着她的名字,当时许多人也听见了,这事令杨映蓉又羞臊又心疼。
最后不知陈氏夫妇与杨太尉在书房谈了什么,等陈庞醒来后就被接回了陈家。
他费尽心思整了这么大阵仗,还是没能见到心上人,连背了许久的表白之词也没说出口,后悔不已。
杨映蓉此刻听阮卿提起来,也觉得羞,那个呆头鹅,有事可以写信给我呀,他翻墙作甚,害得白白受罪一遭。
庄晴在一旁打趣,要是有人也肯为我翻墙,那我立马就嫁他。
嗨呀,即是如此,那你日后择婿得再加一条:会翻墙。
哈哈哈......三人笑闹成一团,杨映蓉笑够之后,又正色道:阿阮,你听说了没,那个程倩已经退学了。
这事,阮卿早有意料,像程倩那样要强的人,恐怕是再也无颜面待在女德学院的。
她在宫宴上的事瞒不住,勋贵圈子里都传的绘声绘色,曾经众人将她看做睿王府准世子妃。
如今却被赐婚给周成,而且还是那种不光彩的经历,任谁也会觉得无颜面再出现在众人面前。
而且,与她一起退学的还有唐彩儿,她也被抬进了周成的府中,做了个妾。
这事说起来也令阮卿觉得不可思议,唐彩儿素来爱巴结程倩。
如今这俩人倒是真的凑到一块儿去了。
你不知道,现在学院里好些人都在看她笑话呢,她平日里爱博名声,好不容易在长安城弄了个贤淑纯孝之名,可没想到却被赐婚给周成那样的色胚,这会儿对她落井下石的人甚多,看着太解气了!杨映蓉神秘兮兮的又说道:我听说,她在中秋宫宴上与周成......那样了。
哪样?庄晴单纯得很,问得颇认真。
阮卿不好意思提这事,她也是听李湛简单说了下。
但之前她游湖时见过楚宵与女子亲近的画面,觉得应该就是那样,羞死人了,赶紧打住杨映蓉,你别说了,这种事你一个女儿家说出来羞不羞?哎呀,她程倩都敢做,我有何不敢说的,而且还不止我一人说呢。
到底哪样啊?急死我啦。
庄晴八卦之心甚盛。
阮卿捏着她肉嘟嘟的脸颊,说道:你还没及笄,听不得此事。
莫非你知道?......我也不知道。
那你怎的知道是何事?......三人聊了片刻,有一青衣小娘子进来请阮卿,说是黄姑姑有事找她。
阮卿简单拾掇了下,便往黄姑姑的屋舍去。
阮卿到的时候,黄姑姑正站在一幅高大的绣品面前细细端详,她也不敢打扰,便安静的站在一旁等候。
过得半刻钟,黄姑姑才出声,来了?你过来看看这幅绣品如何。
这是一幅粤绣,阮卿之前也曾观摩过一些,此幅「孔雀牡丹」以蚕丝为绣材,结合了错针、锁丝、纳锦等手法,将孔雀与牡丹的色泽和线条表现得尤为突出,远远看去,灵动得栩栩如生。
黄姑姑颔首,你说得没错,这是曾经一位故人绣的,我已收藏多年,你可知,我为何要叫你看这绣品?学生不知。
我的三位弟子中,各有所长,你善苏绣,其余二人善蜀绣和陇绣。
虽能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但这还不足够,真正的女红工艺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
我叫你看这绣品,是察觉你的针法思路还可以往粤绣方面发展。
因此,不要局限于苏绣,你多研究研究。
下个月是皇后娘娘的千秋宴。
届时,我会从你们三人中选一幅绣品代表女德学院学子的心意呈献上去。
你既是睿王府未来的世子妃。
若是绣品出自于你,想必会更好。
学生明白。
黄姑姑转头看她,可有信心?学生尽力一试。
你也莫要有压力,我观你今年的学业情况,进步颇大,实为一棵好苗子,你只需静下心多多历练,假以时日,必能成器。
是,学生谨遵姑姑教诲。
当阮卿回到斋舍时,收到一封信,是睿王府恭太妃邀请她几日后去清宁寺,估计是想见见她。
阮卿心中有些打鼓,她从小没有祖母,没有与老人家打过交道,也不知恭太妃性情如何,是否会喜欢她。
正当她忧虑之际,李湛来找她了。
华丽的马车停在学院门口,见阮卿出来,陆安提醒车中人,便见李湛掀开车帘一脸笑意喊她上去。
卿卿今日过得可好?阮卿点头,经过一个旬假,同窗们好像突然喜欢我了,这要托你的福。
我的卿卿这么好,自然人见人爱。
......阮卿不理会他油嘴滑舌,问道:今日为何来找我了?西城街新开了一家酒楼,听闻菜色不错,带你去尝尝。
一刻钟后,两人来到酒楼,在二楼要了个厢房,李湛点了几个招牌菜,又给阮卿点了糖水。
见她有些心事重重,便猜想她定是为见祖母之事忧愁。
其实他今日前来也是为此事,怕她紧张,便提前来安抚她。
此刻,他却故意问道:卿卿看起来......有心事?我适才收到太妃的信函,邀请我去清宁寺一见,我......还没见过她老人家呢,也不知她会不会喜欢我。
李湛笑了,卿卿放心,祖母常年吃斋礼佛,最是和善。
那我见了她,该说些什么啊?我还从未与老人家相处过呢。
你无需多说,祖母问什么你答什么便好,见她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又补充道:其实祖母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你了,你莫要忧心,她老人家只是单纯的想见见未来孙媳妇罢了,不会为难你,况且......况且什么?李湛抿唇笑得温柔,况且我的卿卿这样好,她一定会喜欢的。
阮卿啐他,天底下,恐怕就只有李湛觉得她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她在他眼中没一处不好的。
不过,李湛的这番话倒是安慰了她,便也默默放下心来。
这时,小二端了糖水上来,精致的一小碗,里头还撒着花生糖碎,上头点缀着几颗晶莹剔透的彩果子。
阮卿食指大动,端着碗小口小口的吃着,半晌发现李湛在看她,便问道:很好吃呢,你要不要?李湛点头好。
于是把头凑过去,张着嘴等她喂。
......这一碗她已经吃过了,而且只有一个勺子呢。
可李湛还在等着,如嗷嗷待哺的幼鸟。
......再给你上一份吧?这碗我已经吃过了。
李湛摇头,我不嫌弃。
可我嫌弃呀,阮卿心里默默的想,两人共用一个勺子像什么样子呢。
但见李湛眼巴巴的看着糖水,她舀了一勺,正犹豫着要不要喂他,就被李湛飞快的凑上来一口咬住。
他吃得津津有味,末了,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确实好吃。
......阮卿觉得他的眼神不怀好意,便兀自转身背着他专心吃糖水去了。
李湛也不再逗她,届时我让陆安送你去清宁寺。
好。
这两日你可以看些经书,或许会派得上用场。
好。
要带上丫鬟,在寺里不能乱跑。
好。
还要记得,多想我一些。
好李湛摸摸媳妇儿的头,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