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关卓凡淡淡的说道,我这番‘苦心’,圣母皇太后似乎不大谅解,不然——顿了一顿,微微扯了一下嘴角,算是笑了一笑,老李,你也就不必白跑这一趟了——还得委屈你藏头遮脸的。
李莲英回京,是在慈禧的一再坚持之下,关卓凡这边儿,才最终点了头的。
另外,圣母皇太后为文宗显皇帝静修祈福的一年之期未足,目下,如果被人发现,随侍的长春宫总管太监李某,竟忽而出现在京城,必将引起朝野乃至民间绝大的猜疑和议论,所以,李莲英不能不改容易装。
而且,自离开天津官港行宫,至到达北京朝内北小街轩亲王府,一路之上,由始至终,不和任何无关之人谋一面。
听到白跑二字,李莲英愣了一愣,说道:奴才哪儿有什么委屈?奴才托王爷的福,早早儿的坐了一回‘火轮车’,奴才赚大发了!微微一顿,不过,奴才也劝过圣母皇太后的,说……呃,再过两个月,这个‘一年之期’,也就到了,两个月的辰光,一晃而过,快的很,实在是……呃,不必非得这个时候去打搅王爷的……老李,关卓凡说道,我之所以说你白跑了一趟,是因为,其实并不需要再等两个月——我这就要去天津了。
李莲英大大一怔,随即欢然说道:这可太好了!呃,这个,王爷怎么没有跟圣母皇太后说呢?事儿是刚刚定下来的,日子还没有最终确定,本来想着,什么都定了下来之后,再和她说的。
啊,奴才明白了……顿了一顿,依旧是满面欢容:其实,圣母皇太后一定要奴才回北京一趟,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因为思念王爷过甚,加上……呃,这个……‘小爷’已经出世了,这个,实在是有点儿……嘿嘿,等不下去了罢了!说到这儿,频频点头:这下子,可好了,可好了!关卓凡和慈禧的儿子,官港行宫的人,都称之为小爷。
不过是因为‘思念过甚’——关卓凡的声音很平静,果真如此吗?李莲英一滞,张了张嘴,没能马上答上话。
昨天夜里,辗转反侧之际,脑海中翻来覆去的那些事情和念头,倏然涌了出来:穆宗升遐、议立嗣君、轩王被刺、醇王谋反、神机出旗、宗室劝进……还有那只上下其手,拨来弄去的巨掌……一股寒意爬上了背脊。
他心念电转:不管这一趟是不是白跑,轩亲王想从自己这里听到的,绝不是两头讨好的片儿汤话,不然,还算什么以腹心相托?自己如果依违两可,辜负了王爷的腹心,莫说富贵无从谈起,就是性命,也不见得能保得住!想清楚这个道理,定住定神,李莲英说道:圣母皇太后思念王爷,那是没得说的!这一层,不但奴才,别的人,玉儿、胡氏、楠本先生……圣母皇太后身边儿的人,不论是谁,都是看在眼里的!嗯。
不过,李莲英轻轻叹了口气,一直没有北京这边儿的信儿——啊,奴才说的不对,王爷和圣母皇太后,是一直信函往来的,我是说,呃,王爷为了圣母皇太后的凤体安康,不想她老人家忧心分神,基本上,不在信里谈国事、谈政务,呃,圣母皇太后的性子,王爷也是晓得的,久而久之,这个……说到这儿,小心翼翼的觑了觑关卓凡的表情,还有,别的人,别的地方,譬如……七福晋、方家园,也是音信不通……关卓凡皱了皱眉,说道:‘音信不通’——这是必须的。
一边儿在天津‘静修默祷’,一边儿和北京的懿亲彼此问候,叫人晓得了,会怎么说?七福晋也罢了,桂祥、照祥,这两位爷的嘴,能保得住什么秘密吗?可不是?李莲英连忙附和,我和玉儿,也都是这么劝她老人家的!玉儿说的,更加直白些,‘桂公爷、照二爷不必说了,他们两位,什么脾性,知弟莫若姊,主子您是一清二楚的,就是七福晋——也不见得能保得住密!’微微一顿,圣母皇太后大皱眉头,玉儿从从容容的说,‘奴婢可不敢说,七福晋不晓轻重,关键是旁边儿还有一位七王爷……呃,这个,这个,奕譞呢……’关卓凡微微一笑,老李,你不用瞎避讳,玉儿说这个话的时候,奕譞还是不折不扣的‘七王爷’,即便现在,玉儿也还是不晓得‘七王爷’出了事嘛!她的话里,怎么可能有‘奕譞’二字?是,是!李莲英赔笑说道,谢王爷体谅!顿了一顿,玉儿说,‘主子给七福晋去信,七福晋给主子回信,一不小心,就叫七王爷看在眼里了,那可怎么处?’玉儿说的,挺在理儿啊。
是,是!李莲英说道,其实,这个理儿,不用我们啰嗦,圣母皇太后也是晓得的,只是,一直见不到王爷的面儿,时候长了,不相干的想头,呃,这个,也就多了……唉,实话实说,关键还是因为见不到王爷的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