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VIP] 躁乱

2025-04-03 08:00:37

将李芳蕤送去景明阁, 江嬷嬷保证道:姑娘放心,这里我们两三日便来打扫一次,后面有处荷花汀, 前面距离花园还有一段路, 绝无蛇虫的, 老身留了个粗使婆子在西边廊厅的倒座房,您若有事,只管喊她便是。

李芳蕤已定下神来, 笑道:让嬷嬷操心了,时辰晚了, 嬷嬷也早些歇下。

言毕,李芳蕤又看向秦缨和谢星阑,那我先歇着。

秦缨应是, 待李芳蕤掩上门,谢星阑便对江嬷嬷道:嬷嬷去歇着吧,我送她们过去。

江嬷嬷笑意微深,好,那就让公子送县主。

江嬷嬷和张伯离去,谢星阑带着秦缨往自己住的院子去,路上经过一片葱茏的木槿花林, 初冬时节,花蕊尽颓, 绿意却仍然葱茏,秦缨看着那黑洞洞的林子, 背脊隐隐发凉。

谢星阑看她一眼, 不会有蛇了。

秦缨胸脯微挺,将心间余悸强压下, 你幼时住在此地,可多见蛇虫?夏季偶见,那时候府中人多,这等阴物,不喜人多之地。

二人边说边走,秦缨紧张松快不少,她看着他问:那去京城之前呢?谢星阑唇角微抿,那时,我并未住在府中。

见秦缨一错不错望着自己,谢星阑缓声道:当年我归家后,先给父亲母亲办了丧仪,那时我年幼,全靠谢氏宗族置办,我亦大病了一场,病还未愈,便有谢氏长老出来说话,直言我年幼,无法支应门庭,见我病情反复,便找来道士驱邪,那道士说我命格有异,克父克母就算了,拖延下去自己也活不长,他们便将我送进了城外山上道观中。

秦缨呼吸一轻,道观?见她眼底多有担忧,谢星阑反倒牵了唇,不错,去道观除邪,那道观得了谢氏长老的好处,自然存了磋磨之心,我全靠两位嬷嬷和张伯护着,才勉强保住性命,那两年在观中,文武皆荒废,接我入京之时,已是形销骨立,不似十岁孩子。

谢星阑语气轻松,仿佛期间苦痛寥寥,但秦缨听来,目光更是深切,谢星阑又道:养父当时已经得陛下看重,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由他出面,帮我拿回了祖宅,入京时,留了江嬷嬷一家在此,只于嬷嬷和谢坚两个跟去了京城。

秦缨道:我听谢坚提起过,今年年初,那位嬷嬷过世了。

谢星阑不知想到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暗色,不错。

说话间,二人走到了谢星阑院前,秦缨脚步微顿,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院门门额上,铁画银钩写着清晏轩三字,便令秦缨想到了这八字,谢星阑道:谢氏在前朝出过多为宰相,以治世为任,不过此处名字,是父亲年少时自己改的。

秦缨叹了口气,令尊有报国为民之心。

二人步入院内,谢星阑道:父亲是贞元初年进士,彼时陛下刚刚登基,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便大开恩科,父亲起初确有报国之心。

秦缨道:是贞元七年辞官的?谢星阑颔首,不错。

秦缨蹙眉,那便在京中留了七年,你可记得当年你父亲遭遇了什么?话音落下,二人走到正门之前,谢星阑推门,先请秦缨入内,他跟在后道:只记得某日,父亲忽然命下人点算家业,之后半月不到,便决定辞官归家了,母亲忧虑重重,但他们二人言谈,并不叫外人听见,我也不知为何,但有一点我记得。

秦缨进了堂中,只见这屋子摆件器物皆是上品,却颇为素简雅致,且多宝阁上的玩意儿一看便多为旧物,她走近些,先看到一套墨砚。

谢星阑在她身后道:当时我父亲与养父关系极差,叛军肃清之后,陛下有异株连,与信阳王有关的朝臣宗亲,有罪的重判,无罪但有旧交的,皆被罗织罪名,轻则贬官,重则抄家杀头,养父之名极恶,父亲上谏多回,但陛下反而斥责父亲妇人之仁,因此非要猜测,父亲或许是看到陛下心狠手辣,助纣为虐,因此才寒心辞官。

秦缨秀眉微蹙,效忠的君王与自己的治世之道相左,的确会令人心冷,但……总有些古怪,若离开朝堂,岂非再无施展抱负之心?你父亲那时未过而立之年,未来还有几十载光阴,便能甘心吗?谢星阑目泽微深,确是如此。

话音落下,他看了眼天色语气一缓,先歇下吧,时辰太晚了,此事还需细究,这两日我也仔细想想旧事,明日一早先与江州府衙知会拐卖女子的案子。

他徐步向前,去内室,跟我来。

秦缨跟在他身后,门口的白鸳和谢坚也一并往里走,想到这是进他卧房,秦缨刚定下的心跳竟又微快起来,她暗暗深吸口气,待入门,目之所及多浅暗之色,透着精干利落的男儿风范,谢星阑站在室中道:床榻之上皆是簇新,你放心安歇——秦缨点头,你父亲母亲那边可好安睡?谢星阑弯唇,你安心,我睡在何处都无异。

秦缨哦了一声,又去打量屋子,便见这卧房内被褥床帷虽新,可其他柜阁上却都是旧物,且还是他私物。

见她四看,谢星阑道:其实这祖宅我住的时间并不多,我贞元二年入京时尚不记事,其后也只逢年节才回来小住两月,贞元七年也仅在此住了三个月便去了道观,再之后,也只有五年前回来清算旧账时住了一月,你若觉这些摆设碍眼,我命人收起来。

我没有——秦缨无奈道:本就是你的屋子,哪有这样做的道理?谢星阑走到一旁将窗扇检查一番,回身道:那我瞧你多不自在?秦缨被他看透,顿觉耳热,忙道:我是不好意思,我一个做客的,竟然占了主人的屋子——谢星阑眼底沁出丝笑,但我愿你住。

这话落下,秦缨眼瞳微睁,唇角一动,却不知如何作答,像不确定谢星阑此话何意,愈发盯着他看,便见谢星阑意态坦然,又自然而然往窗户看去,几处窗扇十分严实,绝不会有蛇虫鼠蚁乱入,你莫要害怕,我父母的院子就在东南方向,隔了一片花圃,你叫喊起来,我必能听见,耳房热水备好的,若缺什么,只管喊我。

秦缨抿了抿唇,知道了,看不出你还会操心这些,你快去歇着吧。

谢星阑点头,又看向站在不远处的白鸳,好好照顾你家县主,若有何事端,尽管出声。

白鸳忙脆声应下,谢星阑又看秦缨一眼,这才朝外走去,秦缨站在原地未动,只听见门扉合上之声,快声吩咐,去栓上门。

白鸳应是,出门后又很快进来,进门便见秦缨站在西窗榻几边,正看几上摆着的一副玉石棋子,她本想伸手拿起来看看,可想到这是谢星阑之物,到底未动。

白鸳也望着这规整肃雅的屋子道:小姐,这到底是谢大人的寝处,这件事只怕不能让侯爷知道——秦缨蹙眉,一边解包袱一边道:父亲又不会问。

白鸳一想也是,而后盯住秦缨不放,一双眸子微微放光,看得秦缨发憷,有话便说。

白鸳凑上来,一边替秦缨更衣一边道:您去那村子的路上,可生过什么事吗?怎么这次回来,奴婢觉得谢大人待您与从前有些不同呢?秦缨快速眨了眨眼,何处不同?白鸳认真道:船上的事便不说了,便说刚才吧,大家都被吓着,但他只关心您,还有,这卧房也是让您住——秦缨轻嘶一声,难不成让芳蕤住?我与芳蕤之间,他还是与我更熟悉些,没错,终究是因为我与他早就相熟罢了。

白鸳迷惑起来,秦缨转身看她道:他是外冷内热的性子,你想想他不苟言笑的模样,若不够相熟,他哪会多言?白鸳歪了歪脑袋,可是——别可是了,你便不累吗?秦缨打断白鸳,直往耳房而去,咱们快些梳洗歇下为好,明日还有差事呢——白鸳哦一声,乖乖跟了上去。

谢星阑走出清晏轩,又忽地驻足,有些不放心地听了听院内动静,见无声无息地,他才继续往父母住的汀兰院去,谢坚跟在他身后,拧着眉头道:公子,小人有一事不明白……谢星阑未出声,等着他说下去,便见谢坚抓耳挠腮一番道:您待县主越来越好了,这院子您住的虽不多,可您少时,是夫人亲手为您置办的,这些年您就算不回来,也不许其他人为您打理,只让嬷嬷照应,此番到了县主这里您却实在大方,您……他伸着脖子看谢星阑面色,却见谢星阑八风不动,眉眼间还是那股子和煦意味,谢坚眼瞳越瞪越大,心内某个猜度越发明显,您这一路上……您不会是……话还未说完,谢星阑转眸扫了他一眼,那眼神沁人心脾,颇有警告意味,谢坚心下骇然,忙自打嘴巴,小人多言了——见此,谢星阑方才大步流星而去,等他走出十多步,谢坚才跟上,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等到了汀兰院,一眼看到了等在此的谢咏,他连忙抓住谢咏的手臂,哎,我跟你说一件事,一件大事,你有没有觉得咱们公子近来对县主颇为照顾……谢坚眉飞色舞一番,本要等个答复,谁料谢咏看傻子一般看他,连一句话也未说,直挣开他进了屋去,谢坚苦恼地抓了抓脑袋:难不成我说得还不够明白?谢星阑正在屋内点灯,他先前已来此处缅怀片刻,此时住过来,目之所及尽是亲切,他移步暖阁,对着谢正瑜夫妻留下的旧物出了会儿神才折去卧房,一番梳洗更衣,子时三刻熄灯躺下。

幼时谢正瑜入京做官时他刚满一岁,在三岁入京之前,皆养在母亲房中,谢星阑闭上眸子,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幼年情形,父亲母亲过世多年,面容早已模糊,但许是歇在此地的缘故,这追思来的格外深切,可没多时,谢星阑一个激灵睁开了眸子。

正忆哀思的他,脑海中竟闯入一张鲜灵秀美的脸,那双点漆似的眸子,或喜或惊,或悲或利地望着他,直令他心腔子里难抑地躁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