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教徒堵塞山路,无关人等,一律禁行;再召各附山民众入寨,运送粮草、薪柴、煤烛进山者络绎不绝;又有数百山民下山,在附近大量收购骡马。
接着,山上各寨居民开始向山顶迁移,所有隘口都安装了铳炮。
还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官府的高度警惕:有武定府的盐枭,自大清河泛舟至孝里铺,上岸入山。
情报显示,船上满载武器。
最后,黄崖山上各寨遍竖红、黑两色旗帜,山之四周,皆闻炮声。
这就是扯旗放炮了。
先动手的居然不是官军。
黄崖山教众头裹红巾,下山四处截杀驿递马夫;又有教众企图破坏电报线路,不逞而退。
张积中逆迹大著,已无可议,朝廷下令进剿。
阎敬铭原先的想法,是要朝廷下旨,派张勇赴鲁主持军事。
张勇在朝廷经制中的职务是山东提督,这本来就是他的责任。
但张勇不但是山东提督,还是轩军松江军团的副军团长,派张勇等于动轩军,拿百战名将,野战雄师,来对付一个小小的教门,未免太过牛刀杀鸡,如此,还要地方治安部队何用?事实上,山东地方部队刚刚完成缩编,关卓凡认为,黄崖山一役,正是拿来检验其成色的好机会,看一看他的野战部队和治安部队分建的路子,走起来到底够不够通畅?所谓山东地方部队,番号驳杂,但主要还是以绿营为主。
整编这帮子功能已接近废品的丘八,关卓凡是花了大力气的,名义上张勇个人主持,其实全程由轩军一手操办。
关卓凡以张勇的名义,派出了一支数百人的军事顾问团,开赴山东,越过巡抚,全面担负当地绿营的整编事宜。
原本整编对象不包括巡抚亲将的抚标,但阎敬铭很见机,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四千名抚标亲军。
山东是绿营大省,原本全省各种货色的绿营兵加在一起,有近四万之众。
当然,考虑到吃空额这一古老悠久的传统,实际人数远没有这么多。
关卓凡汰弱留强,大刀阔斧,砍去了三分之二,只留下一万二千五百人,五百人为一营,编成二十五营。
其中,巡抚的抚标有五营,包括一个马队营。
其余二十个营,由两名副将统带,一人十营。
一名副将下设三名参将,一名参将统带三个营。
还有两个马队营,一名副将亲将一营。
山东全省不设总兵。
军事顾问团十人一组,每一个营派驻一组,全面指导工作。
具体如下:清朝的绿营,是世兵制和募兵制的奇葩混合体,军事顾问团首先宣布,彻底废除世兵制,全面实施单一募兵制。
其次,加饷。
绿营原先的薪饷标准,马兵月饷银二两,步兵一两五钱,皆月支米三斗。
比之轩军固然地下天上,亦远远不及旗营和湘、淮、楚的勇营。
关卓凡想,这个待遇,不饿死就不错了,还想人家卖命打仗?一律翻一番,即马兵月饷银四两,步兵三两。
这个标准,还是赶不上旗营和勇营,但相差已经不太大,和绿营自己比,更是历史性的进步了。
因为绿营的总员额削减了三分之二强,虽然加饷一倍,但朝廷在山东绿营上的总支出,还是大幅度减少了。
武器装备方面,绿营原先的兵器极其驳杂,既有刀、枪、剑、矛这些冷兵器,也有鸟枪、铳枪、抬枪等火器,还有少量红衣大炮。
关卓凡决定,彻底淘汰鸟枪、铳枪、抬枪这些所谓的热兵器,换成洋枪。
这个洋枪,不是轩军用的后装枪——还没那么奢侈。
再说,野战部队和治安部队也要适当保持一点代差嘛。
山东绿营用的是美国的斯普林菲尔德前装枪,这批枪是美国打完了内战剩下来的库存,战争部长斯坦顿问关卓凡要不要,关卓凡想不要白不要,于是五万条斯普林菲尔德前装枪,连同基数弹药,作为实施关逸轩法案的一部分,以赠送给松江军团的名义,越洋来到了中国。
前装枪虽然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但目前,依然是大部分的近代化国家——包括不少欧洲强国的主流兵器。
关卓凡认为,至少五年之内,拿来维持国内治安、镇压小规模暴乱,是足够用了。
山东绿营换装备的时候,关卓凡说,就从轩军的装备中拨一部分好了,不用朝廷再掏腰包啦。
于是自御姐以下,朝野内外,都为关贝子的高风亮节,公而忘私,感叹不已。
当然也不能全员换装,五万条枪看似不少,可接下来还得照顾其他省份呢。
于是,山东绿营三分之二的兵员换装了斯普林菲尔德前装枪,剩下的,每一营,设立一支长矛队,一支大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