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只觉脑中一片混乱。
那重楼叠嶂,群宫耸起,檐飞八角,壁照九龙的紫禁城?那雄伟壮阔,红墙碧瓦,馆藏百万,并世无双的博物院?要烧的怎么会是故宫?格兰特见他停笔不写,愣愣地看着自己,以为他没听懂,于是又重复了一句。
紫禁城,皇帝的宫殿。
说罢,看了法军的孟托班少将一眼。
关卓凡恍然大悟。
他们两个,原来商定的目标是圆明园,然而格兰特心有未足,提出了所谓更重的惩罚,把目标转向了紫禁城。
不,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不允许发生!我是博学多才的讲解员,我是优秀的伪劣商品推销者,他不就是个傻老外么?我能忽悠他!关卓凡脑子里飞速转着念头,放下笔,站起身来:尊敬的将军阁下,我认为紫禁城不是一个恰当的目标。
这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
格兰特不耐烦地看着他,你的工作是把信写完。
格兰特先生,如果是这样,我冒昧地建议你,立刻请求从英国派出更多的军人来这里,五倍,十倍的军人,关卓凡的态度谦恭而固执,即使那样,你也会把你余生的所有时间,都花在镇压这个庞大国度层出不穷的暴乱上。
……很有趣。
格兰特冷冷地打量着这个通译,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无意冒犯,不过我们都知道,你击败的只是两万名僧王的蒙古部队,是大清帝国所有军队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格兰特的目光下,关卓凡并不退缩,依然很温和却也很执着地说道,在长江以南,黄河以北,仍存在有几十万忠于朝廷的军队,正在跟太平天国作战。
他们之所以没有到京城来保护皇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和议一定能够成功,洋人不会对他们的都城造成致命的损害。
但是皇帝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惩罚……紫禁城不仅仅是一座皇宫,实际上,它是整个民族的象征,是这个古老文明的重心所在。
关卓凡小心地选择着词句,你如果只是想惩罚皇帝和政府,你一定能找到更合适的目标。
但如果你毁灭了紫禁城,那么英国会成为这个东方文明永远的死敌。
我想,这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英国的利益?格兰特开始认真地听着,沉吟不语。
格兰特先生,我想你们的女王和议会,并没有打算将战争无限扩大,也没有打算推翻这个朝廷,你不是也派出了代表,在跟朝廷谈判和约么?你要的本来只是几颗树木,可你现在却准备烧毁整个森林?这句话,让格兰特动容了!这名通译的见识,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
格兰特,坐在一边的孟托班也说话了,事实上,我认为这个人说得很有道理。
格兰特从复仇的狂热冲动中渐渐冷静下来了。
他不得不承认,关卓凡所说的话,切中要害。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必须审慎地评估,他的行动是否超出了女王陛下的授权,而女王陛下显然不会同意他烧毁整座森林。
格兰特缓缓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孟托班:那么……维持原议?维持原议。
孟托班站了起来,圆明园只是皇帝的一座私人园林,而且……据说也有丰富的宝藏。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格兰特又转向关卓凡,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
干,你很出色。
干你妹的时候,我会更出色。
关卓凡看着这两个强盗头子,把他们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信不必写了,照这个底稿,把紫禁城改为圆明园,写成几张通告,我要派人张贴在城内和圆明园外。
当天下午,京内数处和圆明园外,都竖起了高高的告示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英法联军司令部给京城百姓的通告。
这篇通告,笔法拙劣,语气粗疏,错字别字比比皆是,素为当时和后世的史家所鄙薄,却不知道这篇通告,实是出于关卓凡之手也。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若犯虚伪欺诈之罪,即不能逃脱其应有之责任与刑罚,清帝不能守前约,反违反和约,兹定于九月初五日,捣毁其夏宫圆明园,以示惩罚,与百姓无关。
每一个字,都象一口钉子,敲在他自己的心上。
**九月初五,劫煞,重日,宜出行,动土,拆卸,忌嫁娶,安葬。
英军和法军的士兵,先后从圆明园的东面和南面入园。
等到关卓凡随着英军司令部的后续人员到达的时候,疯狂的劫掠已进入了尾声。
大批物品正堆在园子里一处空的台子上,由格兰特的秘书指挥着整理。
嘿,干!你怎么现在才来?格兰特的秘书兴致勃勃地叫住他,指了指远处,人家龚先生一大早就来了,拿了整整一车好东西!远处正是那个穿白色西装的华人,押着一辆车,由三个民夫推着,向园外走去。
龚先生……龚孝拱!关卓凡喃喃自语,我祝你断子绝孙。
他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这个人,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大汉奸,亲自引洋兵进入圆明园的龚孝拱。
一个读书人,跑去做了大汉奸,这就够奇怪的了,更奇怪的是,他居然是大名士龚自珍的儿子。
马上就要举行拍卖会了,格兰特秘书的话,打断他他的思绪,你也来吧,保证有许多连你也没见过的珍宝!关卓凡知道这场拍卖会。
英法士兵在这里所抢掠的很多珍宝,要统一在拍卖会上卖出。
出价高的人得到珍宝,而卖得的钱,会均分给每一个联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