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时分,阮知方再次登上了伏波号,同行者,还有勤政殿大学士张庭桂——此时的张首辅,不害怕和五条大兵舰打交道了。
张首辅那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模样,就不多说了,只说两位大学士的来意:一,钦差大人的一切要求,俺家国王已全部应承下来了,包括钦差大人吩咐的繁文缛节,一概蠲免;二,明日一早,瑞国公携四柱大学士至钦差座舰,恭迎钦差入城。
繁文缛节,一概蠲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恭迎钦差的仪注,本来是愈隆重愈好,可是,准备这些花样,是需要相当时间的,而唐景崧没有多余的时间在这里耗下去了。
第一,传旨的差使办结了,舰队主力才能赶赴土伦,此刻的法国人,还蒙在鼓里,再拖多两天,叫法国人有了准备,必生事端,到时候,是否还可以顺利入港霸位,就不好说了。
第二,这里毕竟是外海,虽然目下不是台风季节,可风云变幻,谁也不能保证,海上一直风平浪静——此地实非久泊之所。
第三,仪注中最重要的,不过两点,一,嗣德王三跪九叩,二,太和殿传旨,有了这两点,其余的,什么仰德台、承恩门一类的花样,有还是没有,都无关紧要了。
次日清晨,辰正,恭迎钦使的越南宗室和重臣,按时登上了伏波号。
领队的是瑞国公,他虽然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不过,到底是半个储君,唐景崧十分客气,亲自作陪,前后上下的在伏波号转了一圈,待小伙子的眼睛睁的足够大、嘴巴张的足够开了,便说道:好,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这就换海晏号,进城去罢!海晏号,就是舰艏有一门疑似巨炮的两条较小的船之一。
登上海晏号,阮知方不必再疑似了,大铁罩子里的,真的是一门大炮——阿姆斯特朗九英寸后装滑膛炮。
而且,真的比伏波号的主炮还要大——伏波号舰艏的主炮,是八英寸前装线膛炮。
那个大铁罩子,算是一座炮房,前开窗口,半只炮管伸了出去,大炮其余部分,包括炮子,以及操炮的炮手,都藏在这个扁圆的铁炮房里。
这个小舰巨炮,其实是前文提到过的全甲炮艇的一个变种。
组建越南分舰队之时,关卓凡的设想之一,是舰队中应该有这样一种舰只:能够进入顺安河口,游弋香河之上,同时,拥有对越南的压倒性、威慑性的火力。
所谓压倒性、威慑性,就是火力强大到叫越南人基本上不能生出任何异心——即是说,单单用吓的,就可以叫越南人俯首听命。
可是,进入顺安河口,游弋香河之上和拥有对越南的‘压倒性、威慑性’的火力,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原因呢,前文已经说过了,大船进不了顺安河口,能走香河的只有小船,既如此,又何来压倒性、威慑性的火力呢?何来?关卓凡将目光投向他的全甲炮艇。
记心好的书友,大约还能想起按照关亲王的要求设计、制造出来的全甲炮艇的奇葩模样:沿着船舷的边沿,高高竖起一圈超过一人高的锻铁围壁,最关键的部位,厚度几达一英尺,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铁甲舰装甲的厚度——包括冠军号。
炮艇的甲板,被这圈围壁整个的围了起来,船舷边沿,几无立锥之地。
只有舰艏,留出一块三角形的甲板,曰锚甲板,上设锚杆——炮艇内部,无法腾出多余的空间设置锚舱,起锚、下锚,都在这一小块锚甲板上操作。
锚甲板亦为铁板,中间微微凸起,形如龟背。
全甲炮艇船身低矮,海水容易涌上甲板,锚甲板的特殊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破浪效果,使涌上甲板的海水迅速流泄回大海,不致滞留甲板,涌入炮舱。
围壁的正面,中间开一炮门,仅容炮口伸出;炮位的上方,平覆一层锻铁板,不过,这个顶板的厚度,较之围壁,要薄一些——这个时代的火炮射击仰角有限,炮弹的弹道比较平直,入射角度不大,被吊顶的可能性很小,上方的防护不必做的太过变态。
大炮的安装、运作,极有特色:炮身安装在一套带有四个支柱的地井式炮架上,平时,大炮的底座,藏在船体内部,以防重心过高,影响炮艇的稳定性;战时,通过液压系统,将大炮整个举升到甲板上。
每发射一弹之后,在自身巨大的后坐力的推动下,大炮的底座缓缓降到甲板之下,进行下一次射击的装填工作。
不过,因为船太小,大炮的后坐力又太大,发射前,炮艇必须下锚,不然,很难保持炮艇的稳定***稍稍大一点,一颗炮弹打出去,整只炮艇震翻了都不稀奇。
另外,因为炮门太窄,炮口几乎不能左右转动,如果要调整横向射击角度,就必须采用整船瞄准法——通过军舰自身转动,来实现火炮横向转动。
在这个关键点上,全甲炮艇的设计师伦道尔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他将炮艇的操作系统设计得极其灵便,转舵速度远较一般军舰为高,仅用两分四十五秒,全艇便可旋转一圈——这个旋转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重型岸防炮。
全甲炮艇身上的钢铁的比例如此之高,较之同时代的船只,其尺寸和吨位就很不成比例了。
拿阮知方乘坐的那只福船作参照,全甲炮艇的尺寸,和前者差不了多少,吨位却是前者的五倍以上。
这个时代,蒸汽机的驱动力是有限的,全甲炮艇的船速,只有六节——这是纯风帆舰的正常航速。
事实上,如果顺风,纯风帆舰的最高航速可以超过十节,就是说,全甲炮艇的速度,其实连纯风帆舰都比不上。
全甲炮艇是真正的纯蒸汽动力——没有设置风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船小,帆就小,那么小的一面帆,对于全甲炮艇的吨位来说,毫无意义,不如撤了,还省人省地方,而且,也减少了激战之时桅杆断裂、风帆着火带来的危险。
另外,因为甲板之上,全是钢铁,所以,全甲炮艇的重心,大大升高,在航行中,风浪稍大,便有翻覆之虞。
第三十五章 开疆拓土,重整河山,此其时矣!海晏、河清二舰,虽然可以游弋香河之上,不过,机动性依旧是有限的——九英寸大炮、液压升降装置、炮房,以及水线装甲带,所有这些,全都是铁制,加在一起,依旧太重。
海晏、河清既没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也不适合参加低烈度的冲突——他们是香河上的终极杀器,主要的作用,就是威慑,如果海晏、河清真投入实战了,就意味着和平努力彻底失败,必须终极解决了。
这种情形,既非关卓凡所乐见,发生的概率也不算大。
因此,海晏、河清的身边,还需要带刀护卫——有快速反应的能力,适合参加低烈度的冲突。
于是,就有了六只较小的船的其余四只,镇东、镇南、镇西、镇北。
这四位的船型、尺寸,同海晏、河清,基本是一样的,同样是木身、铁肋,同样是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区别在于——第一,无水线装甲带防护。
第二,主炮小许多,舰艏置一门五英寸后装滑膛炮——和伏波号的侧舷炮是同一个型号的。
第三,液压升降装置、炮房什么的,自然也是没有的。
炮小、无装甲、无炮房,也没有液压升降装置等累赘,相同的动力驱动下,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的航速,自然就远远超过了海晏、河清。
当然,所谓炮小,是相对于海晏、河清的九英寸巨炮来说的,对于越南人来说,五英寸后装滑膛炮,依旧是巨炮。
一句话,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位,是真正意义上浅水炮艇。
海晏、河清呢,可说是浅水重炮艇。
另外,眼尖的越南人,譬如阮知方,还在这六条炮艇上头,发现了一样前所未见的东西。
左右两舷,各有一门形状奇特的小炮。
五根细细的炮管——每一根单独拎出来,较之普通的枪管,要粗一些,可也粗不了多少——攒在一起,架在一个下宽、上窄的圆锥状的炮架上。
这是什么东东?是枪?还是炮?这个……既是枪,也是炮。
事实上,这是加特林机关枪的海军版。
关卓凡认为,不同海上作战,内河作战的舰艇,常常会遇到小船、小艇的袭扰,包括亚洲国家应对西方较先进舰只时最爱用的火攻,因此,最好能配备一种专门对付小船、小艇袭扰的武器。
当然,蒸汽动力成熟之后,拿小艇装载易燃物、顺风顺水漂向敌舰的火攻,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不过,海晏、河清的情形比较特殊——速度慢,机动性差,理论上,不能完全免于火攻的威胁。
遇到小船袭扰或者火攻,九英寸的后装滑膛炮,根本就是大炮打蚊子,不但费效比太低,而且,也可能根本打不着人家——发现敌踪的时候,敌人已经进入射击死角了。
这时候,就只能依靠步枪了,可是,步枪或许挡得住有乘员的小船,但是,对于没有乘员的火船,步枪子弹的停止作用,就很有限了。
所以,最好有一种武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不仅能对小船上的乘员进行毁灭性的杀伤,还能对船体本身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迅速破损,入水沉没,或者,沉没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理所当然就想到了加特林机枪。
不过,直接把加特林机枪搬上舰艇,似乎也不大合适。
第一,加特林机枪毕竟是以步兵为目标的武器,弹丸的口径,更适合人体,对于船体来说,略嫌不足,要击沉一只小船,必定要耗费过多的子弹,费效比较低。
俺拿来造金属定装弹的黄铜,可都是很宝贵的呀。
第二,在中法爆发大规模冲突之前,加特林机枪都属高度机密之列,顺化离法国人太近了,过早叫法国人见识到了这种武器,中法两家正式开打的时候,说不定就没有那么惊喜了。
因此,关卓凡需要一种海军版的加特林。
一,子弹的口径要加大,足以轻松穿透小型木船的船壳。
二,用不着一分钟四百发那么变态——一分钟两百发,甚至一分钟一百发都够用——只要子弹口径足够大。
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门速射炮出现了。
这个加特林机炮,在靶场上的表现,还是过得去的,不过,既没有参加过实战,也没有参加过正经的演习,只能算是个试验品,还不能算是列装,到底好不好用,谁也说不好,包括穿越过来的关亲王。
关卓凡的记忆中,原时空占统治地位的速射炮,是哈奇开斯,加特林在速射炮的领域,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这个,嗯,希望有了俺的加持,本时空,加特林机炮会取原时空的哈奇开斯而代之吧!毕竟,到目前为止,哈奇开斯先生还没有把他的速射炮弄出来呢。
第三十六章 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人登陆,郁闷!西贡,交趾支那总督府。
什么?中国皇帝的特使到了顺化?中**队进驻了沱灢?拉格朗迪埃尔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残存的睡意,立时无影无踪。
总督大人有午憩的习惯,西贡的午后,本是一段美妙的慵懒时光,可是,刚刚朦胧睡去,就被侍从叫醒了,说是驻沱灢参办本沙明、法兴商行买办阮景祥求见。
沱灢即土伦,《西贡条约》——即《壬戌条约》正式签署之后,奉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之命,法国政府的一切文诰,包括致送越南政府的一切文书,皆易土伦为沱灢,以宣示法兰西帝国在越南尤其是在土伦——沱灢的特殊地位和利益。
参办是一个通称,正式的叫法是土著事务监督员,原是代表总督,分驻南圻六省,一省二到三人,分片划区,对地方进行指导和管理的官员,沱灢只是辟为通商口岸,并没有割给法国,大部分的治权还是在越南人手里,原是没有派驻土著事务监督员一说的,可是,谁叫拉格朗迪埃尔总督阁下步武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之谟烈,已经将沱灢视为自己的禁脔了呢?所以,仿南圻六省的例,交趾支那总督府也对沱灢派驻了一位通称参办的土著事务监督员。
本参办一头金发,相貌本来堪称英俊,可是,前几年在北非的时候,着了柏柏尔人的一刀,眉心处留下了一个短而深的伤痕,只要一皱眉头,一张脸便显得有几分狰狞。
现在,本参办正在浓眉微蹙。
和本沙明同行的阮景祥,明面儿上,是法兴商行买办的身份,不过,他的功用,可不仅仅是替法国人做生意,事实上,他是交趾支那总督府经略中圻、北圻的极得力的带路党,下牵会社,上通皇城,极具手眼。
阮买办也是一位十分俊俏的人儿,加上在工作上,本参办、阮买办一向配合默契,西贡的官场上,生出一种传言,说本参办之所以一直没有结婚,是因为在某些方面,他是一个有特殊取向的人,而他的亲密伴侣,就是阮买办。
好了,不八卦了,说正事儿。
进入沱灢的中国船队,本沙明说道,拢共九条,五条军舰,一条运煤船,两条商船——充作运兵船,还有一条,似乎是工程船,就是不晓得是拿来做什么工程用的。
顿了顿,五条军舰中,最大的一条——也是旗舰,叫做‘伏波号’,目测大约一千四、五百吨的样子,其余四条,八、九百吨至一千一、二百吨不等。
五条军舰?旗舰……一千四、五百吨?是。
总督大人的鼻翼,轻轻的抽动了一下。
法兰西帝国海军派驻本地区——不止于交趾支那,整个印度支那都算上——最大的一条军舰,曰窝尔达号,是一千三百五十吨。
两条商船下来了近三千人左右的部队,本沙明继续说道,携有相当数量的火炮——至少五十门吧!不过,大多数的火炮,都用油布裹着,具体的口径、型号,就不大好说了。
三千军队,五十门大炮——总督大人的脸色,阴晴不定。
登陆之后,本沙明说道,中**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进驻山茶半岛,一部分向顺化方向进发——我们估计,是去和已进入顺化的中国皇帝的特使汇合去了。
山茶半岛?是。
多少人进驻山茶半岛,多少人向顺化方向进发?哦,山茶半岛的,大约近两千人;顺化的,大约一千人左右。
拉格朗迪埃尔没有说话,急速的转着念头。
我们无法阻止中国人登陆,本沙明微微苦笑,也无法阻止他们进入山茶半岛,毕竟,在法理上,沱灢是一个********顿了顿,另外,我们的力量……也毕竟是有限的。
法理云云,并不是法国人真正在意的,真正无法阻止中国人的原因,还是力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