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已经为这个除夕家宴苦恼了相当一段日子了。
目下,关卓凡诸多身份之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皇夫;皇帝虽然是他的正妻,但皇帝是皇帝,不是福晋,而三纲五常之中,君为臣纲在夫为妻纲之上,因此,不论法理还是纲常,都是他从属于皇帝,而非皇帝从属于他——他是皇帝的眷属,而非皇帝是他的眷属。
他的除夕家宴,就是皇帝的除夕家宴。
无关朝内北小街及其女主人。
关卓凡苦恼什么呢?当然不是因为他的除夕家宴不能摆在朝内北小街,不能和这个嫂子、那个嫂子一块儿烛光晚餐、低斟浅笑。
关卓凡苦恼的是敦柔。
他的除夕家宴,敦柔不能与筵,是不可以想象的。
除夕的晚饭,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如果敦柔不能和丈夫一起吃这顿饭——如果这顿饭是关卓凡一个人吃,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不是一个人吃,他是和另外一个女人——敦柔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女人一起吃——如是,敦柔将会受到何等强烈的刺激?刚刚似乎有些转暖的夫妻关系,将立即跌回冰窟,而且,只怕再也爬不出来了。
可是,敦柔与宴,用什么身份、什么名义呢?皇帝的除夕家宴,是真正的家宴,除了皇帝本人,与宴者皆为皇帝之妻、子——皇后、妃嫔和未成年的皇子、皇女。
成年的皇子、皇女,分府的分府,釐降的釐降,就不能与宴了。
如果皇帝的上头还有人——皇太后,那么这个家宴,就再加上皇太后。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有资格吃这顿饭了。
太上皇神马的,是特例之中的特例,不必考虑。
今上是女人,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去掉妃嫔,把皇后换成皇夫就是了。
问题是,唉,这个皇夫,除皇帝之外,还有一位正妻。
而除夕的晚饭,这位正妻,又必须和自己的老公一块儿吃。
皇夫没有分身法,因此,皇帝的家宴,这位正妻,也只好来凑一凑热闹了。
于是,问题来了,就是前边儿说的,这位正妻参加皇帝的家宴,用什么身份、什么名义呢?敦柔虽然和皇帝同侍一夫,可是,她们俩在宗法上的关系,就是堂姊妹,没有别的了,堂妹参加堂姊的家宴,天底下有这个道理?怎样才能把这个理儿圆过来呢?呃……好吧,先不说这个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先说座次——如果敦柔与宴,请问,这个座次,该怎么排?正常情况下,皇帝的除夕家宴,都摆在乾清宫,座次如下:丹陛之上,宝座之前,撤掉御案,换上金龙大宴桌——这是皇帝的。
金龙大宴桌左侧,设皇后的宴桌,朝向略偏西南。
丹陛之下,是妃嫔们的宴桌,左右两排,左首第一桌为最尊,次尊为右首第一桌,再次之左首第二桌,如此类推。
从皇帝到妃嫔,都是一人一桌。
未成年的皇子、皇女,原则上和生母同桌。
也有虽未成年、但身量已长的皇子,自个儿一桌的,但一定是挨着生母的。
如果皇帝上头还有人——皇太后,那么,皇帝的除夕家宴就以奉侍皇太后为主了。
地点从乾清宫换到慈宁宫,上头居中的,是皇太后的宴桌,皇帝的宴桌,设在左侧,平行于皇太后的宴桌;皇后的宴桌,设在右侧,朝向略偏东南。
下头,妃嫔和未成年皇子、皇女的宴桌如上所述。
以上为正常的情况下。
情况不正常呢?第一,皇帝是女人。
第二,她有一个老公。
第三,呃,先不说这位老公还另有一个老婆了,就说皇帝的上头吧——可不止一位皇太后,整整三位呢!不是一般的不正常,简直是……千古第一不正常啊。
三位皇太后一字排开,左侧是皇帝的位子——其实就等于四宫一字排开啦。
皇后换成了皇夫,但是皇夫不能坐皇后的位子。
皇后于皇帝,是敌体,可以并坐,因此,皇后和皇帝的宴桌,基本是平行的,只是皇后的宴桌,略略侧偏,以示上下之别。
皇夫于皇帝,可不是敌体,皇帝是君,皇夫是臣,彼此是正经的君臣关系,因此,皇夫得到下头去,坐妃嫔的位子——就是左首第一个位子啦。
问题是,皇帝再没有其余的妃嫔了,皇帝和皇夫,也还没有生育,于是,整个下头,就是皇夫一个人了。
前面说过,有人以为,内廷除夕家宴,皇帝、三位皇太后、各宫妃嫔都要与宴——这是不对的,目下的各宫妃嫔,不是皇帝本人的妃嫔,是前朝妃嫔、皇考妃嫔,在体制上,没有个前朝妃嫔、皇考妃嫔和本朝皇帝同席的道理——哪怕皇帝是女人。
好了,既如此,让咱们来想象一下,偌大一个慈宁宫,四宫在上头一字排开,气势恢宏;下头就皇夫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个画面,嘿嘿,是不是很带感呢?真正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这顿饭吃着,与宴的五位,非但味同嚼蜡,更加会如坐针毡吧?这还是在敦柔没有与宴的情况下。
如果敦柔与宴——姑且不理她是以什么身份、什么名义与宴的——她的宴桌,无非摆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摆在关卓凡的对面,即右首第一桌;一个是和关卓凡同排,摆在他的旁边,即左首第二桌。
这两种摆法,敦柔有没有意见,咱们不晓得,可是,上头的皇帝,就一定是有意见的!皇帝在上头看了过去,不论敦柔的宴桌摆在关卓凡的对面还是摆在关卓凡的旁边,他们两个,都是一对儿——好,我在上头孤家寡人一个,你们俩在下头倒凑成了一对儿?凭什么呀!如是,受到何等强烈的刺激的,大约就不是敦柔,而是皇帝了。
唉,怎么办呢?关卓凡前前后后,想了四、五个方案,但都被他自己一一推翻了,苦恼之下,甚至一度冒出这样子的念头,算了!不办这个劳什子除夕‘家宴’了!可是,他也晓得,不办,当然是不行的。
只好集思广益。
内廷除夕家宴,按例归内务府承办,作为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宝鋆,也参加了会议。
最后,还就是宝鋆出的主意比较靠谱些。
王爷,宝鋆说道,同治朝之前,皇上、皇后、各宫妃嫔,平日里传膳,都是各传各的,只有几个重大的节日,才有可能在一块儿进膳,内廷除夕家宴之所以重要,取其‘团圆’二字而已。
微微一顿,不过,今上践祚,不存在平日里各宫各自传膳的问题了,因此,我以为,内廷除夕家宴,也就不必在‘团圆’二字上做太多的文章——只要换一个思路,事情就好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