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桓不知何时来的,也不知在门口站了多久,若不是他有意出声,屋内的两人大概还没发现他站在门外。
姜洄转过头,见祁桓冷沉着一张俊脸走来,许是因为他身形高大,本来尚算宽敞的屋子,因着他的到来竟显得有几分逼仄狭窄,景昭也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从祁桓若有似无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敌意。
郡主。
祁桓淡淡问候了一句,却不像寻常奴隶行叩拜跪礼。
姜洄对这种事并不放在心上,不过落在景昭眼中却是另一个解释——这个男宠恃宠而骄。
祁桓体格劲瘦,肩宽而腰细,背直且腿长,比寻常男子都是高出一个头,姜洄已算修长,却也只到他胸口,此刻他站着而姜洄坐着,更觉得压迫感自上而下覆压,胸口微微瘀滞。
姜洄未开十窍,不明修行之道,以为祁桓身上传来的威压是因修行之故,因为高襄王往日修行对敌之时也会给人这种压迫感。
我听夙游说,今日阿父让亲信送了一份功法与丹药给你,你觉得如何?可对之前的伤势所有助益?姜洄问道。
修彧的利爪在祁桓身上留下了恐怖的伤口,但高襄王亲自为其疗伤,又有灵丹功法相助,因此恢复速度也是惊人。
高襄王惊喜发现,祁桓的资质远比他想象的更加优越,可以说是他生平仅见。
寻常人修行就算有名师教导,汲取灵气却也如漏勺取水,十不存一,而祁桓却不同,他本身就像一片汪洋,与天地共鸣,与万物共存,他虽未学过修行之道,却无时不在修行之中。
未经任何的训练,却已然有七品异士的修为,稍加点拨,便可突破至中阶,一品于他只是时间问题,甚至超一品也是不无可能。
高襄王惜才,甚至百忙之中抽空,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以指点。
——你的问题在于挨打太多而还手太少,只有防守的本能,没有进攻的意识。
——人乃启明之兽,自有兽性与人性,若无人性,则兽性无所约束,若无兽性,则人性无所依存。
——破而后立,放而后收,攻而后守。
唯有拿起,方能放下。
——下品异士修体魄,上品异士修元神,超一品者修道心。
——修道者之路为:立道,践道,证道,得道。
高襄王毫不藏私,倾囊相授。
自下界灵气复苏以来,无数人族妖族探寻修行之路,将灵气视为利器,淬炼体魄元神,钻研法器法阵,而身为第一个突破超一品的强者,高襄王探索出了修道之路,并将这门修道之法传于烈风营众将士,由此横扫八荒。
但并非人人都有这悟性去修道,世上更多人终其一生浑浑噩噩,不知为何而活,不知为何而死,自然无法理解道之玄妙。
而以灵气淬体,修成七品,便是绝大多数异士的选择。
高襄王自见祁桓第一眼,便觉此子不凡,而夜宴台上舍身救姜洄,更让他十分满意,心中已将祁桓当成自己部下了,因此悉心教导。
祁桓自幼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高襄王的点拨如醍醐灌顶,让他想明白了过去未能想通之事,于是闭门一日,醉心于修行,进入物我两忘之境。
亦借此忘记昨日看到竹简时的烦闷。
但是姜洄的脚步声离院子还有数丈时,便像一击钟声响彻了他的领域,让他从玄妙的状态中惊醒过来。
祁桓不知道是自己突破了六品异士的感知上限,还是姜洄的存在对他来说太过特别,但在那一刻他便已睁开了眼睛,心跳也不受控地快了起来。
——或许那根竹简上的字并非他想的那样。
——郡主一回府便来看他了。
祁桓没意识到自己唇角已微微扬起,下一刻便要起身去开门。
但也是在此时,他听到那脚步声锦园之后陡然一转,向另一个方向而去,推开了另一扇门。
笑意霎时冻在了眼底。
双拳不自觉地攥紧,骨节发白,青筋分明,耳尖颤了一下,便听到了隔壁传来的声响。
她温柔含笑地问——你怕我?另一个人很没用地否认,又跪地拜叩。
而后便是一阵令人胡思乱想的安静,因为听不见,所以他放任自己的想象飞驰,飞到快捉不住了,他才忍无可忍地推门而出,刚走到门边,便听到她说——我给祁桓什么,便不会少你一分。
祁桓心中蛰伏了十几年的兽性,便在这一刻破土而出,无声振翅。
但他敛眸藏起锋芒,轻咳一声走进去,不着痕迹却又难以忽视地插入两人之间。
多谢郡主关怀。
祁桓淡淡说道,我的伤已好了七成。
姜洄宽慰点头:那就好。
她转头去看景昭,却见后者嘴唇发白,心神不稳。
景昭,你若愿意,我便让祁桓传授你修行之法,你如今是几品异士?景昭愣了一下,又很快回过神答道:刚突破八品。
姜洄因为自小在烈风营中长大,营中五品遍地走,七品八品不入流,但这只是因为烈风营太过特殊,放眼八荒,能开十窍便已是万中无一,如柳芳菲那样的四十几岁也不过是七品。
而景昭年仅十七便已是八品,已经是资质不凡了,否则景国王室也不会拼死留下他这个血脉,便是指望他有翻身之日,复国兴邦。
姜洄回想自己看过的卷宗记载,景昭在十九岁时突破六品,晋为中阶,二十岁时便是五品。
三品一个坎,以他的资质修行下去,可能不到二十五便是上三品,与苏淮瑛在伯仲之间。
或许这就是祁桓选中他为鉴妖司少卿栽培的原因。
姜洄目光灼灼看着景昭说道:你跟着我,我保证你在二十岁前突破至五品。
景昭闻言瞳孔巨震,不敢置信地看着姜洄。
贵族是不允许奴隶修行的,突破下三品的异士便不愿为奴了,自古以来便有不少奴隶天资不凡,甚至有奴隶异士率众反抗,但无一例外都被镇压绞杀,处以极刑。
后来许多奴隶即便知道自己已开十窍,也不敢声张,只怕被镇压扼杀。
景昭被押入畅风楼的那一夜,本是要被毁去神窍,刺穿琵琶骨的,就是在那时景国旧部奋起反抗,才让他逃了出来。
他以为落到高襄王府,不过是进了另一个狼窝,从被万人亵玩的贱奴成了一个贵族女子的男宠,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但此刻听到姜洄说让他继续修行时,他顿时恍惚了,以为自己听错了,误解了……不,或许是之前的想法才是对郡主的不敬与误解!我……景昭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沙哑着声音就要说出愿意,却被一旁的祁桓冷声打断。
他不行。
景昭像被人掐住了咽喉,愕然转头看祁桓。
姜洄的惊讶更甚,她皱起眉头疑惑地审视祁桓:为什么?她从来没想过祁桓会拒绝,因为原本景昭可是祁桓自己挑选的下属。
祁桓神色淡漠地回视姜洄:他是景国王室之后。
所以呢?姜洄不明白。
景国王室尽皆丧命于武朝铁蹄之下,他目睹了父母亲友的死亡,背负着国仇家恨,心存复国之志。
你留他在身边,是养虎为患。
祁桓一番话冷静而无情地戳穿了景昭的心思,他的脸顿时一阵红一阵白,刚刚燃起的火花转瞬便被扑灭,只余一股青烟于风中瑟瑟。
我……不会……景昭无礼地辩驳。
祁桓侧目看他,景国十年不朝贡,君臣仗节死义,王后公主自焚殉国,难道唯一留下的血脉就是个没有复国之心的窝囊废?祁桓眼神锐利如冰刃,但比眼神更伤人的,是这一番话。
武朝强征暴敛,景国不堪其负,为护住百姓生机,景国国君才拒绝朝贡,激怒了武朝。
那一日,铁蹄踏破国门,烈火焚烧宫城,亲友一一死在面前,而他却不能一同殉国,被臣僚打晕,从暗道逃走,却还是落入了苏淮瑛手中。
他背负举国的期望,却无力回天。
景昭再也忍不住,强忍多日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他到底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国破家亡的打击,数月来的身心折辱,早已让他濒临崩溃,姜洄的善意让他看到了最后一丝希望,然而祁桓的这一番话却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姜洄看着失声痛哭的景昭,他的悲痛沉甸甸地压在她心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不禁想起阿父被杀的那一天,她也是这样无助地痛哭,眼泪让名为复仇的种子生根发芽,也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她活下去。
国破家亡的景昭,承受的只会比她更多,复仇的信念也会更强。
祁桓此刻能看穿景昭的心思,那另一个世界的他,自然也会明白。
祁桓明知景昭的复国之心,却将他带在身边,加以栽培磨砺,委以重任,那又是为什么?景昭对祁桓死心塌地,又是为什么?姜洄心中一惊,隐隐捕捉到了答案。
——难道祁桓答应了景昭,帮他复国。
姜洄猛地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祁桓幽深的双眼。
你……姜洄声音沙哑,呼吸急促,目光中带着强烈的质疑与防备,难道你就不想复国了吗?复国?祁桓仿佛听到了什么奇怪的话,他不解地看着姜洄,我为何要复国?你说过,你的母亲为你取名‘还’,是希望你还于伊祁。
姜洄质问道,你的母亲,也是出自伊祁王室吧。
祁桓沉默了下来,垂眸看着地上的阴影。
景昭也将目光投向了他,自见到祁桓第一眼,他便被他的容貌气度折服,不敢相信这样的人竟会是奴隶,此刻听了姜洄的话,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祁桓这样的相貌气度,定然也是王室之后。
他隐隐期盼着,祁桓有着和他一样的身世,这样他便能理解他,认同他,与他并肩而立。
但是祁桓笑了一下,唇角的弧度却带了一丝讥诮与讽刺。
我自生下来,便是武朝的奴隶。
而我的母亲……她也只是伊祁最平凡的一个奴隶。
他抬起眼凝视姜洄,幽黑的双眸着火光,却没有丝毫的暖意,反显得凉薄冷酷,景昭想复国,因为景国有他最美好的回忆。
而我没有见过伊祁,即便是从母亲的口中,我也不觉得那里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地方。
我与他不同,在伊祁为奴,与在玉京为奴,于我而言,并无区别。
景昭讶然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来。
祁桓的目光倏然看向了他,他无意识地瑟缩了一下,为那样的目光感到惊惧。
你曾是高高在上的王子昭,一日为奴,也改变不了你骨子里的高傲与矜贵。
祁桓讽刺一笑,我知你们心中所想,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怎么会只是一个普通的奴隶,我的母亲或者我的父亲定然有一方出身王侯,只有高贵的血液才会生出不凡的傲骨。
而奴隶不配拥有一切美好的品质。
祁桓的话如冰棱坠地有声,寒彻人心。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浣衣女,她相貌平平,木讷寡言,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死亡。
祁桓想起那个苦命的女人,眼中覆上了一层黯色,我的父亲……她也不知道是谁,也许是那个马夫,也许是那个门房,除此之外也没有旁人了,听说国破之日,他们都死了……不过这对她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确实是她的孩子,而不被挨打地过完一日,有粗糠填饱肚子,便是最幸福的事。
她一身伤病地死去,和大多数奴隶一样,二十几岁便匆匆走完了一生。
没有抱怨与不甘,甚至也没有抬头看过一眼天空,只是这样麻木地认了命。
姜洄看着祁桓眼中的哀色,心头像被一只手掐了一下,酸胀的感觉便在心口缓缓漫开。
郡主于我有恩,因此我不能看郡主被人欺骗,蒙在鼓里。
我把景昭的心思挑明,之后他的去留,就由郡主自行决定了。
祁桓说着便躬了躬身,行了礼向外走去。
景昭忐忑地看向姜洄,等待着又一次审判。
高襄王是武朝最忠诚的将军,姜洄是他的女儿,她能容许身边埋着一颗钉子吗?但是姜洄并没有回头看他,她的目光追随着祁桓的背影,怔怔地看着他离去。
郡……景昭的话尚未出口,姜洄便已起身,踉跄了两步便朝祁桓离去的方向追去。
景昭讶然看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苦笑一声,低下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