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国产支架的上市,在国内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各大报纸争先恐后报道,相关的电视频道也播放了几次。
在外行人看来,就注意到赶超了国外的水平,是国外没研究出来的东西,的确很激奋人心,增强民族自信。
在医学界看来,就是一个大地震。
给予了他们极强的信心。
因为在他们心里,在各种公知的宣扬下,好似国内和国外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差距起码都是好几十年。
至于高端科技和医学,那都是没有可比性的。
然而这几年,国内相继冒出了几款药物,不仅比进口的便宜,甚至更好,副作用更小。
一开始不相信的人,经过时间的验证,也逐渐相信了。
林薇所在的研究所推出的药物,逐渐全面占领了市场,而且,在大家心里的认可度极高。
国产支架的上市,又是该研究所出品,让人下意识就觉得非常可靠。
肯定便宜又好用。
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
又一次,领先于世界水平,据说领先了十几年。
在医学界掀起一股强烈的风。
最起码在医学方面,他们有着自信,也相信,和国外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既然这方面能追上,其他方面必然也可以。
这几年,都把首都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都往上拉了,预计这件事后,今年的高考分数,会更高。
毕竟,该研究所的很多研究员,都是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这无疑是最吃香最有影响力的单位。
据说待遇出奇好,还给分配房子,配套齐全,工资都是外面的好几倍,因为该研究所和许多药厂合作,家属和父母的工作都能安排,工资不比在单位差,逢年过节,礼品齐全,柴米油盐酱醋,都有。
譬如林家,如今的生活质量提升一大截。
林薇回家的时候,林父和林母正推着自行车往回赶,车上载着满满的东西,看到她回来,两人一脸惊喜。
爸妈,你们这是去哪回来?林薇问。
上次你给的票,都还没用,这不是拿了米油面粉吗?林母笑道,我们都用不完,给你大姐拿了一些,你二姐现在的工作单位也好,经常发生活用品,她都用不完,就没要。
林薇不需要这些东西,每次都给林娟拿回来,而林娟升了职,工资涨了不少,厂里待遇又好,用不着,就拿回来给林母。
林父林母那叫一个高兴。
倒不是说这些票,而是自豪得很。
林父直呼,研究所和厂里就是不一样,发的票都不一样,而且一叠叠,还有蛋糕牛奶饼干,应有尽有。
这是荣誉!宣章!可不仅仅是粮食票那么简单!林父在楼下把东西卸下来后,把自行车掉了头,对林薇道,:我去菜市场买点烤鸭,你不是最喜欢吃烤鸭了吗?林薇:爸,别折腾了,怪麻烦的。
不折腾,爸马上去,你先上楼。
林父话都没说完,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林母笑:随他吧,他都念叨你好久了,刚刚看到摆出来的烤鸭,还说你爱吃,你不回来,都没机会买。
林薇听到这话,心里泛起暖流。
这是她上辈子从未体会过的家庭温暖。
林家虽然不富裕,但氛围和谐,每个人都很善良温暖。
她以前从未体验过什么是家人之间的感情,大概这就是,感觉还不错。
林母拿出钥匙,打开门,两人把东西搬进去。
你最近和小许怎么样?林母问。
这都过去好久了,她也好奇。
还好。
林薇也不知道怎么说。
日子无波无澜,她每天忙忙碌碌,绝大多数时候是许渊来找她,她还蛮喜欢和他待在一起,很舒适放松。
林母回头看向她,笑眯眯道:相处得好就行。
林薇点头:他一会下午来接我。
怎么不叫他一起来吃个饭?你不在家的时候,都是他来看我们,还经常给你爸拿烟拿酒,要不是你爸形象跟不上,两人都跟父子似的了。
林母说得自己都笑了。
林父是一辈子的工人,说话做事,自然毛躁,但许渊那一身打扮,往那里一站,就不是寻常人。
要不是林薇,他们两人一辈子都扯不上关系。
他说要去公司开会。
林薇回。
林母了然。
林父匆匆回来了,他不仅买了烤鸭,又买了猪蹄和排骨还有一条鱼,顺道还把小果果也接回来了,路过林英的档口,又通知了他们夫妻两人。
他回来没多久,林英和李大柱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孩子一多,家里就很热闹。
小果果还把蛋糕拿过来给林薇吃,林英家的两个儿子,兜里也揣了些小零食,据说是专门拿来给林薇吃的。
小姨,吃这个。
吃这个。
我的牛奶糖果可好吃的。
.....林薇被他们逗笑,她象征性尝了一点,剩下的给他们留着。
小许不来吃饭吗?没叫他一起回来啊?林父突然问。
他一说话,林家其余人纷纷好奇望过来,眼底都是八卦。
一开始见到许渊,他们自然是惶恐的,据说许家很有钱,从爷爷那一辈,就是军人,他父母好像从政。
许渊又是开公司的。
林家人觉得两家人相差实在太远,许渊的气质,也印证这一点。
不过,在饭桌上,许渊表现很谦和,隔三差五也会来林家看望,丝毫没有半点架子,就连不敢说话的李大柱,最后都能和许渊小酌两杯,开始谈天说地。
再后来,林薇上电视,被大肆宣扬,周围人说起她来都纷纷惊呼,这可让林家人腰杆子都直了。
他们家小妹,那可是大科学家!是为国做贡献的人。
林薇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报纸电视,而且她还这么年轻,以后至少都是个专家!林母接过林父的话:他要去公司开会。
那也没时间。
林父点头,给林薇夹了她最喜欢吃的鸭翅,趁热吃了。
嗯。
林薇吃着鸭翅,看向林父,喊了一声,爸。
林父抬头。
林薇:我被留校了,要当大学老师。
林家人上一秒,还要讨论一下许渊,下一秒,听到林薇的话,瞬间沉默,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可能听错。
你不是还在读研吗?林娟迟疑问出声,读研又提前毕业了吗?没有,袁教授力荐,所以破格招了。
林薇解释,还没毕业,不过也会提前一年毕业,也快了。
林家人不知道,林薇说破格都是自谦。
首都医科大学早就盯上林薇了,生怕人跑了。
其实其他大学,在她大学毕业时就发出过邀请函,林薇以自己没有能力,要读研为由拒绝。
要是不早点下手,等到她毕业,估计都选不过来。
小妹,你以后就是大学老师了。
林英很激动,真好啊,以后说不定都能当教授!林父则闷了一口酒:算命先生说得真对!他女儿这么年轻,就是大学老师了。
刚刚他还想问问她和许渊的感情,这下早就抛在脑后。
感情,不应该是林薇要考虑的问题。
不单单是林父这么想,就连思想传统的林母和林英姐妹,都没把结婚生子当成林薇的人生任务设定。
林薇又道:其实国外的大学和公司也给我发了邀请函,但是我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还是想留在国内。
她并没有告诉林家人薪资。
很高。
非常高。
哪怕上辈子她领的工资也不低,但依旧觉得这是高薪。
那不行。
林父当下就摆手,拧着眉摇着头道,我们怎么能去国外,给那些国外佬和鬼子上课?都对不起老祖宗!对,那可不行,谁知道会有什么猫腻?林娟和林英也附和,那多危险啊?可不能出国。
林薇:不去也得出国,下个月我要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
啊?林家人瞪眼。
对于出国,他们全然不了解。
哪有什么概念。
只觉得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别说出国了,就是出省,都费劲儿。
李大柱要不是去了林英,来了市区,恐怕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乡下,当一辈子的泥腿子。
对于出国,更是感觉遥不可及。
林薇:袁教授不去了,所以我代替他去。
你一个人啊?林母担心问。
林薇:您别担心,许渊陪我去。
听言,林家人才放心下来,但大家迟迟没消化完这两个爆炸性消息。
林薇居然要当大学老师了!她居然要出国演讲了!林父还有点游神,他又端起酒杯,默默放在嘴边。
林娟:爸,你的手抖什么?此话一出,大家纷纷看向林父,借此机会,桌上传来一阵阵清朗的笑声。
林父也不尴尬,他冲林薇竖起大拇指:你就是,这个!厉害!太厉害了!林薇笑了,她并不觉得这个成绩有多好,也没觉得自己站得高,毕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看到林父的表情,她内心是满足的。
林英在饭桌上开心道:这个月,我拿了八十三块钱的工资呢!林娟在药厂站稳脚跟后,上个月把林英介绍去了。
现在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李大柱一个人看着档口,林英下班再回来帮忙,早起也能帮忙,所以不影响她上班。
八十三块钱的工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林父林母才拿五六十一个月。
看来待遇很不错,可惜不是正式工。
林母惋惜。
不是正式工怎么了?我们厂子天天加班加点,伙食好,工资高,前景好,比正式工强多了。
以后还能低价买单位房。
林娟说着还强调,好多厂子都亏损,听说都快发不上工资了,正在裁员,冯年就被裁了。
啊?林英诧异,他被裁了?可不是,我在的厂子现在也在裁人,好多人都没工作了,我真庆幸早点出来,不然现在进我们厂可不容易。
林娟说完,幽默道,不过,有我们家小妹,其实也没事啦。
林薇停住吃饭的动作:二姐,是你自己的能力强,可不关我的事儿。
林娟笑开:瞧瞧小妹说的话,我还真觉得是你带来好运气!没错。
这话李大柱都认可,小妹不愧是大科学家,就是不一样。
小姨好厉害啊。
小果果也接着说,她还道,小姨给我们好多蛋糕和牛奶,好幸福。
我们也有。
小安安接话,奶声奶气道,我们也有小姨给的蛋糕牛奶。
林薇每次拿回来的蛋糕牛奶券,都会给林家人留给几个孩子,所以他们由几年前瘦小的样子,变成现在白白嫩嫩又长高。
其中,蛋糕牛奶功不可没。
林薇听着孩子稚嫩的话语,眉眼弯了弯,唇角不断上扬比起其他荣誉,此时的幸福更深切些。
下午。
许渊来接林薇,又给林父带了两瓶酒。
别拿了,他的酒柜都装不下了。
林母说。
许渊笑:我明天让人送个酒柜过来,给伯父藏酒。
那都是小事。
林父对酒都没兴趣了,看向许渊道,小薇要出国,你陪着去啊?嗯,我去过几次T国,还算熟悉,也都安排好了。
林父这下放心了:这样好。
林薇:爸,我就先回去了。
回去回去吧。
林薇和许渊往楼下走,她回头和林母说话,许渊怕她摔着,伸手去扶她,就势牵住她的手,林薇也没挣脱。
两人就一直牵着手,往楼下走。
许渊给林薇打开车门,她上了车,画面极其和谐。
林英道:小妹他们两人感情真好。
那可不,看得都让我羡慕了。
林娟见许渊打开车窗,她抬起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