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门的侍卫和护军都懵了,不奉命者,格杀勿论听得清清楚楚,加上都是亲眼看着轩亲王血迹斑斑的从眼前跑过去的,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没有一个人敢于反抗,有的人,手不由自主的摸上了刀柄,但是,终究没敢抽了出来。
蓝色制服的轩军近卫团士兵,流水价般,涌入紫禁城。
紫禁城中的人,官员、佐吏、侍卫、执役……个个瞠目结舌,人人如在梦中,人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自己心中的震骇,只觉得,整座紫禁城都摇晃起来了。
伯王和图林,是在协和门前的礓蹉慢道下遇上的,地面上,犹见殷红斑斑。
图林一举手,止住了正要冲进协和门的轩军士兵,举手行礼:王爷,军令在身,多有得罪了!伯王强自抑制住自己心中的震撼,点了点头,以尽量平静的口吻说道:好说!微微一顿,有旨,着轩军接防大内!母后皇太后虽然同意轩军接防大内,可是,此时此刻,文祥和曹毓瑛还在养心殿内,母后皇太后的口谕,还没有传过来,伯王这句话,是不折不扣的矫诏,如果认真追究,他科尔沁亲王的帽子,是铁定戴不住的了。
可是,轩军已经夺宫而入,不做如是说,轩军的行径,就成了造反;而身为领侍卫内大臣的伯王,又不能下令拦截——既不敢、不忍致贻千古之憾,也心知肚明:就算下令,侍卫也未必奉命;就算有几个奉命的,除了白白送掉性命之外,也不会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无论如何,都是拦不住轩军的。
所以,伯王只好横下心来,假定文祥和曹毓瑛一定可以从母后皇太后那儿拿到着轩军接防大内的懿旨了。
图林眼中波光一闪,脚跟一碰,啪的一声,又行了个军礼:遵旨!伯王叫过一个侍卫,你们去把所有的领班都叫过来——当值的,不当值的,统统都叫过来!那侍卫赶紧去了。
图林微微一笑,转过身来,高声喊道:整队!一营左,二营右!其实,轩军进入紫禁城,并非乱哄哄一拥而入,而是一小队一小队,小跑着进入东华门的,每一小队,不但队形齐齐整整,连步伐都是一模一样的——一队人,迈左脚就都迈左脚,伸右脚就都伸右脚,就好像一个人一样。
图林整队的口令发出之后,这些小队,迅速合拢,向左看齐!向右看!报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各种口号,此起彼伏,转瞬之间,千余士兵,就在协和门至东华门之间的空地上,排成了整整齐齐的两个大列,每列四个方队,横看竖看,都跟刀切过的似的。
报告团长,一营集结完毕,请指示!报告团长,二营集结完毕,请指示!图林点了点头,表示满意,然后高声说道:弟兄们!协和门前,枪刺如林,雅雀无声。
图林用手指了指地面,不晓得你们有没有看见这地上的血迹?这就是咱们王爷留下来的!伯王脑子里轰的一下:什么意思?!不晓得是不是错觉,伯王只觉得一片凌厉的杀气,自对面的八个方队中,升腾而起,卷地而至,他绝不是懦弱胆小之人,一时之间,却骨软筋酥,几乎站立不住。
还有,图林再次指了指地面,刺客,就是在这里拿下的!微微一顿,将手向伯王一让,拿下刺客的,就是这位科尔沁亲王!伯王脑子里,又微微的嗡了一声:什么?弟兄们,图林高声说道,咱们要好好儿谢一谢科尔沁亲王!八个方队,千余士兵,齐声高呼:谢王爷!这三个字喊出来,真是有天摇地动之感,紫禁城内,宿鸟惊起,盘旋半空,鸣叫不已,良久不绝。
伯王不自禁的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个矫诏,真的是矫对了。
他定了定神,说道:谷山,我实在是当不起,刺客可不是我一个人拿下的……谷山,图林的号。
彼时千钧一发,刺客的凶行,毕竟止于王爷之手!伯王心中嘀咕,这个图谷山,没听说读过什么书,可说出话来,一套一套的呀。
唉,煌煌大内,他叹了口气,居然出了刺客——刺客居然还是个侍卫!我忝掌宫禁,委实羞惭无地!擒住刺客,不过稍赎我的过愆于万一,实在不值得……说到这儿,摇了摇头。
图林又是微微一笑,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个了,说公事吧!呃,好,说公事——谷山,你看,咱们怎么交接好呢?图林沉吟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问道:请教王爷,整个紫禁城,一共有多少侍卫呢?伯王想了一想,说道:侍卫处名下的,一等侍卫六十人,二等侍卫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二百七十人,蓝翎侍卫九百人,拢共……一千三百八十人。
顿了一顿,此外,还有乾清门侍卫和御前侍卫,不过,谷山,你也是晓得的,这两样,只是一个荣衔,人数也不多,正经负责守卫宫禁的,就是我方才说的这一千三百八十人。
又顿一顿,当然还有护军——不过,护军只负责午门、东华门、神武门、西华门这四门,以及四个角楼和四周城墙的禁卫,平素不往宫里边儿去的。
护军先不去说他,图林说道,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嗯,倒是和我今儿带进宫来的人数差不多。
是。
伯王附和了一声,又看了一眼面前军容森严的八个方队,心里嘀咕:你是说……要一个顶一个吗?这样吧,图林说道,这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除了军机处、养心殿、钟粹宫几处特别的地方之外,暂时各安其位,不做变动……啊?伯王微微的张开了嘴:您不是来接防的吗?轩军是来接防的,图林说道,不是来砸弟兄们的饭碗的——这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就是一千三百八十家子!都赶了回去,叫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不成?伯王倒不怎么担心侍卫们回家喝西北风,大内侍卫,大多数都是旗下亲贵子弟出身,没了这份俸禄,一家子未必就饿肚子了,可正因为这个,才叫人担心!——千把名旗下亲贵子弟,一下子齐齐丢了差使,那在八旗之中,得引起多大的风波?他大大的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图林继续说道:王爷有训谕,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能因为侍卫之中出了一个凶徒,就祸及全体侍卫!这个王爷,自然是指轩亲王。
伯王心想:侍卫之中,说不定……还有这个凶徒的同党呢?正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话说了出来,图林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说道:王爷还说了,就算侍卫之中,藏有凶徒的同党,咱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盯紧了,也不怕他再翻出什么浪来!——王爷说了,总之,宁肯他自己个儿冒点儿险,也不能——还是那句话——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哈,还真是大方啊。
伯王转念一想,已经明白了:关卓凡如此大度,示天下以公尚在其次,主要的目的,是向八旗示好——看,我宁肯自己干冒大险,也不砸你们的饭碗!不过,伯王也明白,示公也好,示好也罢,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方才的矫诏:有旨,着轩军接防大内——没了这个有旨,人家才不会跟你客气呢!轩军出发之前,所谓接防,一定是做了两套方案的:如果宫里准轩军接防,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就暂时各安其位,不做变动;如果宫里不准轩军接防,这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别说赶回家去喝西北风了,就是不奉命者,格杀勿论,也不稀奇!人家客气,我不能当成运气,伯王不敢怠慢,说道:轩亲王大公无私,令人感喟!不过,轩军到底是奉旨接防,该怎么办,谷山,你说,我听你的!王爷太客气了,图林说道,咱们两家,用我们的话说,算是‘联合执勤’——顿了顿,不过,我也不藏着掖着——说白点儿,就当轩军是‘监军’吧!联合执勤加监军,整个格局,很透彻了,伯王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明白了!说到这儿,微微苦笑,这一次,宫里边儿出了这么件骇人听闻的案子,我有亏职守,难辞其咎!也不晓得,‘上头’会不会开了我的缺?——如果‘上头’开恩,许我戴罪留任,我这个领侍卫内大臣,一切都听你这个近卫团团长的招呼!那是公事,图林十分坦然,脱了这身军装,就是我替王爷请安了。
伯王心头微微一热。
王爷手头,图林说道,必定有紫禁城的详细舆图了?啊?哦,有!那好,图林说道,咱们按图索骥,我这千把人,哪个派去哪个门,哪个派去哪间殿,哪个派去哪条街,一会儿就分派完了!好!咱们是不是找间屋子,坐下来……不必!图林抬头,指了指协和门,就在协和门门道这儿吧!搬张桌子,摊开舆图,风凉水冷,不亦快乎?呃……好吧!*(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二七零章 掌控这时,数十名侍卫领班,陆续赶到,一个个气喘吁吁的,都挤在协和门门道内外,畏畏缩缩的,没有人敢下到礓蹉慢道之下。
一眼望过去,基本上,每个侍卫领班的脸上,都红不是红、白不是白,神色惊慌,怔忪不定。
他们站在台基之上,轩军近卫团的八个方队,立在台基之下,协和门的台基,足有八尺之高,但任谁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台基上面的人,要比台基下面这批钉子般的蓝色戎装的士兵,矮上一大截。
伯王暗暗叹了口气,对图林说道:我去交代一声。
好,图林说道,王爷请。
这班侍卫领班,有的人,原先想象的十分可怕,以为这一次,一千三百八十名侍卫,都要被关了起来,严加问讯——至少,自己这些侍卫的头头脑脑,是怎么也逃不过去的!刺杀轩亲王啊!这种迹近谋反造逆的大案子,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还了得?瓜蔓抄一起,不晓得要填进去多少倒霉蛋?一想到囹圄之内、五木之下的光景,就不由浑身发抖!许保田原是在神武门当值的,神武门的侍卫领班,给家里人交代后事的念头都出来了。
孰料,不但不必做楚囚,连回家抱孩子都不必了!真正是意外之喜!每一个侍卫领班,都欣然色喜,虽然强自压抑,还是止不住一片低低的欢声,有人不由自主偷觑着协和门外的肃杀军容,想着自今日始,门外这班穿蓝衣服的士兵,可就是自己的监军了,到底该如何跪舔,可要好好儿的打算打算呀。
伯王挥了挥手,侍卫领班们立即退回协和门内,将门道腾了出来。
说话间,一张红木方桌已经搬了过来,一张大大的紫禁城舆图,平平摊开,四角用镇纸压好。
图林喝道:营、连长出列!十名军官,跟在图林和伯王后面,登上礓蹉慢道。
伯王想起了什么,说道:谷山,这么多的差使,一件件的分派,可得好一会儿,总要……半个时辰上下吧,外边儿的弟兄们,要不要……先歇息一下?图林微微一笑,王爷好意心领,不过不必了——他们就这么站着好了!伯王不晓得,轩军站军姿,一气两、三个时辰寻常事,半个时辰,算什么?就在这时,文祥和曹毓瑛到了。
图林敬了礼,曹毓瑛欣然说道:谷山,辛苦了!母后皇太后交代,接防诸事宜办妥之后,着轩军领队,养心殿觐见——就是你喽!微微一顿,母后皇太后是想问一问轩亲王的情形——刺客的事儿一出来,宸衷困扰,厪虑难抒,迄今为止,还没有轩亲王的确切消息,‘上头’实在是太牵挂了!过来的路上,自然已经有人将协和门这边儿的情形告知了文、曹二位大军机——包括轩军夺宫、伯王矫诏,所以,文祥和曹毓瑛就不能第二次传母后皇太后的懿旨了,不然,伯王的西洋镜就会被戳穿,轩军夺宫,就成了造反,成了兵变了。
因此,曹毓瑛用了母后皇太后交代,接防诸事宜办妥之后这样一个说法,这表明,轩军接防大内,是得到了母后皇太后的允准的,则文、曹二人,既没有隐没母后皇太后的口谕——如是,就是文、曹二人违旨了;也没有戳穿伯王的西洋镜。
是!图林先庄容答了一声,然后说道:请母后皇太后不必太过担心,我估计,接防事宜告一段落,各门各殿,轩军该到位的,都到位了,王爷也就该进宫了!哦!文、曹、伯三人,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欣慰的感叹。
这么说,文祥说道,王爷的伤势……不大紧要了?图林沉吟了一下,说道:左臂的刀伤很深,流了不少血,不过,侥天之幸,总算没有伤到筋骨!顿了顿,左胳膊吊了起来,马是暂时骑不了了,进宫,大约得坐车子了。
这么说,轩亲王和刺客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添新的伤势。
文、曹、伯,都大大松了口气。
嗯,文祥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离开紫禁城之后,王爷……去了哪里?呃,是……回朝内北小街了吗?不是,图林摇了摇头,轩军的军医,在朝阳门内大街。
文、曹、伯三人,不由交换了一个眼色。
图林的说法,比较含蓄,但文、曹、伯三人,都听了出来,所谓朝阳门内大街,必定是朝阳门内大街的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
那儿是轩军在北京内城的老巢,轩亲王直奔该处,而不回朝内北小街的轩亲王府,疗伤自然是紧要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够第一时间,调动城外的轩军。
这个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以及城外的两处轩军驻地——三里屯、丰台大营,都是架设了电报线和京城电报局连通的。
那,郭筠仙……图林微微一笑,郭大人先到了朝内北小街,自然扑了个空,不过他聪明的很,接下来就寻到了朝阳门内大街——我估计,郭大人会陪王爷一道进宫的。
哦……中堂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文祥很想问一问:丰台大营的吴建瀛部,有没有做什么调动?不过,他只能说:呃,没有了……那好,图林说道,咱们抓紧时间办差吧!好!好!图林盯着舆图,默谋片刻,说道:我的意思,我这八个连,不必整座紫禁城哪儿都撒上,嗯,撮其大要就好!顿了顿,微微俯身,手指虚点着舆图,慢慢滑过,主要是这些个地方——午门、东华门、神武门、西华门——四座城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座角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景运门至隆宗门——天街!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嗯,再加上内阁大堂和文华殿、武英殿吧!说到这儿,图林直起身来,差不多了!其他的地方,譬如宁寿宫、慈宁宫、寿安宫、内务府什么的,轩军暂时就不入驻了,一如其旧吧。
文、曹、伯三人,都暗暗点头:这是很高明的安排。
轩军接防大内,最主要的目的,并非做紫禁城的守卫,究其竟,不过是为了保护两个人的安全:一个是轩亲王,一个是母后皇太后。
这两位绝足不至之处,自然没有必要分派人手,不然,浪费兵力尚在其次,关键是分薄了对要害部位的防护。
譬如宁寿宫、慈宁宫,占地都极广大,不论哪一家,都差不多赶得上东、西六宫加在一块儿的面积,可是,宁寿宫是高宗为自己修的退位后的颐养之所,自乾隆朝迄今,从来没有人进去住过——包括高宗自己;慈宁宫呢,北边儿是前朝妃嫔们的养老院,南边儿则是内务府的造办处——各种作坊。
这些地方,莫说关卓凡不会涉足,就连母后皇太后都不会去。
文宗的嫔妃,都还住在东、西六宫,没有一个搬进了慈宁宫的——母后皇太后就算要找人唠嗑,也不会找到慈宁宫里去的。
即便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母后皇太后和轩亲王要去这些地方了,提前安排关防、多带卫士随扈就是,不必常川布防。
不过,图林说道,有两个地方,不在‘联合执勤’之内——原来的侍卫都要调开,全部换上轩军的人!文、曹、伯,微微一凛。
一个是养心殿,一个是军机处。
嗯,整座紫禁城中,这两处,是轩亲王出入次数最多、居处辰光最长的所在,守卫全换成自己人,可以理解。
养心殿和军机处的守卫,曹毓瑛说道,换成轩军,在所必然,不过——他提醒图林:谷山,这一次王爷遇刺,可既不是在军机处,也不是在养心殿。
曹毓瑛的意思是:单单看住这两处,是不够的。
曹大人说的是!图林说道,王爷入宫,必定自东华门入;下直,必定自东华门出,则,东华门至军机处、军机处至养心殿,这一整条路,都要严密布防!微微一顿,各位请看舆图!文、曹、伯三人,一起看向舆图。
这条路,图林指点舆图,大约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东华门至协和门;第二段,协和门至景运门——三大殿的整条东庑;第三段,景运门至隆宗门——整条天街。
军机处和养心殿,算是在这条路的尽头——军机处就在隆宗门的旁边,其背靠的,就是养心殿建筑群。
伯王点了点头,第二段,协和门至景运门,即三大殿东庑这一段,东、西两侧,可都要照应到才行。
伯王的补充颇为到位,三大殿东庑西侧,在三大殿建筑群之内;东庑东侧,就在三大殿建筑群之外了,东华门至军机处、养心殿这条路,如果步行,一般都是出入协和门,穿行于三大殿东庑廊下;不过,关卓凡是赐了紫禁城走马的,如果他愿意,他的车子,可以自东华门入紫禁城,一直行至景运门外,如此,就不能入协和门,必须在三大殿外,贴着三大殿的墙根儿走了。
王爷所言甚是!如此……箭亭就要重点布防了!箭亭在三大殿的东侧,亭前亭后都是空地,亭前的空地,十分开阔,可以射箭跑马,三大殿外,协和门至景运门这段路,箭亭是最佳的监控场所。
伯王点头,表示同意。
图林沉吟了一下,这么说吧,东华门至军机处、养心殿,这一条路上,轩亲王如果进了屋子,门外,必须有轩军守卫;轩亲王如果在屋外边儿,必须为轩军目光所及。
好家伙。
不过,文、曹、伯三人,都微微点头。
有几个‘节点’,图林一边说,一边在舆图上指点,我要特别布控。
节点的说法,略觉违和,不过,都听得懂。
一个启祥门,一个苍震门,一个锡庆门。
启祥门和苍震门的名气不大,位置也很偏僻,宫外边儿的人,知道的很少,但它们的作用,独特而重要:启祥门是自外朝直接进入西六宫的唯一一道门,苍震门是自外朝直接进入东六宫的唯一一道门。
听者之中,有人心中不禁一动:紫禁城百门千户,这两个所谓节点,十分之不起眼,可不是这么随便看看舆图,就能够看的出来的呀!人家……早就心里有数了!正在思绪不定,东庑廊下,转出一个人来,气喘吁吁的。
王爷,文中堂,曹大人……图军门!看时,原来是钟粹宫总管孟敬忠。
又怎么啦?呃,醇郡王来了,正在养心殿外边儿……大吵大闹呢!*(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