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麦。
两个字,于舟想了一晚上。
在于舟看来,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最蛊惑人心的。
因为它最大限度调动你的情绪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催生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啊,想象力是无敌的。
譬如刚才,苏唱提醒闭麦之前,有一页纸翻过去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她并不着急,气定神闲,还在翻一页书。
当然也并不担心被于舟发现。
这页书可能是随手的一本杂志,也可能是她提前打印出来的剧本。
如果是前者,她可能是在棚里结束工作后,顺耳一听;如果是后者,她可能专程去棚里找到刚工作完的彭姠之,她有备而来。
直到工作结束,苏唱也没有再出声,哪怕到最后大家集体开麦,说辛苦了,晚安时,她也毫无动静。
于是于舟的想象力又用在了猜测上,猜测她究竟走没走。
哎,她把手机扔一边,躺在床上,觉得苏唱参与,恐怕不是自己的幸运,是劫数。
门被轻轻叩响。
你开门吧。
于舟坐起来。
向挽推门,只矜持地探了半个身子,问:我听里头无甚动静了,是否结束?结束了,累死了。
向挽莞尔:于姑娘是否饿了?晚膳未用太多。
不饿,我一会儿洗洗就睡了吧。
向挽道:询问于姑娘是否饥饿的意思是,我饥肠辘辘了。
靠。
用她的话,来将她的军。
于舟翻身起来:出去吧,我给你煮碗面。
还好,做点事转移点注意力。
向挽很懂礼貌,没有跟大爷一样坐在沙发上等着,她只是和监工一样站在于舟身后,小心探看。
先是按下烧水壶的按钮,烧一壶水。
于舟从冰箱旁边的储物箱里掏出两个圆柱状的盒子,撕开包装,又打开几个小袋子,往里投放调料。
向挽欲言又止。
这巴掌大的小袋,和于舟抖动的动作,实在像极了投毒。
可二人无冤无仇,于姑娘又怎会如此蛇蝎心肠。
于是她呼出一口气,好生安抚自己。
备好料,于舟勾着脖子一边玩手机一边等水开。
不大一会儿,壶里的水便滚起来,按钮噔一声弹出,于舟拎起水壶,往食盒里加水,然后盖上,叉子在上头一插,端出厨房,放到餐厅的餐桌上。
向挽盯着那花花绿绿的食盒:于姑娘说,是‘煮’面?难以置信。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差不多。
二人大眼对大眼地静置几分钟,于舟瞥一眼手机:可以吃了。
率先打开,喷香扑鼻,于舟食指大动,埋头吹几下便嗦了一口。
吃得好香,向挽支起一边眉头,视线上下牵引几回,才执着叉子照虎画猫。
好吃吗?于舟嚼着面条问她。
有些奇异的味道,不过,不难吃,何况还叨扰了于姑娘深夜劳作。
很好吃。
向挽抽纸擦拭嘴唇,笑眼弯弯。
于舟看着她的表情,心里很舒服,如果向挽能吃得更香一点,那就更舒服了。
就像小碗碗每次吃到好吃的湿粮,都要嗷呜嗷呜地淌下眼泪。
作为投喂的主人,那满足感,那成就感,约等于有一天她起床在长佩发现昨天新章的评论上了两位数。
于舟吃着面,忽然想起了正事:我跟你说,今天我参加了剧本围读,实在是大开眼界。
这专业配音是不一样哈,和我听配音秀是不一样。
说来也讽刺,在和苏唱在一起时,她刻意保持距离,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地参与过。
你是没看到,彭导,后期老师,编剧老师,那叫一个厉害,专业术语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而且特别高大上。
我感觉自己在拍电影似的。
向挽半懂不懂,很安静地听着。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行大有可为,你得入行,而且,得认真点入行。
于舟想做一个推眼镜的动作,抬手发现自己没有眼镜,又放下了。
向挽沉吟:那,我要如何入行呢?于舟看着她温顺的长发,和姣好的眉眼,心里迅速盘算。
片刻后,她抽身从一旁拿出ipad,昨天起就被设置成全繁体的界面看得她有点吃力,她打开浏览器,输入几个字然后查找。
最后满意地把屏幕递给对面的向挽。
咱们先打基本功。
明天起,每天早上7点起来,练绕口令。
绕口令?嗯,于舟的手在ipad上点一点,八百标兵奔北坡,我刚特意搜的。
向挽垂眸看,搜索栏写的是中戏一般练台词的时候练什么绕口令。
于舟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解释:我不懂配音啊,也不知道有什么学校,咱们俩门外汉,只能各方面都借鉴一下。
中戏你知道吧,很多明星都是中戏的,可火了,杨宓就是。
向挽抬眼:杨宓乃北电人。
于舟大惊:你怎么知道?向挽垂下头,继续看屏幕:你在屋里时,我想看书,便求助这黑匣,不当心开启一方书页,上书美人若明星,头一位,便是这杨宓姑娘。
我一点她的画卷,便现出其生平,我仔细阅读,略知一二。
于舟听得目瞪口呆,很想纠正她,那不是说美人若明星,而是浏览器推荐栏美女明星。
但她没有,因为更重要的是,她很怀疑,古人都这么聪明的吗?你这记性,不记台词可惜了。
于舟讪笑。
向挽仍有问题:7点,是什么时辰?于舟掏出手机查:辰时。
为何是辰时,有吉时讲究么?没有,于舟摇头,就是显得勤快点。
你想啊,你以后要是出名了,上访谈忆往昔,说早上7点起来练功,跟说11点起来练功,那是一回事儿吗?她抱起胳膊,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经纪人啊。
向挽将ipad收起来,吃下最后一口面:记住了。
你先练着,我想办法给你办个身份证。
于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