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3月4日,第十七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誓就职。
仪式在新落成的国会大厦举行,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郑藻如受邀观礼。
四年前的同一天,第十六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誓就职。
不过,那个时候,联邦只剩下了二十七个州,六个州已经叛离——林肯当选第十六任美国总统的时候,联邦还是三十三个州。
那个时候,登上华盛顿的行政大楼,就可以看见波托米克河对岸,叛军的旗帜正在阿灵顿山上高高飘扬。
那个时候,国家分裂,人心动荡,一片风雨飘摇;新总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现在,美利坚虽然满目疮痍,但大规模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镀金时代已经初露端倪。
寒风之中,林大胡子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就职仪式后的宴会上,林肯向郑藻如提出,要向中国派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友好访问代表团。
这件事,成为郑藻如履新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正忙于内务,不便接待友邦使团。
之后,规划铁路,发行国债,建立联合舰队……中美合作的大案子出来一单,访华代表团的事宜就被向后挤上一挤,一直不能成行。
不过,关于此事的函电往来,始终没有断过。
征伐日本结束后,一切细节敲定,代表团终于可以首途中国了。
林肯口中的有一定的规模,到了成行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代表团星光熠熠,副总统兼参议长安德鲁.约翰逊领衔,最重要的成员如下:国务卿威廉.西沃德。
财政部长赛门.切斯。
商业部长戴维.戴维斯。
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
军械部长乔治.拉姆齐。
联邦军队总司令尤利西斯.格兰特。
联邦西部军管区总司令威廉.谢尔曼。
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约翰.谢尔曼。
——说明一下,上面两位谢尔曼是亲兄弟。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西蒙.卡梅隆。
几乎都是关卓凡的老朋友。
代表团包括数十位工商巨头,其中,也有不少关卓凡的老朋友:威利.希尔,J.P.摩根,约翰.洛克菲勒——这位始终神交,从未谋面。
关卓凡在美国的代理人山度士——这是真正的私人,也会随团前来,当面汇报工作。
那位曾为关卓凡招聘华工新兵的叶茂,作为山度士的助理,随行回国。
对于这位几乎两次命丧异国的年轻人来说,此行真正叫做衣锦还乡了。
还有克里斯托弗.斯潘塞。
斯潘塞终于同意,将他的兵工厂整体搬迁到中国,这次是来考察相关事宜的。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国内军火订单大幅减少,也包括斯潘塞连珠枪的订单。
斯潘塞的兵工厂终于难以为继,如果不接受关卓凡和山度士的建议,整体搬到中国,就得卖掉专利,结束生产。
一切都在关卓凡的预料中。
在这种情况下,克里斯托弗.斯潘塞只能选择和关卓凡合作。
不过,斯潘塞并不如何沮丧,反而对未来充满了希翼。
因为山度士代表关卓凡,向他承诺:除了中国政府会继续下订单之外,亲王殿下还会向斯潘塞兵工厂投入充足的资金,兵工厂不但可以维持运作,还能够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先进的武器。
说到更先进的武器,代表团中有一位成员,不显山不露水,却带来了关卓凡极为感兴趣的东西,这位老兄就是理查.乔登.加特林——他装船带来的,是改良后的新版加特林机关枪。
关卓凡在美国的时候,买下了加特林的所有专利。
不过,那个时候的加特林机关枪,还很不成熟,冒烟、漏气、卡壳、炸膛,无数毛病,尚不能投入实战。
在花旗洋行源源不绝的资金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改进,理查.加特林自信地认为,他的机关枪已经可以正式投产,列装军队了。
理查.加特林这次来中国,就是要当面向关老板演示新版加特林机关枪如何神勇,以取得生产许可。
这个代表团,算是中美形成准同盟关系以来,双方进行令人满意的合作的成果和标志;同时,也是变合作为全面合作,变准同盟为真正同盟的起点。
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而言,美国庞大的高级别代表团来访,必然带来新的强劲的冲击力。
关卓凡顺风借势,在现有的比较有利的局面下,可以进一步加速改革的进程。
不过,涉外接待着实是个问题。
先不说礼仪了,单就安排这一百几十号人的住宿,就叫人头大了。
不可能把人家全部扔到公使馆去——也根本装不下。
中国没有真正像样的、能达到国外豪华旅馆水准的客栈,暂时只能够用接待和樱天皇的路子,用闲置的王公府邸来承担接待任务。
但即便是把恭王府腾出来,也未必够用。
不是地方不够大,也不是房间不够多,而是规制再宏大的王府,主人的卧室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你总不能把一班高官大亨塞到下人的住处去吧!所以,创办符合国际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宾馆,要提上日程了。
本来,也可以走钓鱼台国宾馆那种涉外接待的路子。
不过,本时空,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对外交往,不过刚刚开始,涉外接待的频次还非常有限,和原时空钓鱼台国宾馆建成的时候的情况完全不能比。
本时空,大体量的国宾馆,在相当的时间内,利用率不高,闲置久了,言路上肯定又要嘀嘀咕咕。
豪华宾馆不同,没有重大外事接待任务的时候,即做商业运营,不会造成闲置浪费;营运得宜,赚大钱也不稀奇。
嗯,让我好好想一想这件事。
话又说回来了,穿越之后,一直没有去过玉渊潭那边,不知道钓鱼台现在是一副什么模样?记得乾隆朝的时候,高宗很在那儿折腾了一轮,引了水,挖了湖,盖了不少亭台楼阁。
之后呢?是不是就一直荒着?有空去转一转,瞅瞅有没有什么生发。
算算时间,把两宫皇太后从天津送回来,美国访华代表团也就差不多到埠了。
接待美国人的准备工作,奉两宫銮驾去天津之前,就得基本完成。
一边替两位御姐拾掇出门旅游的装裹,一边准备对付美国人,俺可是够忙的。
美国人并不是只呆在北京,他们逛完北京,还要去逛上海,然后,从上海返国。
这一路,关贝勒自然都要陪着,顺便呢,可以回一趟上海的家,看一看婉儿生的大胖小子,还有晴晴的大肚子。
嗯,想一想,就叫人心跳加速啊。
好吧,先把御姐旅游的事儿办清爽了。
为此,关卓凡需要借圣母皇太后贴身侍女玉儿一用。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