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支架的成功上市,这一次,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在国际上,也是掀起一阵热潮和讨论。
甚至,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之前药物洗脱支架上市,也就国内引起轰动,国外并未掀起太大风浪,尤其是西方,压根就当笑话。
现在不一样,自从上次的国际会议后,各国学者回去就开始收集林薇及其团队发表过的论文和报告。
搁以前,完全没人关注这个,也不相信他们的成果。
他们看着论文和报告,不得不承认,华夏人在这个领域,已经弯道超车。
这段时间,西方都在积极和国内开展交流会。
目的就是抓紧这方面的研究,跟上脚步,希望赶超。
本来都有点眉目,一切都在稳步进行,估计给他们几年,也能研制出来,现在整个西方的治疗方案,变成高价进口华夏的药物洗脱支架,还派了专家团过来学习。
冷不丁,一个个专家团刚学成回国,大肆宣传,准备大展身手。
结果这边的可吸收支架上市了。
西方媒体和医学界都炸开锅。
可吸收心脏支架这个概念,不是华夏人独有的,在西方,这两年陆陆续续有学者提出这个理想化治疗方案。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永久服用药物给身体造成伤害,避免身体的排异功能。
但药物洗脱支架还在研究,关于可吸收心脏支架只是提出概念,并没有任何相关的研究。
没想到,华夏已经成功进行临床试验,并且上市。
说明这个课题,他们在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并且进行了临床试验。
而整个西方,在这个领域,一无所知。
电视报纸大肆报道,全国的医生组织相关的交流学习,林薇忙得脚不沾地。
她的采访被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甚至还有国外的交流访谈,在这个过程中,袁承中逐渐退居幕后,甚至想把研究所放权给林薇,还正儿八经和她谈了。
袁教授,您这是做什么?林薇吓一跳,她原以为就是研究所要找一个发言人,袁承中不喜欢那种场合,就让她出现。
现在是什么情况,让她接手研究所?袁教授扶着椅子坐下,浑浊的眼看向她缓缓道:我老伴恢复得不错,手术也很成功,我心里这个劲儿,一下就泄了,没有精力再管了。
可吸收支架和寻常支架不一样,可以再次植入,伤害较小,对于袁夫人来说,算是一次好的治疗方案。
对方的精气神,看起来比前几年好多了。
自从袁夫人出院回家,袁承中便不再那么繁忙,照顾对方都亲力亲为。
他这几年的盼头,不就是研究出能治好老伴的方案吗?好似就靠那一口气吊着。
现在任务完成,整个人宛如泄气的球,紧绷的神经一下松懈。
闻言,林薇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只是道:你这样,我——我还是那句话,这个研究所少了谁都行,少了你不行,除了你,我不放心别人接这重担。
袁承中看向她,我把我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科研,我老了,我老伴也老了,我们这辈子快要走到尽头,我没有这样的心力了。
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
林薇心里五味杂陈,她说不出拒绝的话,更无法让袁承中继续奉献。
袁承中重新站起来,扶着椅子缓慢走到一边,把柜子里的各种资料拿出来,把一些重要资料慢慢和林薇做交接。
林薇无法推辞,只能慢慢参与管理研究所的项目。
她管理了才知道,他们研究所的投资资金,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多,简直是一笔巨额,难怪不断开启的项目,从来没有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
这也就是他们这几年为什么飞快发展的原因,金钱的投资是非常充沛的。
近两年,因为医疗行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了一定的经济,国家才出台了相关的补贴,他们研究所作为领先者,拿到了一笔不错的金额,但对于他们庞大的支出,远远不够。
资金方面的问题,你完全不用担心,项目开展之后一定会扩大的,之后也会陆续涉及其他领域。
袁承中表示,除了个人投资外,他们这些年上市的药物收益有一部分也会打入账户,还有新型支架的上市,这是目前收益的最大头。
我们研究所,个人投资方多吗?林薇好奇问。
前两年,他们没有盈利的时候,投资的钱可是一笔极大的数额,其中涉及很多投资方的钱,如果由她来管,那么她就要去接触投资方。
袁承中: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林薇万般诧异,这个人投了这么多钱?她先前从未问过这些问题,心里觉得袁承中利用个人人脉拉过来的投资,她自然不方便过问。
如今还是盈利了,就是投资方回本的时候。
嗯,一个人。
袁承中点头,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笑着缓缓道,他大概和你一样,有更崇高的理想吧,后续上市赚的钱,听他的意思,可以全部用来进行医学研究,也算为国为民做的一件好事。
林薇的心情,已经不是用震惊形容:全部吗?他们已经有几款药物上市,加上如今火热的支架,之后也是要出口的,不说长远,近十年内,都是要大量出口。
这是一笔庞大的收益到让常人难以想象的收益。
每年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收益,全部用于医学研究?全部。
袁承中说完罕见和她开了个玩笑,你不是说过吗?第一步很难,我们走了一小步,后人就能走一大步,就让我们先开这个头,总要有人当先行者,不然以后怎么在全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林薇自从知道他们研究所从开始到现在,是个人投资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每年数百万的一个金额,在这个时代来说,是巨款。
并且,他们研究所一开始并不能创造收益,全是投入,现在创造了收益,对方也全部用于后续的研究中。
林薇和许渊见面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她佩服道:你说这种人,是菩萨转世吧?简直是配享太庙。
以后死了都得上天堂,毕竟造福了那么多人。
如果没有这笔投资,这个研究就不会进展这么顺利,毕竟那一批批仪器,都是高价从国外进口,还有实验室的环境。
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闻言,许渊突然侧头看她,眼神语意不明。
林薇笑开:开个小玩笑,反正一定是个有大爱的人。
现在她已经逐步接管研究所的一些事,之后就能知道是谁了。
许渊嗓音清缓:或许人家没想那么多。
不可能!林薇瞪大眼,话语笃定,那么多钱,而且之后的收益也投入研究,肯定是个为国为民的人,希望我们能够争口气,给国家和人民造福。
这一次的内心科的发展,投资人占了非常浓重的一笔,要占很大功劳的。
许渊:......这么说就严重了。
林薇说完还要问他:你说对吧?许渊:......他不想自夸,幸好她没追问。
*林薇忙到年底,逐步从袁承中手中接过一部分的事务。
同时,因为资金充足,他们研究所又开启了下一期的研究任务。
许家那边开始催婚了,当然不是直接催林薇,而是许父许母回来了,许老爷子让许渊带林薇回去吃饭。
对于林薇,许父许母自然是满意的,他们都没想到,这个从商的儿子,居然找了科研的女朋友。
而且,他们也早就听说林薇了,年轻有为,优秀得很。
吃饭间,许母提了一句,现在他们家的三个孩子,许渊、许文博、还有许珊珊,都到了适婚年纪,老一辈传统,一年不办两件喜事,都得轮着来。
许母没把话说明白,但那个意思就是:许渊是大哥,他要先解决了人生大事,后面的弟弟妹妹才好跟着,不然也耽搁。
许渊不动声色转移话题,许母也没再继续说。
他们家没明说,林薇也当没听明白。
结婚这件事,她的确还没思考清楚,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
今年的春节,林薇可算能抽出点假期了。
主要还是可吸收心脏支架的上市,还有袁夫人手术的成功,让她能喘口气。
袁承中给自己放了个长假,还问她要不要一起,把前几年的假期一起休了,给她带薪休假。
林薇可闲不下来。
但她还是休了几天假,提前回林家,想着帮家里人打扫卫生,准备年货。
等回到家,被告知今年他们一家要去林英家拜年。
大姐在乡下的家吗?林薇疑惑。
对!他们今年不是回去盖房了吗?你忘啦?林娟坐在沙发上,老家就一间黄土屋,回家盖平房啦,这样过年回去也有落脚处。
这样好啊。
林薇的确忘了,印象里林英和她说过,但事情太多,都不记得了。
一转眼,房子都盖好了。
气死那帮亲戚,上次她那个大嫂还说,他们夫妻生两个孩子,得穷一辈子,现在他们城里买房,又买了档口,还回去盖了房子——林娟说着笑道,你还别说,他们两口子算扬眉吐气了,这一次厂里不是分房子吗?大姐他们也拿了一套呢!二姐,你的钱够吗?我这边还有,你尽量拿套大的。
林薇对林娟说。
以后房价会上涨,现在不买,以后普通人更买不起了。
哎哟——说起这事,林娟看着她笑得花枝乱颤,还拍了两下大腿,你可真是我们家的福星!林薇不明所以。
林娟:我们是私企,不像那些公家单位,的确是得补点钱才能拿房子,虽说内部打折,但也是一大笔钱,好的户型得补个好几千块。
你大姐刚进去不久,想要拿房子还得花点钱走关系,不过啊——什么?林薇继续听。
林娟靠近她:我怀疑是小许和上面的领导打了声招呼,只是象征性收了点手续费,我们都拿了一百二十平的好户型呢!那可是一百二十平的房子,给谁谁不兴奋?冯年当初不就是欺负她无处可去,所以使劲欺负她吗?现在她有工作,有大房子,女儿乖巧听话,这婚真是离晚了!自己逍遥自在得很。
他?林薇压根没听许渊说过。
林娟又悄悄告诉她:我无意听经理说漏嘴,他们猜测小许好像是我们药厂的背后股东,好像你们那个什么支架,他好像也参与了,反正说医药这条线路,什么布局深远什么的,大家都给他很大面子。
大家都知道现在入股很赚钱,不过都被垄断了。
林薇挑眉,药厂投资有可能,他们的心脏支架可是巨额成本投资研发的,许渊怎么可能拿到投资权,这个产权非常透明。
她刚想说不可能,随后想到了很多细节,譬如许渊可以随意进出研究所、哪怕是袁承中的办公室,亦或是她几次看到袁承中和许渊在办公室讨论事情。
这段时间,她整理的资料上,好像看到许渊的签名。
他的签名怎么会在他们的档案室?林娟没林薇想得那么深远,很快就忘记这事,拉着她又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你说,我们去大姐家,买什么去?得给她长面子啊,还有,我的房子过段时间要交房了,我该怎么装修?你给我点意见呀——林薇第二天返回了研究所一趟,一开始她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不甘心,回去睡着想了想,赶在林家人要出发去林英家前,又去了一趟。
顺着记忆,林薇来到档案室,袁承中把他办公室的钥匙给她,让她想找什么资料,想要什么就去找。
半个小时后,林薇看着自己手中的文件,红唇抿成一条线,眉头也皱了皱。
她细细看了很久,又找了几份资料。
期间,许渊还往她的办公室打了电话。
他要是找不到她,都会打办公室电话,很多时候都会联系上。
林薇接了电话,两人正常对话,不过挂电话前,林薇和许渊说了最后一句话;你最好想好年后怎么跟我解释。
他刚要说话,那边很干脆地挂掉了电话。
许渊几乎是在她挂电话后,立刻拿着外套和车钥匙,就去了研究所。
没看到人,之后又去了林家。
他来了很巧,正好赶上林家人要出发去林英家。
一家人拎着大包小包,正准备着。
许渊就这么碰上了,林母自然随口问他有没有空,要不要跟着去。
我让王司机也过来,两辆车坐得宽松些。
许渊一边说,一边观察林薇的反应。
她脸色未变。
就是如此,让许渊莫名有些心慌。
两人谈恋爱这么久,林薇从未发过脾气,也对他没有要求,他们感情一直都很稳定,突然和他说了这段话。
许渊一颗心七上八下,完全没办法平静。
林家人一开始并未想过许渊要去,毕竟他那么忙,看到许渊应下来,还要叫司机过来,也有点懵圈。
许渊:天气这么冷,路程挺远,我送你们去,然后再回来。
那多麻烦啊?林父摇头。
许渊:不麻烦,一脚油门的事儿。
盛情难却,林家人最后还是上了车,林薇也没反对。
林父林母跟着王司机,许渊这边坐着林娟和小果果,还有林薇坐在副驾驶座。
一路上,车厢里都是小果果叽叽喳喳的声音,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正处于表达欲旺盛的阶段,欢笑声不断。
她说累了,就躺在林娟怀里。
林薇看着窗外,放在一边的手,突然被人试探性握住,她回头,扫了许渊一眼。
许渊素来情绪稳定,看到她望过来,眼神有些恳求退让,还有点求饶。
那副样子,很滑稽。
林薇:......许渊又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手指,眼神还是很小心翼翼。
林薇把手一缩。
他继续抓。
她又一缩。
他神色有些失落,还是伸手去拉。
欸——是这个路口吗?我都忘了。
林娟蓦地往前,正好把两人打情骂俏的一幕看在眼里。
在她眼里,许渊这种男人沉稳理智,行为克制,这副略带小孩子气的样子,实在和人设不符。
林娟尴尬了一秒,赶紧坐回去,随后,藏不住的笑声在逼仄的车厢里回荡,她还捂住嘴讪讪道:不好意思,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们继续。
林娟说完抱着小果果,扭头看窗外。
林薇耳尖泛红,整张脸滚烫得不像话,侧头狠狠瞪了许渊一眼。
许渊:.......*李家村口。
大家今年讨论的话题,就是李大柱夫妻,前几年,这对夫妻要么不回来,要么匆匆回来过个年,就走了。
据说去投奔娘家,也不知道怎么样。
今年突然说要回来盖房子,还要盖贴瓷砖的大平层,可把村里人震惊不已,还以为李大柱学会吹牛了。
毕竟农村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不见得盖得起一间瓦房。
没想到,李大柱居然真的回来盖房子,而且盖好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平房,气派得很,现在是整个村最气派的房子。
前几年,村里讨论的还是李大柱在村里养不活老婆孩子,拖家带口去市区讨饭吃,以后估计也不回来了。
没想到不仅回来了,还盖了大房子。
他们夫妻今年回来还是一人开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带着孩子。
在村里,自行车也是稀罕物。
他们原以为,李大柱娶了不会干活的林英,指定更穷,没想到现在居然赚了那么多钱。
一群大妈窃窃私语:要我说,还是那林英家帮衬,要是知道娘家会帮,哪轮得到李大柱娶啊?可不是嘛,肯定娘家给钱,听说娘家父母都是工作人员,指望他们夫妻赚钱盖房子,怎么可能?就是。
......正说着,李大嫂冷飕飕插话:据说是娘家弟弟在省外安家了,大柱给人倒插门,以后照顾岳父岳母,所以给钱回来盖房子,你们愿意自己的儿子倒插门?当初李大嫂就是怕被李大柱夫妻连累,赶紧分家,自己拿了全部的家产,就给两夫妻一间黄土屋,看到他们现在盖了新房,心里最酸的就是她了。
在村里人看来,穷死也不能倒插门,对不起祖宗和父母。
李大嫂这话一出口,几位大妈立刻道:那不行,死都不倒插门,大柱也真是,做人都没了骨气!就是,死后被戳脊梁骨的!需要倒插门的女人谁娶?要是我儿子敢这么做,我打断他的腿!为了一间房子,就把自己卖了,有什么好风光?村里人只会看不起!......看到几位大妈脸上的鄙夷,李大嫂很满意,看李大柱还怎么风光,没过两天,村里就该传遍了,她继续道:林英的娘家肯定看不起他,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不然怎么可能一次都没来过?人家压根瞧不上,给他盖好房子,就赶紧去伺候人家父母,给人家父母养老送终了。
众人回忆:倒也是,林英娘家真的一次都没来。
李大嫂:人家瞧不上怎么来?人家都不正眼瞧的。
唉,这得过得多憋屈?盖那间房子有什么用?就是。
还是不能娶城里姑娘,估计在家都得看林英脸色。
我可受不了这委屈,还入赘,这媳妇不要也罢。
......李大嫂正满意听着她们评价,就看到不远处开来两辆汽车。
乡下开来汽车,大家都纷纷站起来看。
怎么有汽车啊?李大嫂想起一件事,喜笑颜开:肯定是我家阿明回来了,他上次说要去教练场找工作,学成之后就能教人开车赚钱。
她和李大哥比李大柱大十几岁,女儿已经嫁人,儿子也二十岁了。
你家阿明都开上汽车了?不是自个的,肯定是教练场的。
李大嫂被人吹嘘几句,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眼见汽车越来越近,她连忙站在路边。
不用想,都知道大家有多羡慕她。
汽车缓缓驶近,在她面前停下来,李大嫂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自豪过,她满脸笑意走过去,正要开口说话,车窗就降下,林薇礼貌问道:您好,请问李大柱家是在这附近吗?一听李大柱的名字,李大嫂笑容僵在脸上,硬邦邦道:你们是谁啊?我是林英的妹妹,我们来他们家拜年。
林薇正说着,小军军从不远的小山坡跑下来,他扯着嗓子大声道,小姨,小姨——林薇看到小安安跟在他身后,一大一小跑着,她也笑出声,开门下了车。
两个孩子扑在她怀里,小军军还特别自豪跟几位村里的大妈说:这是我小姨,我小姨可厉害了,我小姨是大科学家,上过报纸和电视,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人!村里人哪见过什么世面,上过报纸上过电视,再看看林薇是坐着车来的,浑身气质不凡,和村里人的小姑娘是天壤之别,从驾驶座下来的男人也穿着西装。
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小军军看着许渊:那是我小姨夫!林薇看了他一眼,他立刻用小手捂住小嘴巴,重新扑到她怀里,笑嘻嘻道:小姨,妈妈杀了一只大笨鹅,吃鹅肉!林娟下了车,她看着村里人,从车上拿了饼干糖果分发起来,左一句大婶右一句大姐的,嘴甜得很。
林父林母也到了,林母友好和村里人打招呼。
刚刚李大嫂口中傲慢瞧不起人的林英娘家,热情又随和,还给发糖果饼干。
她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会不会真让李大柱走狗屎运了?!当初也没说林英娘家这么有钱啊?!她们都怀疑李大嫂在胡说八道,无比质疑看向李大嫂。
林英她妹妹还这么厉害,用李大柱养什么老?!人家老公看着就很有钱,轮得到李大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