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假成亲后心机王爷失忆了 作者:琢玉郎 > 第133章 番外一之三 山河社稷

第133章 番外一之三 山河社稷

2025-04-03 05:14:50

元思蓁不由心中一慌, 李淮并非昏庸无能之人,如今国力强盛,外敌势弱, 王朝要败在他之手, 想必只能是天灾。

一想到李淮苦心经营之下,却得不到一个好结果,元思蓁更是替他不平,也未乱世受苦的百姓不平。

可她转念又想到师父方才的话, 那意思,或许他有破解之法, 引渡妖魔再入图中, 便能续上山河社稷图的灵力?玄真微微点了点头, 瞳孔的颜色在慢慢变浅,如不能视物一般。

他推衍卜卦之时, 常有这番神态,元思蓁也并未觉得有何异样。

正是如此,除你们三人,这世间还有不少我辈中人,以此法救世, 不过终究是杯水车薪。

而王朝兴盛, 才是重中之重......玄真又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地说:推衍数年,我终是寻到了破解王朝死局之法。

元思蓁微微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等着师父往下说,谁知玄真空灵的目光却落到了她身上。

......我?她有些诧异地问。

玄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继续说道:三世而亡,因着□□皇帝贪恋长生, 以邪门歪道坏了王朝根基,子孙不济,以至覆灭。

而三辈子孙之中,又有一人真龙显相,却是福衰祚薄,不及问鼎而命陨。

此人命有劫数,若能一一破解,或许能扭转王朝颓势。

元思蓁这才明白,想必此人,就是李淮。

师父推衍的三世而亡,并非是断在李淮之手,他甚至早就应该死于宫闱斗争。

而现下李淮能坐上皇位,看来师父早已算出破解之法,并行之有效。

她想起在李淮记忆中看到的三个锦囊,他曾说是一位老道士赠他,锦囊之一,让他得了诛邪宝剑,锦囊之二,赫然写着元思蓁的大名,锦囊之三,更是出自师父手笔的符咒。

而这三个锦囊,正是助李淮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死局。

元思蓁皱眉沉思了片刻,她也是锦囊之一的话,那岂不是师父也算到了她身上,这难道就是师父带她修道的缘由?思及此,她不由心中失落,即便知道自己是尉迟家的女儿后,她也一直觉得师父是觉她颇有道缘,才愿救她性命,收入门中教导。

若只是为了破解李淮的劫数,那师父岂不是只将她看成一个法器?玄真怎么看不出她的思虑,不过却未停下解释,而是继续说道:为了卜算劫数,我在长安城待了许多年,穷尽所学,日日观星冥思,虽也大致有了破解之法,却总算不到命局之眼,少了关键一环。

巧的是,一日我在城郊道观,遇到一对怀抱女童的夫妇,不过一眼,我便心有所感,女童命格奇特,正是能破局之人。

这女童不用玄真明说,元思蓁也猜到,必定就是自己。

我甚是奇怪,为何算了这么久,都没有算到女童身上,只能靠那日巧遇。

玄真轻叹了一口气,顿了顿才说:细探她命格,才知是极阴之日,极阴之时出生,生带阴煞,阳气衰落,命不久矣。

到破局之时,她早已不在人世,又怎么能推衍得到?我知此事后,极是失望,这王朝死局怕是无破解之法了。

玄真的声音越来越小,语气更是有着绝望之意,元思蓁为了听清,不由又朝墙壁靠近了几步。

可那对夫妇,爱女之心深切,走投无路才想着来道观相求,他们见我有推衍之能,便觉我是出世高人,硬是央求我救这女童的性命,甚至行了大礼跪拜。

虽只是短短几句话,元思蓁脑海中仿佛已经能见到当时的场景,她尚且年轻的父母,能不顾身份,不顾礼数,去磕头向一个山野道士求助,只为救她的性命。

即便元思蓁无甚记忆,也心中动容。

我对他们说,命数已定,爱莫能助。

可那夫人却问我,如有逆天改命之法,要她付出任何代价,也是愿意的。

玄真回忆着当时的情形,仍是有些感慨于尉迟夫人的爱女之心,他淡淡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元思蓁,再说道:这番话倒是给我了点醒,我窥探天机想在王朝死局中寻一生路,可如今天意如此,要破劫数,正应逆天而为,还怕什么坏了天道轮回?元思蓁听到此处,又是心惊又是感慨,她本就知道师父是个无畏无惧的性子,而推演卜算之法,因着能洞悉天机,总归会遭反噬,更何况是要逆天而为,下黄泉地府改她生死簿,瞒下阴差以为她已转世投胎。

我与这对夫妇约定,救女童性命,却要将她带走。

说道此处,玄真的语气又缓了下来,十七年后,她自会归来。

如今,正是十七年之期。

元思蓁也不知该不该惊叹于师父的推演之能,竟能将这一切种种算得如此一清二楚。

那夫人舍不得爱女,我便在道观中留了一副卷轴,卷轴器灵化作女童模样,随着日子在画中长大,以解思女之情。

玄真解释了两句器灵之事,见元思蓁面色沉重,眼中竟还有委屈之色,轻笑了一声,从壁画上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头顶。

傻徒儿,为师若只当你是个器具,又怎会收你为徒,悉心教导?他难得会安慰人道。

元思蓁低头了半晌,才微微点头,轻声道:徒儿知道。

她这师父虽性格不着调,可这些年来待她如何,她自然知道,一身本领倾囊相授,法宝道经,更是要什么给什么,若是他们师兄妹受了欺负,必定会出手护短。

她本就不是矫情之人,方才的那些失落不过一瞬,现下更让她在意的是这山河社稷图之事。

如今李淮已登皇位,可以说是破解了命中劫数,王朝死局有了转机,也能再稳住山河社稷图,只是师父在一开始也说过,这不过只能拖上一拖。

自古以来,天下分合,从没有过能延绵百代的王朝,乱世不在今日,或许就在百年之后。

而道门中人,想必除了师父这一脉,也有阐宗、截宗也都有道友担这引渡之责,护人间一时安宁。

既然这一日终归会到,那便越晚越好......元思蓁这时也能猜到,为何功德圆满后师父会亲自前来解释一番,他想必是担心她失落之下丢了道心,将此救世之任抛在脑后。

她转了转灯面空白的莲花灯,沉思了片刻,才看向玄真说道:师父要吩咐的事,徒儿知道。

于她而言,这反而是一件宽慰之事,她才不愿只做一个助李淮破劫的道具,或是他的正宫皇后,如今她虽不能继承道统,却还能担救世之责,继续积攒功德,引渡妖邪,固山河社稷之安稳,又怎么会轻易丢掉道心?玄真见她眼中已有决断,不由感慨一声,汝之心性,定能有一番造化。

元思蓁也跟着轻笑一声,师父这才发现?不如考虑让我继承道统?打不过你师妹,还好意思提这事?玄真已经看不到瞳仁的双眼竟还嫌弃地看了她一眼。

不过一时大意罢了。

元思蓁嘴硬道。

玄真难得没再挖苦她,而是轻笑了几声,顿了顿,才说:你心中可还有疑惑?看着壁画上师父的模样,那种不好的预感又在元思蓁心中升起,她方才就想到,师父行了那么多逆天之事,又窥探天机到如此详尽的地步,绝不会安然无恙,难不成今日匆匆而来,真的是交代后事?元思蓁一时有些着急,生怕师父就这样离开,可她拼命在心中想,也未想到还有什么不解之处,只能问道:那......师父可有交待我之事?玄真的影像已越来越浅,墙上壁画的仙境花纹也在慢慢消失,他嘴角挂着浅笑,想了想才说:你好生积攒功德,不单为山河社稷,也为赎去身上的罪孽,好生在这世间活上一遭。

徒儿知道......元思蓁点了点头,心中更是笃定这是作别之词,只是玄真没有言明,她也不愿逆了他的意思道破。

可情急之下,就想再与师父多说上几句,徒儿也会提醒凌霄与花鳞,莫要懈怠积攒功德一事!他们,也有他们的宿命造化,与你本不相同,待有一日,道心相背,你也莫要强求。

玄真这话说得并不明晰,语气却像是开解元思蓁一般。

他不知又想到什么忧心之事,眉间微微皱起,叹道:造孽,收了三个什么徒弟......这话音刚落,大雁塔内的墙壁上便再没有玄真的影像,只留他长长的一声叹息,环绕在塔中,许久才散去。

师父......元思蓁最后轻唤了一声,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才忍下心中的酸涩,将莲花灯放在脚边,朝原本玄真所在的位置,拜了一拜。

种种因果缘由,今日皆已明晰。

莲花灯功德圆满一轮,可她却远远没有,再降妖除魔积攒功德,不只是为了祖师道统,更是为了山河社稷,也是为了她自己......这道心虽明确,可元思蓁心中仍是纷乱,她也不知自己何时走下了大雁塔,一路心事重重地往皇宫的方向而去,根本没有像往常那样去理会要躲着武侯。

一路沿着大街,直到快到皇城门口之时,她才停下脚步,抬头朝身旁的小塔楼看去。

只见塔楼角上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扇着折扇,像是等了她许久一样。

爆竹你放的?元思蓁挑眉看着花鳞,没好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