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卓凡来说,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想起扈晴晴那副糯糯的江南腔调,他的心里有些酥酥痒痒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不算奇怪,扈晴晴是杭州人,以胡雪岩的身份,请她来掌勺,算是题中应有之意。
这个厨娘,叫做扈晴晴,是我的同乡……胡雪岩免不了又把美厨娘的典故,向关卓凡说了一遍。
是,我亦略有所闻。
关卓凡耐心听完,点点头道,想来她那一个舅舅,也是名家,不然学不到这么好的手艺。
学归学,也难得她能够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
本来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外甥女承继了手艺,应该心满意足,可惜她舅舅命不好,八月里在杭州,被谭绍光手下的长毛害了。
关卓凡吃了一惊,想起来胡雪岩的家眷,也都陷在杭州里面,若是动问,又怕问出他的伤心事来,因此一时默然无语。
谭绍光是李秀成手下的悍将,与八个结拜兄弟一起,被称为九太岁。
他们的兵,是破杭州的主力,进城之后,下手最狠,想来扈晴晴的那位舅舅,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害的。
有人替我带了消息出来,说我的家里,倒还好。
胡雪岩最善于察言观色,见到关卓凡沉吟不语,猜到了他的心思,就是老太太受了惊吓,生了一场小病,现在也康健了。
那就好,关卓凡松了一口气,虽然是艰难度日,只要撑到官军克复杭州,自然天光雨霁。
说的是。
所以我们做商人的,不管怎么样,一定是帮着官军。
雪岩兄,关卓凡欠了欠身子,郑重地说,你为轩军捐助的军饷,足见高义,卓凡在这里谢过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一点钱,不成敬意。
胡雪岩摇着手说,东南膏腴之地,只剩下上海算是完璧,现在全靠轩军支撑,日后朝廷若是要光复东南,大约也要从这里发端。
我今天请逸轩你来,也是有一件事情,要跟你商量。
这么说,似乎还是有事情要请自己帮忙?关卓凡点点头,等他说下去。
我有几十条粮船,一直靠在码头上。
上面有五万石粮食,我想一并报效了,充作军用。
五万石?关卓凡大吃一惊。
一石粮食是一百二十斤,这就是说,一共有六百万斤粮食,现在米贵,若是折成银子,怕不要十几万两?这么一笔巨数,说报效就报效了,这个胡雪岩,真的是大手笔!雪岩兄,却不知如何有这许多粮食?这一问,却让胡雪岩的脸色黯淡下来,不胜唏嘘地说:这是我替王雪轩买的粮食,现在他用不上了……伤痛之情,溢于言表,连眼圈都红了,话也就说不下去。
王雪轩,就是浙江巡抚王有龄。
杭州被困,他派了胡雪岩到上海买粮,等到胡雪岩回来的时候,太平军已经合围,城上的人与粮船遥遥相望,却硬是一粒米也运不进去。
总兵张玉良为了打开一条粮道,率死士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离江边只有几丈远的地方,力竭不支,死在了太平军手里。
杭州人性子倔强,有杭铁头之称,胡雪岩亦是性情中人。
城破之后,他还不死心,又率船队在江面上与太平军周旋了足足七日,直到驻防满城的旗营纵火自戕,才知道事情终不可挽,跪在船头,给王有龄磕了三个头,放声大哭,带着船队返回了上海。
这一段历史故事,关卓凡清楚得很,现在眼见故事的主角就活生生地坐在自己面前,那份感受,自然格外深刻,而他对胡雪岩的看法,也随之一变。
**胡雪岩由一个钱庄的学徒,做得风生水起,一直到号称江南首富,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特别是在后世,更是被誉为经营之神,可以说是名满天下。
但关卓凡对他,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认为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关卓凡看来,胡雪岩这个人,世故通达,人情熟透,加之心思活络,长袖善舞,是他成功的一个因素。
但亦有短处,那就是见猎心喜,有什么新东西,都想去插一把手,试上一试,所以把摊子铺得极大,这就是心思活络不好的一面——说白了,不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