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李的例,是许他统带旧部,给他划块地盘,让他在那儿做土皇帝。
当然不干。
朝廷优容苗、李,乃是形势所迫,结果弄得尾大不掉。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可以重蹈覆辙?再者说了,赖汶光的兵都交了出来,正在那个什么战俘营里猫着呢,他自己不过光杆一支,想仿苗、李的例也无从仿起。
慈禧冷笑一声,说道:苗、李两个,我看也没有几天好蹦跶了!他们自个知机便罢,不然,哼!这个话题暂不宜深谈,恭王说道:是。
赖某的处置,有两个办法似乎比较得宜,一个是交由关卓凡严加管束,一个是派他一个什么闲职。
这个等关卓凡回京陛见,问问他的意见,再做夺定可好?两宫自然没有异议。
接下来谈到山东善后的事情。
恭王微笑着说道:启禀两宫皇太后,说句实在话,臣最头痛的就是地方的善后。
关卓凡不要朝廷一两银子,就把这件事情办了下来,真是帮了朝廷的大忙!两宫深以为然。
想起克复金陵的时候,国库空空如也,原以为洪秀全的伪天王府里金山银海,办理善后的费用就着落在这上面,不想曾国荃一把火,把个金山银海全烧没了,朝廷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慈禧、慈安同时浮起一个念头:两相比较,还是那句话——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慈禧沉吟道:这个吴毓兰,似乎是淮军的人?恭王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
慈禧和慈安对视一眼,微笑道:这可有点意思了。
恭王说道:启禀两宫皇太后,关卓凡用人,不存门户之见,这是国家和朝廷之福。
两宫心里都很妥帖,慈禧含笑道:六爷说的是。
最后谈到了胜保的案子。
两宫和恭王,因为关卓凡的关系,对胜保都有心曲以优容,但碍于清议,优容到什么地步,拿捏不好。
因此胜保的案子只好一直拖着不办。
现在关卓凡不但平定了美国叛逆,回到国内,也是接连剿匪大捷。
以这份接近定鼎的功勋,即便言路上觉得轻纵了胜保,也当能体谅上面维持功臣体面的苦心。
于是定下了处置胜保的调子,大致是革去一切品级职务,交由本旗教导管束,连永不叙用四字都没有,这就为胜保日后起复留下了余地。
这个调子只是私底下的,台面上的程序还是要走。
大臣议罪,一向由重臣会同吏、刑二部,在内阁会议。
这个重臣,首先指的是大学士,其次才是军机处行走。
于是上谕指定大学士周祖培和军机大臣宝鋆领衔,会审胜保。
胜保感觉,近日刑部提牢厅的司官和差役,对他的态度,明显地客气了起来。
其实原本也是客气的,只是那种客气是一种例行的客气。
对胜保这种所谓浮系的大员,刑部提牢厅的潜规则一向是客气的。
因为谁也不知道,在自个手下坐牢的这些家伙,明儿是绑上菜市口杀头呢,还是官复原职,甚至一不小心,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但这几天,提牢厅司官差役们的态度,客气到接近谄媚的地步了。
胜保正在奇怪,蔡寿祺来访。
蔡寿祺带来了两条消息。
一,关卓凡陕西剿匪大捷;二,关卓凡回师经过蒲州的时候,痛殴德兴阿,把吕氏姨太太抢了回来。
胜保瞪大眼睛,呆了半响,突然放声狂笑。
他中气充沛,笑声没完没了,简直声震屋瓦,惹得提牢厅的差役纷纷过来偷觑,胜大人别不是发了癔症?到了后来,胜保的眼泪、鼻涕都笑了出来,蔡寿祺看着,不晓得他到底是笑是哭,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劝慰,不免好生尴尬。
胜保终于止住了笑声,一边咳嗽,一边挣扎着说道:好,好,这个关小三儿,我就知道他好!蔡寿祺第一次听到有人叫关卓凡关小三儿。
心想即便是亲王贝勒,酒酣耳热之际,内室私交之间,最多叫他一句关三。
胜保此言,还是出于提牢厅这种地方,着实不妥,要不要提醒一下他?正在犹豫,胜保问道:吕氏可是送进了我府中?蔡寿祺微笑道:这倒没有。
我听说轩帅派人另外寻了地方,请吕姨太分府别居。
胜保大出一口气,连连点头:好,好,真是贴心,真是贴心!若是送了进府,家里那只母老虎,吕氏可怜见儿的,怎么吃得消?又问道:德兴阿呢?蔡寿祺说道:走不动路,搁在车子里送回了北京。
现在家里养伤,闭门不出,也不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