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乾’,郭嵩焘说道,‘康熙’之‘熙’,‘乾隆’之‘乾’。
几位大军机相互以目,表情都比较微妙。
礼亲王有没有说过,文祥问道,‘熙乾’二字,有什么讲究?说了,郭嵩焘说道,这个讲究,就是自‘康熙’和‘乾隆’而来。
礼亲王说,本朝以康熙、乾隆两朝光景最盛,圣祖仁皇帝、高宗纯皇帝,又是享国时间最长的,因此,‘康熙’、‘乾隆’各取一字,这个……嗯,‘意头’最好。
许庚身笑容中讥讽的意味更重了,曹毓瑛脸上,也露出了类似的淡淡的笑容,文祥为人,最为中正平和,可也忍不住莞尔了。
礼亲王还说,郭嵩焘脸上,也带着笑,取‘康熙’之尾,‘乾隆’之首,也有一个‘继往开来’的意思在里头。
文祥点了点头,这个嘛……倒还有一点儿道理。
既然只有一点儿道理,其实就等于没有道理了。
拿熙乾做年号,文、曹、许、郭四位,都大不以为然:哪能自个儿没有自个儿的说法,跑到前朝,去拾人家的牙慧?而且,一拾就拾两个!说了出去,稍稍有点儿见识的人,都是要笑话的。
四位大军机,皆以为这是没读过什么书、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年轻人的想法,连书生之见,都算不上的。
四位大军机虽然没有直接否定世铎的献议,不过,各人的神态、表情,以及文祥的那个一点儿道理,已经充分表达了意见——熙乾是用不得的。
不过,用还是不用,决定权在轩亲王那儿,四人一起看向关卓凡。
礼亲王也是一番好意,关卓凡倒没有什么讥笑的意思,不过,咱们目下的局面,我以为,既不比康熙朝,也不比乾隆朝,一定要有所比拟的话——顿了一顿,我倒觉得,和雍正朝,更像一些——特别是雍正初年。
又顿一顿,都是前人余荫,庇护不了后人了;都是要改弦更张,重新上路了!文、曹、许、郭,都是心头一震,齐齐答了声:是!如果……一定要拾前朝的牙慧,关卓凡笑了一笑,我倒是更愿意去拾雍正朝的牙慧呢。
说罢,在那本夹着旨稿的护书上,轻轻的拂了一拂,好了,外头的浮议,不必理会了,咱们议咱们自个儿的吧!如此一来,世铎的熙乾,便被定性为浮议,正式的否定掉了。
曹毓瑛先开口。
今上为文宗显皇帝血嗣,穆宗毅皇帝女兄,曹毓瑛早已成竹在胸,声音十分清晰有力,穆宗毅皇帝无嗣,本着‘兄终弟及’之义,今上登基践祚,抚牧万民,统绪的传承,是最清楚不过的!顿了顿,所以,我以为,新君年号,第一紧要的,是明申统绪之大道。
事实上,这个统绪的传承,本朝开国迄今,以今上最不清楚,但正因为最不清楚,才要一口咬定最清楚不过,今上的年号,才要明申统绪之大道。
文祥、许庚身、郭嵩焘,都缓缓点头。
琢如一语中的!文祥说道,既如此,我以为,今上的年号,应该有一个‘统’字或者‘绪’字。
微微一顿,不论是‘统’字,还是‘绪’字,都应该是……第二个字,对吧?啊?关卓凡心头一跳。
不错!曹毓瑛马上接口,博公所言极是!许庚身、郭嵩焘都点头称是:不错!嗯,不错!年号不同庙号、谥号,许庚身说道,不可晦涩难懂——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农,也要力求朗朗上口,统绪、统绪……沉吟片刻,宣明统绪——‘宣统’如何?啊?!关卓凡微微张开了嘴巴。
不过,没有人留意到轩亲王惊愕的神情。
极好!曹毓瑛欣然说道,‘宣统’、‘宣统’……念起来,响亮的很,大气的很!许庚身心中得意,说道:或者‘光绪’——‘光绍统绪’,如何?啊?!轩亲王的嘴巴,张的更大了。
要不要这么巧啊?光绪,光绍统绪……曹毓瑛连连点头,也极好!也极好!郭嵩焘捻着胡子,点头说道:宣统、光绪——宣明统绪、光绍统绪,确实都好!星叔,你真正是才思泉涌啊!宣统、光绪,我也觉得好,王爷,你看——说话的是文祥,他一边说,一边转向关卓凡——咦,王爷的样子有点儿古怪……为什么要张大着嘴巴呢?关卓凡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轻轻咳嗽两声,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说道:琢如的‘明申统绪之大道’,我是赞成的;博川以为,年号的第二字,应为‘统’、‘绪’二字之一,我也是赞成的……顿了一顿,星叔拟的‘宣统’、‘光绪’,也确实是好……几位大军机心道,听您这口气,接下来,大约就要说不过了。
不过……嘿,果然。
关卓凡微微踌躇了一下,说道:‘宣统’、‘光绪’,不是不好,是……太好了!我是说,太响亮、太有力量了!这个,呃,似乎,稍稍显得……张扬了一点儿?这个‘宣’字、‘光’字,能不能……呃,换一个……稍稍低调点儿的字眼儿呢?张扬?几位大军机都微微愕然。
仔细想一想,轩亲王说的,似乎也有点儿道理,那好吧,咱们就想个低调点儿的字眼儿吧。
轩亲王心里头的真实想法,自然是没有人知道的——宣统?光绪?哎哟,我的尴尬癌都犯了!平心而论,就字面意思,宣统也好,光绪也罢,都是挺好的年号,可是,都不能用。
宣统自然是不能用的——原时空,那是末世,意头不好!光绪呢?真用了,我非神经错乱不可!现在是1877年,真用光绪做年号的话,光绪元年就是1878年,靠,这个跟原时空的光绪元年,可对不上号啊!如是,今后我这一辈子,一说光绪某年,我都得先换算一遍,看看自己是否时空错乱了?——嗐,我干嘛要这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所以,拜托你们,换一个,换一个。
许庚身的宣统、光绪,虽然被婉拒了,但他还是非常积极,想了一想,说道:若‘宣’、‘光’一类字眼儿不合适,改成‘正’、‘大’、‘洪’、‘皇’如何?——既明申今上统绪承继之正大光明,听起来,‘力量’上头,也稍稍的……呃,弱一点。
弱一点,即轩亲王要求的低调一点。
宣、光改成正、大、洪、皇,即动词改成形容词,力量确实弱了一点儿,不过,汉语的形容词,常常可以做动词使用,所谓使动,明申统绪的意味,并不会减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