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拍拍》录到一半,之前说过的线下漫展之期就到了。
跟剧组,括号,也就是她们自己,反括号,请了两天假,于舟兴致勃勃地收拾行李,和苏唱打车去机场。
出门前苏唱又生她的气了。
哈哈哈哈这个又字用得好啊。
因为于舟今天双喜临门,收到了第一笔版税,她先把这笔数字好好地看了一眼,截个图发给赵女士,也锁在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里以作留念,然后她开始想,有没有欠别人钱。
这个习惯真的太好了。
想来想去,想到了苏唱。
她还差一点利息没有还给她,本来按计划不会拖那么久,但是变化总比计划快。
于是她一边吃午饭一边划拉手机:我还欠你点钱,给你打过去,利息补齐了,真不错。
苏唱执着筷子的手一顿,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于舟知道她生气了。
因为她将一口青菜在嘴里嚼了好多下,慢慢地缓缓地。
于舟赶紧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习惯把一件事做完,就跟在to do list上划掉一项一样,要不我心里可难受了。
你要不喜欢,等我打过去了,你再把所有的都给我转回来也行。
总之别让我做事缺斤少两的,我有强迫症。
难受啊。
她眨巴眨巴眼,献宝似的给苏唱夹了一个圆滚滚的肉丸,你看它,像不像她圆滚滚的真心。
苏唱清浅地呼出一小口气,神色很温柔,但没动那个肉丸,自己又夹了一个。
于舟慌了,放下碗,两手捏着餐桌的桌沿,狗狗眼讨饶。
cv大人,我错了。
苏唱送入一口米饭。
唉你那个房子的墙是不是刷好了?如果刷好了,我搬过去好不好?于舟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表忠心的办法,以示她绝对想要嫁入苏门,攀龙附凤的决心。
果然,cv大人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刷好了。
她说。
切,看吧,小气吧啦的。
哇!于舟笑得有一点谄媚,刷的什么颜色啊?一定很好看吧。
楼下是奶咖,楼上的卧室是浅灰色,主卧背景墙是墨绿。
你之前说过喜欢的。
苏唱轻声说。
我喜欢的?于舟的嗓子也低了下来,你来我往的,有一点意味深长。
可是她刷墙的时候,她们还在分手呢,苏唱是不是天天在细枝末节里想念她?还是说,她一直都觉得,她们还会复合的。
那,刷出来好看吗?很好看。
那等我们从卉州回来,就搬过去,好不好?这句话说得很软,柔情蜜意的。
好。
于舟看着她笑,哟,不生气了。
卉州比江城热多了,这才六七月,仿佛已经进入了盛夏,大街上一眼望去,全是穿着热裤短裙的年轻女孩子,看着就青春洋溢,养眼得很。
同为一线城市,基建和城市景观之类的,其实都差不多,不过卉州靠海,空气里有粘腻的咸味儿,又很湿,于舟鼻子向来很敏感,一下飞机就打了好几个喷嚏。
漫展是在第二天上午,不用彩排,因此她们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在卉州逛逛。
彭姠之和向挽走在前面,于舟在后方拖着苏唱的手,四人直奔小吃街。
刚炸好的薄脆薯片沾着奶香浓郁的冰淇淋,送入苏唱的口中,她避开冰淇淋,只咬了一小口薯片,下一秒竹签串好的牛肉丸又举到她嘴边,等待她矜持地品尝一小下,然后回答于舟这个丸子是手打的,好筋道的,是不是?之类的问题。
于舟一出门简直像是被放生的百灵鸟,叽叽喳喳不说,看什么都很新鲜,平常要在淘宝或者江城的地摊上看一眼都嫌弃的小玩意儿,换了个地方,披上了旅游纪念品的皮,她就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想买,那也想买。
甚至买了一顶白白的宽沿洋帽。
苏唱很无奈,她每次旅游都爱买帽子,二十几块三十几块的,通常第二天就坏了,或者压在行李箱里,再回去就不成形了。
但于舟觉得帽子是很有必要的,它代表了一种仪式感,就是你要穿戴上平常在自己的城市不会穿戴的东西,才能有自己来做客的随性。
旅游,意味着你是个过客,意味着你不用在乎任何眼光,意味着,你可以出格。
这才是旅游的真谛。
从小吃街出来,旁边是一个稍大的胡同,饭店的招牌高低错落,她们正打开大众点评准备找一家评价不错的去吃饭,却见于舟盯着一位年轻女孩儿的背影,咦了一声。
怎么了?苏唱捏捏跟她十指交握的手,也看过去。
于舟压抑住小小的兴奋:她手上的那本书……是不是《神龛》啊?话还没讲完,笑容就扬起来了。
去看看,去看看。
她看一眼向挽和彭姠之,拉着苏唱的手摇了摇,身子也又鼓动性地跃了两下。
于是四个人鬼鬼祟祟地尾随着那位年轻的姑娘,于舟拉着苏唱快步走近,在离她两三步的地方,弯着腰去看她手里的书。
这封面……真的是《神龛》。
她心里的小人儿双手捏拳,激动地摇了摇。
第一次偶遇她的读者诶!她想绕过去看看读者长什么样。
于是以眼神央求了苏唱,然后直起身子,挽着她,装作毫不在意地擦肩而过,再不经意地回头叫身后的好友:挽挽,彭导,快点。
叫得很温婉,拿着《神龛》的读者抬头看了她一眼。
这个对视仅仅一秒,但于舟的心里停滞了一拍。
很普通的一个女孩儿,和于舟一样,转瞬就可能淹没在人潮里,但因为她拿着这本书,她和于舟有了一个小秘密,哪怕她们并不相识。
她甚至不知道,面前这个处心积虑想要见她一面的姑娘,就是曾经在某个夜晚,让她开怀也让她伤感的说书人。
于舟垂下睫毛,笑了笑,在心里对她说了你好,又说了再见。
因为次日还有活动,她们的玩乐并没有多嚣张,仅仅是吃了饭喝了点小酒,就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七八点,于舟就把她们都叫起来了,没别的,没参加过漫展,很兴奋。
在酒店吃早餐时,彭姠之拿了满满一盘子,坐到对面,突然开始讲八卦。
哪有早上讲八卦的,她的神经都还没觉醒,于舟听得很吃力。
彭姠之夹起一个奶黄包,咬一口,鼓着腮帮子问向挽:你最近跟晁新联系了吗?向挽摇头。
于舟有一点警觉,印象中,这不是彭姠之第一次提起晁老师了,很反常。
于是她问:怎么了?彭姠之就等她这句呢,嚼两口馒头,咽下去:我听说,前两天,晁新又跟人说,她女儿喜欢向挽了。
这可是第二次了啊。
她对着苏唱抖了抖眉毛。
苏唱心知肚明。
啥意思?于舟看一眼向挽。
啥意思嘛不好说,但晁新从来不夸人,也从来不表达对谁的喜欢,更几乎不提她的女儿。
啊这。
……人不是有女儿吗?于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理解错彭姠之的意思。
反正你们自己看吧。
彭姠之悠了悠脖子,不想再说了。
那我觉得,你也挺关注挽挽的。
也巴巴儿地问了两次晁老师呢。
唉!老娘……是直的,我知道。
于舟接话。
彭姠之气得饭都吃不下,浪费了一小盘自助餐,当事人向挽倒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慢条斯理地享用早餐。
卉州流火的艳阳天里,几人往漫展去。
时间还早,但漫展的场子很热闹,已经聚了不少人了,还有好些二次元的小朋友穿着lo娘的服装,或者玩儿cosplay,也有汉服党,三三两两地拍照,像在参加游园会。
于舟就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打扮得朴素了点儿。
《往右行》广播剧展区大大的牌子竖立在A6区,一个简单却用心的舞台,背景墙上有这部广播剧的海报,然后将彭姠之和向挽的照片拼接在了上面,笑盈盈的,让人看了就喜欢。
舞台上空无一人,台下的观众却已经渐渐就位了,还有好些粉丝为了等她们,早早地拿着横幅和应援物,守在她们要经过的工作区。
这都是有追线下经验的粉丝才知道,这个工作区是以供工作人员出入的,虽然也有长长的分隔线拦着,但比台子上是近多了,如果老师们有空的话,经常会停下来打招呼,亲和一些的,还会走过去签名合影。
四人戴着工作证,由工作人员领着,彭姠之和向挽领头,苏唱和于舟跟在后面。
于舟的中二魂又起来了,她看了看苏唱低头专心走路的侧脸,觉得她好帅,从而又觉得她们四个人都好帅,走在一起就让人想唱叱咤风云我任意闯,万众仰望。
哈哈哈哈哈哈哈。
到了粉丝区,右边果然聚集了一大票人,传来欢呼和骚动,所有人都没想到苏唱也在,骚动比预期的又大一点。
三个人目不斜视,听工作人员讲一会儿上台的注意事项,只有没见过世面的于舟一边走,一边从苏唱左边探出身子,悄悄看右边分隔线外的粉丝。
哇,手幅都好漂亮,应援图也挑得用心,连上面的彭姠之都高冷起来了。
她有点近视,正眯着眼睛想再看清楚一点,后脑勺却被一只纤长的手轻轻拍了拍。
苏唱抬起胳膊,将于舟不规矩的头按了回来。
这个动作暧昧极了,哪怕那边的粉丝只能看到苏唱的背影和她懒懒伸出的手。
但也足够她们面面相觑,录像和拍照的手都顿了顿。
然后开始嘀咕:这人谁啊?好像是那个作者。
《神龛》的?对。
嘶……于舟的身体被苏唱挡住,抬头看她一眼。
苏唱轻轻笑着,小声说:会被拍到正脸。
啊……怕不怕?嗯……倒也不是很怕。
想了想,又补一句,但也不想被拍到刚才眯着眼近视的样子。
向挽和彭姠之被工作人员叫走,苏唱站在原地,回了两个工作消息,然后把手机放下,那边的粉丝见她有空了,小声地叫她。
苏唱于是笑了笑,走过去,跟她们打打招呼,自然而然地把笔记本和签字笔接过来。
一边低头签,一边问:这么早就来,热吗?前排的粉丝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有一位小姑娘涨得脸都红了,原本是冲着彭姠之和向挽来的,但这么近距离地看着苏唱,高挑纤瘦,光洁的脸上一点瑕疵都没有,仿佛还能听见她说话前清浅的气息,明明站在跟前,又好像远在天边。
她难以形容这种感觉,只能说,自己入坑了。
签好名,她将签字笔盖上,在指间调转了个头,笔尖对着自己,然后递给粉丝们。
一回头却见于舟在不远处低头玩手机,有工作人员经过,她以为是苏唱回来了,一边刷着微博,一边抬脚就跟人走。
苏唱有点好笑,叫她:舟舟。
于舟茫然地回头,看着她眨了眨眼。
苏唱招手让她过来,手没收回,等于舟到了跟前,就自然而然地把胳膊搭在了她的肩上。
然后她揽着于舟就要走。
刚才签过名的小姑娘又鼓起勇气叫了苏唱一声。
苏唱停下来,很温柔:嗯?那个,苏老师,今天拍到的照片,能发吗?小姑娘扬扬手里的相机,说得很委婉。
苏唱想了想,轻声说:随意。
不过,我们不是很想公开。
她淡淡一笑。
没什么好回避的,但也不想大张旗鼓。
明白。
几个小姑娘给她一个眼神暗示。
走了。
苏唱竖起手,幅度小小地摇了摇。
于舟也探出头来,跟着矜持地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