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几已无兵可用了。
轩军总数,十万出头,虽然,直接用于越南前线的,只有以姜德部、郑国魁部为主力的三个师,可是,法国海军实力强大,而中国海岸线漫长,因此,不能不处处设防:福瑞斯特部调辽东,防护旅顺基地侧翼;白齐文部调山东,防护威海卫基地侧翼;刘玉林部以及方济成部一部,负责江浙包括杭州湾、长江口的防务;方济成部另一部,负责福州、广州防务;展东禄部,驻扎西北。
一个萝卜一个坑,几乎都是动弹不得的。
虽然,目下法国陆军的主攻方向,是越南北圻,福瑞斯特等部的部署,似乎暂时派不上直接的用场,但是,法国人的这个主攻方向的选择,同中国沿海的严密部署,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中国沿海防务松疏,出于对中国新生海军的蔑视,法国人直接选择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事实上,法国人的海陆分家,非常配合关卓凡关于中法之战的战略部署和战场预设,可以说,是关卓凡通过一系列的部署、运作,或逼迫、或引诱,将法国人拉到了他的预设战场上,若关卓凡现在拔萝卜,把哪个坑空出来了,法国人见猎心喜,转移主攻方向,则关卓凡的整个战略部署,都要重新来过了。
那就太过仓促、太过被动了。
目下,中国只在京、津一带有一小段铁路,没有短时间内大规模、长距离陆路运兵的能力;而在中、法海军舰队决战分出胜负之前,海路敌我共险,通过海运调兵,风险太大,因此,以上部署,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就要完成——事实上也已完成;之后——整个战争期间,都不能轻易改变。
展东禄部,倒是同中法之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可是,一样不能东调。
西北初定,新疆设省,鼎故革新,大规模的制度改革、建设正在进行中,其中的许多措施,都称得上触及灵魂,若没有一支有足够威慑力的部队去做思想工作,这些改革、建设,是不可能顺利推行的。
那是那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不敢现在就拔萝卜!再者说了,就算展东禄部能够东调,时间上也赶不及——没有铁路,就靠两条腿,等从新疆走到海边儿,黄花菜都凉喽。
关卓凡手上,只有以下几支部队了:北京,近卫团和吴建瀛部;天津,军团直属部队和伊克桑部,以及骑兵师一部、炮兵师一部。
这些部队,就更不能动了。
吴建瀛部不消说了,首都卫戍部队,当然是动不得的;伊克桑部、军团直属部队虽在天津,但性质仿佛。
关卓凡深知,自己刚刚捏在手里的最高权力,还远远谈不上巩固,如果畿辅附近,没有部署足够的、可召之即来的兵力,一定就会有人如奕譞一般,动起清君侧、再造乾坤的心思了。
政权的稳固,比什么都紧要,这几支部队拢在一起,也不过三个师多一点儿,不敢再少了。
当然,还有绿营。
可是,拿绿营去打日本?打萨摩?虽然,大部分的绿营,已经过了俺的整编。
再怎么说,绿营毕竟是绿营,不是轩军啊!而萨摩藩军——别的不说,单说武器装备:目下,有相当一部分的绿营,还用着当初从美国扫回来的前膛枪;萨摩藩军手上的,却是一水儿的后膛枪。
绿营武器装备更新的缓慢,原因如下:一是没有紧迫性,军费有限,要先紧着一线部队——也就是轩军啦。
二是——这个理由不能摆到台面上——在真正牢固掌握最高权力之前,关卓凡必须保证轩军对非嫡系部队的代差优势。
代差有了,国内没有能够挑战轩军的武装力量了,国外出麻烦了,兵力不够用了,就别抱怨啦。
另外,轩军也好,绿营也好,即便能够拼凑出一支东瀛驻屯军来,也没有足够可靠的投送工具。
萨摩的海军,既然已被评估为短小精悍的准现代化海军,未容小觑,那么,征日的部队,就不能只有陆军,必辅以相当的海军力量,方能成行,甚至,可能需要先解决萨摩的海军,才能谈得上登陆。
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法国的北京—东京舰队即将北上,这个当儿,中国海军跑去同萨摩海军舰队决战?根本挪不开窝儿好吧!那么,师二次长州征伐的故智?再把海军的活儿,派给美国人?不现实。
先不说美国人乐不乐意了——即便乐意,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目下的萨摩海军,战力远在当年弱小的长州海军之上;而美国海军,却已不是当年那支在长崎吊打壬戊丸的海军了。
内战之后,美国大幅裁军,一门心思的搞经济、谋发展,真正叫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其中,海军裁的尤其厉害,目下的美国海军,同内战时期的海军,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全世界范围内,连二流都未必算的上,要他们再拼凑出一支西太平洋联合舰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兵力不占明显优势,实话实说,目下的美国海军,对阵萨摩海军,并没有百分百必胜的把握。
而即便是血盟,美国也不可能为了中国,将他的海军倾巢而出啊。
一直要到镀金时代的后期,美国才会重新整军经武,向海外扩张,现在,真的不大能指望这个血盟了。
还有,就算美国人讲义气,不管不顾的赶了过来,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美国太远了,而日本已经开始乱了。
关卓凡脑海中转着三个大字:怎么办?陆军、海军都腾不出空儿来——难道,就眼睁睁的任由萨摩将幕府摁在地上摩擦?难道,只能等到同法国人见了分晓了,腾出手来了,再去日本找回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