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四二章 毁三观

第一四二章 毁三观

2025-04-03 08:01:15

慈安沉吟了一下,说道:有些话,当着皇帝的面儿,不大好说……你呢,也别嫌我啰嗦,就当我杞人忧天好了……臣不敢,关卓凡微微欠身,太后有什么吩咐,尽请明言。

我是觉得,慈安说道,皇帝的发饰、衣裳,都改得……嗯,挺好看的!你摆的道理呢,也是……呃,挺有道理的!只是,只是……踌躇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就怕有人还是转不过弯儿来,在下头嘀咕,说什么……‘变易祖制’!皇帝毕竟刚刚即位,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个,会不会……顿了顿,呃,我想,发饰、衣裳这些事情,毕竟不比电报、铁路,没有那么紧要,是不是一定要……这么急着改动呢?唉,有时候,有些人的眼里,发饰、衣裳,比电报、铁路还要紧要呢。

不过,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事实。

衣冠关系理念,衣冠变易,就是理念变易,衣冠改不过来,理念也就改不过来。

电报、铁路神马的,就算有了,但如果脑筋不换,依旧用旧脑筋玩儿新把戏,新把戏的功效,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对衣冠关系理念的道理,慈安是有着朦朦胧胧的认识的,不然,也不会对皇帝的衣冠的变化,表示忧虑,没有那么紧要,其实是个委婉的说法,个中含义,得倒转转过来听。

当然,用旧脑筋玩儿新把戏,新把戏的功效,也是要大打折扣的道理,她还不懂。

太后请放心,关卓凡微微一笑,要说‘变易祖制’,‘旗头’、‘花盆底’,才是‘变易祖制’;直上直下、下及脚背的旗装,才是‘变易祖制’呢!啊?啊?慈安愕然,这……怎么会呢?回太后,关卓凡说道,容臣一一道来。

先说‘旗头’——入关之前,哪里有这样东西?彼时旗人女子的发饰,无非两种,一种梳髻——未婚的双髻,出了阁的单髻;一种扎辫,未婚的垂辫,出了阁的盤辫。

顿了顿,莫说入关之前没有‘大拉翅’一类的‘旗头’,就是入关之后,至少,嘉庆朝之前,都是没有这样东西的!慈安檀口微张,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关卓凡这番话,太毁三观了——什么?嘉庆朝以前,都是没有旗头这样东西的?!慈安姐姐一直以为,自己梳的旗头,是……自古以来的啊!清宫剧不都是这么演的吗?咋回事儿涅?咋回事儿?瞎掰呗。

当然,咱们慈安姐姐没有看过神马清宫剧。

‘旗头’到底起于何时,关卓凡说道,已不可考,不过,历代皇后,都有绘制御容,其中尽有只着吉服、未戴凤冠的,请太后仔细回想一下她们的发饰,就什么都明白了。

啊……果然……其中,关卓凡说道,还有着常服甚至便服的——那就更加明白了,譬如,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对,慈安想起来了,孝庄文皇后有一副便服的画像,就是盘辫的——把长辫子盘到头上。

哎哟,哎哟,哎哟!慈安一连哎哟了三声,同时,不由自主,轻轻的摸了摸自己的旗头,用十足惊叹的语气说道:真正是没有想到!这个‘旗头’,非但不是祖宗的‘衣冠’,而且,还没有多少年头!真正是没有想到!真正是没有想到!顿了一顿,用疑惑的语气说道:那,怎么就弄出来这么个‘旗头’了呢?回太后,关卓凡一笑,无非是‘大拉翅’的地儿足够大,可以往上头挂首饰——挂多少都成。

慈安想了一想,又摸了摸自己的旗头,也笑了,你这个话,损了点儿,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顿了一顿,对了,我想起来了,咸丰二年的时候,文宗皇帝给了我一道谕旨,大致意思是,宫廷之内,朴素为先,现在,皇后以下,后宫妃嫔的服饰,未免过于华丽,殊不合满洲规矩,所以,嗯,‘是用定制遵行以垂永久’。

‘定制’的非常细致,譬如,簪钗不准全用点翠;梳头时,不准戴流苏、蝴蝶、头绳、红穗;戴帽时,不准戴流苏、蝴蝶,亦不准缀大块帽花——帽花上,还不可有流苏、活镶。

还有,耳挖上,不准穿各样花、长寿字样;耳坠只准用钩,不准用花、流苏;小耳钳,不准点翠,亦不准雕花,等等。

文宗皇帝俭德可敬,关卓凡赞道,太后的记心,也好极了!其实,文宗的天性,是热爱奢华享受的,本没有资格接受俭德可敬一类的恭维,不过,刚刚即位的年轻皇帝,总是有一番励精图治的振奋气象的,这个马屁,就捏着鼻子,马马虎虎的拍一拍吧。

慈安笑道:那个时候,我刚刚封了皇后,因此,对这道上谕的印象,特别深刻。

还有,讲的都是女人家的事儿,好记!顿了顿,咸丰四年的时候,文宗皇帝又降了一道谕旨,说,咸丰二年的那道谕旨,嗯,‘尚有未备之处’,得讲的再明白些——我想想,嗯,‘寻常所戴棉秋领,不准有花边、绦边、青缎边’;还有……‘梳头时,只准戴两支花’,等等。

关卓凡暗暗称奇,都说慈安不聪明,可是,这两道谕旨的内容,她却记得这么清楚?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们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务,总是相对擅长的——就如慈安自己说的,女人家的事儿嘛。

咸丰二年,她不过十六岁,咸丰四年,不过十八岁,再怎么俭德可敬,十几岁的女孩子,对衣饰也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爱好的。

金陵是咸丰三年沦于长毛的,关卓凡说道,咸丰二年、咸丰四年——文宗皇帝颁降上述两道谕旨的时候,匪势方张,局面最为艰难,朝廷的军用,最为匮乏,因此——说到这儿,关卓凡打住了。

慈安的神情变得严肃了,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文宗颁降这两道谕旨,并不仅仅为了整肃宫闱,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克勤克俭,将钱粮省了出来,花到前线的将士身上!太后圣明!嗯,如今的局面,慈安说道,虽然不比咸丰二年、咸丰四年——好了十倍不止!不过,正经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一个是要办洋务、修铁路,一个是要准备对法的战事,该省的,也是要省的!顿了顿,我想,皇帝改换发饰,是不是也有……呃,你说过的,‘为天下人垂形范’的用意在?——没了旗头,那么些个首饰,就没有地方‘挂’了!这,倒是条‘釜底抽薪’之计呢!关卓凡站起身来,微微躬身,太后圣明!这句太后圣明,发自肺腑,真心实意。

既不变易祖制,又有偌大的好处——顿了顿,慈安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看,皇帝的这个发饰,可以换,也该换!太后圣明!既如此,慈安再次轻轻的摸了摸自己的旗头,这个‘旗头’,莫说皇帝了,就是皇太后,也该换!啊?这……可是没有想到的哎!慈安姐姐,不得了呀!太后……圣明!不过,话一出口,慈安就后悔了,倒不是为她自个儿,而是想到了——还有两位皇太后呢!未亲口问过她们两个的意思,自己不能代她们两个说话呀!她尴尬的笑了笑,呃,方才这句话,说的可能……呃,有些急了,皇太后换不换‘旗头’,这个,还是得先跟‘西边儿的’、还有皇帝额娘两个商量过了,呃……再说?说着,下意识的,轻轻的扶了扶自己的鬓角。

这已经是慈安第四次做这个动作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