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之后,关卓凡回到自己的书房,恭代缮折。
十几份奏折,一一批阅过了,拢共花了大半个时辰,看看表,已是亥初了。
关卓凡合上最后一本折子,正想大大伸个懒腰,只听屋外隐约啪的一声——声音很熟悉,必是站岗的轩军近卫团卫兵在立正行礼,果然,紧接着便听到卫兵高声说道:贵太妃好!关卓凡一边儿想着,卫兵跟着就会再来一句:公主好!一边儿心里微觉奇怪,娘儿俩这个时辰跑到书房来找我做什么呢?不想接下来听到的,却是丽贵太妃含笑的应答:你好。
没有公主好。
关卓凡大奇:丈母娘一个人跑过来了?什么情况?接着便是明间的丫鬟的声音:给贵太妃请安。
然后是丽贵太妃的:起来吧,你给王爷回一声,就说我来了。
关卓凡赶忙站了起来,不等丫鬟出声,便高声说道:快请贵太妃!丫鬟打起帘子,丽贵太妃跨过门槛,笑容满面的进入次间。
关卓凡微微张开了嘴:她的手上,居然端着一个倭漆托盘,一眼看过去,上面的那一碗,应该是——燕窝粥。
什么意思?丈母娘给女婿送宵夜来了?这位丈母娘,是贵太妃,这位女婿,是和硕亲王,这未免……呃,太过匪夷所思了吧?关卓凡不及细想,先对打帘子的丫鬟说道:怎么好叫贵太妃自个儿端着?还不赶快接了过来?呃,如果是在原时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该俺自己抢上一步,接了过来,可是,这个时空,男女有别,俺可不好抢丈母娘手中的盘子啊。
丫鬟刚刚答了个是字,丽贵太妃说道:别——我就是怕她们毛手毛脚的,才自个儿拿着。
说着,走到书台对过的的圆几旁,将托盘放在圆几上,直起身来,笑盈盈的说道:这是我自个儿下厨熬的,请王爷尝一尝,还是不是那个味儿?关卓凡一叠声的说道:岂敢屈贵太妃的大驾?真正是折煞我了!心里想,什么叫还是不是那个味儿?哪个味儿呀?丽贵太妃马上就答疑解惑了:王爷不必客气,这个燕窝粥,该熬成什么样子,我是请教过白氏的——她说过,你晚上公牍繁忙,大多数时候,都是要喝一碗燕窝粥的。
啊?话说,白氏陪小芸去了美国之后,关卓凡还真没有再喝过类似的燕窝粥。
这种事情,关卓凡满面歉然的样子,交给下人去做就好,怎么好劳动贵太妃呢?唉,真是,真是……下人们怎么熬得出那个味道?丽贵太妃笑道,白氏的独门秘籍,可就只传授给我一个人了!丽妞儿还说,要替我打下手,我说,你从小到大,啥时候自个儿煮过东西啊?一边儿安生呆着,别在这儿添乱了!说罢,转头对那个侍立一旁的丫鬟说道:你出去吧,这儿暂时不用你了。
那丫鬟答了声是,福了一福,退了出去。
小姑娘行礼、退出,举手投足,都很规矩,眼睛却忍不住骨碌碌的转着——今儿的事儿,从来没有见过,实在是好奇啊。
关卓凡更是大奇:您倒是自个儿煮过东西?久闻永和宫的小厨房,饮馔精洁,原来您这位宠冠六宫的妃子,自己也下厨啊?您的手艺,啥时候学的呀?啊,应该是您进宫之前的事儿了吧?轩亲王素来洞鉴万里,不过,这一回,却是猜错了。
丽贵太妃出身虽然普通,父亲庆海,不过是一个六品的主事,但家里一样有丫鬟,有仆妇,她进宫之前,还真没有下过厨,她的厨艺,是进宫之后,跟着小厨房的厨娘学的。
永和宫的小厨房,饮馔之精,居东西六宫之首,连御膳房都要竖起大拇指,说个服字,这是彼时的丽妃多年悉心经营的结果,也是她争宠、固宠的重要手段,文宗进了永和宫小厨房整治的御膳,就对御膳房的温火膳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懿贵妃输给丽妃,有人抓不住男人的胃,有人抓的住男人的胃,也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我的手艺,丽贵太妃含笑说道,大致还算过的去,有几样小菜,先帝在时,也肯说几句好话的,加上白氏这位名师,这碗燕窝粥,大约不会难吃到哪里去,王爷姑且试一试吧。
我靠,这真正是皇帝的待遇了——不对,还得看哪位皇帝,今上就没有这个待遇,小皇帝到永和宫串门儿,顶多给点儿零食吃罢了。
好吧,却之不恭,却之不恭。
关卓凡连连称谢,同丽贵太妃,隔着圆几,面对面的坐了下来。
丽贵太妃两只柔夷伸了出来,似乎要伸向托盘中的燕窝粥,到了半途,生生止住,变成了一个奇怪的请的手势。
同时,她尴尬的笑了一笑,脸儿又红了。
关卓凡微微一怔,便反应过来了:如果自己是文宗的话,丽妃一定要双手捧起燕窝,送到自己的手里——这其实是丽贵太妃的一个习惯性的、下意识的动作,做到一半,才醒起不妥,仓促变招,变成了这么个奇特的姿势。
关卓凡心中一荡:你不如就把我当做咸丰好了……此念一起,心里连呼:罪过,罪过!眼前这一位,可不像慈安、慈禧,只是宗法意义上的丈母娘,这一位,可是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丈母娘,别说真的有点啥,就是单单意淫,也是不可以的!他收摄心神,又道了一次谢,这才端起燕窝粥,慢慢儿的吃了起来。
燕窝粥一入口,关卓凡就心中一动:甘香软滑,犹在白氏出品之上,眼前这位丽人,果然不愧为紫禁城饮馔无双的永和宫主人!不过嘛……嗯,这个味道,同白氏熬的,其实颇不相同,两者的路数,似乎并不一样啊?再吃了两口,他确定了:丽贵太妃熬的这碗燕窝粥,同白氏熬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真实情形应该是这样子的:白氏入宫,到永和宫拜访丽贵太妃,两个人聊起荣安公主的未来夫婿,白氏必是说过,关卓凡有晚上喝燕窝粥的习惯,丽贵太妃便记在心里了。
不过,怎么熬燕窝粥,她并没有向白氏请教什么——根本用不着。
所谓白氏的独门秘籍,只传授给我一个人了云云,不过是她今天晚上的行径的一个引子。
丽贵太妃今天晚上的行径,事出非常,一定是有着特别的目的。
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本来,这碗燕窝粥,由荣安公主这个做妻子的送来,才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居然是由丽贵太妃这个做丈母娘的送了过来!如果是小家小户也就罢了,问题是,这儿是固伦公主府,几位主人,丈夫是和硕亲王,妻子是固伦公主,丈母娘是贵太妃,如此豪华组合,天底下再也找不到第二组了。
通常情况下,家业愈大,门户愈深,规矩愈严,一般公侯人家,丈母娘和女婿说多一句话,都算逾距,何况为君洗手做汤羹?何况……亲王、公主、贵太妃?我们晓得这家的男主人不爱守规矩,现在,连女主人也……咳咳,咳咳。
关卓凡一边喝着燕窝粥,一边转着脑筋:丽贵太妃此举,是不可能瞒着荣安公主的——也不可能瞒得住,事实上,应该是母女俩商量好的,丽贵太妃自己方才也说了,丽妞儿要替我打下手什么的。
那么,就是说,俺丈母娘要和俺说的话,不适宜由俺老婆来跟俺说,甚至,俺老婆连旁听也是不适宜的。
有趣了,到底是什么事儿、什么话呢?*(小预告:明天两更,一更上午十点,二更下午五点)*(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九零章 再见疑似穿越者关卓凡吃这碗燕窝粥,口中是甘香软滑,鼻端是圆几对面飘过来的芗泽微闻,眼角余光,则避不开那对欺霜赛雪的柔夷,实在是有些神不守舍。
他努力收摄心神,一口一口,稳稳当当的吃光了,没有闹出将水粥滴到自己前襟上之类的笑话。
最后,连碗底都用勺子刮了一刮。
这个动作,落在了丽贵太妃的眼里,不由抿嘴一笑。
关卓凡放下空碗,叹了口气,说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丽贵太妃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他是在变着法儿,夸自己的手艺,不由就抬起手,用一方绣着金鱼戏水花样的手帕,掩住了嘴,轻声的笑了。
这一笑,端的是千娇百媚生!关卓凡几有惊心动魄之感,方才对丈母娘下定的守礼自持的决心,几乎就要动摇了。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两位丈母娘,宗法意义上的那一位,会在文宗那里,输给了眼前的这一位?吃过了,传丫鬟进来,收走了碗、盘,然后上了茶。
王爷如果用的还对味儿,丽贵太妃含笑说道,以后你在丽妞儿这儿,晚上就用这个燕窝粥好了。
另外,我还有几味小菜,也要请王爷……呃,指教。
关卓凡心中大动:待遇升级了?我靠,果然是,果然是……要留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啊。
啊,不对,不对,这个说法不对,可不敢说眼前这位美女的男人是俺啊……嗯,也没啥不对的,为娘的帮女儿的忙嘛……一边儿胡思乱想,一边儿笑着说道:虽然受之有愧,也只好却之不恭了!我这儿先谢过贵太妃了!说罢,站起身来,做了一个揖。
丽贵太妃也站起身来,微微一福,还了半礼,微笑说道:王爷太客气了!重新落座之后,关卓凡用半玩笑的语气说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贵太妃惠赐甚深,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丽贵太妃被他窥破心思,脸儿不由得红了。
关卓凡看得有趣,心想,您这一天下来,脸要红多少次啊?不过,他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谓,并非调笑,反而是他心存厚道,主动替丽贵太妃解画。
关卓凡早就看出,丽贵太妃此行,另有目的,也看了出来,她虽然言笑晏晏,但是心里面却是紧张的,颇有不知如何启齿之苦,不如主动替她做个引子,她藏掖着的话,就可以顺势说了出来了。
王爷为丽妞儿打算,丽贵太妃低声说道,无微不至,不过,如果我拿这个特地向王爷道谢,就不像一家子了……那是,关卓凡心想,您这碗燕窝粥,大约也有感激我为您女儿无微不至的因素在里面,不过,如果仅仅因为这个,确实就见外了,您女儿也是我的老婆呀,想来,必是还另有所求滴。
踌躇了片刻,丽贵太妃终于说道:我还真有个事儿,要求王爷帮忙的。
果然。
请贵太妃吩咐。
吩咐可不敢当……丽贵太妃犹豫了一下,向窗外看了一眼。
关卓凡明白她的意思,朗声说道:外面儿的人,都退下去吧!很快,脚步纷沓,明间的丫鬟、屋外的岗哨,都撤了。
请说吧。
王爷日理万机,且……皇上又病着,这个时候,来跟王爷说这个事儿,也实在是……不合适。
关卓凡晓得,丽贵太妃绝对不是喜事、多事、不晓事之人,不该说的话,一句不会说,不该走的路,一步不会走,她的措辞,既然是不合适,而不用不晓得合不合适一类的设问,就多半不是谦辞,就大约真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既如此,又为什么大费周章,专门过来说这个事儿呢?关卓凡的好奇心,被挑了起来,微笑说道:贵太妃不用顾虑那么多,圣躬确实不豫,不过,机枢也好,底下的各个衙门也好,该办什么差,还办什么差,不可以因此有什么拖宕,不然,就不能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顿了顿,别的事儿,也是一样,除了不好婚宴庆吉、大操大办之外,该怎么过日子,还得怎么过日子。
是,丽贵太妃说道,我要说的这个事儿,该不该办,我是全然没有谱儿的,只能够跟王爷说,有这么一个事儿。
是,是,贵太妃请说吧,若是真的不该办,或是我力不能及的,自然也不能勉强。
那,我就放心了。
顿了一顿,丽贵太妃终于说道:先帝的妃嫔中,有一位婉妃,王爷……是晓得的吧?关卓凡微微一怔,点了点头,说道:是,晓得的。
他往宫里边儿送礼,并非只送钟粹宫和长春宫,别的妃嫔,例牌也有点缀,包括婉妃的宫里,也送过东西的。
因此,文宗留下了哪几位妃嫔,他是门儿清。
不过,关卓凡给这几位妃嫔送东西,倒不为套交情、拉关系,只是不想旁人说他势利,只肯巴结两宫皇太后罢了。
在宫里边儿的时候,丽贵太妃说道,婉妃和我处的算好的,她才学好,教过丽妞儿的读书、画画,也算是丽妞儿的……师傅。
关卓凡轻轻啊了一声,说道:我想起来了,这位婉妃,诗书传家,祖父英和、父亲奎照,文名皆盛,嗯,英和的法书,奎照的诗文,都可谓一时之选,她家学渊源,学问自然也是好的。
是,丽贵太妃说道,我们都说,她是后宫‘第一才女’呢。
顿了顿,不过,我请她教授丽妞儿诗词书画,她答应是答应了下来,却说了这么一番话,她说,‘轩郡王这个人’——说到这儿,丽贵太妃打住了话头,觑了觑关卓凡的脸色。
关卓凡心中一动:提到我了?含笑说道:轩郡王此人如何?——贵太妃尽管说。
是,丽贵太妃嫣然一笑,那个时候,两宫皇太后替丽妞儿、敦妞儿指婚的懿旨,刚刚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