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六七章 逾格之赏,非分之荣

第一六七章 逾格之赏,非分之荣

2025-04-03 08:01:15

代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硕塞、岳托、勒克德浑八位,都是国初的封王,都是对定鼎天下有大勋劳的人,头上的铁帽子,都是一刀一枪、血里火里挣来的,没有人能够不服气。

可是,允祥的铁帽子,就颇有人不以为然了,以为怡王的世袭罔替,不是因为对国家有大功,纯粹是世宗酬他襄助自己夺嫡,是世宗公器私用。

祺祥政变,时为怡亲王的载垣被赐死之后,就有人认为,应该就此取消怡亲王一系世袭罔替的资格,减等袭爵;怡亲王的爵位,也确实因此中断了一段时间。

不过,后来还是圣恩浩荡,将世袭罔替的资格,还给了怡亲王一系。

如今的恭亲王呢?恭老六做的最露脸儿的一件事儿,不就是杀掉肃顺、载垣、端华,自己上位嘛!虽然肃顺他们被安了顶‘三凶’的帽子,可是,谁都晓得,恭老六杀肃顺,只是为了争权夺利,可不敢说对国家立了什么大功!这是颇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肃顺当权之时,未必没有吃过肃顺的苦头,肃顺被杀之时,也未必没有叫过好,可是,时过境迁,肃顺早已是冢中枯骨,再去骂他,有什么意思?只有像恭王这样子的,还新鲜热乎着,却已不在位了,指斥起来,才最有意思——还很安全。

另外,恭王独秉枢柄的时间,不算太长,在人们对他的功绩形成固化的概念之前,恭王便从极峰之处,跌了下来,国家如今的蒸蒸日上,大多数人都把功劳记在了目下正当国的那个人的头上,没有多少人记得恭王开创局面的功劳。

事实上,恭王开创局面的时候,是他被骂的最狠的时候,鬼子六的绰号,就是那个时候来的,独秉枢柄时代的恭王,得罪的人最多,若有民调,得分估计高不到哪里去,有了这层记忆和印象打底儿,就更加没有多少人觉得恭王有多大的功劳了。

这些都罢了,关键是,自蔡寿祺弹劾恭王、恭王御前咆哮失礼、被逐出军机那一次开始,上头对恭王,就是一以贯之的裁抑,最终将恭王逼得退归藩邸,这一层,人们都是看的明白的,怎么,某人独掌大权了,一切都在其控制之中了,再也不必同恭王虚与委蛇了,反倒开始对恭王加恩了?——且是前所未有的殊恩?这是什么路数?想不大明白啊!唉,圣谟高远,圣意难测啊!吃瓜群众纷纷表示意外,但是,眼镜跌的最碎的那一个,还是恭王自己。

过凤翔胡同传旨的,是武英殿大学士朱凤标和文渊阁大学士瑞常,两位殿阁大学士联袂传旨,这个规格,也是高的不能再高的了。

朱凤标钦此出口之后,过了一小会儿,恭王才艰难的说道:臣何德、何能、何功、何劳,敢受此逾格之赏?再者说了,滥叼非分之荣,非但臣心难安,亦非……臣下之福,恳请朱、瑞二公,代我回奏皇上……瑞常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恭王一愣,打住了话头。

朱凤标和瑞常对视一眼,微微颔首,意思是接下来的话,由瑞常来说。

六爷,瑞常是蒙古旗人,对恭王用了六爷这个比较像自己人的称呼,今上登基,恩纶普沛,薄海同庆,大人黎庶,咸被圣泽——顿了顿,圣旨堂皇明发,六爷亦当之无愧,纵然谦抑冲退,但仰体圣心,还是不要再推辞了吧!瑞常的话,说的很委婉,可是,也很有力量——既然恩纶普沛,薄海同庆,大人黎庶,咸被圣泽,你若不领旨谢恩,岂非独自向隅,不给今上面子?圣旨堂皇明发之堂皇,也点明了,这道恩诏,是不可能收回去的,你如果推辞,除了有独自向隅之嫌,也会被造作矫情之讥。

所以,推辞的话,就不要说出口来了吧!过了片刻,恭王咽了口唾沫,微微透了口气,涩声说道:臣……领旨谢恩。

送走了两位传旨的钦差,恭王府上上下下,立即喜气洋洋起来了。

世袭罔替,这还了得?大清朝的国祚延续多久,咱们这座府邸,就是多久的恭亲王府!嘿,真正叫与国同戚了!第一个兴高采烈的,是载澄,他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恭亲王的爵位,日后自然归他承袭——嘿,俺也要是亲王了!第二个眉开眼笑的,是恭亲王福晋,对于这个世袭罔替,她的第一个反应是,到底没有白淋那场雨!那一跪,到底也没有白跪!可是,丈夫却攒眉蹙额的,不像是多么高兴的样子。

旁边儿没人时候,恭亲王福晋问道:你这是怎么啦?大喜的事儿,怎么拉长着个脸?大喜的事儿?恭王叹了口气,逾格之赏、非分之荣,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恭亲王福晋一怔,随即摇了摇头,我晓得你担心什么——可是,这一次,我觉得你是自个儿吓自个儿了!我也不觉是什么‘逾格’、‘非分’,这是咱们应得的!如果没有咱们——恭王大皱眉头,打断了妻子的话,话不能这么说!除了你,恭王福晋说道,我也不会跟第二个人这么说啊!——好罢,我不说了,大伙儿心照!心照不心照是一回事儿,恭王说道,能不能摆到台面上是另一回事儿——顿了顿,有些事儿,是摆不到台面上的——唉,清议可畏啊!清议?恭王福晋微微冷笑,现在的‘清议’,也不晓得值多少钱一斤?——也就你还在乎什么‘清议’不‘清议’!人家如果是在乎‘清议’的,还能够——说到这儿,自己打住了,用半劝慰、办告诫的语气说道:我可跟你说,消息一传开来,贺客马上就要登门了,你就有什么想头,咱们留到晚上再说,客人面前,你可不能这副模样,不然,叫人看了,传到了‘上头’那里,还以为咱们不识抬举呢!恭王不说话了。

我说的话,恭王福晋微嗔道,你听见了没有啊?恭王的眉头,慢慢儿松了开来,平静的说道,得,我晓得分寸,你放心好了。

恭王福晋所料不差,不过一盏茶的光景,第一批贺客就上门投贴了。

其实,朱凤标、瑞常还没有出宫门,恭亲王世袭罔替的消息,就自军机、内阁传了出来,不少人都觑着两位殿阁大学士的动静,朱、瑞前脚离开凤翔胡同,贺客后脚就登门了。

争取喝个头啖汤嘛。

世袭罔替确实是大喜的事儿,亲贵都要与贺,贝子以上,皆亲自过府恭贺;贝子以下,也都过府投贴,恭王见不见,则视乎该人平日里能不能跟恭王说的上话了。

亲贵之外,登门、投贴的朝臣,亦如过江之鲫。

一是恭王故旧本就无数;二是这个世袭罔替一出来,眼见恭王圣眷复隆,想来上头对凤翔胡同已不存芥蒂,现在赶过来烧热灶,是非常安全的事情,这个人情,不做白不做。

贺客盈门,恭王不可能都见,贝子以上,是要见的,贝子以下,则视贺客的身份、王府的仪制、交情的深浅,给予不同的待遇,有的由恭王本人接见,有的由幕僚或王府长史代为接见,有的则连跨入王府大门的资格都没有,只留下一个帖子,或者在门薄上登记一个名字就回去了。

至于贺礼,不论送礼者是什么身份,一律峻拒。

同恭王交情愈厚的人,愈迟登门——来的愈早,贺客愈多,愈没空儿说几句正经的梯己话。

来的最晚的两位贺客,在掌灯之后才登门——一是文祥,一是宝鋆。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六八章 孰白脸,孰红脸,你方唱罢我登场虽然已是掌灯时分,但主客三人都还没有吃晚饭。

恭王是见了一天的贺客,刚刚消停下来,文祥是打工部过凤翔胡同来的,宝鋆呢,说自个儿原本就是过来蹭饭的,于是,恭王府厨下开了一个大大的一品锅出来,主客三人,拥炉围坐,边吃边聊。

博川,你是当家的,宝鋆说道,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不提前给六爷透个信儿?文祥还没答话,恭王就截住了宝鋆的话头,这怎么能怪博川?——这种事情,臣下如何得闻?佩蘅,文祥很诚恳的说道,这个事儿,之前,我确实是不晓得的。

顿了一顿,今儿一早,皇上御养心殿,亲**代,说已经请过了懿旨,进六爷‘世袭罔替’,吩咐军机拟旨——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个事儿,比你们内务府那边儿,其实也早不了多少。

再顿一顿,我看,非但我,曹琢如、许星叔他们,也未必就提前得了什么信儿。

宝鋆一笑,‘上头’的口风,可够紧的呀。

文祥当做听不出他话中的讥嘲之意,平静的说道:六爷方才说的,其实不错,这种事情,臣下如何得闻?‘上头’难道问我们,该不该进六爷‘世袭罔替’?叫我们怎么回话呢?这种事情,必定是轩邸和‘上头’商量了,再和天津那边儿打个招呼,就定下来了,军机上,只是承旨办事罢了。

恭王点了点头,就是这么回事儿!叹了口气,说道:实话实说,这一回,我是真不晓得,‘上头’到底是怎么想的?我自己的斤两,我自己晓得,早两年,虽然也做了几件事情,可是,再怎么着,也不值得酬以‘世袭罔替’——且远着呢!顿了顿,当逾格之赏,叨非分之荣——我不是矫情,真正是于心不安!文祥沉吟了一下,说道:六爷,我觉得,你真没有必要太过谦了——连我和佩蘅在内,都没有必要太谦!今天国家的局面虽好,根基到底是早几年打下来的,没有早几年的筚路蓝缕、开创局面,今天的一切,就是空中楼阁——这几句话,不是我说的,是轩邸说的,说了还不止一次!恭王眼中,波光一闪。

宝鋆的脸上,也微露意外的神色。

还有,文祥说道,咱们索性把话说开些——毋庸讳言,六爷的‘世袭罔替’,‘上头’确有酬六爷拥立之功的意思在内的。

嘿!白天还在跟老婆说,心照不心照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摆到台面上是另一回事儿、有些事儿,是摆不到台面上的,现在,就给文祥摆到台面上来了!恭王微微苦笑,博川,你这么说,我就尴尬了。

嗐,六爷,这有什么可尴尬的?略略一顿,文祥郑重说道,咱们先不说六爷你了,先拿雍正朝的怡贤亲王来说——后世颇有人以为,怡亲王一系之‘世袭罔替’,不是因为怡贤亲王对国家立有大功,而纯粹是世宗宪皇帝酬其襄助夺嫡之功,甚至有人讥世宗宪皇帝‘公器私用’的——我以为,这实在是腐儒之见!对文祥的这个观点,宝鋆倒很感兴趣,博川,何以云之?请道其详!天子系四海之重,大位岂是一人之私?文祥说道,如果圣祖仁皇帝付天下于非人,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事实证明,世宗宪皇帝之雷厉风行,正正矫正了圣祖仁皇帝晚年倦勤诸弊,若没有世宗宪皇帝大刀阔斧的行霹雳手段,又何来高宗纯皇帝的乾隆盛世?顿了顿,九王夺嫡,如果最终得志者,不是世宗宪皇帝,而是允禩或者允禵,我看,以皇八子、皇十四子上上下下的枝牵蔓连,就算明知国家的弊端在哪里,只怕也投鼠忌器,下不得去重手。

博川,宝鋆笑道,你这个看法,有意思!之前,似乎没有怎么听你说起过?文祥坦然说道:实话实说,我这个看法,受轩邸影响颇深,他不止一次说过,世宗宪皇帝做的,绝不仅仅是‘承前启后’,实实在在是‘扭转乾坤’——只是这个话不好明着说,不然,似有对圣祖不无微词的意思了。

扭转乾坤——宝鋆说道,轩邸对世宗宪皇帝的评价,实在高的很呐!是,文祥说道,我看,轩邸对世宗宪皇帝的评价,犹在高宗纯皇帝之上。

这可不是本朝的主流意见呀。

这时,恭王说话了。

眼下的局面,他慢吞吞的说道,和雍正朝的时候,倒是颇为相像。

雍正朝的时候,只做不说;咱们是既做又说——其实都在‘改革’。

啊……对!宝鋆连连点头,一副默会于心的样子,六爷这话,切中肯綮了!怪不得轩邸要推崇世宗宪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