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离开凤翔胡同的时候,夜已深了,回到家,已交子初。
天气炎热,不能不洗沐一番,再做安置,不然,明日面君,就不恭了。
到上床的时候,已近子正。
这一整天下来,他早已是疲惫不堪,加上多日来深埋心底的隐忧,在恭王那儿颇得缓释,一些犹豫难决的大事,也有了章程,压在心底的大石,至少放下了一半,因此,难得的睡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觉。
第二日,起身便较平日略迟,待进了宫,赶到军机处,见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三位,都已到了。
一进门,文祥便觉得气氛略略有异,曹、许、郭三人的神情,虽然平静,但眉宇之间,颇为凝重。
文祥心里嘀咕:又出了什么状况了吗?目光逡巡,看现了桌子上摆着两个白匣子。
博公,曹毓瑛指了指那两个白匣子,两份电奏,一个是昨儿个半夜到的,李少荃的;一个是今儿个一早到的,瑞澄泉的。
顿了一顿,似乎……都是关于轩邸自请退归藩邸的事儿。
文祥心里,咯噔一声:真又出了状况了!李少荃,李鸿章,湖广总督;瑞澄泉,瑞麟,两广总督。
他们两位,文祥问道,呃……怎么说呢?话一出口,便晓得自己问得不对了——曹、许、郭三位,和自己一样,不应该晓得奏折的具体内容的。
这两份折子,不过刚刚送达,在程序上,上头既未将之下发,军机大臣就不能阅看、处置,则其中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应该晓得。
黄白折制度下,白折之所以会出现在军机处,是因为无法送达轩亲王府——轩亲王不纳,因此,只好先送到军机处放着。
反正,如果上头把奏折——黄折发下来了,也是要几位军机大臣阅看、处置的,白折就权当折底存档用了。
总之,上头将奏折正式下发之前,白折就算像现在这样摆在面前,军机大臣也不能擅自阅看,不然,就是侵犯君权了。
因此,在母后皇太后无力独自看折、轩亲王又撂了挑子的情况下,枢府运作的效率,大大的降低了。
不过,母后皇太后不开口,四位大军机,不论是谁,都绝不会主动向母后皇太后要求:轩亲王销假入直之前,就暂由俺们替代轩亲王阅看白折吧——这得犯多大的忌讳啊。
母后皇太后那儿,不晓得是念不及此,还是另有考量,反正,迄今为止,完全没有表露过要文、曹、许、郭四位暂代关卓凡看折的意思——一个字儿也没有提过。
大伙儿且这么熬着吧。
当然,小小的变通的法子,还是有的。
电报局那边传来的消息,曹毓瑛微微压低了声音,不过,文祥也好,许庚身、郭嵩焘也罢,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李少荃和瑞澄泉,都摆明车马,不赞成轩王退归藩邸。
其中,李少荃的折子的题目,叫做‘沥陈国家不可一日无轩亲王仰祈睿鉴事’。
文祥心中,猛的一跳。
他突然发现,轩亲王自请退归藩邸一事出来之后,自己一直疏忽了地方督抚可能发生的反应——不晓得别的军机大臣有没有想过此事?反正,他是没有见过曹、许、郭三位,提及过这方面的考虑。
这个疏忽,其实是祺祥政变的惯性使然。
洪杨乱起,旗营、绿营以及满员,朽败无用,肃顺当权之后,支持湘军,重用汉员,局面渐次好转;拿捕肃顺之后,恭王和文祥,一度都十分担心,地方督抚,如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等,会上疏为肃顺求情。
曾、胡、骆等一班人,都是在肃顺的大力支持下,才当时得令;而平定洪杨,朝廷倚曾、胡、骆等若长城,若彼等为肃顺说话,无论如何,朝廷不能不刀下留人。
结果,曾、胡、骆等人,在辛酉政变一事上,一默无言,也包括肃顺的死活——由始至终,一句为肃顺求情的话也没有说过。
于是,恭王和文祥明白了:地方督抚,尤其是汉人,是把上头的种种斗争,看做满洲人闹家务——根本不关俺们的事儿。
所以,文祥本能的认为,对这一次的嗣皇帝之争,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轩亲王自请退归藩邸,地方督抚亦会采取相同的态度——这是满洲人闹家务,不干俺们的事儿。
事实上,主张荣安公主继统、承嗣之急先锋,如宝廷之流,也是一直这么造势的:立不立女帝,是爱新觉罗的家务,不相干的人——别说是汉人了,就是一般的旗人,也不好多嘴多舌!特别是宝廷的人臣不可拟于君上、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的言论出来之后,立女帝,不涉及、不影响、不改变臣下和民间的继承权现状的调子,定了下来,地方督抚,更加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争论立不立女帝的时候,地方督抚,确实没人多嘴多舌,然而,轩亲王一说要自请退归藩邸,地方督抚们就按捺不住了,这——王大臣会议,文祥沉吟说道,是前天上午的事儿,李少荃的折子,既然是半夜到的,必然就是昨天晚上拜发的,算一算,不过就过了一天多点儿的辰光——李少荃的动作,可是够快的!武汉和京城虽然通了电报,曹毓瑛说道,各省在京里也都有自己的提塘官,可是,第一,将整个局面弄清楚,单靠提塘官是不够的,李少荃必然还要多找几个相熟的京官‘摸底’;第二,电报固然瞬息即达,但函电交驰,反复往来,也是要花费许多时间的。
所以,李少荃真正弄清爽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必定是第二天,也就是昨天的事儿了——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且不好说呢。
许庚身点了点头,嗯,琢如你的意思是——算下来,李少荃真正拿来召集幕僚、商议应对、拟定奏折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天——这个动作,嘿嘿,确实是够快的!是!曹毓瑛说道,还有,如博公所言,李少荃必定是在晚上拜折的——在这个点儿上拜折——有意思!嗯,确实有意思,郭嵩焘说道,一般说来,只有吃了大败仗,军情十万火急,才会赶着深夜拜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