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三十三章 先礼后兵

第三十三章 先礼后兵

2025-04-03 08:01:11

蔡寿祺图穷匕见:臣愚以为恭亲王若于此时引以为过,归政朝廷,退居藩邸,请别择懿亲议政,多任老成,参赞密勿,方可保全名位,永荷天眷。

就是说,撸光恭王身上全部行政职务,您啥都别干了,回家里呆着,从三十二岁就开始养老吧。

至于别择懿亲议政的这个懿亲,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醇王,一个关卓凡——是的,因为两个嫂子认了醇王福晋做姐姐的关系,关贝子也算懿亲啦。

能选谁呢?醇王急起来,可是话都说不利落的。

最后,蔡寿祺加了这么一段:即以为圣主冲龄,军务未峻,不敢自耽安逸,则当虚己省过,实力奉公,于外间物议数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全篇都在痛心疾首,最后却突然放缓了口气,意思是:如果您这一次乖乖的,俺的板子就不会打得太狠,以后嘛,说不定还有机会为国家服务哦。

反过来理解亦可以:这一次您如果炸刺儿,就别怪俺们不客气了。

这篇惊心动魄的大文章总算看完了,两位御姐心潮澎湃。

终于定下神来,姐妹俩又把这份折子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几遍,最后决定,先把折子留中,暂不下发;当面和恭王说这个事,他如果认错服软,就算他主动让贤,也维持了亲王的体面。

这叫先礼后兵。

第二天军机叫起,议完了事,到了跪安的时候,慈禧从御案的抽屉里,取出一份白折子,对着恭王说道:有人参你。

慈禧把语气尽量放的平和。

正常情况下,为臣者闻此,当立即伏地,表示惶恐。

但恭王却变了脸色,大声问道:谁啊?谁要参我?这可太出乎意料了!事先想了恭王多少种反应,可就没这种!两宫皇太后也变了脸色。

慈禧的声音高了起来:你别管谁参你,单说参你的条款好了——贪墨、骄盈、揽权、徇私!恭王脑子里飞快地打了个转,噢,是丁浩!这个丁浩,是江西道的监察御史,前些日子,上了一道折子,内有告诫大臣勿贪墨、勿揽权、勿徇私、勿骄盈之语。

丁浩此折,不过泛泛而谈,并无特指;蔡寿祺的折子,却刻意借了丁浩的势,造成翰詹科道开始对恭王群起攻之的假象。

只是蔡寿祺把丁浩的贪墨、揽权、徇私、骄盈的顺序略作调整,变成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因为重点在前两项。

慈禧既然提到这八个字,恭王自然而然,想到了丁浩身上。

慈禧答道:不是他!那么到底是谁?不但两宫,其余几个军机大臣也变色了!这哪里还是君臣奏对?文祥、宝鋆、曹毓瑛都暗叫不好,可仪制所限,谁也不能开口劝解。

慈禧的凤眼睁大了,秀眉慢慢竖了起来。

蔡寿祺!恭王亢声说道:蔡寿祺不是好人!慈禧没有说话,神色却明显不过:你是好人?!恭王火上了头,红了脸,大声说道:这个蔡寿祺,之前在四川招摇撞骗,还有案未销,应该拿办!恭王说的是这么一件事。

蔡寿祺离京之后,到四川找机会,投在时任四川总督曾言望幕中,刻关防,募乡勇,做得很是起劲。

但不久川督放了骆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看蔡寿祺不顺眼,参了蔡寿祺一本,将他奉旨驱逐回籍。

就是说,蔡寿祺现在本来应该在江西德化呆着的,不然,就算是违旨。

恭王此说,当然属于扯淡,人家日讲起居注官都当上了,你才想起什么有案未销?慈禧的手指不由捏紧了折子,旁边的慈安已经气白了脸,眼泪都快出来了,刚说了一句六爷,慈禧就向她摇了摇头,止住了她的话头。

口舌之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慈禧平静地说道:你们跪安吧。

言毕即站起身来,向慈安使了个眼色,慈安也站了起来,不等军机们行完礼,姐俩就径直从养心殿东暖阁的侧门离开了。

一出东暖阁,慈安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宫里的人们是最敏感的,宫女太监都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养心殿里,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回到西暖阁,坐了下来,慈安哽咽说道:老六……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慈禧咬着牙,说道:他就是个肃顺!慈安浑身一颤。

慈禧缓缓说道:咱们‘礼’完了,该‘兵’了。

她喊了一声:小安子!安德海早就在门外伺候着了,应了一声奴才在,打帘进屋。

慈禧问道:外面都有谁在当值?这是问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加上内廷行走,都由宗室王公充任。

安德海答道:回太后,八爷和六额驸在。

八爷是钟郡王奕诒,六额驸是景寿,这一少一老两个都是没有用的,只好拿来做人肉布景板。

慈禧又问:内阁现在谁在?安德海答道:回主子,武英殿大学士朱凤标、协办大学士瑞常、内阁学士桑春荣、殷兆镛在。

说明一下,内阁学士和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是不一样的,内阁学士是从二品,算是后两者的助手。

安德海如此门儿清,慈禧颇为满意,她略略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朱风标和瑞常两个的衔头够了,其他的,拉来做陪衬也是合用的,只是人数还稍嫌少了一点。

慈禧朗声说道:听清楚了,传旨:着奕诒、景寿、朱凤标、瑞常、桑春荣、殷兆镛觐见。

另外,看看朝房里六部的堂官、侍郎都有谁在?一并觐见!安德海飞也似的去了,没过多久,以上六人,以及在朝房里边的户部侍郎吴廷栋、刑部侍郎王发桂,一共八人,通通赶到了养心殿东暖阁。

两宫皇太后升上御座,圣母皇太后开口了:朱凤标!臣在!朱凤标出班,重新跪下。

慈禧温言道:你年纪大了,站着回话。

谢皇太后恩典。

朱凤标站起身来,一抬头,见到圣母皇太后神情严重,母后皇太后的眼睛更是红红的,竟似刚刚哭过一般,心里不由怦怦乱跳。

前不久,因为骆秉章、贾桢接连出缺,短短几日,朱风标由吏部尚书而协办大学士,由协办大学士而殿阁大学士,官运像放了风筝一般,扶摇直上。

同僚们私下底都说,朱某的官运之好,大清开国以来未之有也。

朱凤标本来就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这下子更加戒慎戒惧,战战兢兢。

两宫和恭王刚刚发生的冲突,风声已经隐隐透了出来。

看眼前形势,必然有一个天大的难题要扔给自己,自己如何才能吃得消?心里正在打鼓,慈禧说道:这里有个折子,你们先看一下。

说是看一下,当然不能一个个轮着看,也不能凑在一起看,于是派了口齿最清爽的桑春荣负责宣读,咸使共闻。

几千字的折子,桑春荣足足读了小半个时辰。

终于读完了最后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不由自主地抹了一把汗。

大冷的天儿,外面雪花飘飘。

养心殿里边地方大,虽然生了火,其实也没暖和到哪里去,但是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听得汗流浃背。

慈禧开口了:你们都听清楚了?这是必须回答的,下面一片声的是。

慈禧冷笑道:还有一件怪事,你们大概还不晓得。

于是讲了方才恭王听到蔡寿祺参他、反要拿办蔡寿祺的事情。

讲完了,慈禧高声说道:你们说,这还像是一个臣子吗?这不是又走到肃顺的路子上了吗?肃顺就算无礼,也没放肆到这个份儿上!这算什么?董卓吗?天,连董卓都比出来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