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知这个消息许久,都未曾想到应对的办法。
他刚刚得知消息片刻,便已经有了计策。
李斯不愧是始皇倚仗的肱骨之臣啊!不过,可惜始皇看准了他的本事,却没能看准他的人品啊!赵高在心中呢喃道。
当然,李斯的计策想的如此之快,也更加的坚定了赵高要除掉他的心思。
赵高转念又想:论本事,这李斯胜我许多,看来,不止要将他排挤出权力的中心,我还得想办法除掉他。
不过,暂时还不能动手,先借助他李斯的智谋,解决掉嬴寿这个心腹大患,之后,再想办法来一个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此刻,赵高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你要是让赵高想这个行军打仗,尤其是打胜仗的办法,那赵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你要让赵高想这个,背后使绊子,阴人,排除异己的办法,那赵高就像是个斑马一样,浑身上下都是点子。
李斯说自己有了办法,赵高朝着胡亥使了一个眼色。
胡亥打小是赵高带大的,两人之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赵高的一个眼色之后,胡亥赶忙问道:李相,何计之有啊?面对胡亥的询问,李斯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陛下看来,嬴寿和那些民间起义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胡亥:????胡亥心想,你别问我,我不道啊!你要是问胡亥,什么曲子好听,什么舞蹈好看。
又或者,大秦那个郡县的娘们漂亮,那里的娘们丰满,那胡亥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
但是,你问他这种事情,俺就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胡亥不知道,但是,又不想在李斯面前丢脸,只好用求助的眼神看向赵高。
这个问题,胡亥回答不了,但是,赵高还是能够回答的。
赵高能够一步一步的从最低微的小太监,走到现在的这个位置,他可不是饭桶。
胡亥有长城军团三十万精锐的相助,区区一群拿着镐头,棍棒的民间起义军,岂能和我大秦精锐相比?赵高不屑道。
可以说,打从一开始,赵高就从来没有瞧得起这群民间起义军过。
不过,李斯对于赵高的回答,显然并不满意。
赵高的回答,说明,他只看到了表象,并没有看到根本啊!于是,李斯又一次发问:那为何,长城军团三十万精锐,不愿相助任何一方的起义军,也不愿意为朝廷做事。
嬴寿一去,他们为啥就归降了吗?长城军团的三十万大军,乃是我大秦的兵马,自然不会帮助起义军来颠覆我大秦。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为朝廷做事,这一点,李相还不清楚吗?想让他们为朝廷做事,除非你我人头落地!赵高没好气的回答道。
赵高心想,赐死扶苏和蒙恬的矫诏,那是咱俩干的事情。
咱们赐死了长城军团的主帅,长城军团的那些将士,恨不得食咱们俩肉,喝咱们俩的血,又怎么可能,为朝廷效力呢?赵高说的,依旧是表面,还是没有说到根里去。
不过,这个时候,李斯也不再多问什么了。
他直接开口说道:根本在于,嬴寿的身份。
他是始皇的二十三子,始皇的血脉,龙子龙孙。
我再往通俗点说,就是,现在这个位置,陛下坐的,他嬴寿也坐的。
当初,胡亥杀掉始皇所有子嗣,这个主意就是赵高给胡亥出的。
赵高之所以给胡亥出这个主意,就是因为,只要始皇所有的子女都死了,那么,胡亥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这种情况之下,胡亥就是那些忠于大秦老臣的唯一选择。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投靠胡亥,为胡亥做事?但是,最起码的一点,他们不会反对胡亥。
毕竟,他们推翻胡亥之后,已经没办法扶持新的皇帝继位了。
到时候,大秦可就成了别人的大秦了。
这就是为什么,胡亥声名狼藉,却没有大秦老臣造反的原因了。
当初,赵高给胡亥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李斯虽然没有支持,但是,也没有反对。
因为,在李斯看来,赵高的这个一招,是既昏又妙。
既是个昏招,又是个妙招。
昏就昏在于,这个一招会让胡亥变成一个手足相残,声名狼藉的暴君。
妙则是妙在,这样一来,胡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是,当嬴寿出现之后。
胡亥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了,他这个招,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昏招。
一旁,胡亥听到李斯说,嬴寿要做他的位置,顿时吓的一个激灵到:不,我不能让他做我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我的,是我的!看到胡亥这般模样,赵高连忙安慰道:公子莫慌,莫慌。
李相只是这么一说,这个位置是公子的,谁也夺不走。
安抚好了胡亥之后,赵高这才朝着李斯说道:李相,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到底什么主意,赶快说吧。
赵高心想,你以为,你卖关子的样子很帅?你看看,把孩子吓成啥样了。
李斯心想,自己都提示到这里了,这俩人还猜不出自己的计策,看来,他们俩的智商也就到头了。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李斯开始轻视胡亥和赵高。
认为,以这俩人的智商,绝非自己的对手。
也正是从这里的轻视开始,就注定了李斯的死亡。
我的计划就是.......颠覆嬴寿的身份!李斯的话铿锵有力。
听到这里,赵高已经有了明悟了,他试探性的询问道:颠覆他的身份?对,就是颠覆他的身份!要知道,始皇已经死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既然如此,谁能证明,出现在长城军团的人,就是始皇的二十三公子呢?要知道,当初二十三公子和徐福出海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子。
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相貌肯定是大变样。
绝大多数的大臣,并不熟悉二十三公子,只是当日徐福出海的时候,远远的看了一眼。
且不说他们能够记住二十三公子的模样,就算当时记住了,现在也忍不住。
李斯缓缓的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