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珠钗

2025-03-25 12:22:47

次日乃是陆缄的生日。

一大早陆老太爷并陆老太太便使人送来了长寿面、新衣、锦缎、文房四宝、金银等物。

房里诸人给陆缄行过礼贺过生,林谨容又陪他吃过长寿面,陆缄起身前去给陆老太爷和陆老太太磕头致谢,林谨容命荔枝将其余物事清点入册,收入私库。

荔枝含着笑点给林谨容听:各色花鸟提花三经绞罗十匹,双窠云雁纹织锦四匹,宜男百花纹锦四匹,织金锦缎两匹,金二十两,银四十两……林谨容算是看出来了,陆家二老送东西主要是给钱,就是生恐陆缄没钱花用,便命荔枝:收好就是。

二爷若是要时,只管拿给他。

荔枝眼看着时辰不早,还不见林玉珍那边有动静,便小声道:不知大太太可否会让人赏东西过来?还有涂氏,又不知是否会送点什么不合时宜的东西过来引起矛盾?不知道,先等等看看。

根据林谨容的记忆,林玉珍是不会给陆缄什么东西的,反倒是陆缄过继给她的那一日,她会找些由头给陆缄东西。

而这一日,通常都是陆云送东西过来,再借口是奉了林玉珍的吩咐。

而涂氏则要到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方命惠嬷嬷送长寿面并她亲手做的新衣过来,惠嬷嬷会看着陆缄吃了长寿面才会走。

不多时,陆缄卷着一阵冷风进来,道:这天阴沉沉的,怪冷的,只怕是要下雪。

出门都多穿些。

一面说,一面递了个盒子给林谨容。

林谨容接了去,并不打开看,只笑道:谁给你的生辰礼?陆缄笑道:你打开看。

林谨容便开了盒子,只见里头是一枝做工精美的珠钗,黄金做胎,钗头垂下的十二粒珠子粒粒都有小指尖大小,一般色泽形状,圆润晶莹,便笑道:谁送你的珠钗?少说也值几万钱?陆缄含笑取了与她簪在发髻上:是我早前命珠子铺做给你的,可巧的今日送到。

荔枝也替林谨容欢喜,忙取了镜子给林谨容照:这枝钗子最是适合奶奶不过,二爷真有眼光。

陆缄只是笑:冬至时你便戴着罢。

正在说时,豆儿就在帘外道:大姑娘过来了。

紧接着陆云带着简儿、珠儿抱着几个盒子进来,眼光在陆缄和林谨容面上一转,脸上含着的笑就一滞,林谨容只作不知,拉了她的手道:阿云过来帮我看看,你哥哥刚送我的钗,你瞧好不好看?随着林谨容的举动,她头上那枝珠钗也跟着晃动,钗头垂下的珠子散发出莹莹光泽,晃得陆云眨了眨眼,勉强笑道:好看。

不等林谨容再开口,就忙忙地命丫头们把盒子呈上来,又给陆缄行礼道贺:这是母亲和我的心意,祝哥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陆缄忙将她扶住了,请她在一旁坐下:自家兄妹,何必这样客气?陆云不坐,抖出一件织锦外袍来:哥哥你试试,看看我的手艺有没有退步。

又笑着同林谨容道:自我会做衣裳开始,每年哥哥的生辰我总做件衣裳给他穿的。

林谨容笑道:你们兄妹情深,羡煞我了。

陆缄试过,格外合身,心想她为婚事烦心,却还花功夫为自己做衣裳,便有些不过意:辛苦你了,日后不必如此费心,你嫂嫂也替我做得有。

陆云的眼里闪过一丝阴霾,随即笑道:哥哥是有了嫂嫂就不要妹子了。

嫂嫂做的是她做的,我做的却又是我做的,怎能一样?陆缄有些窘迫:我是……林谨容抢过去道:他是心疼你呢,不会说话罢了。

陆缄连忙一笑,表示赞同,陆云垂了眼,淡淡一笑,接下来就有些恹恹的,只略坐了片刻就告辞离去。

冬至之日,大雪,风冷,滴水成冰。

平洲的风俗,冬至之日有一物是万万不可缺少的,那便是馄饨。

不单祭祀祖先要用,全家老小也要吃。

林玉珍为了讨好陆家二老,早早便与林谨容商量,弄些面粉馅料到荣景居里,全家女眷亲自动手包。

如此,祭祀也显诚心,又可自娱自乐,还可以给陆云散散心。

林谨容自不会有任何意见,陆老太太也表示欢喜。

于是荣景居里暖意浓浓,欢声笑语。

陆老太太为了表示安慰,特意安排陆云坐在她身边,亲手教陆云包馄饨:我当初包的馄饨乃是同龄的姐妹中最好看的,如今我教你两手,羡煞你两个嫂嫂。

林谨容着了新做的银红色灰鼠皮里小袖对襟旋袄,戴着陆缄新送的珠钗,端坐在吕氏的下首包馄饨,因见陆云那个眉含轻愁的样子,便故意道:我要偷师。

陆老太太口里叫着:不许看,不许看。

看了要罚钱。

却把手伸出来更多,好叫其他人都能看得见。

人老了,就图一个热闹,林谨容知道陆老太太的心思,也想怄怄陆云,便道:罚钱也要看。

不知祖母怎么定的价,多少钱才给看一眼?陆老太太被她逗得直发笑:我说一两金子看一眼,你可敢看?林谨容顺着竿子往上爬:那就请沙嬷嬷帮忙看着,数着我看了几眼,回去好称金子来讨祖母的欢心。

沙嬷嬷含笑道:二奶奶耍赖呢,怎么才算一眼?您一直就盯着不曾挪过眼,算来算去也只得一眼。

老太太您吃亏啦。

陆老太太道:最会算账的就是她,她让你数,你还真的就数了?林谨容便把脸转开,又看过去:沙嬷嬷你看好啦,这是第二眼,我再看几眼。

陆老太太不由开怀大笑,指着林谨容说不出话来。

陆云的亲事有了着落,宋氏不得归家,林玉珍的心情也好,便笑道:阿容这个皮猴儿,平日也不见你有这么逗。

涂氏看看陆老太太那难得一见的欢喜样儿和精神劲儿,便也应景地扯了扯唇角。

陆云看着林谨容,唇边露出一个淡淡的笑:还是二嫂会逗祖母欢喜。

林谨容也淡淡一笑:你二哥前日还说我笨,不会看人眼色,不懂揣度人的心意。

今天听阿云这样说了,我总算是放了一半的心。

她发间那枝珠钗散发出的莹莹珠光晃得陆云的眉尖轻轻蹙了又蹙,把手里的馄饨皮也给弄破了。

吕氏看得分明,懒洋洋地包了一个馄饨,笑道:多亏阿容能干,咱们一家子都跟着享福。

林谨容立即道:嫂嫂真是折煞我啦,辛苦劳力的是长辈们,享福的是我们,我不过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哪里就敢称能干?吕氏还要说,陆老太太就道:你不是害喜厉害么?不舒服就去躺着,我放你假了,吃饭的时候再叫你就是。

林玉珍一声笑出来,含笑道:大侄儿媳妇,还不赶快谢过你祖母的体贴?吕氏的脸色微变,终又换成笑脸:我今日还有精神,正好陪着长辈们坐坐,尽尽孝。

眼角觑见陆云手里的馄饨又破了一个,不由暗暗发笑。

又不得不暗自佩服宋氏,即便隔了这么远,还是对这些事情推算得如此精细到位。

陆老太太见她老实了,便问林玉珍:晚上吃的什么?林玉珍道:当年我们在南边,厨子曾上过一个新奇吃法。

把野兔肉、羊肉切成薄片,用酒、酱、花椒浸一下,再将风炉安放在桌上,着锅放水,水滚,自个儿夹着兔肉放到滚水中汆熟,再根据个人的口味蘸佐料汁子,其味甚美。

媳妇想,如今天凉,热菜易冷,不妨试试这个法子,又热闹,又暖和。

这是她重新执掌厨房之后的第一个要紧节日,当然要弄些花样出来压下吕氏去。

陆老太太果然欢喜:好主意呀,就这样定了。

林玉珍脸上就露出几分得意来,言辞就又更加乖巧,只哄着陆老太太开心,吕氏和涂氏都不由暗暗撇了撇嘴,埋头苦包馄饨不提。

祭祖完毕,阖家一同在荣景居围炉闲话,因着陆纶等三兄弟尚在太明府不曾归家,宋氏又在乡下别居,气氛到底是没有往年热闹,透着几分冷清。

陆老太爷却也不在意,只顾与陆老太太说些外头的趣事,又将外人送来的冬至礼拿出来翻捡,分给众人。

元郎与浩郎却因一辆做工精细的鸠车争得大哭起来,吕氏当然要叫元郎这个做哥哥的让着浩郎。

浩郎得了东西自然欢喜无限,元郎却是大感委屈,张口就哭:分明就是曾祖父给我的东西,凭什么要我让给他?我要祖母,我要祖母,祖母给我做主此言一出,荣景居里的欢乐气氛顿时荡然无存。

陆建中偷偷看了陆老太爷一眼,见陆老太爷端坐不动,面色并无半点改变,便暗暗叹了口气,呵斥陆绍:你怎么教的孩子?这么大了还不懂得谦让幼弟,更不懂得在长辈面前执礼。

陆绍眼里滴下两滴泪来,却不说什么,只起身去将元郎拉到一旁,低声训诫,元郎却是不依,只是道:东西分明是我的,只要我谦让他,为何不要他敬我?祖母最是疼我,不会偏疼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