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文、宝三人都是一震。
宝鋆身子往前一探,像见到老鼠的猫,眼睛放出光来,急切地说道:怎么说?曹毓瑛平静地说道:无非交易而已。
宝鋆说道:他肯?头向左边一扭——那是西边,那边现在可是占足了上风。
曹毓瑛微微冷笑:为什么不肯?他的那点班底,不是只能打仗,就是在上海江苏,而且资历太浅!京里边可以说就他一个人,这么大一个摊子,他两只手就撑得起来?言下之意,我们可以不抵抗,但也可以不合作。
你一个人,头头撞着黑,处处碰着壁,孤掌难鸣,玩得转吗?宝鋆一拍大腿,说道:琢如见得深!转头看向文祥:博川你看呢?文祥并没有宝鋆这么乐观,但形势至此,总不妨一试。
于是点了点头,说道:琢如有见地。
我想,即便不虑及资历,他也不可能把上海江苏的人手都弄到朝廷里来,毕竟那边的洋务也要紧。
宝鋆说道:是。
咱们忍一忍,让一让,最要紧是叫六爷赶快复出——不拘什么差使,倒不一定马上就回军机!他转向恭王:六爷,你说呢?其他两人也望向恭王。
等了好一会儿,恭王终于开口了:我和逸轩,之前是有一点误会的,说的开么?这么说就是同意了!文、宝、曹如释重负。
曹毓瑛说道:王爷放心,一定说的开的。
关逸轩不是一个只盯着三瓜俩枣的人,会晓得厉害轻重的。
文祥说道:咱们这边需要一个人和那边接头,琢如,你……望着曹毓瑛,意有所询。
曹毓瑛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成的。
微微踌躇了一下,说道:说实话,咱们这边的人,和他走得最近的,是许星叔。
文祥和宝鋆对视一眼,都深深点头。
文祥说道:好,琢如,那就偏劳你去和星叔说一说这个意思。
曹毓瑛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个事,今天晚上我就去办。
文祥微皱眉头,说道:有一件事,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西边的这么大阵仗为难六爷,许是为了内务府?这是一个新思路,几个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内务府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机构,总有三千余人,十倍于朝廷里事务最繁的户部。
从规模上说,内务府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衙门。
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明善,但文祥和宝鋆两个大军机也兼着内务府大臣的衔头,而恭王则奉旨管理内务府银库,所以,恭王才是内务府的第一号人物,次之文祥,再次宝鋆,然后才轮到明善。
明善只是个办事的。
宝鋆的角色很特殊,他以内务府大臣的衔头而佩印钥,内务府大额的支出和收入都要通过他。
恭王之所以要把内务府抓在手里,并且后面由文祥、宝鋆一道又一道地上保险,是因为内务府主管皇室支出,开销巨大,少有不慎,就会成为国家的财政黑洞。
现在大乱方平,百废待兴,在在都要用钱,决不可叫内务府那帮蠹虫,撺掇着上面把国库掏空了。
已经不止一次,有人放出风声,说平定发捻,全靠两宫皇太后宵旰忧劳;现在天下太平了,皇上应该尽尽孝心,好好儿地修个园子,给两宫皇太后悠游颐养。
甚至还有人说,应该把圆明园重新修起来。
名义堂皇,除了太后以天下养之外,还说什么,洋鬼子烧了咱们的园子,咱们修一个更好的出来,让他们瞅着,气死他们!看看到底是谁厉害些?这些言论,让恭王、文祥等深为警惕。
然而让他们更为不安的,是慈禧对修园子的态度。
慈禧天性喜爱浮华,对这一类提议,极为心动。
紫禁城虽然雄伟,但其实干巴巴的,为了关防,树都没有几棵,怎么比得上圆明园四十景的洞天福地?恭王查阅敬事房的记录,知道慈禧曾经传旨,叫人找了乾隆御制的《圆明园图咏》,还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图,送到长春宫去。
隔了好几天,才送了回来。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
于是用了不少法子,旁敲侧击,包括上书房的师傅给两宫皇太后讲学的时候,反复譬解历朝圣主贤后节俭自省天下大治、荒唐君王奢靡无度终致亡国的故事。
慈禧是很敏感的,她很快就明白了:想修园子?门都没有。
恭王等人把得牢,盯得紧,慈禧能花多少钱,基本决定于恭王肯给她多少钱,她自己其实是全然做不得主的。
如果恭系把内务府交出去,慈禧换上一个奉命唯谨的人来管事,那么就可以任意需索了。
如此,绝非国家之福。
想到这一点,几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宝鋆和曹毓瑛觉得文祥的猜测是靠谱的,内务府很可能是慈禧的目标之一。
但是否也是关卓凡的目标,宝鋆和曹毓瑛有不同看法。
宝鋆认为这个问题上慈禧、关卓凡是同一阵线的,曹毓瑛则认为关卓凡之志未必在此。
但他们俩都认为,不能现在就把内务府交出去,就算交内务府,也得和别的条件拢在一块儿谈。
文祥同意他们的意见。
现在,恭系的人,开始盼着关卓凡早一点回来了。
关卓凡在天津呆了两天,考察了青县马厂到塘沽新城的地理,觉得原时空袁大头们的眼光不坏。
这一带人烟不多,地方宽敞,适合练兵;同时交通的潜力足够,只要修通马路、铁路,随时掌握四周要害之地,面海而扼京津,实乃攻防进退关键。
适合驻军,也必须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