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十七章 我有自己的孩子了!

第十七章 我有自己的孩子了!

2025-04-03 08:01:14

皇老太太,指的是慈禧的母亲;慈禧进位太后,后父照例封承恩公,慈禧的父亲惠征早已亡故,爵位便归长子照祥承袭,因此李莲英称他照公爷。

照祥、桂祥的德性,慈禧是了解的,这两个兄弟的嘴,确实是保不住什么秘密的。

慈禧正在沉吟,玉儿说道:照公爷、桂二爷不必说了,他们两位,什么脾性,知弟莫若姊,主子您是一清二楚的,就是七福晋——以奴婢的小见识,也不见得真能保得住密!慈禧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玉儿从从容容的说道:奴婢可不敢说七福晋‘不知轻重’!关键是……旁边儿还有一位七王爷呢!顿了一顿,主子给七福晋去信,七福晋给主子回信,一不小心,就叫七王爷看在眼里了,那可怎么处?这个担心,不无道理,慈禧不吭声了。

过了一会儿,淡淡的说道:罢了。

慈禧虽然不再坚持和家人通信,但是,对关卓凡的怀疑,却进一步的加深了。

近身的几个人,李莲英、玉儿、胡氏和楠本稻,都发现圣母皇太后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慈禧变得焦躁、易怒,对李莲英和玉儿发脾气的时候,愈来愈多;对胡氏,笑容愈来愈少,冷脸愈来愈多;只有对着楠本稻,才勉强保持着常态。

李莲英和玉儿,并不介意慈禧对自己发火,但对圣母皇太后的身子骨儿,却都十分担心。

类似的情形,以前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如果在宫里,慈禧的发泄之道,就是拿底下人来出气,随便寻个把柄,抓过个小太监或小宫女,赏一顿板子,心情就会舒畅不少。

可是,这儿虽然也是宫里,却不是紫禁城,胡氏以下的底下人,都不是自己的人,不可以说打就打。

李莲英和玉儿都晓得,慈禧的肝气大,如果一直这么憋着,就是没有怀孕,都有可能憋出病来,何况现在身怀六甲?圣母皇太后为什么厪虑不安,李莲英和玉儿,心里明镜儿似的,然而,无可宽慰!为轩王爷缓颊,他们能够想的到的、说的出口的理由,都说了,再啰嗦,在圣母皇太后那里,非但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反感和厌恶,甚至叫圣母皇太后怀疑,你们两个人的屁股,到底是坐在哪一边儿的?事实上,李莲英和玉儿自己也想不大通:一切政务,都不通报圣母皇太后,确实有这个必要吗?还有,轩王爷是不是真的忙到了这个份儿上,连来天津查看军务的时间都没有了?慈禧的饮食,开始不规律了,有时候吃的很多,有时候毫无胃口。

整个人懒洋洋的,日常活动,宫内、宫外,都开始减少了。

膳后遛弯儿,从原先的大半个时辰,减少到小半个时辰;至于出宫逛逛,从兴致盎然,变成了懒得动,或者,没意思。

行宫后面码头的小火轮,已经许久没有生过火了。

李莲英、玉儿两个,愈来愈是担心,可是,相对嗟呀,束手无策。

他们俩暗自叹息:只要北京的那个人,过来一趟天津,圣母皇太后种种烦忧,必一扫而空;可是,北京的那个人,就是不肯过来,如之奈何?这时,楠本稻婉转进言:圣母皇太后这个情形,如果再不善自珍摄,就有可能发展成产前忧郁症了。

这个词儿,叫慈禧很是愣了一愣:产前……忧郁症?那是什么啊?楠本稻说,女子怀孕,身体发生剧变,进而引起性情变化,极易生疑、生怒——尤其是对……呃,孩子他爹。

若对其人有所求而不得餍足,便会凭空放大自己的不满和怀疑,寻愁觅恨,情不可抑,最终伤及自身,祸及胎儿。

喜怒不定、饮食无度、疲惫乏力,都是产前忧郁症的征兆,如果还有心慌沮丧、萎靡落寞,乃至生趣索然,那就更加要警惕了!慈禧略一细想,不由吓一大跳:喜怒不定、饮食无度、疲惫乏力——自己竟是一样不缺;心慌沮丧、萎靡落寞,也是有的,虽然还没有发展到生趣索然,可是——哎哟,我的个天爷哎!慈禧的冷汗都出来了!她虽然对孩子他爹不满,但是,圣母皇太后绝不是一个肯自我作践的人——不论为了什么事儿,也不论为了什么人。

当她发现,这种不满可能、甚或经已危及自身的时候,不由就悚然而惊了!慈禧问楠本稻:这个产前忧郁症,应如何疗治?要服什么药吗?如是,对胎儿,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楠本稻说:此乃心病,无关药石,太后只消做到以下三点,臣妾即可保圣躬无虞。

哪三点?你说,你说!楠本稻说,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凡事务必要自我开解,千万不能钻进牛角尖儿出不来,真的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搁在一边,置之不理。

第二,多多活动。

就算自觉身心疲惫,也要强迫自己,多多的遛弯儿,多多的出宫逛逛,时间略长,自然就恢复了原先的活动量,神清气爽,心境开朗。

第三,不要枯坐无事,不要闲极无聊,学习西学也好、聊天儿讲古记也罢,总之,不给自己萎靡落寞的机会。

慈禧沉吟半响,重重点头:好,我照你说的做!在此之后,表面上看去,圣母皇太后的情绪,明显好转,遛弯儿和出宫逛逛,也恢复到了以前的频次,产前忧郁症的担心,是基本可以消除的了;与此同时,慈禧把大多数空闲的时间,都拿来向楠本稻学习西学,许多时候,都是到了安置的时候,才放楠本稻跪安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