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洗心斋。
进门之后,抬起头来,看向明间正中上悬的那块匾,室内的光线相对较暗,他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洗心如初。
这几个字,不算如何漂亮,不过大致还工整,勉强看的过去——他自己的字。
以关卓凡的地位,全中国任何一个人的法书,都可以轻易求到——包括御笔,不过,这几个字,他还是坚持自己来写。
洗心如初。
关卓凡轻轻的叹了口气。
这个世上,真的有一种净水,可以将蒙尘的人心,洗的干干净净吗?我这颗心,还是……当初的那颗初心吗?唉。
在檀木书枱后坐了下来,关卓凡突然发现,日理万机的自己,居然无事可做。
他今天过小苏州胡同,是来做敦柔公主的思想工作的;而且,对于皇帝说的,敦妹妹打小儿就骄傲的很,关卓凡也是领教过的,因此,他虽然自吹自擂,我的口才如何如何,却并不以为,今天这个擂台,轻轻松松就可以打了下来,所以,一心一意的备战,未计其余——没有带什么公事过来。
那就看看书吧。
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定睛看时,却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翻了两页,心却静不下来,也就看不下去。
关卓凡合上了《心经》,背脊靠在椅背上,合上了眼睛。
是自己想多了?还是……真的被皇帝说中了,敦柔公主跟自己闹起了别扭?至于吗?荣安公主做嗣皇帝的事儿,很早就开始发酵了,并不是今天才冷不丁冒了出来,敦柔公主这儿,一直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示啊!还有,丽丽做了嗣皇帝,两姐妹虽然分出了高下,可是,水涨船高,就绝对高度而言,大伙儿都在往上涨——也包括敦柔啊。
敦柔更有敦柔的特别的好处——丽丽做了嗣皇帝,所出即为皇嗣;则敦柔所出,理所当然承嗣关卓凡,今后,世袭罔替的轩亲王的爵位,可就落在二房一支了。
二房——嘿。
当然,俺现在谦和冲退,还没有戴上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不过,瞎子都看得出来,这是迟早的事情呀……再者说了,敦柔在皇帝面前,又不需要下跪,虽然不能说是平礼,可是,那个意思……也差不离儿了吧?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唉,人的思想,真的是有盲区的,即便聪明如关卓凡者——此时此刻,敦柔可不晓得,她不必在皇帝面前下跪啊!过了半个时辰,侍女过来请示:已经过了饭点儿了,王爷要不要先用膳呢?王爷指示:再等一等吧。
这一等,又是半个时辰。
眼见天色已晚,已到了掌灯时分,公主却还是没有信儿,府里上上下下,开始窃窃私语了。
管家过来,赔笑说道:请王爷的示,呃……要不要派个人,到凤翔胡同去……呃,催一催?关卓凡笑了一笑,说道:这种事儿,只有老婆催老公的,哪有老公催老婆的?嗯,估计是那边儿留饭了,得,我自个儿先吃吧!于是,轩亲王就用了一顿一个人的晚餐。
王爷虽然说这种事儿,只有老婆催老公的,哪有老公催老婆的,不过,管家还是私下底派了个小厮,到凤翔胡同瞅一眼,看看是不是真的那边儿留饭了?管家告诫小厮:只偷偷瞄一眼就好,什么多余的话也不要说!过了大半个时辰,那个小厮回来了,说,果然是那边儿留饭了。
这可就奇怪了!那边儿怎么能留饭呢?王爷今儿个可是过府里来了呀!还有,就算那边儿留饭,也得给这边儿递个信儿呀!就算公主自个儿……呃,忘了这茬儿,恭亲王府也该替公主递这个信儿呀!六爷和六福晋,在这种事情上,一向细心谨慎,不可能这么马虎大意啊!呃,不对,不是六爷和六福晋——六爷回了香山碧云寺,恭亲王府里,只剩下六福晋一位了。
那也没什么区别——六福晋一般是人情世故精熟的呀!真正是奇怪了。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没有动静。
轩亲王终于等不下去了,吩咐道,我手里还有公事,得赶回朝内北小街处分,公主回来了,派人给我送个信儿。
管家诺诺连声。
轩亲王的脸色,平静如常,看不出什么喜怒。
可是,管家心里却暗道:只怕要起风波!往后的日子,未必好过了!唉!是夜,关卓凡一直等到子初——晚上十一点钟,小苏州胡同那边儿,还是没有消息。
皇帝言中了。
她这位骄傲的堂妹,果然大大的发作了。
关卓凡困惑的是——他的困惑,和敦柔公主的管家的困惑,是一样的——在这个事情上,那个暴雨闯宫、长跪不起的恭亲王福晋,怎么会和女儿做成一气呢?关卓凡和敦柔公主的管家,都冤枉了恭亲王福晋——她根本就不晓得,今儿个,女婿过来女儿的府里。
关卓凡过府一事,敦柔公主根本就没有告诉母亲。
**见到敦柔公主,恭亲王福晋虽然欣喜,却也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