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二六五章 吾之大敌

第二六五章 吾之大敌

2025-04-03 08:01:16

再来看混合步兵团——顿一顿,施罗德加重了语气,我要请王爷和各位同僚留意,法军原本并没有‘混合步兵团’的编制,这个团,乃是陆军部特意为这次战争编成的,非但战力远在前面四个基干步兵团之上,而且,其作战方式,更加适合越南特殊的地形——特别是北圻——多山、丛林密布。

王爷和各位同僚都露出了留意的神情。

混合步兵团之编制,施罗德继续说道,迥异于基干步兵营,一共四个营——一个祖阿夫营,一个土尔科营,一个猎兵营,一个外籍军团营;而基干步兵营,是三个营。

顿一顿,一个营六个连——基干步兵营是八个连;没有‘掷弹兵连’和‘轻骑步兵连’的设置,因为,每一个连——至少,在法国人眼里——都是精锐。

张勇哟了一声,自视甚高呢!施罗德一笑,是。

祖阿夫?伊克桑第一次开口,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呀!不但耳熟,施罗德说道,还眼熟——美国联邦军队中就有‘祖阿夫旅’之编制,华盛顿大阅兵的时候,咱们都是见过的。

话一出口,想起来什么,转头对丁汝昌和田永敏歉然一笑,哦,对了,那个时候,老丁在英国,田先生在日本,都没见过。

祖阿夫旅?张勇说道,我想起来了——包大头巾,穿灯笼裤——是吧?是,施罗德说道,其实,美军以法军为师,‘祖阿夫旅’之设置,就是学法军的,不过,说句实话,学的不到家——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顿一顿,美军的‘祖阿夫’,训练、战法,同其他步兵,没有什么差别,不过就是军服不同罢了;法军的‘祖阿夫’,训练、战法,同普通步兵,却是有质的差别的。

怎么个差异法儿?张勇说道,老施,说一说!一八三零年前后,施罗德说道,法国开始攻略阿尔及利亚,初初的时候,颇不顺手——在平原,善骑的贝都因人常常从行进中的法军纵队的侧后方发动攻击;在山区,法军则屡屡被长于翻山越岭的卡拜尔人偷袭。

敌人呼啸来去,而法军要保持队形,转动不便,应对不灵,很吃了些苦头。

不过,法国人由此发现,贝都因人实为世界上最好的轻骑兵之一,卡拜尔人则是世界上最好的猎步兵,于是,想出一招‘以夷制夷’——招募当地土著加入法军,拿阿拉伯人去打阿拉伯人。

这就是‘祖阿夫’部队之来源了。

‘祖阿夫’部队由法籍、阿籍士兵混编,阿籍为主,军官则是清一色的法籍。

成军后的七、八年内,‘祖阿夫’确实发挥了预期中的作用,法国藉此扭转了被动的局面,迅速在阿尔及利亚扩张开来。

可是,一八三九年,阿布德-艾尔-喀德举旗放炮,阿拉伯士兵为阿布德的‘圣战’所蛊惑,大量叛逃到叛军一方,结果,每一个‘祖阿夫营’,除了两个纯粹由法籍士兵组成的连以外,其余的连,都只剩下十来个阿籍骨干和同样数量的法籍士兵了。

于是,缺额只好由法国人来补充了。

自此以后,‘祖阿夫’便成了基本由法籍士兵组成的部队,阿籍士兵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士兵的组成虽然有了重大的变化,但是,那种浓厚的土著色彩,却是挥之不去,最重要的是,训练、战法,新、旧祖阿夫,一脉相承——都是轻队形,重机动,重散兵作战乃至单兵作战。

当然,这也是因为祖阿夫部队常驻北非,对付的,都是相似战法的敌人。

还有,祖阿夫部队新兵的比例很低,其大部分的成员,都是在代役者中招募、选拔出来的,大都是终身的职业兵,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技能熟练。

张勇:代役者?施罗德:法国定规,每个应服兵役的人,都可缴付一定数量的‘代役金’,以为免服兵役的代价,‘代役金’拨入‘军队补贴’特别基金,由政府拿这个钱雇人‘代役’。

就是说——有钱人就不必服兵役喽?是的。

靠,还有这样玩儿的?不过,想一想,也不算啥啦,俺们的官儿,都可以拿钱来捐,人家雇人代服兵役,又算得了啥涅?这是祖阿夫营,施罗德继续说道,再来看看土尔科营。

法国人对阿尔及利亚土著的战斗力念念不忘,阿布德-艾尔-喀德的叛乱敉平之后,一八四一年开始,又开始重新尝试招募阿尔及利亚人加入法军。

初初的时候,应募者寥寥,法国人还以为土著们不能忘情于‘圣战’,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原因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薪水太低了。

大幅提高军饷之后,应募者立即暴增,很快,组成了三个团、九个营——这就是土尔科营了。

法国人吸取阿布德-艾尔-喀德叛乱的教训,虽然还是‘以夷制夷’,不过,不再一味的拿阿拉伯人去打阿拉伯人,而是拿阿拉伯人去打其他国家的人——于是,克里木战争、墨西哥战争、意大利战争,土尔科营频频露脸。

对了,升龙战役的那个阿尔及利亚连,其实就是一支土尔科兵。

不止一个人,轻轻的哦了一声。

嗯,华尔沉吟说道,这批土尔科兵,表现还是不坏的——升龙城南门的伏击战,情形很特殊,技战术方面,没给阿尔及利亚人多少发挥的余地,好坏看不大出来;不过,其战斗意志,还是很顽强的——阿尔及利亚人是最后一批投降的。

第二六六章 真正的练兵场,战场;真正的军校……越南猎兵操典规定,施罗德说道,慢步,步幅、步速不变;快步,步幅不变,步速由每分钟一百步增加到每分钟一百一十步;冲锋步,步幅由二十五英寸增加到三十三英寸,步速由每分钟一百三十步增加到一百六十五步——这样,跑步的时候,每分钟前进四百五十三英尺,就赶上了英国、普鲁士的水准。

再弱弱的提醒一次:一英尺为十二英寸。

猎兵是精兵,赶上的只是英国、普鲁士普通士兵的水准,‘精兵’二字,似乎有点儿名不副实,不过,考虑到猎兵的身高以及法国人的平均身高,这个速度,算不错的啦。

另外,特别规定,在展开、排成方队或其他需要迅速行动的情况下,步速应增加到每分钟一百八十步,这样,跑步的时候,猎兵就可以每分钟前进四百九十五英尺,较之英国兵、普鲁士兵,多了四十五英尺——刚刚好多了百分之十,总算实实在在有了‘精兵’的样子了。

而猎兵最突出的特点或者说最大的优势,还不是运动迅速,而是他们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高速度的运动——这一点,普通士兵,包括其他欧洲国家的普通士兵——英国的也好,普鲁士的也好,都是做不到的。

所谓‘长时间的高速度的运动’,标准:携带枪支和全副行军装具——背囊、子弹盒重量与战斗情况下相同——一个小时之内,至少要跑完五英里。

不止一个听众,神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张勇:平地还是野外?施罗德:野外,而且,包括跨越栅栏和沟渠的项目。

张勇轻轻惊叹了一声,他娘的!……五英里就是八公里,武装越野,一个小时跑八公里——且为最低标准,这个水准,较之轩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施罗德笑一笑,我提醒各位,猎兵是‘精兵’,而且,出身多为山地、林地的牧民、猎户子弟,打小就是长途奔跑惯了的——大多数的普通的法国士兵,可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顿一顿,法国陆军步兵,拢共三十八万余人,其中,猎兵不过两万六千人,占步兵总总人数不过百分之六、七;而且,也不见得都那么‘精锐’——最早组建的几个猎兵营,确实是一等一的精锐——包括派到越南来的这个;这几个猎兵营,被派到北非实战之后,陆军部觉得效果大好,就想推而广之,可是,哪儿来的那么多百分百符合要求的兵源呢?因此,后来组建的猎兵营,多多少少是掺了些水分的,兵源也不止于山区、林区的牧民、猎户子弟了。

其实,若单比武装越野一项,以平均水准而言,轩军是远远超过了法军的——武装越野,一个小时跑八公里,咱们的兵,大部分都可以做到!再一顿,如果是特种合成营,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小菜一碟嘛!对啊!张勇说道,如果要比,应该跟特种合成营比!顿一顿,皱了皱眉,也不对——哪儿来的两万六千人的特种合成营啊!反正,田永敏说道,就来了这么一个‘猎兵营’,咱们就当他是法国人的‘特种合成营’好了!众人皆默喻其意,张勇点头,不错,不错!就当他是法国人的‘特种合成营’好了——咱们好好儿的招呼他!施罗德微微一笑,对,好好儿的招呼他!顿一顿,咱们再来看看猎兵的另一大特点——以连为单位的散兵线战术。

前进之时,以四人一组,每组展开成一横线,士兵相互间隔五步,各组相互间隔最少五步、最多四十步,如此一来,就构成了每五步一人的一线长长的不甚齐整的横队,是为散兵线。

散兵线之后是军士,位于本班后面十步之处。

军士之后是军官,每个军官有四名士兵和一名司号兵跟随,位于散兵线后面二十至三十步之处。

如果展开的只是连的一部分兵力,那么,剩下的那一部分,就作为支援部队,连长的位置,就在散兵线和支援部队之间。

利用地形隐蔽自己,是散兵线战术的主要要求,队形的齐整和间隔的保持都服从于这一要求——就是说,可以根据地形进行适当的变化。

整个散兵线以军号指挥,信号共分二十二种。

此外,每一个猎兵营及其所属的每一个连队,都有自己的专属的识别信号,识别信号‘前缀’于指挥信号,这样,士兵就不会把兄弟部队的命令当成是给自己的命令了。

军官有一个哨子,不过,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哨子可发出五种信号,分别是‘注意’、‘前进’、‘立定’、‘后退’和‘集合’。

如果在行进的过程中受到攻击,视攻击力度之强弱,按号声指示,散兵依次以下述方式集合——四人一组集合;以班或半连为单位集合成不规则的密集队形;同后方的支援部队集合在一起,全连合一;最后,全营集合在一起。

这些不同的集合方式,看上去有些叫人眼花缭乱,不过,只要反复练习,任何一个智力、反应正常的士兵,都能熟练掌握,并不会造成什么混乱。

猎兵的散兵战术,较之普通基干步兵,已有了质的变化,不过,比起咱们的‘三三制’,还是不免失之呆滞——尤其是在进攻方面,可是,决不能因此小觑了!事实上,以上种种,只是一个基本的‘操典训练’,真正到了战场上,实际的执行,要灵活的多,这一层,如前所述,在相当程度上,猎兵汲取了祖阿夫兵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散兵和单兵战术。

猎兵部队和祖阿夫部队有一句共同的格言:‘真正的练兵场是战场,真正的军校是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地形起伏不平,敌人又是法国人眼中的世上最勇敢、最顽强、最细心的散兵卡拜尔人。

过去——亦包括现在的大部分的欧洲军队,对散兵战术的认识,基本是这样的:所谓散兵线,是部队以一种不规则的横向展开的队形前进,在有良好掩蔽物的地方,可以适当集中;通过开阔地时,则分散开来。

散兵线原则上正面接敌,翼侧——偶尔开两枪——只是为了警戒。

可以看出,大部分欧洲军队的散兵战术,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术’,尤其算不得一种进攻战术,本质上,是一种行军的方式——一种在向敌人的阵地推进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己方伤亡的方式。

即便猎兵营的散兵线战术,某种意义上,也只是一个更高版本的‘行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