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二十四章 午门的正门

第二十四章 午门的正门

2025-04-03 08:01:11

如此一番浮华盛事不就,让慈禧颇为失望。

如果慈禧读史,会了解关卓凡的韬晦之意,也会明白其实军机上是为关卓凡好。

但慈禧毕竟书读的少,于是便想到了别的路子上。

她以为,是因为恭王有所暗示,关卓凡才被迫做出这种谦退的表示的。

和慈安姐俩独处的时候,聊起这件事来,慈安也觉得可惜。

慈禧终于把藏了几天的话说了出来:这个事,老六推三阻四的,姐姐你说,他会不会……说到这儿,故意停了下来。

慈安自然要追问:会不会什么呀?慈禧稍稍放低了声音:会不会怕关卓凡的风头盖过了自个?慈安愕然:不能吧?但她也拿不准,迟疑着说道:老六许是怕花钱太多了?慈禧说道:不该花的钱,咱们一两银子也不花;该花的钱,可不能瞎省。

比如告祭宗庙,自然也要花钱,难道可以因为这个,就不向祖宗报喜了?慈禧这番话,慈安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慈禧微微冷笑,说道:我看哪,老六是掌权掌得太久了,有些事办起来,开始随心所欲了。

这是严重的指责,慈安不能随便附和,她犹豫着问道:有这样的事情吗?慈禧说道:怎么没有?在湖北打捻子,鲍超和刘铭传争功,你瞧老六那事办的,捅了多大的篓子?这件事恭王是不能辞其咎的,慈安也无法为恭王辩解,叹了一口气,说道:也是。

慈禧说道:这样下去可不好,咱们得想个法子,提醒提醒老六。

慈安说道:你说的是。

可该怎么提醒他呢?慈禧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没想好。

不过,咱们得把这个当成件事——这可是为老六好!慈安又是连连点头。

轩军凯旋即是北上,暂时驻扎在沧州、天津附近。

数万大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青县马厂,一部分驻扎在塘沽新城。

原时空的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马厂和新城之间修筑了马新大道,沿途设立驿站,四十里一大站,十里一小站。

共设大站四所,小站十一所。

其中,大沽以西的第五个驿站,叫做涝水套,驻扎在这儿的军士,习惯上称之为小站。

关卓凡自己带近卫团入京。

这一次不是寻常的陛见,而是凯旋,因此不像之前那样,入城后先到宫门递请安折子,然后回到贤良寺等候召见;而是入城之后,直接进宫。

近卫团入驻丰台大营,吴建瀛和丰台大营的提督过来参见。

关卓凡就在丰台大营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带了五百名换上八旗劲装的近卫团士兵,打马进城。

本来这五百兵关卓凡也是不想带的,但上谕煌煌,指定要他选五百精锐,随侍入城,以壯声色。

事涉朝廷体面,国家戎威,该大臣当毋轻忽。

话说到这份儿上,没法子了。

虽然没有安排什么郊迎的仪式,但关公爷得胜回朝的消息早早就漏了出去。

上一次北京人民没捉住关公爷,这一次哪里能放过?因此,到了日子,生冷的天儿,许多人却天没亮就起了身,西直门一开,就涌出城去。

从城外的潞河驿,到城内的紫禁城,大路两边,人群开始三三两两,不久数量愈来愈多,终于密密麻麻。

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倾巢出动,几千兵丁衙役沿路维持,比真搞什么郊迎也省不了多少力气。

许多人自发地摆上香案,点燃爆竹。

不断有人高喊关公爷万福安康关公爷公侯万代云云。

万头涌动,欢声如潮。

这个场面,让关卓凡深感不安。

他一路纵马,不和道路两旁热情的民众做任何互动。

五百铁骑卷起黄尘,自西直门而入,不久就到了紫禁城。

午门前下了极严密的关防,一个百姓都没有,关卓凡正想感慨整个世界清静了,突然大吓一跳:午门的正门洞开了!午门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进一次;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入宫谢恩,出宫的时候,出一次。

没有第四种情形了。

今天这是什么情况?恭王带着一大班王公文武迎了上来。

关卓凡立即下马,不等恭王等走进,便趋步上前,请下安去。

这是不合仪注的。

关卓凡现在是大将军,礼绝百僚,必须等代表皇帝迎接的恭王解开他身上的披风,在形式上去了甲胄,才能给恭王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