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麻烦,是言官们的态度。
垂帘不是祖制,只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对牝鸡司晨,不论宗室,还是儒家学说里泡大的文官,都有本能的抵触;对两宫皇太后过度深介政治,始终抱有高度的警惕。
两宫皇太后阅兵,女人的手就不仅是伸进政治了,更加摸到了军队的头上,相关人等必定浑身大大的一个激灵。
如果关卓凡本人具折奉请,以关贝勒当下的风头火势,宗室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最多暗地里嘀咕一番,编多几个段子,传多些绯闻出来;但言官们那里,可不会那么安静。
言官们当然不会直接说:这个牝鸡司晨,可不能司到军队里面去啊。
他们摆到台面上的理由,大致会有以下两个:一个理由是仪制不合。
太后颐养深宫,外官善听善见,都不适宜,何况跑到几百里外,和上万个男人见面?这个,这个,也未免太不成体统了吧!不过,这一层并不难驳。
垂帘这个大口子既然开了,太后和外界已经开始了接触,阅不阅兵,不过是接触的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何况,阅兵的时候,一样可以用垂帘或戴面纱的方式,来解决善听善见的问题。
另一个理由是太后出巡,和皇帝出巡仿佛,銮仪煊赫,靡费过甚,滋扰地方,民不堪命。
这个就比较有杀伤力了。
不管用什么理由,中国的皇帝,离开京城,在自己的国家里走来走去,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主流政治舆论非常讨厌的一件事情。
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在治理国家上面,贵族集团或文官集团,原本和皇帝是有分工的:皇帝高高在上,掌握中枢,垂拱而治;贵族集团或文官集团,负责具体政务,并控制地方。
一个爱旅游的皇帝,会打破双方分工上的默契,自然引发贵族集团或文官集团的不满。
另一方面,皇帝出巡,确实太花钱了。
有时候,其对国家财政造成的沉重负担,不亚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同时,也确实会对经过的地方造成可怕的滋扰。
远的像秦始皇、隋炀帝什么的就不说了,就拿本朝来说,高宗数下江南,从当时到现在,批评声,而且是公开的批评声,就一直没有断过。
慈安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而正因为慈安对阅兵远不如慈禧那么热衷,所以对于此事可能引起的反弹,不太聪明的慈安,反倒比聪明的慈禧,看得更加清楚。
这种反弹,为民请命,理直气壮。
对反对小皇帝开新学的,可以迎头痛击;但对反对太后出门旅游的,不能采取相似的高压手段,不然,真的会失去人心的。
不过,关卓凡自有对策。
慈安委婉地说道:事儿当然是好事儿,就是不晓得那班‘都老爷’,会不会说什么闲话?关卓凡说道:回母后皇太后的话,言路上对此事确实可能有些看法,想来主要是担心一路上使费过钜,滋扰地方。
不过,‘阅兵’不同‘出巡’,一切当以军法为之。
臣大胆,请两宫皇太后将一切仪从、关防,交由轩军总责。
臣可以保证,‘阅兵’使费,不过‘出巡’什一。
如此,言路上就不能有什么太多的说头了。
慈禧目光热切地看着关卓凡,心怦怦地跳了起来:他真有办法!还有,军法为之?好生有趣!当然,这样一来,就比不得平日金辇出入那般舒适了。
但慈禧虽然热爱奢华享受,可并非吃不得苦。
再说,年少时走南闯北,又不是没吃过苦!再说,他也不至于让我吃什么苦吧?关卓凡继续说道:至于‘滋扰地方’,在轩军,是枪毙的罪名。
这一层,言路上大约不至于信不过的。
关卓凡的声音非常平静,但慈安听到枪毙二字,心头不由一颤,笑容变得有一点勉强了。
慈禧探询地看了慈安一眼,慈安微微地摇了摇头,意思是没有什么要问的了。
慈禧微微颔首,转过头来,对关卓凡说道:好吧,这件事情,我们姐俩就交给你了。
关卓凡想:是把这件事情交给我呢?还是把你们姐俩交给我呢?一面在脑子中转着龌蹉念头,一面庄容说道:是,一切事体妥当之后,臣具折奉请两宫皇太后的圣驾。
慈安突然说道:皇帝去不去啊?慈禧一愣,说道:他年纪还小,长途跋涉,旅途辛苦,就不要去了。
再说,功课也紧要。
慈安哦了一声,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关卓凡略略沉吟了一下,说道:臣还有一事,要回禀两宫皇太后的。
顿了一顿,说道:洪杨乱起,为筹集军费,朝廷多方开源节流。
其中,在京官吏,无论品级,一律减俸一半。
时至今日,大乱已平,国库也充裕了不少。
臣算过账,此时京官若恢复原俸,国家财政是可以承受的。
因此,要请两宫皇太后的示下,是否可以给京官这个恩典?呦,这个恩典可就大了!慈安、慈禧对望一眼,心里都不禁发热:这是多大的德政啊!慈禧刚想说话,脑海中亮光一闪:恢复了京官原俸,再提太后阅兵,翰詹科道,哪里还会有人好意思跳出来唧唧歪歪?她自然以为,这是关卓凡为了太后阅兵能够顺利成事,想出来的收买人心之举。
御姐的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唉,收买人心确实是收买人心,不过,可不是为了神马太后阅兵。
慈禧微笑说道:如果国家财力允可,这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只不过,阎敬铭肯掏这笔钱么?关卓凡笑道:阎敬铭那里,臣去跟他打饥荒。
只要账算明白了,阎敬铭虽然倔,可也不会不通事理。
慈禧含笑说道:好罢,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嗯,这个事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写折子吧。
双方都很见机。
关卓凡的意思,是请上头直接下旨,则圣恩浩荡,归于两宫;慈禧却轻轻一推,把个偌大人情,推还给了情郎。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