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2025-04-03 05:15:22

苏茵收拾了几件春装,一件白色飘带衬衫,一件靓蓝色衬衫,另带了两条长裤,通通装进行李藤箱中?。

昨天,组长何国强单独找上她,通知她将于下星期一出发去沪市交流学习。

此次全国报业交流大会在沪市日报报社开展,京市日报一共三个名?额,苏茵是唯一入选的新人。

虽说这几年坐过好几次火车出行,可为了工作去外省还是第?一次,苏茵有些兴奋。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告诉顾承安,就被他一把拦下了。

顾承安明?显是误会了,英俊的脸上有丝焦急神色:你这是干嘛啊?收拾衣裳去哪儿?苏茵杏眼微圆,眼珠子滴溜地转了转,盖上行李藤箱,故意逗他:你什么都不让我做,我要?走?了!你现在怀孕怎么还小孩儿脾气了?顾承安曲着食指,刮了刮她鼻梁。

他确实听人说过,女人怀了孩子后容易性情反复,毕竟怀孕得?遭不少罪,就算脾气变得?反复些也正常。

在他心里,媳妇儿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有时候也过于镇定?成?熟了些,远超同龄人,现在居然会因为不让她划船和溜冰,想要?离家出走??顾承安觉得?有些新鲜。

坐到床边,顾承安歪着脑袋盯着苏茵瞧,好奇怀孕真的有这样的力量?直把苏茵瞧得?忍俊不禁。

一手推开他,苏茵嗔笑:你干嘛啊?别盯着我看。

我看自己媳妇儿都不行?不跟你说了。

苏茵指了指书桌上的笔记本,帮我拿过来?。

顾承安起身将她的工作笔记本递过去,哪还有什么不明?白,又追问:你们报社让你出差?对!提起这事儿,苏茵有些激动,总觉得?比单纯出去玩还让人觉得?新鲜,毕竟名?额珍贵,机会难得?,下星期沪市有个报业交流学习会,我们报社选了三个人,有我~尾音微微上翘,顾承安听出来?她话?语里的兴奋。

真厉害啊!你们报社多少人,都选上你了,你还是个才?进去的新人。

顾承安知道这种单位论资排辈有多严重?,可见苏茵平时工作有多出色,才?能打破常规。

而报社里,确实有人对此不满。

主编,凭什么让何国强手下的苏茵去啊?她进报社才?多久?半年不到!这种机会这种名?额多难得?,给她一个丫头片子,哪能服众。

宋进民本就和何国强不对付,加上这次他推荐了自己组里的手下人去,本以为十拿九稳,偏偏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抢了名?额,他自然不满,直接找上主编理论。

何主编淡然地饮下一口茶水,放下搪瓷盅才?道:每个组都推荐了一个记者,最?后是所有组长投票选择的除本组成?员外的三人,苏茵同志是高票当选的。

你要?是有意见,可以看那堆票纸,白纸黑字,都是大家投出来?的。

我…宋进民被噎了一句,可还是气不过,投她干什么?她才?进来?多久,我提议还是得?选老员工,不能让老员工寒了心。

何主编撑着办公桌起身,敛起刚刚的温和面容:宋组长,我们报社一向?主张工作能力为主,老员工是为报社立下汗马功劳的,报社自然不会亏待,可新人也是新鲜血液,报社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新人是不可或缺的。

她顿了顿,接着道:就说前面几次都是苏茵同志采访个体户,进行中?医报道,还有最?近引起全市关注的拐卖儿童报道,哪次不是办得?漂漂亮亮的?尤其是近期拐卖儿童的报道,这种关注度为报社激增了多少报纸销量,你不清楚?上回我去市里开会,领导还点?名?表扬我们,说我们报社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开辟了公益广告版位,很有带头风范作用。

说起来?惭愧,苏茵同志最?开始提出这个法子的时候,我考虑到综合情况,下意识拒绝了,现在看来?,我们这些老人早该低下自视甚高,依仗资历的头颅,多吸收各方意见,也可以向?新人学习!宋进民被主编一通教育,心里再不满,却也没敢再说什么,在心中?骂骂咧咧着走?出办公室。

组长,我真的很想去沪市出差学习,主编怎么说啊?苏茵一个新人凭什么去…宋进民刚一回组里,他推荐的一个老员工便迎了上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念叨,听得?他心烦。

你自己没本事,人一个才?来?不到半年的新人干出多少事儿了?尤其是前阵的拐卖儿童专题,引起多大轰动,连市里领导都表扬我们报社了,你现在拿什么去跟人家争?滚回位置上去,少跟我面前晃!又输给何国强一回,宋进民愤愤点?了根烟叼着,快步离开报社。

宋进民气得?不轻,可何国强这组是欢腾得?很。

小苏要?代表我们组出去学习,大家鼓掌。

何国强难得?有黑脸露笑的时候,这回苏茵也给自己给一组长脸!甚至是所有组长里投票第?一的。

同事们也高兴:小苏,你了不得?啊,才?来?多久都拿到出差名?额了,不错,后生可畏啊。

记得?给我们带点?吃的回来?!苏茵笑着一一应下。

四天后,苏茵收拾好准备下班,和京市日报另外两名?去沪市的记者约定?好明?天一早在火车站碰头,这才?回家去。

这回,出行的三人分别是民生要?闻组的苏茵,时政组的蒋川以及经济组的丘丽丽。

苏茵是里面年纪最?小,资历最?轻的,不过另外两人倒没表现出什么,待她还挺客气。

刚回到家,苏茵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骨汤味,饭桌上已?经摆上热菜,苏建强将一盆大骨汤端上桌,招呼闺女吃饭。

小顾托人带话?回来?了,说今晚不等他吃饭,他得?晚点?儿。

好。

苏茵知道新厂可忙,又因为现在茵乐牌收音机名?声大噪,销量厉害,三个车间都在连轴转。

爸,这汤熬得?鲜啊,真香。

苏茵一直喜欢喝大骨汤。

以前在家里是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回,因为难得?的那么几斤肉都是过年分到后得?做成?香肠腊肉的,这样能储存许久,想吃的时候割一节便能吃,只有爷爷偶尔靠给人修修房子会收到两根大骨做谢礼,家里才?能沾点?荤腥味。

这样的大骨是城里人最?嫌弃的,几乎没肉,因为剔肉匠会将猪肉仔细剃干净,肉和骨头完全不是一个价。

骨头在锅里炖煮,将一锅清水染晕上肉香四溢的味道,是吃不上肉的人最?方便解馋的方式。

苏建强也是苦孩子出身,对骨头汤有特殊的情感,不过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他买回来?的是带肉的排骨,轻轻一咬,便能将软烂的肉从骨头上撕下来?,骨头里的骨髓更是诱人。

苏茵像小时候那样,往骨头洞里舀一勺汤,再用筷子往里戳了几下,低头从洞口一吸,精华般绵软的骨髓便顺着汤汁被吸入口中?,香得?人格外满足。

你这孩子,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苏建强看闺女难得?双手把着大骨吸,吃得?两手是油,哪里还有现在京市日报记者的端庄模样,吸入骨髓后享受地眯着眼,更是和小时候的神情一样。

苏茵冲父亲笑笑,饱餐一顿当真是满足:爸,我想起以前家里吃的大骨汤了,还是这么香。

那是,那个时候就盼着能吃一口大骨汤,没吃之前天天想,吃了之后还是天天想。

二人给顾承安留了两个大骨,等他回来?时,苏茵献宝似的让他吃宵夜。

殊不知,今天顾承安忙到压根没吃晚饭。

狼吞虎咽吃了几口菜下饭,又干了一碗骨头汤,最?后啃完两个大骨,顾承安胃里才?舒服起来?。

你去歇着,我洗了碗就来?。

苏茵慢悠悠走?到卧室门口,又探头往厨房望去,见着他忙碌的身影笑了笑,径直往里走?去。

最?近特别忙吧?苏茵躺在床上,见男人进屋后主动掀开旁边的被子,给他腾地方。

顾承安顺势躺到她身边,满脸的疲倦,一看就是累极了。

苏茵有些心疼地看着身旁的男人,抬手到他太阳穴位置,轻柔地打旋转着圈,温柔的力道为男人舒缓精神,渐渐放松。

不然别那么拼命了,咱们小富即安。

苏茵看他一脸疲惫,忍不住劝道。

可她也知道,顾承安骨子里就是有拼劲的,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谁都无法改变。

连轴转的日子着实熬人,顾承安缓了缓,铁打的身体也困倦起来?,闻言笑了笑:我还要?给你们娘俩买车买房呢,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想好了,一定?要?上你过好日子,一直过好日子。

苏茵默默看着她,盈盈如水的杏眼氤氲着雾气,轻轻将头靠了过去:也得?注意身体。

知道。

顾承安抬手贴了贴她的脸颊,快睡,明?天一早我送你去火车站。

=第?二日,天边泛出鱼肚白之际,苏茵正由?顾承安送到了京市火车站。

男人手里拎着箱子,一路护着苏茵到了站台。

在车上小心些,多注意安全,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找同事或者列车员帮忙,到了那边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有时间最?后天天打一个。

顾承安念叨一大串,苏茵听在耳朵里,又觉得?他太夸张:我知道的,我可不是三岁小孩儿,你放心。

我这走?不开,不然我就…哪里至于跟着去!苏茵嗔他一眼,说出去自己在报社都不好意思,出差还带家属?容易被打趣一年。

两名?同事找了过来?,看着苏茵的丈夫来?送行,果然打趣一句,还是小年轻感情好。

顾承安将人送上了卧铺,又给苏茵,顺便帮她两位同事打了热水回来?,这才?离开。

苏茵坐在下铺靠窗的位置,试图在人群中?捕捉顾承安的身影,可来?来?往往,人头攒动,谈何容易…咚咚咚。

车窗突然被敲响,苏茵惊喜地看见站在窗外站台上的男人,冲他挥挥手,这会儿车厢里都是人,她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只能用眼神告诉他,自己会想他的。

伴着一阵鸣笛声,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出发了。

因为是出差,京市日报给三位职工买的卧铺票,像这种单位工厂都有门路买到珍贵的卧铺票。

列车员一一检查了所有乘客的介绍信,这才?转身离开,苏茵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些对接下来?为期一星期的交流学习的憧憬,也有不少对家人爱人的不舍。

苏茵睡在下铺,她怀孕后身子不便爬楼,丘丽丽在她上铺,对面是在下铺的蒋川和上铺一位国营厂的采购办主任,听说是去沪市采购零件的。

为期一天一夜的车程过得?倒是快,苏茵空闲时间和两个同事说说话?就到了。

下了火车,在报社干了快十年的丘丽丽便看见了熟人,津市日报的记者。

她热情同人打了招呼,又简单介绍一番,四人便一块儿往招待所去。

沪市日报报社附近有一招待所,最?近两天住进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记者,苏茵一路跟在两位前辈身后,只在出示证件和介绍信以及身份证明?时露了脸。

小苏,你和丘姐挨着,我住你们斜对面,有事招呼一声就是。

好,蒋哥,丘姐,那我先回房放行李。

报社旁边的招待所条件不错,苏茵四处看看,房间干净整洁,面积宽敞,将行李藤箱放到窗边的桌子上,稍稍收拾了一下便下楼花钱用招待所的电话?打了电话?到家里,报平安,这才?跟着前辈出门了。

三人与其他报业的同行一同前往沪市日报报社报道,领了一张接下来?几天参加交流学习大会的证件证明?,一张纸牌证明?上拴着绳子,正好能挂在脖子上。

上头写着,京市日报记者,苏茵。

来?到沪市,一行人三三两两成?群,张罗着去吃点?好吃的。

交流学习大会是明?天开始,今天将是最?轻松的时刻。

沪市生煎包出名?,几人便寻了家私营饭店坐下,点?了三笼生煎包和四碗牛肉汤。

苏茵原本因为怀孕闻不了包子味,一闻就难受想吐,这会儿正犹豫要?不要?找个借口先回去,却见到生煎包被端上来?,散发着更有香酥味道的香气,竟然没令她难受。

生煎包白白胖胖,只有底部被煎得?微黄,一口咬下去,里头的肉汁溅出,肉香四溢,而底部的包子皮焦香酥脆,正好缓了那口肉味儿,奇异地没让苏茵反胃。

她一口气吃了四个,又喝着牛肉汤,竟然觉得?胃口不错。

只可惜顾承安没来?,不然真想让他尝尝,是不同以往吃过的包子的味道。

为期一个星期的全国报业交流学习大学在第?二日上午九点?准时开始。

苏茵第?一次坐在这样的场合,看着各位业界大拿悉数登场。

有当年参与过抗战的战地记者,后来?任职南方某报主编,有专门采访国家政要?,活动于国家大事时的记者,也有华国成?立,参与了拍摄采访报道的记者…苏茵拿着笔记本在下头认真听着,时不时记笔记,仿佛跟随一位位记者,踏足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见证了一项项新闻业的大事。

三天过去,大会进程过半。

苏茵同丘丽丽已?经熟识起来?,得?知她闺女也怀孕了,苏茵打听两句,听她说着头头是道的经验,受益匪浅。

蒋川打断二人的谈话?:对了,小苏,到时候回报社,你记得?给主编整理这次参会的资料。

好,我记得?了,蒋哥。

待蒋川走?远,丘丽丽低声对她道:咱们都要?写,到时候主编还要?看看你出来?用心听没有,要?是表现不好,下次就没你的份儿了。

苏茵把这番提点?记在心里。

到达沪市的第?五天,大会中?断一天,留给大家休整的时间。

蒋川约上以前在京市,后来?到沪市发展的老同事,丘丽丽也有熟人在沪,准备叫上苏茵一起。

苏茵是体贴懂事的,哪里好打扰别人叙旧,况且她也有想买的东西,便独自出门了。

沪市的街头与京市大不相同,京市胡同多,四合院林立分布,沪市则是别有特色的弄堂居多,还有不少小洋楼。

苏茵一寸寸丈量着这方土地,没有照相机在身,便用眼眸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梧桐树下,她见着几个大爷在下象棋,落叶纷纷,点?缀了一地翠绿,她闲来?无事围观片刻,便被人邀请对上一局,直到把人打败,才?匆匆离去。

一个人走?走?停停,漫步在陌生的城市街头,身边是吴侬软语的声调,听不太懂,却又在心里默默跟着学两句,似乎已?经能出去唬人了。

苏茵从小到大,似乎都没有过这般独自悠闲自在的时候,一个人…不,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倒也不孤单,毕竟有宝宝陪着妈妈。

唯一遗憾的是,孩子他爸不在。

走?得?累了,苏茵又找了一家私营饭馆,点?了两道菜,清蒸松江鲈鱼和油爆虾。

等菜的功夫,她环顾四周,沪市的改革开放进度比京市还快,各类私营饭馆与街道小摊密密麻麻,生意也极好,格外热闹。

同志,你的菜到了。

苏茵听到熟悉的声音响起,收回偏头往窗外看的目光,有些震惊地转头。

高大英俊的男人端着两盘菜放到桌上,随后坐到对面的板凳上,笑着看向?自己:同志,一个人吃饭?能请我一顿不?苏茵有些懵,惊讶地盯着顾承安: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