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九四章 候选人

第一九四章 候选人

2025-04-03 08:01:14

文祥还在想着,小皇帝虽然危在旦夕,不过,这个旦夕,不晓得一天、两天还是几天?孰知,将近下午申正的时候,太极殿传来消息,小皇帝已经陷入了深度的昏迷,全然不省人事,太医正强行撬开牙关,灌喂参汤。

这就不是旦夕之间,而是指顾之间了!在军机处值守的曹毓瑛,立即按照事先拟定的名单,派出快马,宣召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从速进宫。

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都是与国休戚的人,有亲承末命的权力和责任,皇帝弥留之际,必须在场,这不消说了。

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虽然不一定挤的进国家重臣的行列,不过,内务府大臣是皇帝的管家,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则是皇帝的西席,都可以认为是皇帝的一家人,因此,也有见皇帝最后一面、向皇帝告个别的权力和义务。

不过,除非有特别安排,一般来说,亲承末命神马的,就不关管家和西席的事儿了。

关卓凡预备着传各支亲王和近支亲贵进宫的预备二字——主要针对恭王,非常有先见之明,在香山碧云寺的恭王,接到了消息,立即就往回赶,进西直门的时候,刚刚好是申正。

恭王在香山接到小皇帝的消息,还只是病危,到了凤翔胡同,消息已经变成了弥留,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依旧惊得面色发白。

恭王强自镇定,对过来传召的太监说道:你先回去,我马上就进宫。

他有几句极其紧要的话,要先交代给恭王福晋。

摒退旁人,夫妻密语。

恭王福晋听了恭王的话,不由目瞪口呆:六爷这是……闹的那一出?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恭王微微压低了声音,口气却异常严厉:你想保住咱们这个家,想保住你的两个儿子,就照我说的办!恭王的两个儿子,长子载澄,为恭王福晋所出,次子载滢,为侧福晋薛佳氏所出,当然,嫡也好,庶也好,都算是恭王福晋的儿子。

交代明白之后,恭王也不坐车了,护卫已替他备好了一匹极神骏的菊花青,恭王认镫上马,扬鞭疾驰,往紫禁城赶来。

从东华门进了宫,发现宫灯都还没有卸下来,说明小皇帝尚未大行,不由微微松了口气。

恭王是赏了紫禁城骑马的,不过,他从来没有真正在宫里骑过马,但今天不客气了,一进东华门,便重新上马,只是适当放慢了速度,菊花青一路小跑,在协和门前左折而北,一直过了箭亭,到了景运门前,恭王才勒住缰绳,跳下马来。

亲贵重臣觐见之前,一般都在景运门内的九卿值房等候,但景运门是天街的东门,太极殿则属西六宫,彼此距离较远。

今日的情形,不同往日可以从容列班入觐,大事出来,一大堆亲贵重臣,一面嚎啕辟踊,一面从九卿值房往太极殿猛赶,这么长的距离,到了太极殿,必定混乱不堪,一塌糊涂。

本来,最合适的等候地点是军机处,军机处位处天街西门隆宗门内,距太极殿距离最近,可是,军机处是政府中枢,以亲王之尊,亦不可以擅进,更别说这么一大群人了,所以,等候的地点,就选在了居天街之中的乾清门侍卫直房。

乾清门侍卫直房的地方并不算大,恭王一进去,便见满满一大屋子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站着,没有一个人坐着,也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极其沉闷。

六哥到了,说话的是关卓凡,咱们这就过太极殿吧。

恭王浑身一震,颤声说道:皇上已经?……还没有,关卓凡低声说道,不过……也就是一时三刻的事情了。

顿了顿,我想,咱们还是到太极殿,在院子里跪候的好。

恭王微微吐了口气,点了点头:好,确实这样更妥当些。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在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中,他是最后一个到的。

出门之前,恭王向屋内众人极迅速的扫了一眼,各支亲王、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是些什么人,不必看就晓得,他要看的,是近支亲贵之中,除了他的三个弟弟——醇王、钟王、孚王之外,还来了什么人?一共是三位。

一位是隐志郡王奕纬的嗣子载治,他今年二十九岁,爵位是多罗贝勒,已经加了郡王衔。

载治为人,一向老实本分,目下身上的差使,是宗人府右宗人,兼管理宗人府银库。

隐志郡王,就是前文提到的,恭王那位倒霉的大哥——嚷嚷着一登基就宰了自己的老师,结果被大发雷霆的宣宗一脚踢死了。

这是宣宗一系。

老惠亲王的世子奕详,他今年……十八还是十九岁?老惠亲王绵愉已经过世,奕详还没有袭封王爵,眼下的爵位,只是个镇国公——这是仁宗一系的。

第三位,颇出恭王意外,瑞王的嗣子载漪。

恭王之所以意外,第一,载漪今年才十一岁,远未成年;第二,载漪其实是原来的惇王奕誴所出,瑞王身后无嗣,过继给瑞王的。

奕誴被削爵圈禁,他的儿子们自然也就跟着倒了霉,上头虽然不以为甚,没动他们的爵位,但是烧酒胡同的王府是住不得了,往日的风光也没有了,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栖栖遑遑过日子。

唯有载漪,因为已经过继了出去,不受影响,现在,居然还被召进宫来,亲承末命。

在血缘上,载漪算宣宗一系,但在宗法上,瑞王是仁宗一系。

嗯,惠王、瑞王,仁宗一系,都在这里了。

严格说起来,仁宗一系,还有一支惇王,老惇王绵恺身后无嗣,宣宗就把自己的第五子奕誴过给了四弟,奕誴被削爵圈禁,这个惇王的爵位,现在还虚悬着,还不晓得会落到谁家的头上。

宣宗一系到齐了,仁宗一系也到齐了。

恭王心中一动,在近支亲贵之中,载治、载漪两位,理论上来说,也是有资格做嗣皇帝的。

再一深想,如果近支亲贵划到仁宗一系为止的话,有资格承继大统的载字辈,一共是四人——自己的儿子载澄、载滢,是其中的两位,另外两位,就是载治、载漪了,好,或者生父在场,或者本人在场——都在这儿了。

原来如此。

还有,载治去年生了个儿子,取名溥偕,如果近支亲贵划到仁宗一系为止的话,这个溥偕,就是近支亲贵中,目下唯一的一个溥字辈了。

这个——恭王又看了载治、载漪一眼,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两个堂兄弟刚刚好挨在一起,缩在一个角落里。

载漪不过十一岁,还是个孩子,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哆哆嗦嗦的,满脸写满了惊恐和不安。

载治的年纪,比载漪大了一倍半还不止,但是,也是一副畏畏缩缩的神情,就好像一个大号的载漪似的。

恭王在心底,无声的叹了口气。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