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颇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又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一直到凯旋号沉没无踪,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一分舰队,还不晓得后头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出黄李水道后、入苏窦山东侧海域前,第一分舰队的瞭望手——还不止一个——也看见了我主力舰队的煤烟。
可是,彼时双方距离尚远,冠军号的桅杆还未从海平面上露出头来,而黄龙山也好、苏窦山也好,皆狼烟弥漫,兼之法军瞭望手的脑子里,根本没有任何中国舰队会于此时出现于此地的概念,因此,理所当然的将这些煤烟,当成了狼烟的一部分。
凯旋号以敌舰来袭、准备作战旗语示警之时,第一分舰队的最后一只军舰——炮舰鲁汀号,也已经驶入了苏窦山东侧海域,彼时,第一分舰队、第二分舰队的距离已经拉的很开了,而鲁汀号又仅在前桅杆设置桅盘——就算不考虑中桅杆、后桅杆的障目,彼时,瞭望手的注意力,亦全在左前方的苏窦山上,根本就不曾后望,如何看得见凯旋号的告警?事实上,彼时,凯旋号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以炮号示警,或者,拉响汽笛,以引起第一分舰队的注意。
可是,凯旋号上下,竟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层。
前头说过了,彼时,凯旋号的火炮,炮膛内是空的,炮位上也只有少量备弹,而冠军号已经进入了射程,仓促之间,从弹药仓内提弹,已是缓不济急,彼时彼刻,炮位上的每一枚炮弹,对于凯旋号来说,都无比珍贵,这些炮弹,舰长以下,都只想到用来自保,完全未想过挪作他用。
至于鸣笛——按照条例,只有入港、出港以及海上航行遇到浓雾或会船之时,方才鸣笛——条例中,并没有鸣笛示警一说啊!因此,也没有一个人想过,要以鸣笛的方式,告警于前头的友军。
一直到炮声响了起来——冠军号开始攻击梭尼号了,第一分舰队才发觉后头不对劲儿了。
鲁汀号上的人,一边儿对着冠军号瞠目结舌——这只庞然巨物,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一边儿还在奇怪——咦,咋看不见凯旋号了涅?第二分舰队遇袭的旗号升了起来,前头的另一只炮舰野猫号看到了,也升起了同样的旗号,就这样,一只军舰、一只军舰,像接力赛一般,将第二分舰队遇袭的信息,向前传递。
待排在第二位的三等巡洋舰维拉号也升起了第二分舰队遇袭的旗号时,尴尬又发生了——此时,最前头的旗舰窝尔达号已左转进入了苏窦山北侧海域,因为苏窦山东北岬角的障目,没有第一时间看见维拉号的旗号。
冠军号对梭尼号的攻击,在《乱清》中,虽然长达两章半,但事实上只经过了一轮半的炮击——有的火炮,发射了两枚炮弹,有的火炮,只发射了一枚炮弹,梭尼号的倾覆,便无可逆转了;而旗号的升降,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第二分舰队遇袭的旗号还没有接力到维拉号的时候,我舰队便已开始了分兵。
冠军号以高速破浪而来,冠军、鲁汀彼此皆在对方射程之内,但因为冠军号一直没有开炮,而鲁汀号也没有接到包括开炮在内的任何指示,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也不晓得,要不要开炮拦截?哎,我只是一只小小的炮舰啊!鲁汀号舰长眼睁睁的看着冠军号愈逼愈近,突然间醒悟过来似的,大吼道,加挂‘敌舰来袭、准备作战’旗号!不同于第二分舰队遇袭,敌舰来袭、准备作战的意思是——俺们第一分舰队也即将遇袭了!**虽未看见维拉号的第二分舰队遇袭旗号,但窝尔达号已经开始右转掉头了。
旗号看不见,炮声可是听的清楚!萨冈、孤拔皆为宿将,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尔港一役的萨冈,这方面的经验,尤其丰富,很容易便辨别出——第一,炮声是从黄龙山方向传过来的——目下,第二分舰队的大部,应该还未出黄李水道。
第二,炮声密集而异样——以七、八英寸的大口径火炮为主。
可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批次的十八只战舰,拢在一起,也找不到一门七英寸以上口径的火炮!这就说明——萨冈、孤拔的心,一下子都提了起来。
可是——怎么可能呢?!不管可能不可能,都得掉头了!于是,在挂出一级战备、改变航向的旗号的同时,窝尔达号第一个右转掉头了。
因为窝尔达号已经进入了苏窦山北侧海域,艏西艉东,因此,这个掉头,对于窝尔达号来说,是一个二百七十度的超级大弯儿。
刚刚转过九十度、艏北艉南之时,便看到了维拉号的第二分舰队遇袭的旗号——靠!果然!**从右后方快速逼近的冠军号的庞大身躯几已占据鲁汀号舰长和舰艉一百毫米炮位的炮长、炮手视野的三分之一了,上述几位仁兄,经已可用肉眼清晰辨认冠军号舰艏雕塑——海神波塞冬的每一缕胡须了,然而,鲁汀号依旧没有发炮。
冠军号也一直没有开放——冠军号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会儿再说;现在,我们首先要对鲁汀号的难处表示理解。
鲁汀号一共四门火炮,皆为中央列炮,其中,舰艏、舰艉两门,为一百毫米炮;中间两门,为一百四十毫米炮。
舰艉炮,自然指向后方;其他的三门——舰艏炮和两门一百四十毫米炮,皆指向前方。
四门火炮的水平旋转角度,皆为左右各二十五度。
鲁汀号的排水量,只有四百九十二吨,根本没有空间安装类似于闽江防那种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炮身的滑轨装置——事实上,莫说鲁汀号,就是冠军号,体量虽然近十九倍于鲁汀号,也没有任何一门火炮安装了类似的装置。
冠军号体量虽大,但火炮数量亦成比例增多,具体分配给每一门火炮的空间,依旧是有限的。
这方面,舰炮是比不得岸防炮的。
就是说,如果鲁汀号不拐弯,不掉头,能够用以攻击冠军号的,只有一门一百毫米的舰艉炮。
那么,鲁汀号可以拐弯、掉头吗?不可以。
未奉明确指示之前,如此行事,不就是擅自脱队了吗?我……要保持队形啊!甚至,连加速也不可以——第一分舰队以巡航速度前进,处于队尾的鲁汀号如果突然加速,会如何呢?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冠军号步步逼近。
一百毫米——唉,还不到四英寸啊!冠军号呢?别的都不说,单说她那门舰艏炮——目测,至少他娘的八英寸啊!鲁汀号舰长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这种情形下单挑冠军号,会是一个什么下场,用膝盖也能想得出来啊!何况,他已经在望远镜中看到了梭尼号的下场。
而冠军号的举动也奇怪——只是一味逼近,亦一直没有发炮;鲁汀号的舰长摸不清来舰战意何在,只好敌不动,我不动——你不开炮,我也不开炮。
不然,我若开炮,未必能够重创你,却一定会激怒你,那门八英寸的巨炮,我只要挨上一炮——哎,以鲁汀号的小身板,那是一炮也承受不起的呀!这个心态,同手中只捏着一把匕首却要直面一只半吨重的棕熊差不多。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三六章 大海战之二十六:我是快乐的肇事者然而,鲁汀号终于还是开炮了。
一个是压力太大了,终于超过了鲁汀号舰长的承受极限;一个是他老兄判断——冠军号距离鲁汀号,已太近了,而冠军号的舰体,又远远高于鲁汀号,因此,冠军号舰艏的那门八英寸口径巨炮,对于鲁汀号来说,经已失去了射界,所以,我打的到你,你打不到我——此天赐良机也!不开炮,更何待?一枚一百毫米口径的开花弹,飞出了鲁汀号舰艉炮的炮口,准确的击中了冠军号舰艏左侧水线之上一米左右的部位。
这个部位,本就是一个向后伸展的斜面,而鲁汀号的航线、冠军号的航线,虽彼此平行,但间距极窄,几乎可算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弹道同被弹面的夹角,只有三十度——一个很不易着力的角度。
这枚一百毫米口径的开花弹,击中目标之后,并未立即爆炸,而是紧贴着冠军号舰艏左侧的装甲,继续向前滑行,在冠军号的铁甲上蹭出了一条浅浅的、长长的——大约三、四米长——的痕迹之后,被弹开了,消失在冠军号舰艏激起的巨大浪花之中。
连爆炸没爆炸都搞不大清楚。
这次搔痒似的攻击,似乎确实把冠军号激怒了——冠军号加快了速度,已达到了她的最大设计航速。
终于,冠军号舰艏斜桅的桅尖——冠军号整舰的最前端,同鲁汀号后桅斜桁的桁尖——鲁汀号整舰的最末端,差不多处在同一个东西向的垂直面上了——冠军号舰艏斜桅桅尖的垂直高度,远在鲁汀号后桅斜桁桁尖之上。
冠军号终于赶上了鲁汀号。
双方体量差距过大,在冠军号激起的波浪的冲击下,鲁汀号剧烈的摇晃起来。
此时,鲁汀号的舰艉炮,堪堪完成了第二发炮弹的装填。
冠军号的干舷,远远高于鲁汀号,而鲁汀号的舰艉炮,非但弹道平直,还可以水平旋转左右各二十五度,因此,对于鲁汀号来说,射界依旧是存在的。
那么,开炮吗?距离如此之近,即便在晃动之中,也必一击而中。
可是,距离近也有距离近的坏处——照第一次炮击的经验,这第二次炮击,距离如此之近,炮弹若不能穿透敌舰的舰体,说不定,就会反弹回鲁汀号自个儿身上啊!鲁汀号舰长真正手足无措了。
还有,这个大块头,他娘的到底想做些什么呢?!想做些什么?您马上就晓得啦。
冠军号的舰桥上,大爱德华大声下令,左转舵!在鲁汀号官兵的惊呼声中,冠军号小山般的身躯,靠了过来,鲁汀号的右舷、冠军号的左舷,紧紧的挨在了一起。
鲁汀号的右舷,顿时碎屑纷飞。
悬挂在鲁汀号右舷外侧的两条救生艇,挤压之下,像两只小纸船似的,四分五裂;悬挂在两条救生艇之间的金属舷梯,像麻花一般扭成一团;固定在船舷上的绳梯的搭扣,像线头一般的松开了。
这些都罢了,关键是,在冠军号的挤压下,在瘆人的摩擦声中,整只鲁汀号身不由己的向左侧倾转过去。
至此,该晓得俺是来做什么的了吧?对了,这一次,俺不是来撞船的,俺是来别船的!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书友们可以拿以下场景做参考——高速公路上,一辆自重一点二吨的经济型小轿车,被一辆重量十九倍于自己的重型大卡车,从侧后方猛别。
冠军号排水量九千二百吨,鲁汀号排水量四百九十二吨,相差接近十九倍。
在冠军号的持续挤压下,不过十几秒钟的时间,鲁汀号便整个的向左侧翻转了过去——浪涛汹涌之中,整只鲁汀号反扣在海面上,舰艉的螺旋桨完全露出了水面,在半空中疯狂的旋转着。
冠军号上,一片欢呼。
别船不比撞船,肇事方受到的冲击很小,因此,在别船之前,冠军号并未停机,只不过略略减速;肇事之后,更不停留,迅速提速,向着前边儿的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另一条炮舰野猫号直驶而去。
鲁汀号的遭遇,野猫号上的人,看的清清楚楚,瞠目结舌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了——舰长大吼,右转!加速!野猫号、鲁汀号的型号是一样的,同样是四百九十二吨,同样是中央列炮——舰艏、舰艉各一门一百毫米炮,中间两门一百四十毫米炮。
略不同于鲁汀号的,是野猫号的四门火炮中,前两门朝前,后两门朝后,就是说,野猫号有一门一百毫米炮、一门一百四十毫米炮,可用于狙击冠军号——这一点,在这种情形下,就比鲁汀号要强些了。
可即便如此,野猫号舰长的头脑也还是清醒的——他并不认为仅凭这两门火炮就能拦得住冠军号。
鲁汀号介么干过,毫无效果嘛!为免重蹈鲁汀号之覆辙,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跑!队形什么的,顾不得了!右转即脱队,不然的话,前头的风怒号虽顶了一个机帆快舰的名头,目下的速度,却是不疾不徐的巡航速度——俺不脱队,没法子加速啊!不加速,又怎么跑得过后头的这个大块头呢?野猫号右转,冠军号并不跟随,依旧维持着原先的航线——野猫号的体量既远远小过冠军号,操控的灵活性,便远在冠军号之上,其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别船的危险,做出了机动规避的动作,冠军号便失去了发难的突然性,就没有追着人家玩儿碰碰船的必要了。
冠军号现在的目标,是野猫号前头的风怒号。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三七章 大海战之二十七:驱虎吞狼美滋滋苏窦山大海战爆发的一八六八年,对于舰船来说,是风帆向蒸汽过渡的时代——或曰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时代,军舰的分类、分级,颇为混乱。
原先主打轻型、灵便、快速概念的巡洋舰,已经成为主力战舰的名称了;小吨位战舰统称曰炮舰——再小些就叫炮艇了;吨位介乎巡洋舰和炮舰之间的,则得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机帆快舰的名称——风怒号就属于这个级别。
机是指蒸汽机,帆是指风帆,可是,这既然是一个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时代,正经的战舰,都是既有机、也有帆的;而机帆快舰也并不比其他战舰的速度更快些——风怒号的最高设计航速,甚至还不比上体量九倍于她的冠军号,所以,细究起来,机帆快舰四字,啥也说明不了。
哦,对了,这个级别的军舰,偶尔也会被称作护卫舰——不过,一八六八年的时候,护卫舰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
既然冠军号的航速,要高于风怒号,那么,若坚持不懈的追赶,迟早是追得上的,不过,追的上不等于撞的着——冠军号距风怒号毕竟还有一段距离,连野猫号都能避的开冠军号的撞击,更别说风怒号还在野猫号之前了。
既如此,就不耽误时间了,开炮吧!冠军号一百一十磅舰艏炮一声怒吼,射出了该炮位开战以来的第一发炮弹。
五十公斤的实心铁弹,贴着风怒号的头皮飞过,落在了前方三十米左右的海里,激起的巨大的浪花,扑上了风怒号的舰艏甲板。
冠军号这一炮,虽未直接击中风怒号舰体,但后者并未毫发无损。
炮弹擦断了一根连接前桅桅顶和舰艏斜桅桅尖的绳索,断裂部位紧靠前桅桅顶——就是说,断裂之后,这根绳索的绝大部分,都连在舰艏斜桅上——绳索回缩之时,犹如一根巨大的鞭子,重重的抽在了前甲板上。
舰艏炮位上的一个倒霉的炮手,闪避不及,被鞭稍带到了,整个人飞了起来,砸到了左舷墙上,骨断筋折,口喷鲜血,眼见是活不成了。
风怒号虽然晓得敌袭已近,但这一炮,对于舰上官兵来说,依旧十分突兀,舰长以下,都大吓了一跳。
鲁汀号之沉没,不过是十几秒钟的事情,且中间还隔了一个野猫号,因此,对于鲁汀号的遭遇,直到现在,风怒号还是糊里糊涂的。
鲁汀号沉没之后,野猫号立即右转——事出紧急,出此举动之前,野猫号并未以旗号向风怒号招呼——对于风怒号来说,俺本来位于队列倒数第三的,现突然就变成了倒数第一,直接接敌,叫俺如何能不意外?风怒号的舰长、炮术长手忙脚乱的指挥反击,但未等其舰艉炮装填完毕,冠军号舰艏炮的第二发炮弹又飞到了。
炮弹落在距风怒号舰艉二十米左右的海里,这次是一枚开花弹,入水爆炸而落点更近,激起的水浪,远远大于第一枚实心弹,风怒号整条船都剧烈的晃动起来。
风怒号的运气很好,若这枚炮弹的落点,再向前挪一点点,即便依旧并未直接命中舰体,但因为这是一枚开花弹,爆炸之时,弹片亦极可能伤及舰艉水下的螺旋桨——螺旋桨若受损严重,机帆快舰就没了机而只剩下帆,则速度、机动必皆大受影响,如是,可就成了后头的冠军号的活靶子喽!风怒号还在摇晃之中,舰长便已对目下的局面,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判断——风怒号以舰艉对冠军号舰艏,且我为巡航速度而彼为全速——这不是擎等着被人家**嘛!若一直这么个打法儿,俺们这一边儿,根本就没有的玩儿啊!于是,风怒号舰长合乎逻辑的做出了和野猫号舰长相同的决定——右转!加速!可是,风怒号舰长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并没有对右后方的野猫号予以足够的关注。
野猫号右转之后,观察到冠军号的航线没有发生变化,并无随之右转、衔尾追击之意,上上下下,不由都大出了一口气——这意味着,野猫号已脱离了被这个大块头别船的风险了。
第一三八章 大海战之二十八:呔!哪里逃?!砰一声大响,野猫号、风怒号的舰艏,结结实实的碰到了一起。
风怒号的舰艏,是所谓的飞剪式,即舰艏大幅外飘之余,还呈一内凹之曲线——这是为了航行之时,可以顺利劈开波浪,加快航速及稳定性,以不负其机帆快舰之名头。
野猫号的舰艏,却刚刚好倒转了过来,非但方方正正,还在水线之下,装了一个大大的球鼻艏,这是一种直立式和球鼻式兼而有之的混合式舰艏。
飞剪式舰艏是不适合撞击的,但野猫号这种长了一个大鼻子的舰艏,却非常适合撞击,如果撞击角度为九十度直角的话,纵然野猫号的吨位只有风怒号的一半,也可能叫后者开膛破腹。
幸好,野猫号的舵手反应极快,第一时间右满舵,虽然终究不能避免撞击的发生,但撞击的角度,只有三十五度左右,避免了最坏的结果的发生。
不过,即便如此,风怒、野猫二舰,依旧是人仰马翻,一片狼藉。
为配合飞剪式舰艏,风怒号舰体设计的细细长长,其长、宽之比,达到了六比一;而同混合式舰艏相对应,野猫号的舰体,却是粗粗短短的,因此,后者的吨位虽然只有前者的一半,不过,二者的干舷的高度,却几乎是一样的。
野猫号的舰艏左舷、风怒号的舰艏右舷,皆撞的稀烂;野猫号的舰艏斜桅,正正杵在风怒号舰艏斜桅上,两支斜桅一起四分五裂。
两舰前桅的横桁,也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横桁本身倒是都没断,但上头绳索众多,彼此纠葛在一起,一时之间,难舍难分。
两只战舰的舰艏炮,都被震脱了位,风怒号的舰艏炮,向左平移了一米多,野猫号的舰艏炮,更是整个儿的翻倒在甲板上,在强大的惯性的作用下,一直滚到了破裂的左舷边上,在甲板上拖出了一条血肉模糊的痕迹——一个倒霉的炮手,闪避不及,被大炮从身上生生的碾了过去。
人当场就报了销,这两门炮,也眼见都是用不得的了。
哎,怪不得,奥地利海军反复强调,撞击之前,务必要将火炮固定好呢!不过,无论如何,野猫号、风怒号似乎都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我说,撞人的那位,赶紧倒车,脱离接触吧!可是,吭哧吭哧的喘了好几声,野猫号的发动机却没有立即启动起来。
哼,谁叫你撞击之前不停机的?这下好,把发动机给撞出毛病来了吧?就在这时,致命的伤害到了。
不是来自冠军号,而是来自更远处的驭风号。
穹甲巡洋舰驭风号?是的。
呃……不对呀!驭风号不是排在左队第四位吗?驭风号的前头,不但有冠军号,还有两只装甲巡洋舰龙骧号、豹变号,怎么可能越过前头的三只友舰,这个……越顶攻击呢?这个时代,导弹神马的,还没有发明出来吧?你可别说什么调高火炮仰角吊射——你自个儿可是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这个时代的舰炮,弹道平直神马的?再者说了,隔着三只友舰吊射?那不是吊射,那是盲射——就不怕炮弹落到冠军号的头上?是滴,是滴,您说的都对。
不过,事实是,此时此刻,驭风号同前头的冠军号等三只友舰,并不在同一条航线上——驭风号及其后面的标准巡洋舰伏波号、弄涛号和炮舰福星号的航线,同野猫号,倒是刚刚好重叠了。
嗯?咋回事儿涅?是这样子的——我主力舰队分成左队、右队,其中,冠军号领衔的左队,又一分为二为左一支队、左二支队前后两个部分,前头的三只——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为左一支队;后头的四只——驭风号、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为左二支队。
打一开始——一俟出苏黄水道左转,两个支队的航线便是不重叠的:左一支队走内线——即靠左、靠西、靠近苏窦山一侧;左二支队走外线,即靠右、靠东、靠近李西山一侧。
就是说,两个支队航线彼此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隔。
之所以再次分兵为左一、左二两个支队,是出于这样一种战术考虑:左一支队三舰,都是铁甲舰——装甲巡洋舰算是小铁甲舰——凭藉吨位和装甲的优势,披坚执锐,直接冲击敌阵,破坏敌舰队之阵型,并尽可能的重创敌舰。
左二支队四舰,自我防护力远较左一支队三舰为弱,驭风号之外的三舰,较之敌舰,在吨位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不甚宜做陷阵的高风险活计;这四只战舰的优势,主要在于机动灵活,进退自如,因此,她们的任务,是在敌舰队遭受重创、乱作一团的情形下给予补刀,并堵截和追击逸出之敌舰,加速和保证战役之完胜。
野猫号撞上风怒号,彼此纠缠在一起,是一个意外的情况;驭风号管带陈世石以望远镜仔细观察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野猫、风怒二舰受损虽然严重,但似乎并未失去行动能力,更不会就此沉没;看情形,接下来,十有**,野猫、风怒二舰脱离接触之后,将主动退出战场,择地疗伤。
陈世石?对,就是昨天刚刚过了三十岁生日、并得到辅政王临轩举觞,遥为兄寿的生日祝福的那一位。
陈世石紧张的转着念头:堵截和追击逸出之敌舰是左二支队的责任,绝不能叫野猫、风怒跑掉了!可是,目下,左二支队距野猫、风怒距离尚远,还谈不上什么堵截;而追击——野猫、风怒不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主力,左二支队离开主战场去追击它们,主战场这儿怎么办?那,就只剩下一招了——开炮轰他娘的!可是,对于炮击来说,这个距离,实在有点儿远啊!*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三九章 大海战之二十九:空前绝后的一炮!时机和角度,倒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时机——相撞之后,风怒号、野猫号都已暂时宕机,且彼此纠缠在一起,一时半会儿的分不开,形同一个颇具体量的固定靶。
角度——两条敌舰,正正停在驭风号的前方航线上,驭风号的舰艏炮,完全不必做任何水平旋转,正是最舒服的射击角度。
战机稍纵即逝,若叫风怒、野猫二舰重新发动起来,脱离接触,逸出战场,则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那可就叫人扼腕了!不过,炮身虽不必左右转动,却需调整俯仰角度,以对应我舰同敌舰之间之距离——而这个距离,确实是远了些!前头有过介绍,这个时代的海战,用以测定距离的工具,只有一个六分仪;相对于后世的类似于望远镜的光学测距仪来说,六分仪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工具,误差很大,而且,距离愈远,误差愈大。
目下,驭风号距纠缠在一起的风怒号、野猫号,不过刚刚进入舰炮有效射程——期间还纵向的隔了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三只战舰呢;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开炮,因为很难准确测定敌我之间的距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前头的左一支队的三只主力战舰,距离风怒号野猫号,当然要更近些,但是,她们的任务,是争分夺秒,冲击敌阵,绝不会旁骛的。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够由驭风号来完成了。
换了一个人做驭风号的管带,可能只好望风怒号、野猫号而兴叹,但陈世石的一项迥异乎常人的天资,却使其有了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的可能。
陈世石天生具有极佳的空间感,他对于射距的判断,即便最有经验的炮手,亦每每自愧不如;而与超乎常人的空间感对应的是,他读图的能力亦极强,同侪之中,包括洋老师们,皆无出其右者。
当然,若茫茫大海,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参照物,则再好的空间感、再强的读图能力,亦无用武之地。
不过,目下的环境,虽然也算茫茫大海,可是,并非没有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苏窦山。
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航线,紧贴苏窦山东侧,陈世石的做法是:在脑海中,替纠缠在一起的风怒号、野猫号向左——即向西拉一条垂直于航线的直线;同时,也替驭风号向左——即向西拉一条同样的直线。
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且都会西延至苏窦山东侧,确定了它们同苏窦山的交汇点的位置,再确定了两个交汇点之间的距离,便可间接求出驭风号至风怒号、野猫号的距离。
若两条平行线同苏窦山的交汇点的位置是精确的,两个交汇点之间的距离是精确的,那么,求出的驭风号至风怒号、野猫号的距离,就是精确的!交汇点的位置必须精确,交汇点之间的距离必须精确——做的到吗?此时,陈世石超强的空间感和读图能力就发挥出重大作用了。
首先,他替驭风号和风怒、野猫二舰拉出的那两条平行线就是精确的——真正垂直于航线。
其次,两条平行线与苏窦山的交汇点也是精确的——苏窦山的海湾,在南、北两侧,其东、西两侧,基本是一个悬崖海岸的地形,东侧尤为明显;风怒、野猫二舰拉出来的直线,交于一块明显凸出的崖石;驭风号拉出来的直线,则交于崖底一块兀立水面的礁石——两个交汇点,都是真正的点。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巴西勒考察杭州湾外海群岛,重点在群岛北部,其中又以苏窦山为最重,他绘制的苏窦山地图及周边海图,非常精确,同后世的标准地图,已相差无几;我舰队的每一只战舰上,都有一份复制的苏窦山地图及周边海图,这些舆图虽是比例图,陈世石也只是第一次身临其地,但在其眼中、脑中,目之所及,苏窦山一石一木,皆可同舆图相关位置一一对应,误差之小,以米论计。
就是说,上述的崖石和礁石,陈世石都能在舆图上找到相对应的点。
如此一来,就什么都精确了。
*第一百四十章 大海战之三十:误会……后果严重啊!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苏窦山海战爆发之时,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中,只有打头的凯旋号和次之的梭尼号驶出了黄李水道,并先后没于冠军号之手;之后,我舰队分兵变阵,冠军号左转,射声号右转,排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第三位的成功号要面对的,便不是冠军号而是射声号了。
射声号领衔的右队转的这个弯儿,速度快,半径大——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的航道,贴近黄龙山,右队右转之大半径,是为了抢敌舰队的外线。
与此同时,成功号也在右转——不过,仅仅是跟随前舰的惯性动作。
现在,前舰即梭尼号已经在水下面了,成功号的舰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还要不要继续右转?或者说,这个仗,该咋打涅?该咋打?正常情况下,若一支舰队原来拢共八只军舰,一经交火,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两只军舰——旗舰亦在其中——便告沉没,剩下的六只军舰,还打个屁啊!简直可以就此退出战场了!当然,成功号不能退出战场——目下,成功号毫发无损,在未接到相关命令的情形下自行退出战场,战后,舰长是有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可能的。
再者说了,第二分舰队拢共八只军舰,但若将整支北京—东京舰队都算上,可远远不止此数啊!主力犹在,主力犹在。
还有,敌人也绝不会容你从容退出战场的!看着即将完成九十度转弯的射声号,成功号舰长的脑海中,一个又一个念头急速的打着转儿:若继续右转,则成功号以左舷对敌舰舰艏,火力占优……还有,目下是东南风,成功号占上风向……这本来都是极好的……不过,如是,成功号之被弹面积,将远远大于敌舰,这似乎又不大好了……还有,介么搞法,成功号不是刚好横在敌舰的前头吗?若敌舰重施冠军号撞沉凯旋号之故技,如之奈何?距离如此之近……在这样短的距离上,成功号能够成功阻止敌舰的撞击吗?这个……够呛啊!这只敌舰的块头介么大,不是三两枚炮弹就能够解决的啊!还有,这只敌舰……应该叫什么射声号吧?看上去,很适合撞击啊!成功号舰长的眼力不差,射声号确实是一只非常适合使用撞击战术的军舰;而且,不像冠军号只能撞击吨位远小于自己的对手,射声号可以撞击吨位同自己相若、甚至大于自己的对手。
从侧面看去,射声号的舰艏,由上而下,以一条内凹的曲线,大幅向前倾斜——这个造型,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水线以下,必定还有相当部分继续前伸——不消说了,一定是在水下安装了一个又大又锐利的撞角了!还有,射声号的舰艏斜桅、舰艏柱等舰艏建构,也经过特别设计,不但又粗又短,而且尽量向后收拢——这都是典型的为避免妨碍撞击而行的设计。
最终,成功号舰长做出了决定:不但停止右转,而且向左回转到原先的航线上。
如此一来,成功号及其后的五只战舰,将同敌舰队形成平行线,双方将以侧舷炮对轰——也即进行传统的战列线作战,这个打法儿,第二分舰队虽不占什么优势,可也不居什么劣势,双方进行的,是比较公平的战斗。
另外,战列线作战,第二分舰队虽然失去了旗舰的指挥,可还是保持了较为严整的队形嘛!想法不错。
虽然,这个想法,说到底还是因为凯旋号、梭尼号惨烈覆辙在前,而射声号的体量又至少三倍于成功号——唉,实在是不敢直撄其锋啊!接下来,就看中国人肯不肯配合喽?中国人……好像不大肯配合。
射声号以一个大大的半径、转过九十度、抢到外线之后,在东西方向上,距成功号已不远了,若射声号保持航向不变,两只军舰,很快就可以如成功号舰长之所愿,以侧舷炮对射了。
然而射声号再次调整航向,原地向右偏转了四十五度左右,然后开足马力,朝着成功号疾驶而来。
成功号上上下下都慌了手脚——这他娘的要干啥?撞船吗?对于撞击战术来说,四十五度并不算一个理想的角度,可是,敌舰的吨位,至少三倍于成功号,真撞上了,还是受不了的呀!另外,这个角度,几乎没办法开炮狙击!成功号的舰艏炮,左右旋转角度为各为四十五度,也即必须向右旋转至最大角度,才会得到一丁点儿的射界;至于侧舷炮,左右旋转角度皆为二十五度——一丁点儿的射界也没有。
如果想得到良好的射界,就必须转动整只军舰。
舰艏炮若想得到良好的射界,军舰必须右转;侧舷炮——当然是右侧舷炮——若想得到良好的射界,军舰必须左转。
军舰右转,就只有一门舰艏炮可以对敌——仅仅这一门炮,拦得住四千几百吨的敌舰吗?十有**是拦不住的。
于是,成功号舰长合乎逻辑的做出了左转的决定。
命令是说给航海长听的,其中并未包括速度、角度等具体参数——舰长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东东交给航海长就好了——航海长嘛,对这些东东,应该有一个更专业的判断,不然怎么好做航海长涅?可是,舰长并没有向航海长明确此次转向之目的,而他的语气的惶急,使航海长误以为,是次转向,主要是为了避开射声号的撞击——事实上,此时此刻,航海长自己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才能避开这个大块头来敌的撞击?他并没有想到,舰长的左转的命令,仅仅是为了给右舷炮一个良好的射界。
同为左转,两者的操作是很不一样的——前者幅度大,速度快;后者则基本是在原地小幅度打转儿。
结果,成功号向左大幅度急转。
舰长刚刚觉得不对劲,正要开口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成功号剧烈的震动了一下,舰桥上的人,几乎站立不住,然后,在刺耳的咯吱声中,成功号停了下来。
触礁了。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海战之三十一:才脱狼吻,又入虎口包括成功号在内的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本就是靠近西侧即左侧的黄龙山行驶的,惶急之下,成功号的航海长忘了成功号的左侧,已没有多少安全空间,军舰向左大幅急转,直奔黄龙山东北岬角而去,触礁,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这也是射声号领衔的右队为什么要以大半径抢外线的原因——第一,内线已没有足够的空间。
第二,抢到外线,即可对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的残阵实施切线战术,即,以一个合适的角度——大致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从外线向内线强切,压缩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残阵的腾挪回转的空间,在近距离上,最大限度发挥我方吨位和装甲的优势。
结果,在彼此未发一炮、亦未真正亲密接触的情况下,切线战术便建功了!成功号左舷近舰艏的水线部位,撞破了一个大洞,海水汹涌而入,关闭水密舱、抽水、堵漏……成功号使出浑身解数自救,可是,舰体还是缓慢的向左侧倾斜过去。
不管成功号是否会完全沉没——成功号触礁的地方,不但下有礁石,且因已近岸,水深亦有限,成功号即便坐底,舰体也未必完全没入水中——但是,重新发动起来,已是没有可能了,因此,射声号不再搭理成功号,调整航线,舰艏对准了成功号之后的巴斯瓦尔号,疾驶而去。
打扫战场的差使,自有后头的小弟们来办。
同左队一样,右队也一分为二为右一支队、右二支队,右一支队走内线,右二支队走外线。
略不同于左队的是,右一支队只有射声号和装甲巡洋舰虎贲号两只军舰;右二支队则由五只军舰组成——两只穹甲巡洋舰策电号、驱雷号,两只标准巡洋舰超海号、脍鲸号,以及炮舰扬武号,即便单独成军,右二支队也可算具相当实力的一支舰队了。
右二支队如何打扫战场,暂且按下不表,还是说回右一支队。
望着疾驶而来的射声号,巴斯瓦尔号明显手足无措了——先是右转,已经转过三十度了,觉得不妥,又转了回来。
射声号的来意,是清清楚楚的;成功号的下场,也是清清楚楚的,想避开射声号的撞击,左转,当然不可以,右转——哎,右转也未必避的开呀!不同于野猫号之避冠军号——野猫、冠军二舰,既是同向行驶,原先也基本是在同一条航线上,野猫号一右转,便偏离了冠军号的航线,在这种情形下,冠军号想追上野猫号,继续玩别船,几乎没有可能。
可是,巴斯瓦尔号、射声号,不但是相向而行,而且,巴斯瓦尔号之右转,还刚刚好横在射声号的航线上——几乎等同送货上门;在这种情形下,即便巴斯瓦尔号的操控,较射声号更为灵便,但计算距离、速度、角度——未必就能够躲开射声号的撞击!手忙脚乱之中,巴斯瓦尔号的舰艏炮,对着射声号开火了。
但巴斯瓦尔号举棋不定,左摇右摆,很影响火炮的瞄准,二舰虽然相距不远,这一炮却没有什么准头,炮弹落在距射声号左舷一百多米的海里,连一个水珠都没有打到射声号。
射声号没有还手,依旧卯着劲儿,向巴斯瓦尔号狂奔而来。
最终,巴斯瓦尔号的舰长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他命令掌舵兵,偏转船头,将巴斯瓦尔号的舰艏,对正射声号的舰艏。
同时,传令全舰:准备承受撞击!巴斯瓦尔号的舰艏,是最典型的飞剪式,即舰艏大幅度外飘,或者说,自下而上,大幅前倾。
射声号的舰艏,如前所述,却是刚刚好倒转了过来,自上而下,大幅前倾。
巴斯瓦尔号和射声号的舰艏,都可以理解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只不过,前者的直角在上,后者的直角在下,如果往一块儿凑,刚刚好是契合的。
飞剪式舰艏是不能用于撞击的,可是,也不适合被撞击——大幅度外飘的部分,将顶住敌舰艏的上部,使敌舰艏的下部——即水线以下的撞角,无法接触自己的水线以下的部位。
就是说,以舰艏建构被破坏的代价,换来水线以下部位不破损——对于舰只来说,只要不进水,甲板上的上层建筑损毁的再厉害,也只好算皮肉伤。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战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巴斯瓦尔号无遮无蔽的一百六十毫米舰艏炮炮位上,顿时血肉横飞;击中钢铁炮身的大口径子弹,则成为可怕的跳弹,随机在甲板上寻找二次杀伤目标。
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每分钟射速超过四百发,海军版的,口径较大而射速略慢,不过,也达到了一分钟三百发,即一秒钟五发;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有三种型号,海军版的只有一种五管的型号,即是说,一秒钟之内,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身管即完成一次旋转,将膛内的五枚大口径子弹全部发射出去。
目下,射声号和巴斯瓦尔号的距离之近,简直可以进行接舷战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短短十几秒种之内,便有近一百发的大口径子弹,倾泻到不过几个平方米的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上,炮长、炮手,非但无一幸免,且景象之惨,已不能用血肉横飞来形容了——已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了。
完成了对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的屠戮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两个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微透一口气,接着,略略抬高还在冒着白烟的枪口,对准了巴斯瓦尔号的位处前桅和烟囱之间的舰桥。
除了大副,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等高级军军官皆在彼处。
十几秒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被加特林机关枪瞄准的时候,巴斯瓦尔号的舰桥上,舰长以下,人人却都还是一个瞠目结舌的状态——还没有一个人真正反应过来,舰艏炮炮位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甚至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炮手操作不当,引燃药包,发生了……殉爆?没有一个人想到——赶、紧、躲、避!一个射手压下击发杆,另一个射手摇动手柄,加特林机关枪再次怒吼起来。
大口径子弹削断了一端系在前桅上、另一端系在右舷墙上的绳梯后,暴风骤雨般的扑上了巴斯瓦尔号的舰桥。
木制的舰桥,顿时四分五裂,碎屑飞迸。
铜、铅的暴风雨中,同时分裂开来的,还有人的身躯——舰桥上血雾弥漫,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皆殁于是轮扫射;其余官兵,十亡**,就一时不死,也是开膛破腹,断手断脚。
唯有一个站在舰桥左端的信号官,因为加特林机关枪的弹雨由右而左横扫,而舰桥的长度,远超舰艏炮炮位,给了他反应的时间,加上其身手也甚敏捷,一跃翻过栏杆,跳到甲板之上,逃过一劫,只扭伤了脚踝。
骤被暴击,巴斯瓦尔号固然昏天黑地,射声号上,也是一片惊喜交加,因为,战前并未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居然介么好用啊!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设计之最初衷,并不为舰队决战,而只是为了给海晏、河清等全甲炮艇抵御火攻船使用。
蒸汽舰船对付传统的火攻船,主要并不依靠火炮——大炮打蚊子,效费比太低了;除了依靠自身的机动性躲避之外,一般的做法,是派出蒸汽小艇,以长杆将火攻船一一推开。
全甲炮艇主要在内河和海口活动,受到火攻船攻击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全甲炮艇机动性既差,加上本身就是艇,限于体量,也不可能再另携小艇,因此,抵御火攻船,必须另辟蹊径。
最好有一种武器,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能够对火攻船船体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迅速破损,入水沉没;或者,沉没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加特林机关枪。
因为对付的是单一目标——小型木制船只,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射速,可以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口径必须增大——目标不是人体,而是船只,必须增加子弹对目标的破坏力和停阻力。
就这样,口径更大、射速每分钟三百发的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诞生了。
后来,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搬上了大舰——这倒是为了舰队决战了,不过,应对的潜在目标,不是大型舰只,而是法国人的一种神秘武器——杆雷艇。
究其竟,还是和抵御火攻船同一个思路。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海战之三十三:上有炼狱,下有地狱加特林机关枪的故障率,一直是一桩颇叫人头疼的事情,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卡壳、漏气,家常便饭;炸膛等严重事故的概率,也比普通步枪为高——当然,作为一种初初列装的新锐武器,故障率高一点,也不是不能接受,问题是——你特么别在介么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啊!射声号、巴斯瓦尔号,缓慢交错,射声号的舰艏,就要进入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的射界了——距离如此之近,巴斯瓦尔号的右舷炮,对射声号水线以下部位,当然没有射界,可是,因为射声号的体量远较巴斯瓦尔号为大,干舷较巴斯瓦尔号为高,所以,若巴斯瓦尔号将右舷炮的俯仰角压到最低,是有击中射声号的舷墙和主甲板上的上层建筑的可能的!射声号前桅桅盘上,两个加特林机关枪射手,都又急又悔:早知如此,第一个打击的目标,就应该是巴斯瓦尔号的前右舷炮!而不是舰艏炮!甚至……舰桥和舵舱都可以往后放一放!巴斯瓦尔号的舰艏炮对射声号早就没有了射界,够不成任何的威胁,而舰桥和舵舱——他娘的!彻底解除了武装之后,这个巴斯瓦尔号,跑得动也好,跑不动也好,不都是俺们的活靶子?又能跑到哪儿去?这条船以及船上头的人,不迟早是俺们的囊中之物?就在这时,加特林机关枪特有的咆哮声又响起来了!不,并不是前桅桅盘射手排除了枪支的故障,恢复了射击——枪声来自射声号的右舷。
嗯,书友们一定也想到了——对呀,射声号介么大一只军舰,怎么可能只安装一门加特林机关枪涅?事实上,射声号一共安装了九门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前桅桅盘、中桅桅盘、后桅桅盘各一门,左舷三门,右舷三门——务求对可能发生的杆雷艇攻击,消除任何射击死角。
现在开火的这一门,是右舷最靠前的一门。
不过,射声号的干舷,虽较巴斯瓦尔号为高,可这个落差,到底是有限的,对于射声号右舷飞来的大口径子弹,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的炮手,只要猫下腰,舷墙便可为其提供遮蔽。
作为一只三等巡洋舰,巴斯瓦尔号的舷墙的厚度,不但远过小型木船船壳,也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舵房壁;而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子弹,口径再大,到底还没到炮弹的程度,一时之间,并不能打穿巴斯瓦尔号的舷墙。
那么,就拿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没法子了吗?当然不是。
舷墙固然足够的厚,可并非无隙可乘,这个隙,就是炮窗,即火炮的射击口;而射声、巴斯瓦尔二舰的距离实在太近了,射声号的加特林机关枪射手,轻而易举就锁定了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的炮窗。
大口径子弹穿窗而入,一个猫着腰的炮手的头颅倏然不见了,另一个单膝跪地的炮手的胸膛猛然炸开了,血雾散去之后,前者的身躯摇摇晃晃——兀自未倒;后者的上身则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直径近半尺的大洞——透过这个大洞,可以清楚看到甲板另一侧的前左舷炮。
射声号前桅桅盘的加特林机关枪射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心里说:娘的!老子咋忘了老子还有一堆小伙伴儿?——急得老子呀!就在这时——也就是右舷的加特林机关枪开火后三、四秒的事儿——前桅的后头、中桅桅盘上,也响起了突突突突的吼叫声。
对,中桅桅盘上的加特林机关枪也开火了!射声号的中桅桅盘,距巴斯瓦尔号的前右舷炮,距离稍远,但就角度来说,完完全全是居高临下,对于射声号中桅桅盘上射来的弹雨,巴斯瓦尔号的前右舷炮炮位,几乎完完全全,无遮无挡。
唯一的遮挡,是悬挂在前右舷炮左上方的救生艇——这是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位和射声号中桅桅盘之间的唯一的障碍物,但既然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诞生之最初衷,就是为了对付这一类的小型木船,这只救生艇有何下场,不必想亦可知——不过十来秒的时间,便四分五裂、被彻底清障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海战之三十四:军刀锋利这四只军舰——机帆快舰军刀号、查理号,炮舰云雀号、阿黛尔号,拢在一起,总吨位还不及一只射声号,我右队对北京—东京舰队第二分舰队残阵的优势,已经是压倒性的了。
可以说,在黄李水道——准确点儿来说,在黄龙山东侧海域——进行的这场海战的结局,已经不存在任何悬念了。
就在这种极端劣势的局面下,巴斯瓦尔号之后的军刀号,依旧奋力向前,试图攻击射声号,以分薄友舰的压力。
可是,抵近之后,却发现情形尴尬,无法发炮。
巴斯瓦尔号为应对射声号的撞击而行的舰艏对舰艏策略,只不过略略向右——即向东——偏转了二十五度左右,因此,军刀号舰艏所向者,基本上还是射声号的舰艏——被弹面很窄。
这也罢了,关键是,目下,巴斯瓦尔号和射声号已纠缠在一起,而大炮不是步枪,在这种情形下,对射声号的舰艏的射击,几乎等同对巴斯瓦尔号的舰艉的射击——即便是最优秀的炮手,也不敢打包票,我这一炮轰了出去,击中的,到底是敌舰还是友舰?踌躇难定,眼睁睁看着巴斯瓦尔号被射声号狂虐,全无还手之力,甲板上火头已起,虽不晓得那种可怕的速射武器到底是什么,可是——不能再等下去了!军刀号舰长下令:右转!转到射声号的东侧!这样,军刀号面对的,将是射声号的左舷,射声号庞大的身躯将横在军刀号和巴斯瓦尔号之间,替巴斯瓦尔号挡住军刀号的炮弹——除非军刀号的炮弹能够洞穿射声号的舰体,不然,就基本没有误伤友舰之虞了。
不过,这样做,军刀号的风险很大。
军刀号舰长看得明白:射声号主甲板之下,还有一层火炮甲板,则其主要武备之布置,一定为火炮甲板侧舷列炮;军刀号转到射声号左侧,正正好进入了其最猛烈的火力打击区域。
还有,军刀号这样做,除了要承受射声号的打击之外,还会将自己暴露在敌舰队其他军舰的炮口之下。
但是,不这样做,就帮不上巴斯瓦尔号的任何忙啊!巴斯瓦尔号是第二分舰队最后一只三等巡洋舰,若亦不幸覆没,剩下军刀号等四只较小吨位舰船,势单力薄,必无以支撑啊!除非——主动撤离战场。
可是,法兰西军人的光荣和骄傲不允许我这样做!所以,拼了!军刀号舰长的眼光不错,射声号主要武备之布置,确实为火炮甲板侧舷列炮。
拿射声号、冠军号比较,二者的舰艏设计大异其趣,但火炮的布置却是如出一辙的——射声号所有火炮,同冠军号一样,皆为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
舰艏炮、舰艉炮,为一百一十磅炮——同冠军号一模一样。
主甲板上,只设置了两门四十磅炮、两门二十磅炮——这一层,亦同冠军号约略仿佛。
射声号的主要武备,集中在火炮甲板:四门一百一十磅炮,十八门六十八磅炮,左右舷对称设置,即,每一侧,两门一百一十磅炮,九门六十八磅炮。
除此之外,如前所述,还设置了九门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
在狂虐巴斯瓦尔号之同时,射声号依旧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军刀号之举动,并没有逃过射声号的监控,军刀号向射声号东侧运动,堪堪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射声号管带小爱德华向炮术长下达了开放的命令。
此时,军刀号还没行驶到理想的位置,对射声号开炮,依旧有击中巴斯瓦尔号的可能;可对军刀号开炮,射声号就没有任何的顾忌喽!不过,此时对军刀号开炮,射声号上,也只舰艏炮才有良好的射界。
射声号的舰艏炮,是可以一百八十度旋转的,即便军刀号完全转到了射声号的东侧——亦即左侧,射声号舰艏炮也可保持对军刀号的射界,目下,既然军刀号还在转向之中,射声号以舰艏炮轰击军刀号,自然更不在话下了。
一声怒吼,一枚一百一十磅炮弹飞出了八英寸炮口,击中了军刀号左舷后侧的舷墙。
这是一枚实心弹,击破舷墙之后,截断了一名正在向舰艉炮位搬运弹药的水兵的左腿,在军刀号的后甲板上,斜斜的犁出了一道长长的、浅浅的口子,拖着一条木屑飞舞的尾巴,自悬挂在右舷后侧的救生艇的下方,击破右舷舷墙,并打断了一根托举救生艇的支架,然后,一头扎进了海里。
救生艇晃了几晃,支持不住,滑了下来,掉进了海里。
不过,这对于一只千吨上下的军舰来说,只能算是擦伤,军刀号丝毫不受影响,继续鼓勇疾进。
此时,射声号火炮甲板左舷最前头的一门六十八磅炮堪堪有了射界,于是,立即加入了对军刀号的射击。
一团白烟从射声号舰体上冒了出来,一枚六十八磅的实心弹,冲出白烟,击穿军刀号舰艏左舷栏杆,击中了位于舰艏甲板中央的通风筒,当一声大响,炮弹高高的反弹起来,落到了舰艏左前方的海里。
这一炮,虽然也击中了军刀号,但除了在其舰艏甲板通风筒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凹坑和裂口外,未对军刀号造成任何其他损失。
射声号、军刀号的距离,其实相当之近,不然的话,射声号也不可能一连两炮命中,可是,瞄准的虽是军刀号的水线部位,实际的弹着点,却都偏高了。
通风筒中弹之后,军刀号舰长下令反击——虽然还没有到达理想阵位,可是,若再不反击,再挨上两炮,能否最终抵达理想阵位,可就难说的很了。
一枚一百四十毫米炮弹,飞出军刀号前左舷炮炮口,准确的击中了射声号左舷舰艏炮下方的水线部位。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海战之三十五:致命吊顶攻击射声号的装甲构成和敷设方式,同冠军号是一样的:厚达四点五英寸(一百一十四毫米)的锻铁外甲加厚达十八英寸(四百五十七毫米)的栗木内甲,一百四十毫米口径的炮弹——还是一枚实心弹——无力击穿这样的重甲,反弹起来,落到了射声号舰艏左侧四十余米的海里。
这枚炮弹,是军刀号前左舷炮发射的,炮弹落海、激起水柱的景像,为后左舷炮炮长拿眼角余光看到了,他微微一怔,急速的转了两圈念头,将到了嘴边的开火咽了回去,下令:调整——抬高——火炮的俯仰角,对准射声号舰艏和舰舯之间的舷墙!这是一道乍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命令:对军舰的炮击,首选目标,一定是水线部位——一旦中弹,海水涌入,军舰便有下沉之虞;而舷墙破损,非但对军舰的结构毫无影响,且舷墙的被弹面积小,少有偏差,炮弹就将从敌舰甲板上方掠过,白白浪费一次宝贵的攻击机会。
但炮手当然不能质疑炮长的命令,立即动作起来,调整俯仰角、重新瞄准,随着炮长大喝一声开火,一名炮手猛拉牵索,一声巨响,一百四十毫米实心弹冲出炮膛,飞向射声号。
炮弹准确的击中了射声号的舷墙,落点虽较炮长的要求略略偏前了些,却刚刚好命中射声号左舷最前边的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这门尚未来得及在实战中射出一发子弹的新锐武器当即四分五裂,两个射手,一个被炮弹撕去了半边的身躯,一个被炸裂的枪膛击中了头部,脑浆迸裂。
这是苏窦山海战开打以来,我方首次遭受人员伤亡和实质性损失。
击毁加特林机枪之后,炮弹继续飞行,从悬空的舰桥下方飞过,击中了烟囱的基座。
不过,此时的炮弹大半动能已失,除了在烟囱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凹痕外,没有造成更多的破坏。
但是,若弹道再抬高一点点,这枚炮弹虽不会击中加特林机关枪,却可能击中舰桥——彼时,彼处聚集了射声号管带小爱德华等好几位中高级军官。
事实上,舰桥才是军刀号后右舷炮炮长抬高火炮俯仰角,对准敌舰舰艏和舰舯之间的舷墙的真正目标。
前左舷炮击中射声号,炮弹却反弹入海,后右舷炮炮长敏锐的意识到,敌舰身披重甲,其中水线部位防护最严,很可能不是军刀号一百四十毫米口径的火炮能够打的穿的,必须寻找敌舰未覆重甲的薄弱部位进行攻击。
这其中,自然以舰桥最有价值。
不过,对于火炮来说,舰桥作为直接攻击目标,过于单薄,距离虽近,中的之概率也很低——炮弹很可能从射声号舰桥上方掠过;于是,军刀号后右舷炮炮长选择了舰艏和舰舯之间的舷墙作为目标——射声号舰桥就在目标侧后方,击破舷墙之后,炮弹将击中舰桥的左端。
另外,军刀号后右舷炮既同目标——舰艏和舰舯之间的舷墙——成一斜角,则射声号舰桥右端亦在是次炮击误差范围之内,对于火炮来说,击中前者和后者的概率,其实大致仿佛;能够击中舰桥最好,未击中舰桥的话,击中其左近其他有价值的目标也不坏——譬如,布置在主甲板上的小口径火炮。
那种古怪而可怕的速射武器,在军刀号后右舷炮炮长眼中,就是一种小口径火炮。
应该说,这一策略,基本算是完美的实现了;而且,幸好是一枚实心弹——舰炮之首发,兼修正弹着点之作用,一般来说,是不用昂贵的开花弹的——若是一枚开花弹,因为弹着点距离舰桥太近,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
但射声号的报复随之而至。
一枚六十八磅炮弹击穿军刀号左舷船壳,钻进了舰体。
这虽然也是一枚实心弹,弹着点亦在水线以上,然而来势猛恶,横扫过军刀号的厨房和军官舱室之后,击毁了弹药舱的通风机,一路之上,不仅造成了十余名官兵的死亡和重伤,更由左而右,几乎斜斜的将军刀号射了个对穿,对军刀号的舰体结构,造成了相当的破坏。
幸好,未直接击中弹药舱。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海战之三十六:以小搏大射声号的吨位,四倍于军刀号不止,且前者铁壳、铁肋、铁甲,后者木壳、木肋,更未被半片甲胄,以军刀号撞击射声号,乍闻之下,几同以卵击石,这道命令,确实……不可思议。
然而,事实上,这是一极具勇气、亦极高明的死中求活之策。
后甲板中弹、舰艉入水之后,军刀号舰长已看的明白:射声号之吨位、火力皆远胜于军刀号,其身覆重甲,更是军刀号万万比不了的;另一只刚刚加入战团的敌舰,一时之间,虽还不能分辨其名号——应该是龙骧号、虎贲号、豹变号三者之一——但仅凭目测,亦知其吨位两、三倍于己,强弱、众寡悬殊至此,继续炮战,军刀号绝无幸理!当然,军刀号的身后,还有查理号、云雀号、阿黛尔号,可是,这三只友舰拢在一起,总吨位大约还比不上那只刚刚加入战团就予军刀号以重创的敌舰吧!何况,敌人还有更多的舰只即将加入战团!不用望远镜也能看的清楚:又有两只敌舰,自那只不晓得是龙、是虎、是豹的敌舰的左后方赶了上来,据其形状,应该是策电号、驱雷号、驭风号其中的两只,至于吨位——每一只都两倍于军刀号不止吧!如果拼却一死,能够予敌以重创,倒也罢了,问题是,这怕是办不到的!军刀号的射击,不论如何准确,也难以给予射声号致命的打击——即便击毁了她的舰桥、击毙了她的舰长,又如何?你打不穿她的水线啊!局面恶劣至此,不出奇、出险,绝无死中求活、反败为胜的可能!军刀号舰长一咬牙,终于发出了左满舵!撞击‘射声号’!的命令。
这并不为同归于尽,相反,对于军刀号来说,此举有三大好处:第一,军刀号舰艉左侧进水,堵漏困难,舰体已开始向左倾斜;而军舰向左大幅急转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舰体将向右倾斜,如此一来,便可藉转向来休正、恢复舰体的平衡,为堵漏自救争取时间。
第二,军刀号愈接近射声号,那只不晓得是龙、是虎、是豹的敌舰对军刀号的炮击,误伤射声号的概率就愈大;于是,该舰将不得不停止攻击军刀号,二打一恢复成一对一。
当然,军刀号愈接近射声号,被射声号击中的概率就愈高;不过,反之亦然——射声号被军刀号击中的概率亦愈高。
此敌我共险也。
且完成转向之后,军刀号就是以舰艏对射声号左舷,火力虽然远远不及射声号,但胜在被弹面亦远远小于射声号;而军刀、射声二舰距离有限,在军刀号撞上射声号之前,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以如此之有限之被弹面,你未必就能够将我击沉了!第三,虽然射声号铁壳、铁肋,军刀号木壳、木肋,前者的吨位,更是远在后者之上,但后者撞击前者,并非以卵击石。
射声号的舰体,当然较军刀号更坚固些,不过,这个差异,并不是质的。
射声号同冠军号的舰体,都是铁壳,以铁壳代替木壳,算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不过,与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军舰以铁壳替代木壳之初衷,主要并不为增加军舰的防护力,而是较之木材,铁更加坚韧、延展性更好,可以用以制造更大吨位的舰只。
木壳船的吨位,是有上限的。
铁壳船的船壳,其实都是很单薄的——包括射声号和冠军号——要不然,也不必在船壳外被覆一层又一层的装甲了。
可是,装甲只能挡住炮弹,对于防撞,并没有什么大用处。
若军刀号以舰艏撞击射声号舰舯——以己之最强撞击彼之最弱,虽然,二者吨位悬殊,但军刀号也必可予射声号以重创,就算不能将其撞沉,也必能伤其筋、动其骨,叫其不得不退出战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海战之三十七:开膛破腹不晓得射声号如何判断军刀号向左急转的目的?在军刀号转过四十五度左右的时候,射声号方才开始提速。
这个反应,算是慢了,军刀号舰长心中大喜:你个杂种!可是跑不掉了!然而——射声号确实没有右转,但也未直行,提速之后,如军刀号一般,也向左大幅急转。
就是说,接下来,军刀、射声二舰将相向而行。
这可是大大出乎军刀号舰长的意外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射声号这是要以己之舰艏对军刀号之舰艏!不由就暗叫一声:不好!射声号不仅吨位远过于军刀号,其舰艏——非常明显——既安装了撞角,又经过了特别的防撞设计,这些都是军刀号不具备的,舰艏对舰艏,军刀号如何撞的过射声号?心中不由大悔:我怎么这般一厢情愿?对于军刀号的撞击,怎么就认定射声号只能行闪避之一途?大幅急转、相向而行的军刀、射声二舰,迅速接近,各自在海面上拖出了一条长长的白色尾迹。
军刀号舰长急速的转着念头,挣扎片刻之后,做出了决定:右舵!放弃撞击!他的打算是:避开相撞,军刀、射声二舰就将近距离擦身而过,军刀号的干舷,比射声号矮的多,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射声号的侧舷炮,十有**,对军刀号是没有射界的;而军刀号则相反,若将侧舷炮的俯仰角压倒最低,是可以击中射声号的。
当然,限于射界,无法轰击射声号的水线带,只能攻击其舰体中上部位。
不过,这不是刚刚好吗?射声号水线上下,被覆重甲,本就难以击穿,之前的战果,本就是来自于对其舷墙的攻击啊!然而,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事实上,军刀号的舰艏,同风怒号、巴斯瓦尔号一样,都是飞剪式的,就像之前分析过的那样,飞剪式舰艏的军舰,若同射声号以舰艏对舰艏相撞,不会吃多大的亏,巴斯瓦尔号就是用这一招,逼得射声号放弃了撞击,仓促之下,军刀号舰长到底念不及此。
军刀号舰长想避开撞击,射声号管带小爱德华可不想!本来,之前,军刀号为攻击射声号,右转至其东侧,已同黄龙山拉开了一段距离,周围海面相对广阔,周旋余地较大;另外,较之射声号,军刀号体量小,操控灵活,若射声号主动撞击军刀号,在这种情形下,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
然而,现在的情形不同了!你既然主动送上门来,我又怎么好放过呢?射声号疯狂加速,与此同时,军刀号却在减速——倒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原先左转,惯性巨大,现虽已右舵,但并非即刻便可改变航向,这个过程中,军刀号的航速,事实上是下降了。
结果,撞击就不可避免了。
撞击发生的时候,射声号舰艏对军刀号左舷成三十度角,按照奥地利海军的经验,撞击的最佳角度,应在九十度的正负十五度之内的范围内,三十度角,可不算一个理想的角度。
事实上,小爱德华也未指望一次角度勉强的撞击就可以彻底解决军刀号,他的打算是,依靠撞击,先暂时使军刀号失去动力,然后,如对付巴斯瓦尔号一般,近距离以加特林机关枪轰击军刀号舱面。
然而——撞击发生前一瞬,射声号已按战术要求停机,可是,射声号的撞角,自军刀号左舷前三分之一处——大致就是舰桥的下方——切入军刀号的船壳之后,射声号庞大的身躯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巨大的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前。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上半场结束,大比分领先可是,已经晚了。
查理号堪堪转过九十度、艏东艉西之时,炮弹飞到了。
打击不是来自射声号和虎贲号,而是策电号和驭雷号。
作为右二支队最重要的成员,两只穹甲巡洋舰没有参加对触礁的成功号的打扫战场,寸步难行、侧倾入水的成功号,已基本失去了战斗力,留下一只标准巡洋舰甚或一只炮舰,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策电号和驭雷号一直紧随射声号和虎贲号,当射声号开始攻击巴斯瓦尔号的时候,策电号、驭雷号同时加速,而驭雷号加速的幅度更大,并向左变线。
很快,驭雷号便赶上了策电号,形成了两只穹甲巡洋舰并驾齐驱的态势。
策电级穹甲巡洋舰是这个时代速度最快的军舰,军刀号被虎贲号的吊顶攻击击中后甲板之时,策电号和驭雷号已经赶上了虎贲号。
这就是彼时军刀号舰长观察到的:敌人还有更多的舰只即将加入战团,不用望远镜也能看的清楚,又有两只敌舰,自那只不晓得是‘龙’、是‘虎’、是‘豹’的敌舰的左后方赶了上来,据其形状,应该是‘策电号’、‘驱雷号’、‘驭风号’其中的两只,云云。
此时,我方已基本形成了射声号前出,其左后方,虎贲、策电、驭雷三舰并肩而行的局面。
就是说,原来的纵阵,已变成了横阵。
阵型还在持续变化中。
很快,策电号和驭雷号便超过了虎贲号,继续向前。
射声号完成了对军刀号的切击的时候,在东西方向上,策电号、驭雷号已经基本上和射声号处于同一直线了。
查理号开始掉头的时候,策电号、驭雷号已经超过了射声号,处于整个右队的最前端了。
查理号转过九十度,艏东艉西,刚刚好横在策电号、驭雷号前方航线上,此时,前者对于后者的舰艏炮来说,非但射界、射角最为适宜,且又正是被弹面最大之时,如何可以放过?策电、驭雷二舰齐声怒吼,两枚六十八磅的实心弹,几乎同时飞出炮膛,呼啸着向查理号直扑而去。
驭雷号的炮弹,贴着查理号的舰艏炮飞了过去,落在五十多米开外的海里;策电号的炮弹,则击中了查理号的舰艉。
弹着点在水线以上,未引起进水,也未对舰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但却打断了连接舵叶和舵房的蒸汽管路,八柄液压舵轮暂时失去作用,查理号不得不改用备用的人力舵轮,军舰的速度、操控都受到了影响。
如果在平时,这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连接舵叶和舵房的蒸汽管路的修复,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目下生死攸关、分秒必争,影响可就大了!驭雷号继续提速,已达到了最大设计航速;同时,再次向左变线。
当查理号终于完成了一百八十度转向之时,驭雷号已经从左侧赶了上来,形成了驭雷、查理二舰并行而策电号衔尾追击的局面。
就是说,查理号被半包围了。
此时,驭雷号和查理号是一个标准的侧舷对射的态势,双方的侧舷炮,几乎同时开火了。
距离甚近,驭雷号和查理号的炮弹都没有落空,而且,巧的很,都击中了同一个要害部位——轮机舱。
造成的后果,则大异其趣。
驭雷号的轮机舱,有所谓穹甲——中间平、两边斜的穹面装甲——之保护,中间的平甲,在水线之上,两边的斜甲,则一直落到水线下四英尺处,查理号的炮弹,击穿驭雷号的船壳后,即为斜甲所阻,无法进一步深入了。
事实上,即便查理号侧舷炮的口径足够的大,也很难击穿驭雷号的斜甲——除了厚度,斜面还可以消除一部分炮弹的动能,除非,炮弹的角度,刚刚好同这个斜面成九十度角。
退一万步,即便炮弹击穿了斜甲,可是,依旧无法伤及驭雷号的轮机舱——斜甲和轮机舱之间,还有煤舱,厚实的煤堆,也是对轮机舱的一个很好的屏护。
另外,这个部位,同军舰的其他部位,是彼此隔绝的,涌入的海水,不会蔓流到其他部位。
所以,查理号的这一炮,虽然命中了驭雷号的要害,可是,除了给驭雷号的船壳留下一个不大的破洞,并引起少量进水之外,未能对驭雷号造成其他任何实质性伤害。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海战之三十九:不顾一切,死中求活!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苏窦山东侧海域战场。
排在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队伍第五位——即风怒号之前的那个阵位的,是马赛号。
以吨位划分,马赛号属于机帆快舰一级,不过,不同于风怒号的飞剪式舰艏,马赛号的舰艏的形状,更接近于射声号——即自上而下以一条微微内凹的曲线前倾。
另外,同射声号一样,马赛号也安装了撞角——当然,不同于射声号的铁撞角,马赛号的撞角,是那种传统的、混包锻铁和熟铜的木制撞角。
还有,马赛号的舰艏斜桅,也较风怒号要短一些。
就是说,马赛号是一条适合实施撞击战术的军舰,若以功能划分,勉强可以划入撞击巡洋舰一类。
在初初设计的时候,马赛号并没有安装撞角的计划,但是,下水之前,利萨海战爆发,于是,马赛号赶上了这一波补装撞角的潮流,由机帆快舰变身为撞击巡洋舰。
在北京—东京舰队中,马赛号算是最新锐的战舰之一,去年刚刚入役,在地中海打了一个小转儿之后,便被派到了亚洲,以日本长崎为母港;中法交恶,马赛号即奉调南下西贡,加入北京—东京舰队。
冠军号轰击梭尼号的炮声传来,马赛号舰长便晓得后头出大事儿了——这是一门大口径火炮,没有八英寸、也有七英寸,北京—东京舰队里头,可没有一门介么大口径的火炮!他的反应,与众不同——立即手脚并用,亲自攀上后桅桅盘,登高望远。
海军等级森严,作为一舰之长,要时时刻刻保持威严和派头——别的舰长,是不会像他这样,越俎代庖去干瞭望手的活儿的。
可是,就是因为越俎代庖了,野猫号、风怒号先后变线、撞成一团、并被一炮双响之种种情形,马赛号舰长都一一看在了眼里。
还有,没有野猫号、风怒号的障目,敌舰队的数目、队形,也看明白了;为首的那只巨舰的形状,更加是清清楚楚了!马赛号舰长大大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虽早已晓得这只冠军号的吨位、身量甚钜,可是,亲眼目睹带来的视觉的、心理的冲击,同干巴巴的纸面数据,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儿!还有,之前,法海军内部,有一个共识,冠军号的吨位、身量虽距,但一定笨拙不堪,转动不灵,体量再大,亦不过笨鲸一只而已;而北京—东京舰队诸舰,吨位虽远远不及,可是,操控娴熟,进退自如,较之笨鲸,每一只都是恶鲨,你一口,我一口,左一口,右一口,多咬几口,也就将这只笨鲸撕的粉碎了。
可是,目下亲睹,这个冠军号,其面目之狰狞,其来势之汹汹,横看、竖看,不论咋看,似乎……都没有什么笨拙不堪,转动不灵的意思啊?都不像是一只……呃,笨鲸啊?还有,风怒号、野猫号被一炮双响之前,位于第一分舰队队末的鲁汀号就已不见了——鲁汀号沉没之情形,虽不甚明了,不过,却也大致可以想见吧!冠军号——这是一只恶鲸!满口利齿的恶鲸!冠军号身后,还有两只军舰,虽为冠军号障目,形状不甚分明,但毫无疑问,这两只军舰,体量亦远在马赛号及北京—东京舰队其他任何一只军舰之上!这一队敌舰的侧后方,还有一队敌舰,数量——嗯,四只!为首的一只,目其体量,同冠军号身后的那两只,不相上下——就是说,亦远在马赛号及北京—东京舰队其他任何一只军舰之上!马赛号舰长强按内心的震撼,急速的转着念头,在短短两、三分钟之内,便对敌我态势,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黄龙山那边传来的炮声说明,第二分舰队一定被另一支敌舰队纠缠住了,短时间内,不可能过来支援第一分舰队,第一、第二分舰队,只能各自为战。
第一分舰队只剩下五只军舰,敌人有七只敌舰,不但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吨位上,更是——第一百五十章 大海战之四十:角斗马赛号开始右转的时候,冠军号以及较远处的驭风号,咸以为马赛号之右转,目的和之前的野猫号、风怒号是一样的,不过是为了躲避被冠军号**,向右变线而已——右转之后,便会左转,新航线平行于旧航线。
未成想,马赛号之右转,并不是简单的变线,而是以顺时针方向,一直右转了下去,六十度、九十度、一百二十度……这个马赛号……是不是要逃离战场?但当马赛号转过一百五十度,艏东南、艉西北之时,这个误会打消了——马赛号这是要掉头!这是……冲着我方来的!这可太意外了!马赛号要独自陷阵?要以一对七?!而若论吨位,更是要以一对二十了!这……难以想象啊!马赛号终于转过了一百八十度。
然而,马赛号的掉头并没有结束,她继续着顺时针方向右转,二百一十度——冠军号、驭风号等终于恍然大悟:马赛号的目标,竟是冠军号——她的计划,竟是转过身来,撞击冠军号!如无意外,马赛号转到二百七十度,艏西、艉东之时,应就会停止转向,改为直行;若冠军号维持目下的航速不变——经过一轮紧急计算,冠军号的航海长得出了结论——将刚刚好被马赛号拦腰撞上!撞击角度——九十度直角!对被撞击方来说,这是伤害最大的一个角度!前文说过,马赛号虽为机帆快舰,但若以功能划分,亦可归入撞击巡洋舰,是一只很适合执行撞击战术的军舰,其吨位虽然远远小于冠军号,但若以彼之舰艏撞击冠军号之舰舯,冠军号体量再大,也是吃不消的!左一支队的主要任务,是彻底破坏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队形,法舰只要离开队伍——如之前的野猫号、风怒号,眼前的马赛号——左一支队原则上便不会分心旁骛,因此,马赛号既然已经右转——即已离开了队伍,则在确定其真正意图之前,冠军号一直没有分心旁骛。
冠军号之后的两只装甲巡洋舰龙骧号、豹变号亦然。
事实上,就算龙骧号、豹变号有心搭理马赛号,也没有射界——龙骧号、豹变号和冠军号,是在前后一条直线上的。
左一支队的主要任务既是陷阵,就必须保持队形,因此,龙骧号、豹变号未如右一支队的虎贲号一般,走射声号的侧后方,充当射声号的带刀护卫。
在马赛号转向的过程中,远处的驭风号倒是开过两炮,可是,马赛号距驭风号的距离,较风怒号、野猫号更远,而且,不比风怒号、野猫号相撞后停机,于驭风号来说,成了一个静止的靶子,马赛号一直在急速变向之中,在这种情形下,驭风号管带陈世石再天才,也有心无力——驭风号的两炮,都落空了。
目下,唯一有可能成功狙击马赛号的,只有冠军号自己的舰艏炮了。
大爱德华一口气下达了三道命令:一,紧急减速!二,右舵六十度!三,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