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五十一章 奉恩基金

第五十一章 奉恩基金

2025-04-03 08:01:11

文祥离开毅勇忠诚贝子府的时候,已是深夜了。

天上飘起了雪花,他坐在轿子里,却血脉贲张,浑身燥热。

激动、兴奋、迷茫、恐惧,几种情愫混杂在一起,他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关卓凡开出来的盘口,实实在在地把文祥惊到了:他真的要改革八旗。

关卓凡说道:背着这个包袱,中国永远也走不快,人家走两步,咱们走一步——人家本来就远远儿地走在咱们前面,这可怎么追?只有人家走两步,咱们走三步、四步,才有可能追得上去!怎么才能走得快?这个和行军打仗一样,‘轻装上阵’!这个道理,回匪都懂。

凤翔一役,回匪抛弃老弱辎重,轻骑急窜,如果我不是早已派了一支兵在回匪西逃的路上等着了,还真就给他们逃进了甘肃!狠不下这个心,就只有到时候一块儿同归于尽了!关卓凡目光炯炯地说道:你文博川自然想着,‘这是粉身碎骨的事情’——不错,关某就是报定‘粉身碎骨’这四个字来做这件事情的。

做不成,这个大清朝反正是要‘粉身碎骨’的,关逸轩不过先走一步而已!关卓凡锐利的目光锥子一般钉在文祥脸上,说道:文博川,你怎么想啊?自己是怎么想来着?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热血上涌,撩袍子跪下,大声说道:文祥愿追随贝子,粉身碎骨,在所不计!自己许是真的昏了头?关卓凡的改革,不是肃顺那种扣减钱粮的小打小闹,而是要引诱、逼迫旗民,将国家将养他们的这一份钱粮,永远放弃,只保留一个名义上的旗籍。

朝廷给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一次性给予一笔类似于遣散费的款子,数目相当于一个旗兵五年的俸银,也即这家旗户未来五年的总收入。

这笔钱,大致是三百两银子。

一个是,解除实施了两百多年的对于旗人的从业限制,允许旗户自谋出路。

同时,协助生业,就是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

这个协助生业,包括一段时间,大约三至五年内,免缴、少缴各种赋税;国家给予小额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无偿提供种子、农具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开发东三省。

关卓凡说道:东北是我朝龙兴之地,进关以后,顺治朝以降,都把东北当做咱们旗人的‘后方基地’。

既然是‘基地’,就得用心经营;现在这个样子,千里沃野,就这么白白的荒着,算怎么回事?说句难听点的话,万一哪天咱们在中原立不住脚,退回关外,一大家子,一块儿喝西北风吗?清朝对东北的政策,是把东北视作自己的禁脔,不许汉人染指。

可旗人大多进了关,那么一点子人口,向全国一撒,胡椒面一般,哪里显得出来?更加没有多余的人力开发关外了。

这个政策,早些年还不觉得什么,到了清朝的后期,愈来愈莫名其妙,很多人包括旗人都觉得不对劲。

可一来这是祖制,轻易动不得;二来旗人自己没这个人手,如果要开发东北,就得允许汉人出关,所以十分纠结。

现在如果像关卓凡说的那样改革八旗,就会有相当的人手腾出来,正好赶到东北去开荒。

关卓凡说道:博川,你想想,一个东北,认认真真地开发起来,能有多少生发?我估摸着,顶的上小半个中国!听着十分美妙,可前提是改革八旗。

文祥虽然已经表示愿追随贝子、粉身碎骨,在所不计,但还是觉得,如果真干,恐怕真的就是粉身碎骨了。

念及于此,他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关卓凡知道他为什么叹气,狡黠地一笑:博川,你放心,这件事情,咱们一定做得成。

我和你,都不会那么容易‘粉身碎骨’的。

文祥精神一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然妙之极矣,可关贝子何以有这样的底气呢?关卓凡的改革八旗,其实是对旗人的广大下层开刀,并不直接触动旗人上层的利益。

普通旗民既不掌握政权,也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声音,得通过本旗的上层,才能传达出来,形成舆论,影响施政。

如果旗人的上层——主要就是宗室,不肯出声的话,普通旗民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关卓凡宰割了。

如果是汉人,还得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旗人,连这个担心,都是不必要的。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宗室们少说两句呢?当然不能靠吓。

关卓凡还没那么大的势力。

即便有了,人家嘴上不说,脚底下使绊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招,多了去了。

要想法子,叫他们真心实意地拥护改革,至少,反对得不是那么坚决。

听起来天方夜谭,可其实说穿了非常简单,一个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