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二七章 大海战之十七:雷霆一击

第一二七章 大海战之十七:雷霆一击

2025-04-03 08:01:16

撞击?汪达尔一怔:怎么可能?两年前的利萨海战,奥地利舰队旗舰费迪南德号撞沉了意大利舰队旗舰意大利号,为奥地利是役胜利之关键,之后,古老的冲角撞击战术一夜复活,成为各国海军最热话题之一,许多新下水的战舰,都安装了冲角,有些半新不旧的,也返厂安装冲角,中国人赶这个时髦,并不稀奇,可是——不用望远镜,也看的清清楚楚,这个冠军号,并没有安装冲角啊!汪达尔本来认为,己方虽然仓促接敌,但至少,阵位还是不错的——目下正吹着东南风,北京—东京舰队由东南向西北行使,中国主力舰队由西向东行使,则己方不但侧舷对敌,还占了上风向,正处在T字阵位的那一横上,如果转舵躲避,可就等于自动放弃有利阵位了。

转向的,应该是中国人才对啊!接近我舰队后,他们应该左转——右转也成——左转与我舰队同向并行,右转同我舰队逆向并行——嗯,应该左转,右转逆风,风向不利——总之,得同我舰队并行,彼此形成平行线,如此,才谈得上侧舷接敌啊!汪达尔还在紧张的思索着,航海长急了,大声说道,中校!再不转舵,就来不及了!——您看,若敌舰和‘凯旋号’都不改变航向、航速的话,将刚刚好撞在一起!——不必精确计算,目测就能够看出来了!微微一顿,敌舰比‘凯旋号’大的太多!无论如何,咱们是撞它不过的!当然撞不过,莫说冠军号比凯旋号大的太多,就是彼此吨位相当,也撞不过——人家是以舰艏撞你的舰舯啊!可是,若敌舰如我原先所想的那样左转了呢?那样的话,凯旋号右转躲避,非但自己放弃了有利阵位,还会将整个第二分舰队都带跑偏了——后舰跟前舰、舰队跟旗舰,是最基本的规矩,唯其如此,才能够在航行和战斗中保持队形——凯旋号右转,后头的舰只,都会跟着右转。

如是,就太被动了!怎么办?炮术长也急了:中校,敌舰已经很接近了——要不然,咱们先开火吧!汪达尔没搭理他,自顾自急速转着念头,突然间,他醒悟过来了:中国人不可能左转!——右转也不可能!中国舰队若转向,平行于北京—东京舰队,则其便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苏窦山、黄龙山之间了——左转,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苏窦山之间;右转,夹在北京—东京舰队和黄龙山之间——可是,北京—东京舰队的航线,已经很贴近苏窦山、黄龙山了,中国舰队若硬插进来,就太过于接近岛礁了——那不是擎等着搁浅吗?尤其是冠军号这样的巨舰!所以,中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那么,他们要做的,还真就是——撞击!凯旋号是一只三等巡洋舰——同窝尔达号一个级别的——排水量一千三百吨;而冠军号——九千二百吨!七倍于凯旋号啊!汪达尔一念及此,不由心胆俱裂,大吼:开炮!右满舵!开炮,并不求击伤、击毁冠军号,只求能够多少阻滞它的逼近——能阻滞一分钟是一分钟——为凯旋号右转躲避争取时间。

可是,这其实是两道自相矛盾的命令——炮击需要一定的稳定度,而急速转弯之时,全舰人仰马翻,叫炮手们如何从容瞄准、开炮?还有,并不是舰长一声令下,炮弹就能出膛的,舰长只是发布攻击命令,具体的开火命令,是由炮术长来发布的——而且,也不是炮术长本人直接对炮位发布——炮位遍布战舰前后左右,须由传令兵将相关命令,传达给各炮位。

反正,炮弹出膛之时,凯旋号已在急速右转之中,舰艏的一门一百六十毫米炮、左舷的两门一百四十毫米炮,三枚炮弹,统统不晓得飞到哪儿去了——本来,距离如此之近,根本就不需要桅盘上的测距员报数,经验丰富的炮手,仅凭目测,就有可能击中目标的。

能够立即执行的,是右满舵的命令——舰桥与舵舱相连,一听到舰长高喊右满舵,舵手便疯狂的转动起八柄水压舵轮来;同时,相关命令也通过车钟传到了甲板下的机舱内——添煤!加压!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本来,凯旋号由东南向西北行使,冠军号由西向东行使,双方的航线,还是有一个夹角的,如果凯旋号左转,迎面而上,在相撞的时候,双方是有舰艏对舰艏的可能的——如是,凯旋号的下场,可能会好很多;并且,也有可能给冠军号造成一定的损伤。

可是,要求一只一千三百吨的舰船,主动迎撞一只九千二百顿的舰船?哎,这个要求,未免太高了些呀。

右满舵,是不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不说,不过,一定是一个最本能的选择。

凯旋号的速度,本就不快,转弯的时候,不论如何加压,速度只有更慢,结果,在转到半途、舰艏堪堪指向正北之时,被冠军号追上了。

冠军号的舰艏,结结实实的撞上了凯旋号的舰舯。

轰然巨响中,凯旋号的舰身,向左——即向冠军号的方向倾转过来,舰桥上、甲板上的人员、物体纷纷滑向左舷;粗大的桅杆,像竹签一般,从基部断裂开来。

对于凯旋号来说,撞击来自左侧;与此同时,它正在向右转弯,可是,倾转却不是向右,而是向左,这是因为,最先接触凯旋号的,是冠军号的舰鼻——舰鼻在水线之下,是整只战舰的最前端,超过了舰艏的雕塑。

也就是说,双方水线以下部位首先发生碰撞。

打个比方,这相当于一个站立的人,被一脚踹在了小腿的迎面骨上,则他最大的可能,不是后仰,而是前倒。

或者说,凯旋号被冠军号铲翻了。

这一铲,可不是摔一跤那么简单啊!一撞之下,凯旋号左侧船身,深深的向内凹陷进去;不过,首先发生破裂的,却不是左侧船身,而是右侧船身——撞击力由左侧船舯向全船传递,在巨大的应力的作用下,凯旋号整个右侧船身——包括因为向左倾转、经已露出水面的水线以下部分——从船舯的位置破裂开来了。

几乎在同时,凯旋号左侧船身水线以下向内凹陷的部位也破裂开来,海水立即汹涌而入,在船体内肆行,充满了一切能够充满的空间——舱室、过道、梯井,并从各个舱口以及右侧船身破裂处冲了出来。

浪涛汹涌,激起大片水雾,远远看去,犹如几只巨型海兽,翻翻滚滚,纠缠在一起。

凯旋号下沉的过程中,不断传出各种瘆人的怪响——不是人员的叫喊声,那是根本听不见的——而是龙骨的断裂、锅炉的爆炸以及海水将整片甲板撕碎的声音。

不过,这个过程,也就持续了几十秒的时间——一分钟不到,一千三百吨的凯旋号,就完全沉入水面之下,连桅杆都看不见了。

海面上,兀自白浪翻涌,但是,只漂浮着一些散碎的木块、帆索,一个略完整些的大件都找不着。

至于人员——一个都见不着。

舰长兼分舰队司令汪达尔中校以下,凯旋号上的一百六十名官兵,尽数随舰没入海底,没有任何投水自救的机会——放救生艇什么的,更加不必说了。

而冠军号,毫发无伤。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二八章 大海战之十八:一撞之威,竟至如斯!撞击的效果,超过了丁汝昌以下舰队所有相关人士的原先的最乐观的预计。

凯旋号下沉的速度太快了——声威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大舰队的旗舰之一,不过几十秒钟,即消失无踪,冠军号上,有的水兵,特别是岗位在舰艉附近的,当听到舰艏方向传来欢呼声的时候,还不晓得,发生了什么?舰桥上,丁汝昌、乔百伦、狄克多、大爱德华等高级军官,自然不会像低级军官和普通水兵那样纵声欢呼——当然,作为主官,他们只有更加的惊喜交加——只是,这其中,一定程度上,惊还多过了喜。

一撞之威,竟至如斯?毕竟,不说学生,就是老师——乔百伦、狄克多、大爱德华几位,不论服役时间长短,海战经验多寡,没有哪一位是真正执行过冲撞战术的,冠军号撞上凯旋号,到底会发生些什么,谁的心里,都是没有底儿的。

可以作为参照的战例,其实只有利萨海战费迪南德号撞沉意大利号一例——而是役,费迪南德号是多次施撞,到第四次方才得手的,之后,还纠葛了相当一段时间,意大利号方才沉没。

岂如冠军号之撞凯旋号者——一撞之下,说翻就翻,说沉就沉?哪个想得到?还是有人想得到的。

这就是丁汝昌以上的那位人士——关辅政王。

关卓凡深度介入了舰队决战作战计划的制定——当然,不是指昨天的那场马拉松作战会议;事实上,早在北京—东京舰队成军之前——甚至,还要更早——早在中法反目之前,对法舰队决战之基本方针,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此方针之确定,须首先明确,舰队决战,在技战术的层面,我对法之最大优势、最大劣势分别是什么?我军的优势,一定不在操船、操炮——海军不必比陆军,海军是高技术军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打磨,方见成色,我海军成军未足三年,老师再高明、再尽心,学生再聪明、再勤奋,在操船、操炮上头,也不好同人法兰西百年海军强国相提并论。

一定要比,则操船、操炮,对于我军,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关卓凡认为,我之最大优势有二——皆不在软件而在硬件:一,吨位;二,装甲。

冠军号为举世唯二之巨舰,而法国海军吨位最大的战舰,亦不过冠军号之六成——比射声号大不了多少。

而且,我们没法子想象,在将来的中法战争中,法国会将这种国之重器派到亚洲来——又不是赌国运,法国怎么可能为中国压下如此重注?再者说了,这种吨位的巨舰,也不大适合过长距离的远航。

这个时代的大吨位舰只,何以不大适合过长距离的远航,详见第十二卷《干戈戚杨》第二百七十三章《大舰、大舰、大大舰》至第二百七十六章《我的醉翁之意,在乎法兰西帝国之最新锐战舰也》,在此不再赘述。

中法战争,法国组建舰队,应以就地取材为主——以其原驻亚洲各地舰只为主,以本土增派舰只为辅。

法国舰队的主力舰只,应皆为一、两千吨的三等巡洋舰——整个亚洲,就没有一条超过一千五百吨的法国战舰在;而本土增派的,如前所述,吨位也不可能大到哪儿去,其中,若有一、两条两、三千吨的二等巡洋舰,也就算顶了天了。

即是说,就吨位而言,冠军号、射声号二舰,对法国舰队,必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两千九百吨的装甲巡洋舰龙骧级、两千四百吨的穹甲巡洋舰策电级,对上法国舰队主力舰只,也会有相当的吨位上的优势。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这种吨位上的压倒性的优势?仅靠主甲板和火炮甲板上的火炮吗?——当然了,相对于一、两千吨的对手,冠军号和射声号的火力配置,也是压倒性的。

火炮当然要靠,可不能仅靠——前头已说过了,操炮,并不是我军的优势。

既如此,不消说了——撞他娘的呀!这个时代,冲撞,本就是海战的重要战术之一;以大撞小,更是最直接、最充分发挥吨位的压倒性的优势之道。

只是,严格说起来,冠军号其实并不能算一只很适合执行冲撞战术的战舰——它没有安装撞角。

设计勇士级的时候,英国人根本就没有想过撞角的事儿——连打炮的差使都没打算叫勇士级去做,又哪里会要它去干冲撞这样子的苦力活儿呢?不过,勇士级的舰艏,从龙骨到船壳,都是经过特别加固的——英国人的思路是,俺是没打算去撞人,可是,也要确保,天底下没人能撞的过俺——谁晓得会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非要在半道上打横儿呢?中国人的想法不同于英国人,俺们买冠军号——哦,那个时候,还叫翁贝托国王号——可不是只用来彰显国威的啊!中方曾经问过英方:哎,咱们商量一下,能不能加个撞角啊?同时补充:这是关亲王的意见。

英国人心里嘀咕:这个关亲王,看上去挺聪明的一个人,咋老说外行话呢?——在此之前,关卓凡还提出过,这个烟囱的位置,能不能挪一挪?不然的话,距舰桥太近了,不大舒服,云云。

哎,亲王殿下,翁贝托国王号这种战舰,是既没有必要、也不大适合使用冲撞战术的——没有必要——翁贝托国王号火力强大,举世无出其右者,不使用冲撞战术,一样胜劵在握。

不大合适——您看,舰艏伸出一支长长的斜桅,若使用冲撞战术的话,很难保证这支斜桅会不会在猛烈的撞击中受到损害啊!关亲王:我只撞吨位较小的敌舰——就是一、两千吨的那种。

呃……亲王殿下,又如何呢?关亲王:勇士级是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舰船,其干舷远远高于一、两千吨的舰船,若翁贝托国王号以舰艏撞击此类敌舰之舰舯,这支斜桅,一定会从敌舰的舷墙上方掠过,根本就碰不到敌舰的舰体,何损害之有?这……关亲王:使用冲撞战术,翁贝托国王号的斜桅,只可能碰到敌舰的桅杆、烟囱一类物事——彼此都是又长又细的圆柱体,其中桅杆——翁贝托国王号的斜桅也好,敌舰的立桅也好,皆为橡木所制,都有很好的弹性,就算碰上了,蹭一蹭也就彼此擦身而过了,能有多大的损害?咦,说的好像有那么点儿道理哦!关亲王:就算发生了些些损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这支斜桅,不过是用来悬挂小三角帆的——我晓得,这种小三角帆,只是一种辅助帆,巡航的时候,用以借助不同风向之风力、增加操控便利性而已,即便不悬挂,也未必影响舰船之正常行驶——对吧?呃……是的。

关亲王:还有,战斗之时,所有的风帆都要收了起来——就是说,即便整条斜桅撞断了,也不影响舰船的正常行驶和战斗!你看,拿一条没那么重要的斜桅换一整只敌舰,这笔生意,很做的过嘛!关亲王虽然振振有词,可是,英国人到底没替翁贝托国王号加上撞角。

工程师们研究论证之后,认为:加上撞角,翁贝托国王号的力学结构,可能发生某种难以预测的变化,寻常舰船也就罢了,但翁贝托国王号太大了,没人有对这种体量的巨舰进行结构性改造的经验,硬要这样干,难保一定不会出幺蛾子啊!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也可能,这只是英国人敷衍关亲王的一个藉口——勇士级是英国舰船设计和制造的皇冠上的那颗最大的钻石,是整个大英帝国的骄傲,虽然卖给了中国人一条,但是,若因某人的某个奇葩要求而将之改的面目全非,那也是英国人很不情愿的一件事情。

不过,为了弥补关亲王的遗憾,英国人对翁贝托国王号的舰鼻进行了特别的加固——又包了一层铜壳。

亲王殿下,您看,这不就相当于加了撞角了嘛!*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