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1-755 > 第589章 拼团外卖,送啥都快!

第589章 拼团外卖,送啥都快!

2025-04-03 05:12:36

三月底,清明节前夕,温度逐步升高,外卖市场大战正酣。

此时,拼团在四大一线城市,十五座二线城市的分站,全都独立出了一个外卖业务部。

其中包含了运营小组、技术小组、地推小组、商务小组及宣传小组。

与此同时,拼团的内部管理系统进行了一次大升级。

拼团网的数据后台被接入了进来,团购到店、社区团购正式开始尝试全线上运营模式。

也就是说,为了团购所建立的分站,此刻浴火重生,无比丝滑地进入到了另一个领域。

而这两个领域之间,几乎是没有壁垒的。

很快,拼团外卖事业群正式建立,首先开始展业的一线城市,由叶子卿、关深、邢向明、戴志涛主管,直接对接江勤。

而二线城市分站,则由原拼团分站经理主管,也是直接对接江勤。

就像他们做全国团购那样,外卖行业的整个展业过程的所有反馈、审批和对接,将全部借助内部系统的高效性,随时联动每个部门,使命必达。

随后,拼团外卖正式上线。

但是没有广告,没有宣传,一切都低调的像是锦衣夜行。

不过拼团注定不是两年前的那个拼团了,一个庞然大物再低调,也不可能藏得住。

更何况,BAT三家早就在盯着拼团了。

是,锦衣夜行,但也架不住他们专门安排人负责盯着你的狗动作啊。

拼团下场了。

听说没有,拼团下场了?坏了,狗来了……口碑外卖的目前由罗宾和罗平做运营,两个人刚刚吃掉了快点餐的大半市场,回来之后就听到这个消息,头皮瞬间一麻。

而老马此时正在开会,讲述外卖行业在阿里O2O领域布局之重要性,听到消息也是一阵沉默。

拼团进入外卖行业,在他们看来是必然的。

团购的暴君,不可能放过外卖这个巨大的市场不做,这根本不用怀疑。

但即使有了心理准备,很多人还是有种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拼团的商业打法和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不同,他们出手毫无章法,没有底线,通常都是一顿乱拳就来了。

门派,路数,你根本都看不清楚。

可是等打完了,对面的人死了,找个仵作过来验尸,你才发现,他们的每一记乱拳几乎都打在致命的弱点上。

这样的对手,你怎么防?于是,几家大厂准备加大投入,抢拼团之先机,迅速扩大规模。

团购和外卖,不是一个路数。

就像腾讯的QQ和微信,QQ是社交天花板了吧?但当微信进入市场之后,先是被飞信爆锤,又差点被米聊干死,不也是一个道理。

于是,整个市场因为拼团入场的消息,加大了补贴力度和扩张速度,转眼之间,整个行业开始火红一片,加入到骑手行业的人突破了二十万。

而四个头部网站,此时也打响了遭遇战。

口碑外卖和糯米外卖入驻沪上,广告打的满天飞,但最后两家加起来,市占率都只做到了饿了不的三分之一。

而饿了不则迅速入驻京都,转眼吞掉了他们一半的市场。

用三分之一换二分之一,饿了不出手就打出了气焰,市占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从拼团到饿了不,大厂魔咒似乎要被打破了,资源也好资金也好,这些优势仿佛一点作用没有,草根企业反而越发亮眼。

大厂,也不过如此。

张煦豪在三月底的团建上,喝的很凶。

陈嘉欣也喝了两杯,由衷地庆幸自己当初毅然决然地离开大众,来到了饿了不。

他的眼光,果然不错。

张旭豪,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外卖行业的江勤。

而此时的拼团还在游离当中,像是还没睡醒一样,广告、招聘,全都没有,仿佛只是做了个app放在了那里。

拼团是大厂们重点关注的目标,你看前几天咱们上线的消息一传出去,吓的马叔立马投了千万资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吕志川听完之后下意识开口:我知道,因为老板太狗。

江勤:?不,我的意思是说老板太强了,面对强大的对手,警惕心自然是更高的。

江勤双手插兜,走在树荫下:他们会在各个领域对我严防死守,我打广告,他们就比着和我烧钱打广告,我花大价钱招骑手,他们就会花更多的钱卡我脖子。

吕志川听完之后抬起头:会被针对吗?当然,别忘了,我把你挖过来,用你抢走了高得,马叔现在恨我恨的要死,更何况,咱是真的强啊。

那倒也是。

拼团在团购大战当中暴露出的实力,足够让所有人产生警惕。

举个例子来说,饿了不现在市占率百分之四十多,拼团几乎还没有。

但是在那些人的眼里,拼团外卖要比饿了不的威胁更大。

如果江勤动作剧烈,烧钱大战又会一触即发,拼团外卖会直接被卷进去。

伱们拼团配送一单给五块,那我就给六块,你给六块我给八块,总之,绝对不允许一个暴君在外卖行业站起来,于是在这种对烧的情况下,市场的反馈反而会被其他平台捡漏。

所以,江勤要尝试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策略,这,也是吕志川站在这里的原因。

外卖分站建立花了一个月,而在这一个月里,江勤除了和小富婆磨练吻技之外,还安排吕志川去和盛世广告谈了入股的事情。

这家广告公司,从江勤创业之初就是他们坚定的合作伙伴。

只是最近这两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线下广告行业特越来越卷,导致价格一路猛跌,于是厂子的效益也越来越低。

眼看着入不敷出,江勤再次充当了活菩萨,出手拿下了一部分股份。

而在随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盛世广告取消了一部分小额订单,腾出了三条生产线,为拼团全力开工。

恒通货运的运输车则一趟一趟地开过来,将刚刚印刷完成的东西,打包送往了拼团外卖分站,交给了地推部。

而当吕志川看到盛世广告厂印刷的那些东西之后,人都傻了,似乎从未见过这么狗的人。

邱老板。

呦,蒋经理,好久不见了啊。

好久不见,最近生意怎么样?我听说你们这家小店,在外卖行业干的很红火啊?是啊,我们这样的小门店,面积小,接客量少,之前做团购根本赚不到钱,现在好了,我直接取消了堂食,又招了一倍的人,专门做外卖!拼团分站王者地推蒋健听到之后连连点头:你们这个外卖包装,消耗挺大的吧?是啊,那些外卖员,跟吃了春药一样,动作猛,力气大,质量稍微差一点的塑料袋,一甩就破,客户立马就给差评。

做炒面炒粉的邱老板叹了口气:这个月,光是塑料袋,我就买了上千块的了,关键的那些卖塑料袋的也鸡贼,看着需求大了,三天两头的涨价。

这群做生意的,真他妈不要脸。

谁说不是,哦对了,蒋经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蒋健挥挥手,让后面几个青铜地推抱了两个箱子进来:我这里有一批厂家直销的塑料袋和包装盒,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质量好,价格还不到你那个的一半。

邱老板的眼睛瞬间就亮起来了:那感情好啊!不过就是有点小问题……呵呵,我就知道,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蒋健立马摆手:确实是小问题,就是这批塑料袋上面有一些印花,是别的公司订了之后忽然不要的,这才低价处理,你可以的先看看质量。

邱老板打开箱子,拽出一只塑料袋扯了两下,瞬间来了兴趣:好家伙,质量这么好?多吗?多的是,你给个成本价就够了。

行行行,那我以后就从你这里订了。

蒋健伸手打开另一只箱子:还有塑料盒,也是有点印花,但就是因为这个,价格才会这么实惠,我先送你一批,你试试好不好用,好用的话直接打我电话。

邱老板看着蒋健潇洒离去的背影,嘴角扬起:活菩萨啊……话刚说完,一堆外卖骑手就赶到了。

饿了不的,糯米外卖的、口碑外卖的……三家骑手在门口一边抽烟一边等餐,取到之后立马上车,奔赴目的地。

在写字楼林立,挤满了数千家公司的望京,配送员坐着电梯,跑上跑下,将手里的外卖送到了顾客的手里。

小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文案,拿到外卖之后看了一眼塑料袋上的那行子,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茫然,仿佛见了鬼一样。

拼团外卖,送啥都快?不对吧,我点的好像是饿了不?怎么送来的是拼团外卖?幻觉吗?小白吃着炒面,目光盯着那八个字,百思不得其解,总有一种自己点窜台了的感觉。

正在此时,隔壁桌的同事迈步走了过来,拍了他一下:你这家伙,又吃外卖?现在的优惠力度很大,你看这份炒面,店里卖六块,外卖只要三块。

真的假的?骗你有糖吃?同事抿了下嘴,转头看向他包装袋上【拼团外卖,送啥都快】的四个大字,伸手掏出了自己的手机。

包装袋这个东西成本其实很低,但对于一部分小商户来说,用的多了也会是不小的成本。

既然现在有了压缩成本的渠道,谁不愿意用?于是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拼团连卖带送,一共向市场流出了百万只塑料袋,十万个塑料盒,消费者不管从哪个平台点餐,送到手的都是拼团外卖!而这笔费用对比电视广告的投放费来说,仅仅是九牛一毛。

很多人在看到外卖包装上的字之后都会很迷惑,心说怎么回事?我明明是在xxx上点的外卖,怎么最后送来的却是拼团外卖?有一些聪明人经过深思熟虑,忽然觉得自己可能是被别的平台赚差价了,在别的地方点的外卖,实际上最后都是拼团的,于是吓得立马下了个拼团外卖看看。

于是,拼团在没有做广告的情况下,用户量逐渐开始累积。

还有一部分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点的是谁家的外卖,只顾着吃饱。

但是似有若无地瞥了一眼之后,他们倒是也记住了拼团外卖这个品牌,尤其是自己点的餐,同事点的餐,大多数都带着拼团外卖的字样,就会一个群体的传播效应。

大家都知道,拼团原来也做外卖了。

而且,目前的外卖大战愈演愈烈,拼团的忽然下场更是加大的资本对于这个行业的投资。

塑料袋遇到风是会飞的,江勤去赶年集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科学道理,但有一些富二代和大老板,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

(昨晚上做梦,满天都是月票,高兴死了……)(本章完)第590章 丧心病狂的套路(大章求票)塑料袋和外卖盒的销售,一定要避开那些配送公司总部周围的商圈。

你比如说饿了不的员工,他们很可能也要点外卖啊,这种事情要是被他们看到了,有点不太礼貌。

我做生意,向来都喜欢和气生财。

还有,你们去推销塑料袋的时候,不需要有心理负担,你们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降低商户们的包装成本,帮助他们赚钱,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光荣的事业。

看一看那些商户,因为省了几十几百块的包装费而露出动人的笑脸,我们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包装计划实行一周后,拼团外卖的用户量稳步增长。

在此期间,江勤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给大家加油打气,顺便提升了一下各分站的内心格局。

众人听完之后,心里果然轻松了不少。

我们第二批包装袋做好了,质量比较差,有时候可能会破,而且盛视广告的车间主任眼睛不好使,还不小心给这些质量差的包装袋印上了别家平台的logo。

地推组抽调一批面孔生的人手去送送试试,看看能不能送出去,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要浪费……如果这些【印着别家logo的外卖袋】在配送过程中破了,导致餐品需要重做,或者撒汤,损失由我们来承担,然后再赔双倍的【拼团外卖包装袋】给他们!叶子卿看着屏幕上的江勤,头皮一整个麻掉。

她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只需要看计划书和策划案就够了,但现在还必须得看一遍佛经才睡得着。

不然的话,她老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这件事最后一定会露馅,不过早晚,到时候江总的祖宗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啊……于是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市场上逐渐流通出了印着饿了不、糯米外卖、口碑外卖的塑料袋,是真的稍微用力就破。

一时间,几家平台差评如潮。

因为自从用了这些别家的塑料袋,消费者就经常遇到撒汤的情况,而且有些袋子破了,汤水流出来真的很难收拾。

差评,狠狠差评!于是没过多久,这些包装就被商户集体抵制,只用拼团包装。

商户知道这是卖塑料袋的锅,但消费者不知道啊,在他们的心里,点别家的外卖经常撒汤,经常破袋,但拼团的永远完好无损。

而这种细节的暗示,则会让消费者产生一个惯性思维。

那就是他们的包装袋都这么垃圾,从他们平台点的餐能好到哪儿去?而这個概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脑子里固化。

于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拼团成为了外卖良心,用户数量再度上涨。

此时,一个卖塑料袋的大哥看着自己挤压的货底子,陷入了无尽的沉思……老江,你不是也在搞外卖吗?嗯,在搞,如火如荼,蒸蒸日上。

得了吧,咱们临大的外卖市场都被其他的app入侵了,你的拼团外卖呢?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周日的清晨,江勤刚起床,就听见三个舍友一边抱着手机点外卖,一边嘟嘟囔囔的。

目前,许多的外卖平台都瞄准了高校市场,花钱雇佣兼职大学生在校内推广,不但有补贴,下单还送可乐。

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不用拼团之前三个时段的团购订餐了,直接改用实时配送的外卖平台。

曹广宇他们也是挺疑惑的,早就听江勤要搞外卖了,整天又是开会,又是打电话的,怎么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你看不见是因为你还没点过,你要是点过就知道了,拼团外卖,无处不在。

江勤伸了个懒腰,并拽了一下裤子,盖住了那个会把冯楠舒馋哭的东西。

没办法,年轻的大学生,火力就是旺盛。

此时的曹广宇转头看他一眼,觉得他肯定是没睡醒。

伱都不做推广,也没搞活动,海报都没贴过几张,我怎么点拼团外卖?强子,超子,我外卖到了,你们的呢?我的也到了。

那就一起去拿吧。

曹广宇翻身下床,单脚落地,潇洒的像是一个短腿的铠甲勇士。

然后,三个人就风风火火地去楼门口拿外卖了,只是回来之后,三个人都流露出了一种被干懵逼的感觉。

曹广宇用的是口碑,任自强用的是饿了不,周超用的是糯米。

结果他们的包装清一色,都是【拼团外卖,送啥都快】,简直像是见了鬼。

此时,江勤从床上坐了起来,伸手从门口的垃圾桶捡起了三份传单。

饿了不、口碑和饭点。

这三家平台,目前已经瞄上了大学生市场,不断地雇佣兼职大学生做校内推广。

其中这个【饭点】,好像是一家新入场的app,专做大学生外卖。

就像当初的拼团一样,因为目标定位明确,所以发展的很挺好的。

他的老板姓段,好像也是个年轻的创业者,还不到三十岁。

江勤咂咂嘴,把这三份传单扔进垃圾箱,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而在后续的一段日子里,饿了不、口碑和饭点外卖在高校砸钱推广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拼团外卖名声大噪!!别家的广告词,大学生们不一定记得住,但是【拼团外卖,送啥都快】记得贼溜!拼团外卖做广告了吗?没有,一直都静悄悄的,连个传单都没见过。

那就怪了,怎么他们app的下载量这么多?口碑外卖的负责人郭亮看了一眼下载量对比图,看着追在后面的拼团外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解。

而他手下的原拉手大将罗平和罗宾,莫名开始感觉到心慌。

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被狗追着咬的日子。

管理层距离市场比较远,他们的脑子里都是战略、布局,不接地气,并不知道在他们抢骑手,比补贴的时候。

有个狗,套着塑料袋满场晃悠。

这就是风口行业在野蛮生长时期的特征,大家都在紧盯着对手,反而对这些细节上的问题无暇顾及。

而此时的盛视广告厂,又腾出了两条生产线,继续日夜赶工。

很快,恒通货运的物流车就从盛世广告厂开了出来,迅速上路,驰骋于各大城市,开进了拼团供应链的仓库。

春季是一个比较多雨的季节,外卖平台的订单也是随雨激增。

骑手行业刚开始发展,装备并不齐全,遇到突然的降雨,只能冒雨送餐,送完之后再找地方躲一会儿。

要雨披不要?俺们有雨披。

你那个太小了,遮住前面遮不住后面,我们的雨披大,而且是厂家源头供货,很便宜,质量也好,穿破了来找我,免费给你换。

骑手小张抬头看着面前的男人:多少钱?五十块钱,右边还有个口袋,能给你放手机用,面料亲和不发硬,防水度超高,后面还有反光材料,夜间行驶不用躲车。

这么便宜?我这个烂雨披还花了五十呢。

蒋建笑了笑:那当然了,就是有点小问题,这批雨披是别的公司订完没要的,有点印花,而且就只有黄色,你们如果都要,我可以便宜十块。

拿来看看。

我们还有冲锋衣呢,你看,撕都撕不烂,倒上水也渗不进去,八十块钱,但是印有印花,就一个颜色,我给你便宜十块。

这么便宜?!蒋健伸手把雨披和冲锋衣递过去:两件都要,送一个防水箱,可以绑在你们电动车后面,具有保温功能。

小张张张嘴:还送东西?!对啊,要不要?小张看着外面的雨:能不能再便宜一点?蒋健把两件衣服放他怀里,并把防水箱也推过去:这样吧,我送你。

你是菩萨吗?哥们儿,你干这一行不容易,我知道你认识不少骑手,有时间给我介绍介绍生意就行,量大可以半价,我这一批货都是清仓处理的,卖完就没了。

小张雨披展开,看了一眼上面的八个大字:这也是外卖公司的?蒋健压低了声音:懂的都懂,做骑手,对自己好点。

有时候,大街上的营销都会让人心生警惕,但是免费的就不一样了。

很快,一块避雨的骑手就围了过来,问蒋健能不能也免费送他们,他们愿意给介绍生意。

外卖平台不给底薪,不给买保险,这些骑手的归属感其实很低。

还有同时接两三家平台订单的骑手,也不在少数,他们并不在乎这东西上印了什么东西。

只要不是我是大傻逼,印什么不能穿?于是,找蒋健订衣服的,开始越来越多。

兄弟,你也来一套吗?对,我也要一套。

蒋健伸手把装备递过去:做骑手多久了?来买雨披和衣服的男人三十出头,留着个平头,一边点钱一边开口:刚干,我以前是卖东西的,后来生意越来越难做,慢慢地就不干了。

做什么生意的?卖塑料袋的。

蒋健的眼皮一跳,呵呵笑了两声,又免费送了他一个头盔。

望京写字楼八层,文案小白又点了外卖,而公司里点外卖的人,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今天下雨,外出也不方便,有人给送饭上门干嘛不用。

只是当小白看着外卖员穿着明黄色雨披,上面写着【拼团外卖,送啥都快】的时候,又是一阵恍惚。

之前点餐,包装袋上都是拼团外卖也就算了,现在……连骑手也是拼团外卖的,这个拼团外卖不得了啊。

其实很多平台都在考虑统一着装这个问题,但如果要统一的话,就只能发不能卖。

好家伙,人家给你送餐,你还赚人家的衣服钱?但是随着骑手的急速增多,这个服装费也是很高昂的成本,在烧钱抢市场的阶段,这个选项自然是放在最后的。

江勤在这轮衣服计划当中就贴了不少钱,但其宣传效果,却异常明显。

而有一些没被推销的骑手,在送货的路上看到同行黄袍加身,还以为是发的,于是忍不住下载了拼团外卖骑手端。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去给拼团送两天外卖,混个衣服貌似也不错啊。

最近一段时间的订单量怎么样了?还可以,稳步上升,目前做的最好的还是京都市场,其次是沪上市场,不过沪上那边,用户最多的还是饿了不。

另外,拼团的业务增长量很猛,猛的很奇怪。

口碑外卖的郭明今天休假,带着女儿来游乐园,但还是时刻关心着工作,一路上都在打电话了解情况。

不过就在此时,忽然有一辆风驰电掣的电动车呼啸而去,吓了他一跳。

妈的,什么东西,黄了呼一团,吓我一跳?是拼团外卖,送啥都快。

旁边一个验票员笑眯眯地说了一声,顿时让郭明的脑子嗡嗡作响:你……你刚才说什么?验票员愣了一下:拼团外卖,送啥都快啊。

那口碑外卖呢?下一句是什么?不……不知道啊。

郭明屏住了呼吸,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难以置信。

口碑背靠阿里,在各种宣传渠道都砸了很多广告,结果随便遇到一个路人,他们的知晓度竟然还比不上拼团这个一直闷不作声的?老郭瞬间没有游玩的心情了:小姑娘,拼团外卖,送啥都快这个词,你是从哪儿看到的?还哪里看到的,就这半个月的时间,满大街都是,气死我了!没等验票员开口,负责园区保洁的阿姨就走过来,抖了一下手里的垃圾袋,里面还躺着好几只印着拼团外卖的塑料袋。

郭明拿出来看了一眼,脑瓜子顿时像是手机开了震动,嗡的停不下来。

这不是因为江勤的这一招有多牛逼,多可怕,统一包装这玩意儿,有什么高级的?他们之前也有过统一配送包装的计划,但是后来作废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能接触到外卖包装的,本身就是已经在使用他们平台的用户了,这种二次宣传根本没意义。

就算有的包装能被留下,被别的人看到,形成三次,四次的传播,可效率总归太低,远没有电梯广告、公交广告更直接。

事实上,别的平台也都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大家都没做统一包装这件事。

所以,让郭明震惊的不是包装本身,而是包装上还贴着个订单。

而那个订单,属于口碑外卖。

郭明瞬间放下手机,把阿姨的垃圾袋抢过来,一个个的翻找。

拼团纸袋+饿了不订单拼团塑料袋+糯米外卖订单拼团包装盒+快点餐订单妈的妈的妈的……他……他统一了别人家的外卖包装?!(四千二百字求月票,午觉完全没睡,一直在写,or2,or2,可怜可怜老错吧,求求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