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二十章 红顶商人 (二更)

第二十章 红顶商人 (二更)

2025-04-03 08:01:10

捐输了洋枪队的兵费,拟由礼部优叙嘉奖的士绅,圣旨是点名吴煦来开列名单,而吴煦则交给杨坊来办,毕竟洋枪队的这一案,是由杨坊经手的。

杨坊开好了名单,收在怀里,坐了自己的官轿,来找关卓凡。

关卓凡锁拿何桂清之后,上海官场上对他的观感攸然一变。

原来也知道他这个七品知县,与众不同,但大都为他的谦逊有礼所折服,因此场面上的事,还是照着规矩来。

现在不一样了,见过了御前侍卫的真颜色,而且谁也不知道他的那个大皮箱里,还装着什么东西,不要一不小心得罪了他,结果哪一天他又翻出一道密旨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既然多了这一层考虑,再有什么事是要跟他商量的,就不敢派人去请他过来了,而是宁肯自己多走几步,屈驾到他的县衙去办,算是求一个心安。

这样的风气,就连与关卓凡走得很近的杨坊,亦未能免俗。

杨坊一到,外班的书办通报进去,关卓凡便急急地迎了出来。

上官到衙这种事,若是传的人多了,其实不好听——倒像是自己多霸道似的。

劝了几回,全无效用,他自己也头疼的很。

不过也有一桩好处,就是省去了奔波的时间,可以专注在军务上。

启翁,这怎么敢当!关卓凡将杨坊迎入内室,抱怨似的说道,有什么事,差人吩咐一声,我过去就是了。

没有什么,逸轩你的军务忙。

杨坊笑着,把那张单子取了出来,这是我替吴道台拟的单子,回头要呈报礼部,你看看,有没有缺什么人。

筹款是他一手经办,缺不缺人,怎么跑到这里来问?关卓凡明白,杨坊的意思是在问自己,有没有什么人要关照的,把名字列上去,便可以同样获得一份嘉赏。

启翁,承情之至。

关卓凡拱了拱手,没有接那张单子,全由启翁做主好了,自然不会错的。

好,好,你亦不妨过一过目。

杨坊的笑容,似乎有些难言的暧昧在里头。

关卓凡接过单子,见一共两张纸,列了三四十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是捐输的数额和一句话的履历,而高居榜首的那一位,意外得很,自己居然认得。

胡光墉,二万两,浙江候补道。

浙江的官儿,替江苏捐了这么多钱,关卓凡自言自语道,这位雪岩兄,还真是古道热肠。

逸轩,你认得他?杨坊惊奇地问。

哦哦,其实不相识,关卓凡这才醒悟,自己似乎不该显得与这位后世大红大紫的红顶商人如此熟识,掩饰地笑了笑,说道:只是听说过他的一点名声。

难怪,杨坊点点头说道,他的基业虽然是在杭州,不过也经常到上海来。

是跟洋人做生意么?关卓凡尽量显出随意问问的样子。

是,他的生意很广,跟洋人之间,丝茶军火,什么都做,他的阜康钱庄,在上海也有分号。

哦,我听说这个人,饶有富名,现在看来真是不假,一捐就是两万银子,手面儿果然阔绰得很。

呵呵,‘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么!杨坊笑道,逸轩,不瞒你说,我跟他,算是朋友,现在也还有生意上的来往。

他托我带一句话,想看看你什么时候得便,请你吃一顿饭。

我说启翁怎么一定让我看这张单子!关卓凡开了一句玩笑,考虑了一下,语气转为郑重:启翁,有一句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

这当然是一句客气话,杨坊总不成说不当问?但是这句话亦有含义,意思是下面的问题,一定是句很要紧的话。

杨坊点点头,说道:逸轩,你尽管问。

照道理说,他替洋枪队捐了这么多钱,我理当谢谢他,就算吃饭,也该是我请。

关卓凡沉吟着说,不过我听到过一个说法,他的发迹,全靠殉难的浙江巡抚王有龄的提携,而王有龄的恩主,又是何桂清,这里面,不知有没有什么关碍。

如果他是有什么要请托的事情,请启翁告诉我,我也好有个准备。

那倒没有。

杨坊摇摇头,他是王有龄的谋主,王有龄又是何桂清的谋主,这不假。

但是雪岩对何桂清,一直颇有微词,绝不会有什么瓜葛,而且他为人很四海,做事也漂亮,跟你初次见面,绝不至于有什么唐突的请求。

依我看来,现在杭州陷落,雪岩是客居上海的身份,想结识一下你这位父母官,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这样,那日子就请他来定好了,我听启翁的招呼。

关卓凡说着,把那份名单递给杨坊。

逸轩,我请你看这份名单,倒不是为了他。

杨坊好整以暇地说,你也还没有看完。

是,是。

关卓凡有些不好意思。

别人捐钱,自己没有把名单完整看过,多少有些失礼。

因此拿起第二页,仔细看了一遍,等看到最后单独列开的一个名字,愣住了。

扈晴晴,二千五百两。

他茫然抬头,看着杨坊的笑脸,一时辨不清心中是什么滋味。

**胡雪岩的宴请,定在了两日之后。

他在上海的家,是安在租界里的乔治街上,替他主持这个家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罗四太太。

而因为罗四太太的娘家住在螺蛳门外,因此以讹传讹,大家都叫她螺蛳太太。

官轿从镇武台旁的北门出了城,关卓凡心想,上任月余,这倒是第一次踏上租界的领地。

从轿中向外看去,与县城内已是两个世界,马路宽阔,房屋齐整,环境亦是洁净异常,就连路边行走的人们,不论华洋,也都是井然有序,与老城厢内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的人群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

他的心中,忽然有一点隐隐作痛,痛在哪里,自己也说不大清楚。

总之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这块地方虽然仍算是上海县的地面,但他这个上海知县,却无力管辖,这让他有一种很不自在的感觉,恨不能就掉头回城。

总有一天,他心想。

这样的不适,直到进了胡雪岩的府邸,才慢慢消失。

胡雪岩是侯在门口的,等关卓凡下了轿,两人相互抱拳一揖,算是见过了礼。

逸轩,一向久仰你的大名,这一次大驾光临,我这个家,真的是蓬荜生辉了。

胡雪岩人生得很儒雅,亦很精神,说的官话带着杭州口音,娓娓道来的语气,让人听着很舒服,也很亲切。

雪岩兄,我算是僭越了。

关卓凡笑道。

胡雪岩虽是商人,但捐了候补道,是四品官的身份。

不过府上若是还算‘蓬荜’,那天下就没有豪宅了。

两人哈哈一笑,并肩向内走去。

胡雪岩的这处大宅,气派之豪华,不逊侯门,在乔治街上的一溜建筑中,极是醒目,相比之下,杨坊在城厢中的洋房,就颇有不如了。

等到迈步进了客厅,却赫然见到一位少妇模样的女子,正在厅中含笑而立。

关卓凡见到有内眷,吃了一惊,连忙道:啊呀,对不住,对不住。

犹豫着停下了脚步。

无妨的,这是内子,她做事是按洋派的规矩。

关卓凡心想,这必是那位螺蛳太太了。

前有一个杨坊,后有一个胡雪岩,做派果然都西化得很,看来上海开埠以来,西风东渐,潜移默化的力量真是不小。

关老爷好。

螺狮太太微笑着行了一个蹲礼。

罗太太好。

关卓凡知道,胡雪岩的这位太太极能干,里里外外都拿得起来,是胡雪岩最好的帮手。

胡雪岩的元配程氏,是在杭州,称作胡太太;而这一位螺狮太太,是在上海,算是两头大,但称呼上不能喊胡太太,而要称为罗太太。

第一次见面的人,多有喊错的,但关卓凡开口的称呼,准确无误,这让一旁的胡雪岩颇感惊奇。

螺狮太太见过客,便行使主妇的职责,让人送上水果点心,奉烟奉茶,笑着说声慢用,便出去忙了。

关卓凡坐在沙发上,笑着说道:雪岩兄,嫂夫人做事洋派,今天晚上,咱们是不是要吃番菜啊?哎,番菜是小道,怎么能拿来款客?胡雪岩摇摇头,略带神秘地说道,逸轩,今天我请你吃最好的杭帮菜。

哦?关卓凡的心中一动。

为了你来,我特地请了一位名动上海的杭州大厨,让你尝尝她的手艺。

胡雪岩微带得意地说道,身娇肉贵美厨娘。

*(谢谢妮安、行测、悟性、ycbh、别无所求、彩虹、留声机的打赏。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