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十章 感激涕零

第十章 感激涕零

2025-04-03 08:01:14

七福晋大吃一惊,啊?这,这……这了两声,张口结舌,说不下去了。

天爷!母后皇太后怎么会晓得这个事儿?脑子中一片混乱:难道,府里头有人……这也罢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母后皇太后会不会以为,我是在收买她身边儿的人?一时之间,手足无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妯娌的反应,张皇至此,慈安心下不忍,温言说道:你别多心,这个事儿,是孟敬忠自个儿跟我说的。

啊?七福晋的脸,刷的一下,全红了。

‘细水长流’之类的话,慈安平静的说道,他应该也是跟你说过的吧?是,是……七福晋定了定神,低声说道,母后皇太后的教训,臣妾不敢忘的……慈安凝视七福晋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挺好——你现在,大致上算是缓过劲儿来了,咱们妯娌两个,可以心平气和的唠唠嗑儿了。

七福晋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了:行礼的时候,自己心情激荡,自称奴婢,方才的自称,则是臣妾。

在皇太后面前自居奴婢,也没有什么错,不过,福晋是亲、郡王的正妻,一般来说,自称臣妾,会更加得体一些。

慈安之所以说你现在大致上算是缓过劲儿来了,指的就是这个。

当然,七福晋虽然还是福晋,却不是郡王正妻了。

七福晋的脸,又红了,嗫嚅了两下,没能说出什么来。

之所以要‘细水长流’,慈安说道,我是真心为你和老七今后的日子做打算。

老七革了爵,郡王一年五千两的俸银,五千斛的禄米,就没有了;身上的缺分,统统都开掉了,那些个‘饭食银子’,也都统统没有了。

闲散宗室的那点儿钱粮,够干什么吃的?——你们又不是小家小户!微微一顿,太平湖好大一间府邸,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你不认真打算起来,过不了多久,就得坐吃山空!——那可怎么得了?真的是真心为你和老七今后的日子做打算。

七福晋心中感激,她俯了俯身子,低声说道:母后皇太后挂心,无微不至,臣妾……感激涕零。

你说的那几个庄子,慈安说道,我看,未必靠的住!关卓凡曾经跟我说过,皇庄的收成,都不算好,你们家的庄子,大约也差不多吧?呃,是。

七福晋说道,庄子的事儿,下边儿的人,都不怎么上心,奕譞那个人,太后晓得的,这些事情,他是左右弄不大明白的;我呢,一年三节,看着下头递上来的单子,上边儿的东西愈来愈少,干着急,可也没有什么好法子。

这就是了。

慈安说道,关卓凡说,他正在想法子整顿——他是先拿自己的庄子做‘试点’,如果成了,再推广到其他的皇庄上去。

到时候,王公们的庄子,也可以……嗯,‘依法施为’了。

七福晋喜道:那敢情好!逸轩那么大的本事,他的法子,一定是极好的。

皇庄,那是多少年的痼疾了,慈安叹了口气,文宗皇帝在的时候,一提起来,就皱眉头。

关卓凡的‘试点’,就算有效,等到推广开去,怕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远水不解近渴,你过日子,不能把宝都压到这上头。

呃……是。

老七的为人,我是晓得的,慈安说道,糊涂是糊涂了些,可是,没听说他拿过不清不楚的钱,我想,他虽然也当了几年的差,你们家,并不见得有太多的积蓄吧?是,七福晋轻声说道,太后明鉴。

所以,真的要好好儿打算起来啊!顿了一顿,慈安继续说道,其实,照我的意思,奕譞既革了爵职,就未必再住在太平湖了,换个小点儿的宅子,开销可以少许多,不好么?过日子么,可不敢摆那些没用处的排场,打肿脸充胖子!七福晋心中一跳,说道:既如此,臣妾请旨——慈安摇了摇头,说道:你不必‘请旨’了——我这个意思,跟关卓凡说过的,他不同意。

顿了顿,军机上也不赞同。

关卓凡不同意,军机上自然也就不赞同,问题是,关卓凡为什么不同意?七福晋有些糊涂了。

臣妾是这么想的,七福晋试探着说道,如今不比从前,府里不少人手,都是派不上用场的了,譬如,平日里跟着奕譞出门的那些人?臣妾回去,好好儿的盘一盘,但凡是派不上用场的,能请他们另寻出路的,就请他们另寻出路——这样一来,就可以省下挺大的一笔嚼用了。

这个好,慈安点头赞同,不必摆的排场,真的就不必摆了。

是,七福晋说道,臣妾谨遵慈训!只是,呃,好些家生子儿……这个好办,慈安说道,但凡派不上用场的人,又没法子打发走的,你开个单子给我,我拿给关卓凡,叫他来替你安置。

七福晋站起身来,深深一福:谢母后皇太后!你坐。

落座之后,七福晋说道:臣妾又想起一个事儿来——海淀的那个别墅,其实也是再派不上用场的了,搁在臣妾手里,还得放人看守,又要维护,又要打扫,白白的……呃,臣妾请太后的示,这个,是不是请朝廷收了回去,另作他途?慈安想了一想,说道:行,这个事儿,我替你答应下来,交代内务府去办便是了,海淀别墅,不比太平湖府邸,关卓凡那儿,就不用和他啰嗦了。

顿了一顿,赞了一句:这就对了——这就是个过日子的样子了!呃……是。

俗话说,‘开源节流’,慈安说道,咱们方才说的这些,都是‘节流’,就算把不相干的人,都打发掉了,你家里头,依旧好几十张嘴,再怎么省,也是不够的,要想都喂饱了,还得‘开源’。

七福晋微愕:我哪儿有什么法子开源啊?这个,臣妾……就不大懂了,请太后训示。

‘奉恩基金’那儿,慈安说道,奕譞还有一笔‘恩俸’,一年也是五千两……七福晋心中一跳。

不过,她随即疑惑了:奕譞已经革了爵了呀。

‘奉恩基金’的钱,慈安好像晓得她在疑惑什么,不是来自国库,老七虽然革了爵,这份‘恩俸’,可以不受影响。

微微一顿,这个话,是关卓凡说的。

放在以前,一年五千两银子,对于一个兼着一大堆要差的亲王衔郡王来说,自然不算回事儿,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年五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七福晋心中,是真正的感激,她站起身来,福了一福,说道:母后皇太后的逾格之恩,臣妾感激不尽!顿了一顿,我也要谢一谢逸轩,奕譞如此对他,他还……唉!真是叫人羞惭无地,都不晓得说什么好了!关卓凡这个人,确实是挺大气的。

是,是!除了‘奉恩基金’慈安说道,‘宗室银行’那儿,还有你们家的七万两银子的股本……七福晋轻轻的哎哟了一声,说道:太后不提,这个事儿,臣妾都不记得了!宗室银行向宗室招募私本的时候,关卓凡用荣安公主和敦柔公主的名义,替两位皇太后,各缴了十万两银子的股本。

如此一来,皇太后既垂范于前,宗室们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自然都要跟进。

不过,皇太后十万两的模范摆在那儿,后面的人也不能逾格,于是,很快就形成了以下的潜规则:亲王八万两,郡王七万两,贝勒六万两,贝子五万两,镇国公三万两,辅国公二万两,辅国公以下,包括闲散宗室,二万两至五千两,量力自便。

就晓得你不记得,慈安微微一笑,既然‘发还家产’,自然也包括这七万银子的股本。

顿了一顿,关卓凡说,这七万银子的股本,到了今天,连本带利,大约也有八、九万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