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六十九章 女中尧舜,拟于帝王

第六十九章 女中尧舜,拟于帝王

2025-04-03 08:01:15

皇帝、皇夫奉两宫皇太后移跸颐和园。

皇夫前引,三架黄金马车迤逦而入东宫门。

还在车里,三个尊贵的女人便觉得外头浓荫蔽日了,下得车来,一抬头,哎哟,果然,青石御道两旁,松柏成阵,风过处,涛声隐隐。

这个位置,若拿紫禁城来比,大致相当于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即太和门广场的位置吧?那儿,可是连一株草也没有的!感叹之余,就不免就有些恍惚了,我听到的涛声——是松涛之涛声,还是远处昆明湖水拍岸的声音?皇夫在一旁指点:两边儿的房子,是九卿朝房。

两宫皇太后目下是撤帘了,不过,修颐和园的时候,她们二位,可还在垂帘,因此,正殿或者说外朝的部分,是有朝房的规制的。

众人的目光投向二宫门——仁寿门。

哎,慈安说道,这个门……好生别致啊!确实别致,这明明是宫门,属仪门的性质,却采用了牌楼门的样式,但又不是寻常的牌楼门——上部是庑殿顶,下部是棂星门样式,可以说是……嗯,仪门、牌楼门、棂星门的混合体了。

门口的陈设,亦十分之特别——不是狮子、貔貅,一左一右,各是一块皱、漏、瘦、透兼具的太湖石。

门两侧的宫墙,也很别致——一左一右,各嵌了一座既十分恢弘、又极其精致的砖雕影壁,这两座砖雕影壁,构成宫墙的主体,红色的墙体本身,反而退居其次了。

皇夫介绍:影壁的两面儿——也就是墙内墙外——雕花的样式,是一模一样的,曰苍龙教子,乃取皇帝仰荷慈怀、孺慕膝下之义。

两宫皇太后都微笑颔首。

哦,对了,皇夫说,这个苍龙教子,是用金砖镂雕的。

金砖?慈禧问道,就是太和殿地面儿用的那种‘金砖’吗?是——太后圣明。

有趣!不晓得门里头什么光景,不过,单是这道门,就前所未见了。

不过,已经在门口了,如何不晓得门里头什么光景?门关着吗?自然不是。

仁寿门是洞开的,可是,向门内看去,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块极高大的太湖石——门口的那两块太湖石与之相比,就是小巫了,后头的殿阁,都叫这块大石给遮住了。

慈安还在奇怪,咦,门里头怎么摆了一块大石头……慈禧已经反应过来了,哎,这块石头,不就相当于照壁吗?御姐的敏慧,关卓凡不得不佩服,是!太后圣明!这块石头的用处,确实等同照壁——此谓‘障景’,如果没有这块石头,门外看进去,便一目了然,那就少了许多的意趣了。

我明白了,慈禧点了点头,这是拿造园子的路数,来造正——说到这儿,打住了。

话没说全,是因为拿造园子的路数,来造正殿,听上去,似乎略嫌……不大庄重。

关卓凡却没有任何避忌,确实是拿造园子的路数来造正殿——修颐和园,本就是为两位皇太后‘颐养冲和’之用的,一切兴作,皆不可偏离这个宗旨——即便正殿。

若墨守成规,必失之呆板,如是,何能叫两位皇太后赏心悦目?‘颐养冲和’云云,又从何谈起呢?慈禧、慈安对视一眼,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极欣慰的笑容。

你有心了!谢太后奖谕——这都是臣的本分。

这时,慈安的目光,落在了仁寿门的匾额上,仁寿门、仁寿殿——嗯,‘仁寿’,这个名字起得好!听了慈安的话,关卓凡看向皇帝。

皇帝会意,回皇额娘的话,《论语》曰‘仁者寿’,《礼记》亦曰,‘大德必得其寿’,‘仁寿’的名字,典出于此——微微一顿,两位皇额娘‘垂帘’七载,广施仁政,有大德于万民,‘女中尧舜’之誉,不为虚谀!——其必获天佑也!嗯,尧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舜活了一百岁,我想,两位皇额娘的福寿,一定不会比他们短!这个马屁,实在是拍的太舒爽了,慈禧平日里见了皇帝,总是皮笑肉不笑的,这一回,真正是笑容满面了。

慈安也是笑容满面,不过,她的关注点,和慈禧不同,可不敢跟尧舜比!——那都是大圣人!不过,母后皇太后接下来的语气,却是又惊又喜,不过,皇帝倒真是进益了!又晓得《论语》,又晓得《礼记》——这许多典故,随口就能搬了出来——好,好!转向关卓凡,你这个老师,称职的很呐!皇夫赶紧再次表示,这都是臣的本分,云云。

事实上,皇帝进益是进益了,可是,《论语》、《礼记》的典故,随口就能搬了出来的本事,可还没有——这都是皇夫提前打了招呼,皇帝提前做了功课滴。

好,说了这许多,进门吧。

进了仁寿门,绕过照壁石,仁寿殿的全貌,便展现于眼前了。

慈安:哎哟,院子里头,摆了这许多的东西!慈禧的注意力,却不在许多的东西上头,她关注的,是殿阁本身——面阔九间?我看错了吗?她定了定神,又在心里默默数了一遍。

不错,确确实实,面阔九间。

怎么可能?皇太后正殿的规制,不是七间吗?九间——这是天子的规制啊!这不是……僭越了吗?慈禧的心跳加快了。

她看向关卓凡,低声说道,九间?御姐的声音,有些发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